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珺
此時,案幾上蓮花盛放,爐中烹煮佳茗,滿室芬芳,竟辨不出是花香還是茶香。屋外陽光和煦,偶爾有幾縷暖陽透過窗戶,與氤氳的水汽交融著,朦朧了一片記憶,老了青墻,濕了黛瓦。
模糊的記憶逐漸消散,是父親,是茶,是那三兩件事。
父親與茶,茶與父親,相輔相成,相互依存。
初品茶,似懂耐心。
那日,見父親在烹茶,心中充滿好奇,也想嘗嘗父親口中所言的香茗。只見父親嫻熟地敲下一塊茶,翻開茶碗,輕輕一放,又將燒得滾沸的水緩緩倒入,水沸騰著,把茶心化開。一陣清香襲來,肆意地占據(jù)著我的大腦,我愈發(fā)地覺得,茶,定然是好的。
我正要伸手去拿茶碗,卻見父親把里面的茶水倒了,發(fā)覺我一臉疑惑,又說道:“這叫洗茶,過茶的頭一道水是不能喝的?!?/p>
終于等到父親洗完茶,又加好了水。我迫不及待地端起,想一飲而盡,卻又被父親攔住了。他說:“品茶的樂趣在于賞,難道你不想好好看看這茶葉的模樣?”我只得細(xì)細(xì)看了看那漸漸舒展身軀的茶:嫩綠色的葉片在水中輾轉(zhuǎn),恍若一卷濕潤的春,一席柔嫩的夏,不知夾雜著多少煙雨溟濛。良久,又見父親濾掉茶葉,把淡綠色的液體盛在小茶杯里遞予我,道:“無論泡茶還是做事,你都記著,急不得,慌不得,腳踏實(shí)地才能成功!”
那日,透過淡綠的茶水,我明白了耐心的滋味。
再品茶,猶聞靜心。
不知那是第幾個熬夜的晚上了,夜色像一塊未化開的濃墨,吞噬了所有閃爍的星辰。筆尖摩挲于紙上,顯得格外刺耳。我重重地?cái)R了筆,無奈地望向窗外黑得可怕的夜。
門悄悄被推開,父親雙手捧著一杯清茶走進(jìn)來,見我作業(yè)本上龍飛風(fēng)舞的字體,只是笑了笑,問我愿不愿意重新寫一遍。我看著那深遂的眼神,比窗外的夜還要可怕,不禁抖了抖,忙不迭地點(diǎn)點(diǎn)頭。心想:今晚還能睡嗎?父親笑著拍了拍我的頭,像是讀懂了我在想什么,說:“多晚老爸都陪你。嘗嘗那茶,提神的,不苦,你會喜歡的?!?/p>
父親剛要走,又轉(zhuǎn)過頭來,緩緩地說:“要學(xué)會靜心,做任何事都如此,包括品茶,心若是靜的,茶自然是甜的?!?/p>
那晚,透過那淡綠的茶水,我明白了靜心的甘甜。不經(jīng)意間,漫出平淡無奇的愛。
茶與父親,父親與茶,相生相息,相互陪伴。
模糊的記憶逐漸清晰,是父親,是茶,是那三兩件事。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yún)^(qū)第七中學(xué)‖指導(dǎo)教師:許敬芬
與很多習(xí)慣于直接說教的父母不同,作者的父親更喜歡用“茶”來說話,給予女兒悉心的教育。父親烹完茶,作者著急喝,卻被父親阻攔,原因是頭一道茶不能喝。當(dāng)作者想端起第二道茶一飲而盡時,父親又告訴她,茶貴在品,貴在欣賞。眼看茶葉在水中完全舒展開來,父親才慢慢地濾掉茶葉,將茶水遞給作者。借此,父親告訴她,泡茶如此,做人做事也是一樣的道理,只有學(xué)會耐心,腳踏實(shí)地,才能一步一步走好自己的路。作業(yè)繁雜,壓力沉重,當(dāng)父親看到女兒作業(yè)本上潦草的字跡,他沒有生氣,而是送過來一杯綠茶,婉轉(zhuǎn)提醒她要靜心。心靜了,茶品起來自有一股甘甜,事情亦會完成得圓滿。父親與茶,總是相輔相成,相互陪伴。就這樣,作者在父親的耐心教導(dǎo)下,在茶的無聲陪伴下,學(xué)會了很多、很多。
【適用文題】時光深處的記憶;一縷_____香;品茶……(鳴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