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媽
就在剛剛,聽表姐說了一件特別令人后怕的事情。一位小女孩的衛(wèi)衣帽繩卡在了戶外滑梯的縫隙里上。女孩往下滑的過程中,帽繩瞬間收緊,勒住了她的脖子。如果不是表姐一直在旁邊看護,及時用手兜住,后果不堪想象。
安撫完孩子的情緒,表姐專門組織了一場線上家長會,說明了早上的情況,還讓園內所有老師以此為警示,安全要從學生身上的衣服抓起。有家長指責表姐小題大做,用小概率事件制造恐慌情緒:這么一件普通的衣服,怎么可能會要了孩子的命?可任何小概率事件,只要發(fā)生在某個孩子身上,就會是這個家庭百分百的災難。
為了孩子的安全,我們做父母的,一定要補全這一課。
央視《是真的嗎》欄目組,就曾針對兒童連帽衫的問題,專門做過一期節(jié)目,用實驗證實這一疑問。
節(jié)目組在中國科學院第三幼兒園準備了實驗道具:假人、沙袋、帶帽繩的連帽衫。穿好沙袋和連帽衫后的假人,重量12公斤,差不多符合三四歲兒童的體重。然后,用假人模仿孩子滑滑梯的過程。
結果顯示,如果把連帽衫上的帽繩系短,就不容易卡在滑梯縫隙中。如果帽繩過長,就極容易卡住,衣領在帽繩的拉拽下瞬間收緊,勒住假人脖子,假人被迫滯留在滑梯上。
節(jié)目組還專門請來了清華大學力學實驗教學中心的蔣小林教授,來測試帽繩拉拽衣領給孩子脖子帶來的拉力有多大。蔣教授用測力傳感器通過串聯的方式,一端接在帽繩上,另一端再接一根繩子并把它卡在滑梯的縫隙里,以此來測量帽繩被拉緊后力的大小。
試驗結果表明,繩子突然卡住后的受力相當于70公斤,是假人體重的5到6倍。而此時的拉力,輕輕松松把一排筷子切斷。這個受力,還僅僅是假人在不受任何外力的情況下自主滑落產生的??纱蠖鄶禃r候,孩子在一起玩鬧時,有的小朋友賴在滑梯上不往下滑,難免會出現推推搡搡的情況,這更加危險。
接下來實驗升級,節(jié)目組安排小朋友在假人身后用力推一把,結果顯示,作用在這根帽繩上的力,是假人體重的10倍有余。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附屬東直門醫(yī)院骨科主任牟明威說,這么大的力量瞬間勒在孩子的脖子上,足可以造成死亡。首先壓迫的是皮膚,然后就是氣管。如果這個孩子比較胖,超過了平均體重,可能就會失去搶救的機會,這個力量當時就會造成脊髓損傷。脊髓損傷會導致呼吸肌麻痹,這個損傷往往會持續(xù)很長時間,足以造成腦缺氧以至于腦死亡。
很多父母春秋季節(jié)都愛給孩子買連帽衫,因為它親膚柔軟,穿著休閑,不用系紐扣,帽子還可以遮風擋雨,帽繩收緊了還可以保暖抗寒。但《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產品安全技術規(guī)范》中明確規(guī)定:嬰幼兒及7歲以下兒童服裝頭部和頸部不應有任何繩帶。7歲以上的童裝,頸部允許有繩帶,但繩帶的長度也有明確規(guī)定:在攤平的情況下,不能超過14厘米。
爸爸媽媽務必要記得在給孩子買連帽衫時,要么把帽繩抽掉,要么打結系短。既不礙事,也不顯得單調。
超長款圍巾(絲巾)
去年,杭州一位爺爺騎著電瓶車從學校接10歲的小孫女回家,結果電瓶車不小心滑倒,孩子脖子上的圍巾被卷進車轱轆里,脖子瞬間被勒住。送去醫(yī)院后,經醫(yī)生檢查,女孩頸部被擦傷,屬于創(chuàng)傷性窒息,萬幸沒有大礙。
但河北邯鄲同樣一個年僅10歲的女孩,坐在媽媽的電瓶車后座,長圍巾被卷進后輪,導致頸椎斷裂,面臨高位截癱的命運……一樁樁一件件,罪魁禍首都是過長的圍巾。
清華大學理學實驗室的實驗表明,一般圍巾上的受力是27.9公斤,能輕易將五根竹筷瞬時折斷。而圍巾被纏繞之后產生的力,可以同時拎起兩個體格正常的成年人。理解父母想給孩子保暖的初衷,可一旦保護過度,就成了傷害。
所以,在給孩子選擇圍巾、絲巾時,一定要選擇短小輕便的款式,長度要維持在孩子坐姿時腰部以上。帶孩子戶外活動的時候,要及時調整圍巾長度,將兩端塞進衣服里,或者打結固定。
連褲襪、緊身牛仔褲、修身鉛筆褲
這三款衣服幾乎是所有小女孩衣櫥的標配,有的媽媽買起連褲襪甚至是按“打”來的。因為不貴,秋季保暖,還好搭配。可這種按照大人的穿搭思路,來為孩子挑選衣褲的方式具有很大的弊端。
第一,緊身衣褲褲腿窄小,包裹性太強,布料透氣性又差,加上孩子活動量大。長期穿著緊身的衣褲,孩子的臀、下肢的肌肉、神經和血液循環(huán)被壓迫,很影響孩子骨骼、形體的發(fā)育。
第二,對女孩來說,緊身衣褲妨礙身體排濕散熱,影響體溫調節(jié),布料摩擦皮膚后出現黏膜充血、腫脹,容易引起私處發(fā)炎。
裝飾物過多的衣服
有個媽媽投稿,因為一件衣服,她女兒在鬼門關走了一趟。那天是圣誕節(jié),她給孩子穿上了精心挑選的圣誕風外套,棗紅色的毛衣上掛滿了毛線球球。表演跳舞節(jié)目時,旁邊小朋友的手鐲勾在了她女兒的毛衣球上,拉扯之下小女孩一個踉蹌沒站穩(wěn),后腦勺直接撞在了墻上,當場就出現了暈眩嘔吐的癥狀。趕忙送去醫(yī)院,醫(yī)生說是輕微腦震蕩,留院觀察一周后才出院。她后悔不已,長了個教訓,發(fā)誓以后一定要注意孩子的服裝安全。
其實這件事并不是個例,還有一個6歲的女孩,反復肺炎,折騰了兩個月沒好,去醫(yī)院做CT發(fā)現支氣管中有一枚2mm的異物。手術取出來后才發(fā)現,是女孩裙子上的塑料珠子。
早就有專家建議,不要給孩子穿款式復雜、裝飾物過多的服裝。一些帶有金屬裝飾和水鉆、亮片的衣物,可能會讓孩子出現誤食、吸入鼻腔、塞進耳道或是被刮傷等危險情況。
《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guī)范》中也有規(guī)定:嬰幼兒紡織產品中不能出現尺寸小于3mm的附件,如果有附件,也要達到相應的抗拉強力要求,且不應存在可觸及的尖銳鋒利邊緣。寧愿讓孩子穿的簡單樸素,也不要讓那些看起來洋氣漂亮的衣服,成為孩子的健康殺手。我們媽媽圈有句話,叫“孩子面前無小事”。為孩子購買衣服時,一定要遵循三個原則:面料第一,款式第二;舒適第一,價格第二;安全第一,好看第二。
別讓你的疏忽,成為此生最大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