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燕
現(xiàn)在生活好了,原來只有過節(jié)時才能吃到的大餐,尤其是海鮮類的菜品,現(xiàn)在已是老百姓餐桌上經常出現(xiàn)的“??汀?。但是,關于海鮮的種種禁忌,也是有大量民間流傳的段子,這些傳言真真假假,往往讓人迷惑,無所適從。下面,就來分析一下關于吃海鮮的幾個對與錯。
海鮮+維生素C=砒霜?
不成立。網(wǎng)上傳得很火的:“海鮮中富集的五價砷化合物可能會與維生素C反應,產生劇毒的砒霜?!睂嶋H上,正規(guī)渠道出售的海鮮都會經過有關部門的檢測,砷含量不得超過國家標準規(guī)定的每公斤0.5毫克,按此推算,要達到中毒效應,需要吃150公斤海鮮和十幾斤水果,這遠遠超過胃的承載力。還有研究人員在模擬胃液中研究發(fā)現(xiàn),維生素C不能單獨將五價砷還原成三價砷,需要與還原性谷胱甘肽的共同作用才可以。
服抗過敏藥吃海鮮,會加重過敏癥狀?
成立。目前抗過敏藥主要都是抗組胺類藥物,分為三代:第一代以苯海拉明、撲爾敏和異丙嗪為代表;第二代有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等,是目前的主力軍;第三代有左旋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等。它們都是針對過敏“元兇”組胺成分發(fā)揮作用的。作為高蛋白食物的海鮮,它富含組氨酸,這些組氨酸在人體內組氨酸脫羧酶的作用下,組氨酸脫羧形成大量的組胺。如果患者在服用的抗過敏藥的同時食用海鮮,就會導致需要處理的組胺在體內越來越多,更加重過敏癥狀。所以,服用抗過敏藥期間要避免食用海鮮。
海鮮+啤酒,誘發(fā)痛風?
成立。海鮮加啤酒之所以被稱為“痛風套餐”,是因為某些魚類(比如沙丁魚、鳳尾魚、三文魚等)、貝類以及蝦蟹有較多嘌呤,如果大量飲酒會使得嘌呤分解加速,生成尿酸,同時酒中的乙醇不利于尿酸的排泄,就有可能誘發(fā)痛風??梢哉f,酒精與海鮮都是痛風的高風險因素,加在一起是“雪上加霜”。藥師特別提醒,不僅是啤酒,各類含酒精的飲料,如果過多飲用,也可能成為痛風高危人群的風險因素。
海鮮+柿子,會肚子疼?
部分成立。海鮮富含的蛋白質會與水果和茶葉中的鞣酸結合,嚴重的可能會導致蛋白質變性,引發(fā)食物中毒;而且,形成的鞣酸蛋白再與果膠、纖維素黏在一起的話,有可能會形成結石;以上兩種情況均會引發(fā)肚子疼。但是吃生柿子、大量吃柿子、空腹吃柿子或者與大量的牛肉、雞肉、雞蛋等高蛋白食物同食,都有可能導致肚子疼。所以只要把海鮮煮熟,不過量吃柿子,對身體就沒有太大影響。
生吃海鮮,寄生蟲、細菌隱患大?
成立。海鮮中的寄生蟲和細菌較多,最好不要生吃。此外,有研究顯示,生的魚、蝦、蟹、貝類和海藻等海產品中會含有副溶血性弧菌,吃沒有熟透的海鮮可能會引起食物中毒,出現(xiàn)腹瀉、腹痛和嘔吐等癥狀。潛在的寄生蟲卵以及加工過程中沾染的病菌,一般要在沸水中煮4-5分鐘才能徹底殺滅。醉蝦醉蟹僅僅用高度的白酒浸泡,不能殺滅致病微生物。因此,建議不要吃生海鮮,一定要徹底煮熟;死蝦蟹和貝類最容易繁殖出大量寄生蟲和細菌,最好不吃。
總而言之,海鮮雖然鮮美,且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但是要分食且不宜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