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家族即使走過百年繁華、千年流轉(zhuǎn),但雁過留聲、水過流痕,終有些許東西鐫刻在族人心中,難以磨滅,這就是家風。家風是一個家族幾代人行為范式的傳承,是一個家族氣質(zhì)和風習的積淀與生活結晶,家族成員的舉手投足間無不顯現(xiàn)著這個家族的習性。
王陽明是圣賢、是能臣,他龍場悟道,心學流芳;戎馬倥傯,彪炳青史;講學授徒,百世師范,是一位無愧于“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稱的“圣人”。是怎樣的家風,教養(yǎng)熏染出這樣一位“完人”,他的品格情操又帶給了王氏后人怎樣代代不移的精神力量?本書行文跳出了理論教化的窠臼,如講述故事般娓娓道來,把王氏家族的家風貫穿于具有代表性的幾代人的言行中,書寫了王氏族人秉承的孝悌、忠義、謙恭、蒙以養(yǎng)正、隱逸無求的王氏家風,顯現(xiàn)著一個家族的傳統(tǒng)、一個家族的文化。
自王季從上虞達溪遷居余姚秘圖山附近,王季成為余姚秘圖山王氏家族的始祖,在此繁衍生息。王季嫡傳曾孫、王陽明的六世祖王綱,素來淡泊知隱,攜母避亂歸隱浙江五泄山。其友劉伯溫愛惜王綱之才,向朱元璋舉薦,70高齡的王綱奉旨赴京,以德教化平定了廣東潮州叛亂,歸途中遭遇海盜,不屈服于盜賊被殺,其子王彥達“父死于忠,子殫其孝”,背著父親的遺骸千里迢迢回到故土,拒絕朝廷征召,耕田奉母,終身布衣。王彥達之孫王杰,自號“秘湖漁隱”,耕讀傳家,侍奉父母,應老母臨終前的囑托,才出仕為官。然不幸英年早逝,其子王倫雖家貧無所依,卻日日苦讀先祖?zhèn)兞粝碌臅?,學識淵博,成就了考中狀元之子王華。王華不僅學識豐富,堪稱“五經(jīng)笥”,而且極重孝道,在仕途中升任皇帝的經(jīng)筵講官時,老父病倒,其不為升官終日奔走,終日掛念老父,稱病不出。老父去世后,在墓旁結廬守孝,老虎雖常常出沒,卻與王華和睦相處,其孝感化了猛獸。王華辭官回鄉(xiāng)侍奉老母時,日日陪伴老母,吃喝住行凡事盡心,為討老母開心,以七旬之軀“彩衣娛親”。在其彌留之際,教導兒子王陽明謹記“知足、知止”,切記“月滿而虧,水滿則溢”之理??v覽王陽明一生的仕途,雖其時常飽受朝廷的苛待,但謹記王家不貪功、不忘德之傳統(tǒng),對仕途之艱不以為意。王陽明自幼受祖父王倫蒙以養(yǎng)正,少時雖玩性十足,但其思想不拘一格,對人生何為頭等事,12歲則言“讀書中狀元非第一,惟為圣賢方是第一”的志向,15歲策馬居庸關,對諸夷狄的種類及其村落考察,寫了一份長長的報告,提出了對邊防備戰(zhàn)御敵的策略。考中進士,登上仕途后,為救助進諫的正義官員,上書彈劾劉瑾,被流放貴州龍場,臥薪嘗膽,悟出物理不在心外,而在自身心性中,提出了“知行合一”說,強調(diào)“事上磨練”等實踐修行的重要性。王陽明奉旨到江西省南贛等地討伐叛賊,其云“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以仁義王道勸服叛賊,戰(zhàn)亂結束,為防止民風再次走向萎靡,建社學,結合自己幼承廷訓的經(jīng)歷和多年問學的心得,出臺了《南贛鄉(xiāng)約》,以“孝、禮、義、信”為念,延請師儒教化民眾。在經(jīng)歷了宸濠之亂及小人之難后,他賦詩“人生達命自灑落,憂讒避毀徒啾啾”,洞徹“致良知”可以使人忘卻患難,超越生死,即可判別真?zhèn)?、是非、善惡。王陽明一生淡泊仕途,追尋學問的“致良知”,幾次上書呈辭,眷戀鄉(xiāng)土老父、祖母的養(yǎng)育之恩,以盡孝道,然辭呈數(shù)次被拒,為朝廷效力燃盡了最后一絲精力,留下“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八個字,長辭于江西南安府青龍鋪。
當下,人們在商品經(jīng)濟大浪中,一度以權力的大小、財富的多少論成功,資本遮蔽了心靈,迷失了自我,人難以享受精神深層之悅。在當下之境中,這樣的家族文化猶如一劑心靈之湯藥,令今人在追根尋源中,獲得當下心靈的存在感。本書史料確鑿,行文通俗易懂,受眾寬泛,是一本難得的家庭文化熏陶讀物,無疑對培養(yǎng)社會的良風美俗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