尹東霞 山東科技大學
多媒體信息技術是多種不同形式媒體信息技術的集合,在教學領域的應用中,多媒體課件可以將文字、圖片、音頻以及視頻等資料相互結合,最終制作出結合了多種元素的課件,可以為課堂教學提供更豐富多樣的支持和引導。但是,因為多媒體課件中視頻圖像編輯工作需要制作者有較高的技術水平,所以,對這一問題進行研究,具有現(xiàn)實意義。
多媒體課件當中的視頻圖像素材具有多種不同的特征,其融合了多種素材,可為實際教學工作提供有效支持,使得課堂教學更加靈活。
利用多媒體課件,可以突破空間的限制,從而實現(xiàn)空間的自由切換。例如,在進行剪切中,教師可以將視頻錄制中不必要的環(huán)節(jié)刪除。前一個畫面為室內,下一個畫面可以直接跳轉到室外,則省去了其中行走的過程,快速地進行空間變換,能確保學生們的注意力不分散,增強課堂教學有效性[1]。
時間切換特性主要體現(xiàn)在多媒體課件的視頻拍攝設備功能上,例如,使用超高速攝像設備或者慢速攝像設備進行拍攝,最終調整為正常速度進行播放,就可以達到時間擴展或者壓縮的效果。這種方法比較適合自然科學等課程中,對自然界變化的觀察課件制作。植物生長的過程、一天中日出和日落的時間等,若想對其全貌進行記錄,需要前期準備較長的時間,而在課堂展示中,可實現(xiàn)物理角度的時間壓縮,教學內容會變得更加豐富。
多媒體課件最為顯著的特征就是內容的豐富性,這一特征的實現(xiàn),主要是運用了多種不同的技術手法,將文字、圖像、音頻以及視頻等多種素材進行整合,為學生們呈現(xiàn)出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這種方式的合理應用,可以讓學生們之中保持較高的熱情,并在學習和探索中,激發(fā)出自己的想象力和實踐能力,更積極地參與到知識的學習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們對于不同素材的偏好程度,對今后的多媒體課件素材的選取和編輯方法進行調整,更好地展開教學工作。
我國各個階段的教育教學工作已經越來越離不開多媒體課件的支持和幫助,課件除了能對課堂教學提供基本引導之外,還可以拓展教學容量,提供更多的相關知識,在課件制作中,視頻圖像編輯具體操作如下。
當前各個學科和各個階段的教育工作中,仍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部分課堂教學表現(xiàn)出了應試教學特征顯著的情況,教師在進行多媒體課件的制作中,也陷入了為了制作而制作的誤區(qū)當中。面對這一問題,多媒體課件的制作者要轉變自己的思想,從素材的收集方面下功夫,擺脫課件制作素材主觀色彩濃重的情況。
例如,在選擇視頻圖像素材時,可以采取截取其他資源組資料,通過整合的方式,突出教學重點。根據(jù)不同的類型、不同形式學科的教學需求,最終可以獲取更豐富的素材。再比如,還可以將圖片資料編輯成為動態(tài)影像,將文字內容轉為聲音資料并對視頻進行配音。諸如此類的方式都體現(xiàn)出了多媒體課件圖像和視頻素材的優(yōu)勢特征,為課件制作創(chuàng)造了更多可能[2]。
作為多媒體課件制作的重點環(huán)節(jié),素材的整合和編輯主要包括了輸入、編輯以及輸出等三個環(huán)節(jié)。
首先,多媒體課件的制作者將收集到的各項資料進行匯總之后,可以利用非線性視頻編輯技術,對不同格式的素材進行整理。因為大部分的素材都體現(xiàn)出了極強的兼容性,所以,即便原始素材并非數(shù)字信號格式,也可以通過格式轉換的方式,將其轉化成為可使用的格式,并輸入到計算機系統(tǒng)之中。
其次,制作者可以綜合運用ps、final cut pro、video leap 等專業(yè)的視頻圖像編輯軟件,對各項素材進行編輯。當選定了適合的時間順序之后,運用剪切、復制、粘貼、插入等技術,就可以制作出一個較為完整的課件。
最后,當全部的編輯工作完成后,需要從頭開始播放課件,發(fā)現(xiàn)其中存在的漏洞,并加以修補。根據(jù)課程教學的需求,保存并輸出課件作品。
視頻導出和視頻的輸出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在多媒體課件編輯環(huán)節(jié)的視頻圖像輸出操作,主要是實現(xiàn)了視頻資料在本地計算機的存儲,可以為其他課件的編輯和整合提供相應的素材。而視頻課件的導出,是為了滿足在課堂教學和平臺發(fā)布等需求,對其格式進行轉化,確保在上傳以及實際應用中,都可以有效地播放。視頻導出中要注意到多媒體課件在不同系統(tǒng)的格式兼容性,并做好其本地和云端的備份,以便出現(xiàn)意外情況也可以妥善地應對。
綜上所述,在教學工作中,多媒體課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此,相關領域的教師群體和專業(yè)技術人員,要更進一步地加強對專業(yè)技術的強化,綜合運用多種不同的軟件、設備和素材庫,積極擺脫課件制作面臨的困難,提升多媒體課件視頻圖像編輯技術水平,為國家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做出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