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 瑋
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布依族約有287萬人,其中的97%居住在貴州省。在貴州省內,布依族主要分布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另在貴陽、安順等地也有分布。
2015年至2016年,筆者對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縣淇江河流域的布依族進行田野調查。當?shù)夭家雷遄苑Q“布雅”、“布曼”、“布錦”等,而以自稱“布雅”的人數(shù)最多。本文將從語言與山歌、飲食、土布與服飾、民間信仰四個方面,討論日常生活中布依族人是如何表達其文化認同的。
布雅人使用的布依語,屬于布依語黔南土語俗稱“講雅”。淇江河流域多族群雜居而以布依族人口為多,加上布依語易懂、易學,所以周圍的其他少數(shù)民族有時也會使用布依語,使之成為了一種地方性通用語言①,說布依語的人會被認為是“自己人、當?shù)厝恕薄?/p>
在布依族人家,布依語是家庭的首選語言,年長的布依族婦女幾乎都只會講布依族語。老人們認為,“在家就講布依話。反正(孩子)去上學,老師會教漢話”。年輕的父母則開始在家里教孩子漢語,因為“會說普通話,出去(外地)才不會被歧視”。但這并不意味著年輕一代排斥布依語,他們認為既懂得布依語又懂漢語,這樣才能“吃得開”。人們普遍認為不會布依語就不是布依族人,并舉例說“某干部家的那個小孩,按照布依族的指標報名去讀民族班②,結果人家要考布依族話,但是他根本不會講嘛。他從小在縣城長大,不會講布依話,把他退回來了,不得上嘛。不會講布依話,哪個敢講你是布依族,是假的布依族”③。
當?shù)仄渌爸v曼”、“講錦”的人群分別稱為“布曼”、“布錦”,他們所操的語言不一,與布雅不同。他們都認同布依族的民族身份,只是在語言、文化上以不同的方式來表達著各自的文化認同。他們會強調各自語言上的差異,但普遍認為“講雅”才是最正宗的布依語。
使用布依語唱布依歌曲稱為“估問”,是當?shù)厝粘I钪兄匾亩Y儀活動和娛樂活動。在淇江河流域則僅用“講雅”來唱,“我們講錦呢,但是我們唱歌都唱雅呢,講曼的也唱雅呢”。人們熱衷于“估問”,使之成為其文化表達,日常生活中婚禮、進新房、做橋等儀式,必須有布依歌。
布依歌曲中的古歌,一般出現(xiàn)在較大的宗教儀式,由布依族先生,即布摩吟唱,常見的有《開壇歌》、《唱諸神》、《獻酒獻茶歌》、《送花歌》、《十二花王歌》、《撤壇歌》等?!端突ǜ琛肥莾泝璧暮诵牟糠?,布摩代表求子的主人向管生育的母神拉娃然求要孩子。
日常的布依山歌分為不同種類,主要有大歌調和小歌調。當?shù)赜幸皇赘璩馈肮爬蟼飨聛?,不知哪朝代,大歌唱吃酒,小歌唱情愛”。大歌一般出現(xiàn)在比較喜慶的禮俗聚會場合,如婚禮、辦滿月、蓋新房等,這幾乎都是作為酒歌來唱的,內容則多為歌頌、贊揚、迎賓等。小歌則為男女對唱的情歌,但一些婦女聚會時所唱的姊妹歌也會用多聲部小歌。布依山歌一般為五言四句,押韻,大部分山歌都是現(xiàn)編現(xiàn)唱的,一不小心就會出錯。所以當?shù)厝苏f唱布依歌要“會扭、會編”,不能亂唱,唱錯、不押韻或者詞意不好都會被人取笑。
