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黎明
名門之后輟學打工,機遇垂青步入曲苑
劉蘭芳1944年出生在遼陽一個滿族藝人之家。母親劉茹蓮,大姨劉茹靜、二姨劉茹卿都是東北大鼓演員。
出生在這樣一個曲藝世家,耳濡目染,劉蘭芳不到4歲就能咿咿呀呀跟著大人學唱,大人們看她挺有藝術(shù)細胞,都愿教她,一來二去她學會了不少唱段。
轉(zhuǎn)眼,劉蘭芳到了上學的年齡,母親不愿她走自己的老路。于是拿出家中全部積蓄,把劉蘭芳送進了學校。
劉蘭芳天資聰慧,上學后立志努力學習,將來做一名有學問的知識分子。豈料天有不測風云,1958年,劉蘭芳家的生活因種種變故,一下陷入了困境,幾乎到了揭不開鍋的地步,看到母親為了一家人的生活到處奔忙,已經(jīng)上初中的劉蘭芳做出了一個改變初衷的決定——輟學干活,幫母親減輕負擔。
輟學后,由于劉蘭芳會唱東北大鼓,經(jīng)人介紹進遼陽縣民間雜技團當了報幕員,除了報幕外,在節(jié)目轉(zhuǎn)換中墊場唱東北大鼓小段。當月劉蘭芳就掙了15元錢,這對一家人來說,可算解決了大問題。
進雜技團時,劉蘭芳還不到14歲,別看她年齡不大,可非常有主見,她想:“既然干了這一行,就得多學一些技能!”于是,一有空閑她便往有各種曲藝表演的茶館跑,偷偷學藝。1959年夏的一天,劉蘭芳又來到茶館,這天恰逢鞍山曲藝團著名評書演員楊呈田來說《精忠說岳》,劉蘭芳一聽就著了迷。楊呈田看到一個扎著兩條小辮的小姑娘總來聽書,不免奇怪:聽書的都是中老年人,怎么這個小姑娘也感興趣?散場后他便向茶館老板打聽,老板說:“那丫頭啊!是我們這唱東北大鼓的劉茹蓮的閨女,也能唱兩口!”楊呈田是位愛才的老藝人,聽茶館老板這么一說,馬上想到團里正在招學院,于是第二天就來到劉蘭芳家,建議她去考一下。劉蘭芳一聽非常高興,她母親也贊成。
幾天后,楊呈田一結(jié)束演出,立即帶劉蘭芳來到鞍山,曲藝團經(jīng)過考試,二話沒說就收下了她。
入團后,劉蘭芳先跟西河大鼓趙派創(chuàng)始人趙玉峰、著名東北大鼓老藝術(shù)家霍樹棠學習。因為有一定基礎(chǔ),學習又刻苦,一年后,年僅16歲的劉蘭芳就能登臺表演了。后來,她開始跟楊呈田學評書,并漸漸喜歡上了評書。經(jīng)過一番苦練,3年學員生活期滿后,劉蘭芳便成了團里能獨當一面的年輕演員。
藝途多舛不棄書技,“說岳”紅透全國
就在劉蘭芳努力奮斗,一心要成為廣大觀眾喜愛的曲藝工作者時,“文化大革命”開始了。一夜之間,以歷史故事為主要內(nèi)容的大鼓、評書,都成了“四舊”。不能唱、不能說了。劉蘭芳被送到工廠當了工人。這期間,一些與劉蘭芳一樣遭受不公正待遇的藝術(shù)尖子,不堪命運的轉(zhuǎn)換,沉寂了。但劉蘭芳沒有,她堅信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曲藝表演,早晚會重返舞臺,她暗暗告誡自己,學到手的技藝一定不能丟。有了這種想法,劉蘭芳靈機一動:“現(xiàn)在時興講革命故事,不讓說書,我就講故事唄!把說書那些技巧運用到講故事中!”于是,她就利用工作休息時間,給身邊的工人講故事。很快,只要她在哪里講,哪里就會圍一大堆人,廠領(lǐng)導(dǎo)也知道了她這個會講故事的人。
1971年,劉蘭芳所在的工廠電子系統(tǒng)搞文藝會演,劉蘭芳表演了一段自編的故事《紅心巧手拉單晶》,來看演出的一位市領(lǐng)導(dǎo)覺得故事講得不錯,就問身邊的人:“這個講故事的是哪兒的?挺有專業(yè)味道的嘛!”“原來是市曲藝團的,現(xiàn)在改造得不錯!”“那就調(diào)回市里文藝系統(tǒng)吧!”就這樣,劉蘭芳又回到了文藝界,到鞍山人民廣播電臺講故事。
1976年,十年浩劫結(jié)束,文藝界迎來了春天。1979年春,鞍山人民廣播電臺有關(guān)領(lǐng)導(dǎo)找到劉蘭芳,請她說傳統(tǒng)評書。劉蘭芳一聽非常興奮,脫口而出:“我早就等著這一天了!”
