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春華 劉國慶 張杉杉 王彥
勝利油田中心醫(yī)院內分泌科,東營 257034
目前認為1型糖尿病與自身免疫反應破壞胰島β細胞有關,多以酮癥或酮癥酸中毒起病[1]。過敏性紫癜(Henoch-Sch?nlein purpura,HSP)是兒童期最常發(fā)生的血管炎,是主要以小血管炎為主要病理改變的全身綜合征。HSP的臨床表現為非血小板減少性可觸性皮膚紫癜,伴或不伴腹痛、胃腸出血、關節(jié)痛、腎臟損害等癥狀。多數呈良性自限性過程,但也可出現嚴重的胃腸道、腎臟及其他器官損害[2-3]。目前發(fā)病機制尚不清楚,可能涉及感染、免疫紊亂、遺傳等因素,缺乏統(tǒng)一的治療方法和規(guī)范隨訪。國內未見1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伴發(fā)HSP的報道,本文就診治的1例患兒進行報道,以期指導臨床。
患者,女,11歲,因“口干、多飲、多尿1年半,腹部不適1 d”于2018年3月15日入院。入院前1年余患“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現口干、多飲、多尿,每日飲水量3 000 ml左右,喜飲甜飲料,伴尿量增多。患者未重視,遂在半個月后出現昏迷,至勝利油田中心醫(yī)院兒科就診,當時查血葡萄糖23.6 mmol/L,糖化血紅蛋白12%,酮體陽性,pH值6.868,考慮“1型糖尿病性酮癥酸中毒伴昏迷”,給予補液、降糖、糾酮等治療后好轉出院。出院后應用“地特胰島素”、“門冬胰島素”降糖,飲食控制不嚴格,運動較少,偶測空腹血糖10~15 mmol/L。入院前4個月再次因“1型糖尿病性酮癥酸中毒”在勝利油田中心醫(yī)院兒科住院,治療好轉后出院。本次入院前1 d飲涼水后出現臍周疼痛,伴惡心,無嘔吐,無腹瀉,無發(fā)熱。近1年來體重下降5 kg。對“花生”、“海鮮”過敏?;颊邽榈?胎第2產,足月剖宮產,無產傷、窒息史,智力發(fā)育與同齡兒相符。父親患“強直性脊柱炎”,母親、姐姐均體健。查體:體溫 36.5℃,脈搏120 次/min, 心率 22次/min, 血壓 93/76 mmHg(1 mmHg=0.133 kPa),身高1.58 m,體重 45 kg,體重指數 18.03 kg/m2。神志清,精神差,心律齊,兩肺呼吸音清,未聞及干濕性啰音,腹軟、無壓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觸及,雙下肢無水腫。輔助檢查:血生化:葡萄糖24.8 mmol/L,肌酐39.5 μmol/L,尿素5.2 mmol/L,碳酸氫鹽10.7 mmol/L,鉀4.29 mmol/L,鈉133.6 mmol/L,氯100.4 mmol/L,β-羥丁酸5 591 μmol/L(20~200 μmol/L);血氣分析:pH值7.2;D-二聚體0.98 mg/L(0~0.55 mg/L);C反應蛋白4.56 mg/dl;糖化血紅蛋白9.6%;空腹C肽0.01 μg/L(0.78~5.19 μg/L),餐后2 hC肽0.04 μg/L;甲狀腺功能5項、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甲狀腺球蛋白抗體陰性;IgA、IgG、IgM、抗核抗體陰性;人白細胞抗原-B27陰性;尿常規(guī):葡萄糖3+,酮體3+,蛋白、潛血、白細胞均陰性;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正常;便常規(guī)、血尿淀粉酶、肝功能、腎功能正常;腹部超聲未見明顯異常;心電圖:竇性心動過速,T波改變。治療:給予補液、小劑量胰島素靜滴降糖、糾酮,次日酮體轉陰,給予胰島素泵強化降糖,同時指導飲食、運動協(xié)助控制血糖。患者全天血糖水平控制在4~15 mmol/L,但仍有臍周隱痛。
