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薇 管敏 許光瑜
[摘要]目的 探討肌骨超聲在創(chuàng)傷性淺表軟組織損傷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擇2017年1月~2018年9月在我院就診的100例疑似創(chuàng)傷性淺表軟組織損傷患者,對所有患者實施X線檢查、肌骨超聲檢查,以手術診斷結果為金標準,比較X線、肌骨超聲對創(chuàng)傷性淺表軟組織損傷的診斷結果,并分析X線、肌骨超聲診斷結果與手術診斷結果間的一致性。結果 肌骨超聲對創(chuàng)傷性淺表軟組織損傷的診斷靈敏度、特異度、準確率均高于X線(P<0.05),肌骨超聲對肌肉損傷、肌腱損傷、韌帶損傷、半月板損傷的診斷符合率均高于X線(P<0.05)。經(jīng)一致性分析,肌骨超聲的診斷結果與手術診斷結果間的一致性良好,X線與手術診斷結果間的一致性中等。結論 肌骨超聲用于創(chuàng)傷性淺表軟組織損傷診斷中具有良好的價值,可對淺表軟組織損傷予以靈敏檢出,對其軟組織損傷類型予以鑒別區(qū)分。
[關鍵詞]創(chuàng)傷性淺表軟組織損傷;診斷;肌骨超聲
[中圖分類號] R641?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9)1(c)-0096-03
軟組織主要包括皮下組織、肌肉、肌腱、韌帶、半月板等組織,創(chuàng)傷性淺表軟組織損傷主要包括肌肉損傷、肌腱損傷、韌帶損傷、半月板損傷,近年來隨著工作節(jié)奏的加快,創(chuàng)傷性淺表軟組織損傷的發(fā)生率出現(xiàn)增高趨勢,這類軟組織損傷多表現(xiàn)為淺表包塊、局部疼痛癥狀,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1-3],臨床上需對創(chuàng)傷性淺表軟組織損傷實施積極治療。臨床上診斷創(chuàng)傷性淺表軟組織損傷多采取常規(guī)查體,如觸診,可對創(chuàng)傷性淺表軟組織損傷予以初步診斷,但其誤診率較高,且無法明確患者軟組織損傷的范圍及深度,無法為其治療提供指導意見。影像學檢查是創(chuàng)傷性淺表軟組織損傷的主要診斷手段,隨著超聲技術的不斷進步,超聲用于軟組織損傷診斷中的準確性得到提高,肌骨超聲是一種針對肌肉及骨骼的超聲檢查方法[4],本研究旨在探討肌骨超聲在創(chuàng)傷性淺表軟組織損傷中的應用價值,對我院就診的100例疑似創(chuàng)傷性淺表軟組織損傷患者進行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1月~2018年9月在我院就診的100例疑似創(chuàng)傷性淺表軟組織損傷患者,其中男64例(64.00%),女36例(36.00%),年齡21~69歲,平均(45.17±14.92)歲;病程2~9 h,平均(5.69±2.13)h;有92例存在明確的外傷史,8例有從事慢性勞損性職業(yè)史;主訴分別為淺表包塊77例,局部疼痛23例。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①有明確外傷史,或從事慢性勞損性職業(yè)史,查體可觸及淺表包塊或局部有疼痛癥狀,初步懷疑為創(chuàng)傷性淺表軟組織損傷;②對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風濕性關節(jié)炎,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痛風性關節(jié)炎患者;②合并體表軟組織腫瘤患者;③開放性深部軟組織損傷患者。
1.2方法
所有患者實施X線、肌骨超聲檢查,其中X線檢查采用德國西門子X線機,患者根據(jù)病變部位采取相應體位以接受X線攝影,獲取X線圖像后,由兩名X線診斷經(jīng)驗豐富的醫(yī)生獨立閱片,做出診斷。肌骨超聲檢查設備為美國GE公司生產(chǎn)的Logiq 9型號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超聲探頭頻率為7~17 MHz。檢查時,根據(jù)患者懷疑為創(chuàng)傷性淺表軟組織損傷的病變部位,患者采取相應的檢查體位,采用高頻超聲探頭對患者體表疼痛感最劇烈、腫脹程度最嚴重的部位行多個切面和方位的掃查,與健側相同部位進行比較,觀察其皮下組織、肌肉、肌腱、韌帶及半月板是否存在受損情況,如發(fā)現(xiàn)軟組織受損情況,還需對受損部位的位置、范圍予以明確,觀察其血流信號分布和內部回聲信號,由兩名超聲診斷經(jīng)驗豐富的醫(yī)生獨立閱片,做出診斷。如兩名醫(yī)生的診斷結果不一致,需相互進行商討,直至得出一致意見。
1.3觀察指標
以手術診斷結果為金標準,計算和比較X線、肌骨超聲對創(chuàng)傷性淺表軟組織損傷的診斷靈敏度、特異度、準確率。靈敏度=真陽性例數(shù)/(真陽性+假陰性)例數(shù)×100%,特異度=真陰性例數(shù)/(真陰性+假陽性)例數(shù)×100%,準確率=(真陽性+真陰性)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比較X線、肌骨超聲對不同類型淺表軟組織損傷(肌肉損傷、肌腱損傷、韌帶損傷、半月板損傷)的診斷符合率。分析X線、肌骨超聲診斷結果與手術診斷結果間的一致性。