傳統(tǒng)評書很多,說哪一部呢?回到家經(jīng)過幾天反復(fù)思索,劉蘭芳想到了傳統(tǒng)大書《精忠說岳》,岳飛是中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他的愛國主義精神值得萬占傳頌。劉蘭芳把想法跟電臺領(lǐng)導(dǎo)一說,馬上贏得共鳴,書目就這樣確定下來。
劉蘭芳年輕時曾學過兩種關(guān)于岳飛的評書。那時,師父講,她就認真記,滿師后到各地演出,又邊說,邊搜集資料,不斷整理、補充,形成了一部比前輩版本豐富的《岳飛傳》。沒想到,這部浸滿心血的書稿,在十年浩劫中被付之一炬。眼前的困難沒有嚇倒劉蘭芳,憑借自己的記憶和能找到的資料,老書新編,歷經(jīng)7個多月不懈努力,重新寫出一部《岳飛傳》。
1979年9月,劉蘭芳在鞍山人民廣播電臺開始說《岳飛傳》,一經(jīng)播出,立即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一時間,全國63家電臺爭相播放,數(shù)以億計的人一到《岳飛傳》開講,就守在收音機旁,聚精會神地聽書。這時段不僅大街上的行人明顯減少,而且刑事案件發(fā)生率也大幅下降,劉蘭芳因此獲得了“凈街王”的美譽,迅速紅遍全國。
虛心好學、德藝雙馨,淡泊名利、藝術(shù)常青
成名后,劉蘭芳獲得了很多榮譽:國家級文藝大獎、全國“五一勞動獎?wù)隆?、全國“三八紅旗手”等,并很快走上了鞍山市曲藝團團長的崗位。但不管名聲多大,地位如何變化,她始終保持著一顆平常心,一邊巡回演出,一邊虛心向老前輩學習。
《岳飛傳》播完不久,劉蘭芳決定到天津演出,她認為:天津是曲藝之鄉(xiāng),名家云集,觀眾基礎(chǔ)雄厚,欣賞水平高,自己的書說得到底如何,應(yīng)該接受一下天津曲藝名家和觀眾的檢驗。在天津,劉蘭芳的演出不僅受到京韻大鼓泰斗駱玉笙、快板書大師李潤杰等老藝術(shù)家的肯定,也受到觀眾的歡迎,演出7場,場場爆滿。演出結(jié)束后,天津“曲協(xié)”特地請來駱玉笙、常寶霆、花五寶等曲藝名家與劉蘭芳座談。座談會上,藝術(shù)家們暢所欲言,在對劉蘭芳的表演給予肯定的同時,也開誠布公地指出了不足。有的說她“語速快”,有的說她東北口音重……一些人擔心劉蘭芳接受不了,但她卻說:“能認真給我提意見的都是好老師,你當面說我一百個好,不如指出我一點不足,這種意見是花多少錢也買不來的!”
多年來,劉蘭芳一直以這樣一種精神,虛心向前輩藝術(shù)家和同行討教,評書名家袁闊成的動作、楊田榮的口技;河南老藝人丁化南的武功拳式;揚州評話藝術(shù)家王麗堂的表演……樣樣都學,用以豐富自己的表演,最終形成了她評書語言性格化、多樣化、生活化、趣味化的個人特征。她的表演動作靈活灑脫,表演風格自然大方,越來越受觀眾喜愛。繼《岳飛傳》之后,劉蘭芳相繼推出了《楊家將》《包公巧斷螃蟹三》《趙匡胤演義》等長篇評書,播一部火一部。
由于藝好、人好,德藝雙馨,1996年,劉蘭芳當選為中國曲藝家協(xié)會(以下簡稱曲協(xié))常務(wù)副主席,成為曲協(xié)專職領(lǐng)導(dǎo)人;2002年當選為曲協(xié)主席,并于2007年連任。走上中國曲藝領(lǐng)軍人崗位后,擔子重了,責任大了,需要處理的事情多了,但不管多忙,劉蘭芳從不放棄說書,每年都要錄制一部新書。為此,劉蘭芳又拿出當年“說岳”時的勁頭,充分利用“春節(jié)”“五一”“十一”長假和周末等一切時間,寫稿、錄像、錄音。她任曲協(xié)副主席、主席十幾年間,年年都有新作問世,《關(guān)東才子王爾烈》《紅樓夢》《一代儒將陳毅》《話說泰山》……一部接一部。不僅如此,她還堅持參加各類慰問演出,從不間斷,即便卸任曲協(xié)主席擔任中國文聯(lián)副主席后,依然說書不止。劉蘭芳說:“無論職務(wù)怎么變化,我都是個說書人!”
2018年7月,劉蘭芳開始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出長篇新評書《彭大將軍》。有記者采訪她,問她這部書播完后有何打算,劉蘭芳擲地有聲地說:“不忘初心,盡己所能繼續(xù)創(chuàng)作,努力為我國評書事業(yè)的發(fā)展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