住院第3日飲用牛奶后出現臍周疼痛加重,無惡心、嘔吐、腹瀉,無發(fā)熱。查體:心、肺聽診未聞及明顯異常,腹軟,無明顯壓痛及反跳痛??紤]胃腸痙攣,給予山莨菪堿肌注,腹痛無明顯緩解。再次行腹部超聲示右下腹腸間隙少量積液,右下腹腸系膜淋巴結腫大。之后3 d內患者反復腹痛,請消化科會診,應用山莨菪堿、顛茄合劑、奧替溴銨等效果不佳。復查D-二聚體4.07 mg/L、4.57 mg/L,完善腸系膜動脈CT血管造影示回腸及升結腸壁增厚,并腸系膜淋巴結增大,考慮可能為炎性反應,盆腔少量積液,左腎囊腫。住院第6日復查D-二聚體2.92 mg/L,同時查體見雙下肢、背部多個鮮紅色紫癜,腹軟,無固定壓痛,無反跳痛,肝脾無腫大,腸鳴音5 次/min??紤]HSP,給予甲強龍、西咪替丁、賽庚啶及低分子肝素治療。飲食調整為去動物蛋白飲食,隨后患者腹痛緩解,但紫癜仍存在,繼續(xù)口服抗過敏藥物。住院第12日復查D-二聚體0.15 mg/L,腹痛好轉,腹部、下肢仍有少量紫癜。治療期間,由于應用糖皮質激素,患者血糖難以控制,至出院時應用地特胰島素早餐前、睡前各10 U,門冬胰島素7 U于3餐前皮下注射,維持血糖空腹4~8 mmol/L,其他時段4~15 mmol/L。
國內齊江等[4]曾報道1例成人糖尿病伴過敏性紫癜的病例,未見1型糖尿病合并過敏性紫癜的報道。因糖尿病酮癥酸中毒也可表現為腹痛,極易漏診過敏性紫癜的診斷。陳祝勇等[5]曾分析報道了臨床常見的腹痛誤診,有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誤診為胃腸炎,腹型HSP誤診為腸痙攣。由于HSP多為自限性,如果誤診,不僅延誤治療,更可能導致臨床決策錯誤,致使患者接受不恰當的治療。根據丁甫月和李建新[6]對478例HSP患兒回顧性研究發(fā)現,有84例以消化道表現為首發(fā)癥狀,以腹痛、嘔吐、便血就診,表現為腹痛嚴重,但腹部體征較輕,呈癥狀與體征分離現象。年齡分布在2歲1個月至14歲,其中誤診病例數高達67例(79.8%),腹痛距皮膚出現紫癜時間3 d至1個月。本病例首先表現為腹痛,1周后出現皮膚紫癜。因合并1型糖尿病性酮癥酸中毒,易經驗性的診斷為酮癥酸中毒導致腹痛,亦因患兒腹部體征輕,易診斷為腸痙攣;且患者D-二聚體多次復查明顯高于正常,腸系膜動脈CT血管造影示回腸及升結腸壁增厚,并腸系膜淋巴結增大,極易誤診為腸系膜淋巴結炎、腸系膜動靜脈血栓等。臨床醫(yī)師若忽視了皮膚體征的變化,極易漏診HSP的診斷,所以要關注腹痛變化,并重視體格檢查。
1型糖尿病常伴發(fā)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橋本甲狀腺炎、Graves病、Addison病、乳糜瀉、白癜風等[1]。該患者父親患強直性脊柱炎,但該患者本人無腰背痛癥狀,查人白細胞抗原-B27陰性,并甲狀腺相關抗體、抗核抗體系列、IgA陰性,排除了上述疾病。但其伴發(fā)HSP較為少見,考慮亦可能與自身免疫因素相關。
關于治療,《兒童HSP循證診治建議》中提到,對于胃腸癥狀較嚴重的患兒,如持續(xù)腹痛、腸出血、腸系膜血管炎等,推薦靜脈使用糖皮質激素,可使用短效,也可使用中長效糖皮質激素(甲強龍5~10 mg·kg-1·d-1),嚴重癥狀控制后改口服,并逐漸減量,總療程2~4周[7]。本病例即參考該循證診治建議,患兒腹痛癥狀迅速緩解,病情好轉出院。
該病例提示對于腹痛患者,要詳細詢問病史、體格檢查,結合實驗室檢查排外其他常見疾病,動態(tài)觀察腹部癥狀、體征改變,綜合分析,必要時進行多學科會診,從而減少或避免誤診、漏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