1.4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9.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一致性系數(shù)分析采取Kappa檢驗,Kappa<0.4即一致性較差,0.4≤Kappa≤0.7之間即一致性中等,Kappa>0.7即一致性良好,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 X線、肌骨超聲的診斷結果分析
100例疑似創(chuàng)傷性淺表軟組織損傷患者中,76例確診為淺表軟組織損傷,其余24例無軟組織損傷;76例淺表軟組織損傷患者中,有21例肌肉損傷、19例肌腱損傷、23例韌帶損傷、13例半月板損傷。以手術診斷結果為金標準,X線、肌骨超聲診斷結果的具體數(shù)據(jù)見表1。
2.2 X線、肌骨超聲診斷靈敏度、特異度、準確率的比較
肌骨超聲對創(chuàng)傷性淺表軟組織損傷的診斷靈敏度、特異度、準確率均高于X線,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2.3 X線、肌骨超聲對不同類型淺表軟組織損傷的診斷符合率的比較
肌骨超聲對肌肉損傷、肌腱損傷、韌帶損傷、半月板損傷的診斷符合率均高于X線,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3)。
2.4 X線、肌骨超聲與手術診斷結果的一致性分析
經(jīng)一致性分析,肌骨超聲的診斷結果與手術診斷結果間的一致性良好,Kappa=0.792,X線與手術診斷結果間的一致性中等,Kappa=0.536。
3討論
創(chuàng)傷性淺表軟組織損傷主要是指患者由于意外跌倒、碰撞或反復摩擦造成的淺表軟組織結構及功能損傷,主要包括肌肉損傷、肌腱損傷、韌帶損傷、半月板損傷等,患者淺表軟組織受損后,往往會伴隨有局部疼痛、肢體活動功能受限等情況,不僅給患者帶來一定的痛苦,還使其日常生活受到嚴重影響,因此,臨床上主張對創(chuàng)傷性淺表軟組織損傷予以積極診斷和及時治療[5-8]。
現(xiàn)階段,臨床上診斷創(chuàng)傷性淺表軟組織損傷多依靠常規(guī)查體,通過觸診、視診來初步判斷患者是否存在淺表軟組織損傷,但這種查體方法易出現(xiàn)漏診,且簡單的查體無法對患者的軟組織損傷程度和深度予以明確,還需尋找更好的方法來明確患者軟組織損傷病情,為其治療方案提供參考依據(jù)[9-12]。
影像學檢查是臨床診斷時常用的一類方法,常用的影像學檢查方法有X線、超聲等,其中X線是一種操作簡單、檢測成本低廉的影像學檢查方法,可對患者關節(jié)解剖結構予以顯示,但由于X線成像時易受到患者皮下脂肪層等因素的影響,其診斷結果準確性還有待提高[13]。超聲作為一種無創(chuàng)影像學檢查方法,近年來,隨著超聲設備的不斷更新?lián)Q代和超聲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超聲圖像的清晰度不斷提高,其對軟組織損傷的診斷準確性也不斷提高[14-15]。肌骨超聲是一種科學的超聲檢測方法,主要是針對肌肉及骨骼進行檢查,可對患者軟組織是否存在水腫、肌肉是否受損、肌腱和韌帶是否撕裂、半月板是否損傷予以直觀顯示,便于臨床醫(yī)生對患者軟組織是否受損進行判斷,還可對患者軟組織損傷的程度及深度予以明確,更好地指導患者進行手術治療[16-18]。
本研究主要是針對疑似創(chuàng)傷性淺表軟組織損傷患者進行X線檢查、肌骨超聲檢查,研究結果顯示,以手術診斷結果為金標準,肌骨超聲對創(chuàng)傷性淺表軟組織損傷的診斷靈敏度、特異度、準確率均高于X線(P<0.05),肌骨超聲對肌肉損傷、肌腱損傷、韌帶損傷、半月板損傷的診斷符合率均高于X線(P<0.05),經(jīng)一致性分析,肌骨超聲的診斷結果與手術診斷結果間的一致性良好,X線與手術診斷結果間的一致性中等,提示肌骨超聲對創(chuàng)傷性淺表軟組織損傷的診斷價值良好,其準確性優(yōu)于X線,不僅可對淺表軟組織損傷予以直觀顯示,還可對不同類型的軟組織損傷予以清晰顯示,使臨床醫(yī)生可根據(jù)患者的超聲圖像對其損傷部位進行明確,為其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手術治療方案,對其軟組織損傷予以修復。
綜上所述,肌骨超聲用于創(chuàng)傷性淺表軟組織損傷診斷中具有良好的診斷價值,可對淺表軟組織損傷予以靈敏檢出,對其軟組織損傷類型予以鑒別區(qū)分。
[參考文獻]
[1]黑光,李劍峰,董鐵立,等.聚焦式超聲波治療腰骶部慢性軟組織損傷的臨床對照研究[J].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2015, 31(12):1105-1108.
[2]林勇斌.高頻超聲在軟組織損傷診斷中的運用價值[J].臨床軍醫(yī)雜志,2014,42(6):654-655.
[3]宋曉飛,張長成,李振武,等.64層螺旋CT診斷膝關節(jié)創(chuàng)傷后隱匿病變及軟組織損傷價值探究[J].中國CT和MRI雜志,2017,15(12):140-143.
[4]王其響,鞏尊科,王世雁,等.肌骨超聲在腦卒中后偏癱肩痛軟組織病變的量化評定[J].臨床與病理雜志,2018,38(1):96-101.
[5]莊韜,施彥華.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在診斷肌肉軟組織損傷中的應用價值[J].影像研究與醫(yī)學應用,2017,1(5):119-120.
[6]湯曉艷,吳偉濤,王琰,等.肌骨超聲在創(chuàng)傷性淺表軟組織損傷中的應用[J].海南醫(yī)學,2017,28(21):3510-3513.
[7]毛劍瑩,趙小虎,戴號,等.能量多普勒超聲對類風濕性脛后肌腱損傷早期診斷價值[J].中華醫(yī)學雜志,2016,96(41):3311-3314.
[8]李慧麗.高頻超聲在肌腱損傷及損傷預后觀察中的應用價值[J].現(xiàn)代醫(yī)用影像學,2017,26(3):780-781.
[9]舒和喜.MRI在橈骨遠端骨折軟組織損傷術前診斷中的應用價值[D].蘇州:蘇州大學,2015.
[10]張紅,霍曉明,馮海洋,等.超聲檢查在肘關節(jié)內側副韌帶損傷診斷中的價值[J].臨床超聲醫(yī)學雜志,2016,18(10):708-710.
[11]楊爽.超聲檢查在肘關節(jié)內側副韌帶損傷診斷中的價值[J].當代醫(yī)學,2018,24(24):33-35.
[12]魏爽,呂江紅,廖志平,等.肌骨超聲在偏癱肩痛軟組織損傷診療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16, 31(4):482-484.
[13]劉國彬,張國平,任慶云,等.踝關節(jié)不同姿勢下MRI檢查對其周圍韌帶及肌腱損傷的診斷價值:單中心、診斷性試驗[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7,21(4):598-602.
[14]張棟,王慶甫,石鑫超,等.膝骨關節(jié)炎肌骨超聲與X線片表現(xiàn)的比較與分析[J].中國骨傷,2016,29(5):429-433.
[15]談雯,陶山,陶斯翠,等.肌骨超聲對淺表型結節(jié)性筋膜炎的影像診斷[J].重慶醫(yī)學,2018,47(9):1269-1270.
[16]邢秀紅.高頻彩色超聲在肌肉軟組織損傷中的診斷價值[J].中國醫(yī)療設備,2015,30(8):53-55.
[17]布阿依夏木·艾比.肌骨超聲在創(chuàng)傷性淺表軟組織損傷中的應用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醫(yī)科大學,2016.
[18]王彤.肌骨超聲檢查在創(chuàng)傷性淺表軟組織損傷中的臨床意義[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7,46(8):888-890.
(收稿日期:2018-11-07? 本文編輯:崔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