布依族人熱愛山歌,自發(fā)地形成了很多唱山歌的活動。布依寨子的歌手們有空就會約上周圍村寨的歌手,一起到風景優(yōu)美的地方去唱歌。還會請人錄成光盤回到家中播放,總會引得鄰居們歡聚觀看,成為一種重要的鄉(xiāng)村娛樂活動。集市上也有布依族山歌光盤出售,人們十分喜歡購買,攤位前經常簇擁著很多聽歌的人。每當有游客來到村子,布依族婦女們都會很熱情地唱起敬酒歌,祝??腿瞬⒈磉_他們的好客之情,山歌無疑已經是布依族人文化認同表達的重要部分,也是他們樂于展示的文化。在淇江河流域下游是廣西南丹縣的里湖,筆者遇到了一位從周覃④來此幫兒子經營小店的布依族婦女。她得知筆者往返荔波,就請求幫她帶布依山歌的光盤,因為“(南丹)這邊不太有人唱歌(山歌)了,荔波唱的還多。我們年輕的時候,經常唱呢”。對她來說,山歌既是一種記憶,也是她的文化認同表達。
淇江河流域布依族的飲食比較簡單,但人們仍然會強調某些特色的食物,如節(jié)慶中的糯食、日常的酸食。
糍粑是布依族逢年過節(jié)中必有的食物,人們當作最重要的食物加以推崇,如在訂婚、接親時糍粑總會作為貴重的禮物贈與。打糍粑是將蒸熟的糯米放到粑槽中,用兩個大木棍用力擠壓敲打成為黏糊狀,再用手將其取出揉成圓狀放在干凈的紗布上,定型即成。糍粑可以烤熟吃,也可以煮熟吃。打糍粑是一個集體參與的熱鬧活動,在打的過程中也形成了文化認同。
用糯米與食材搭配所形成的節(jié)慶飲食,更是其飲食文化認同中的一部分,人們認為這些食物更具布依族特色,常見的如二月二的香藤粑粑、清明的黃色糯米飯和糌粑,以及端午節(jié)的灰色粽子等。
二月二前,婦女們上山取來香藤,洗凈后用力捶打獲得綠色汁水。將糯米放入其中浸泡染成淡綠色,然后打磨成糯米面裝入棉布袋子懸掛起來濾去水份。待濾到半干時捏成圓塊,用微火油煎而成香藤粑粑。這種食物有糯米的糯軟爽口,又融合了香藤的清甜,口感比一般的糯米粑更綿香。
清明節(jié)掃墓時有兩種食物是必須的,即黃色糯米飯和糌粑。黃色糯米飯是用稱為黃飯花的植物做成⑤,將黃飯花煮到水呈黃色時取出花,再將糯米放入黃水中,充分浸泡后取出蒸熟,糯米飯呈黃色,有清香味。糌粑的做法相對復雜,先將花椒粒與糯米一并浸泡以取花椒的味道,然后將糯米打成米面,也可直接將糯米打成米面后再拌入花椒粉。在米面里混合拌上肥肉、瘦肉,加鹽拌均后蒸制。蒸熟后的糌粑呈糊狀,需盛入碗中食用。老人們說,在過去這是非常好的食物。通過掃墓,一代代把這兩種食物延續(xù)至今,人們已經不知道為何要在清明節(jié)吃這兩種食物。但它們的味道是布依族的記憶承載,也是他們的文化認同。
每年的“四月八”日,淇江河流域大部分的布依族人不讓耕牛做農活,用楓樹葉染糯米做成黑色的糯米飯給耕牛吃,牛吃了之后,人才可以吃。老人們說“牛耕地辛苦了,要感謝它。所以這一天要讓牛休息,給牛吃糯米飯”。在淇江河的上游獨山縣和荔波縣交界的陽鳳一帶,四月八還要舉行“牛打架”活動。老人們說,在以前重視農耕生產時,這一天“如果荔波的牛打贏了獨山的牛,那么那一年荔波的稻米就賣得貴。如果獨山的牛贏了,荔波的米就賣得便宜”。
端午節(jié)當?shù)厝俗钕矚g吃的粽子,是用一種稱為“哎熱郁”的草本植物和曬干的糯稻稈一起焚燒成灰,然后將灰加在糯米中,再加入肉、花椒和鹽等包成粽子。據(jù)說這種灰粽子吃了不會咽食,也成為了布依族飲食文化的一個特色。固定時間吃固定的食物,這些食物承載著布依族人的生活經驗與文化認同,也成為了民族間的區(qū)隔。如老人們說,“祭祖的儀式其實漢族、布依族都差不多。但是,煮干飯供的是漢族,布依族是煮稀飯供的,這個就是區(qū)別了呢”。
西南很多少數(shù)民族都以酸類食物著稱,但淇江河的布依族人仍以吃酸作為他們的文化象征。臭酸是將葷腥的魚肉放入壇子里經發(fā)酵而成的一種酸醬,聞起來奇臭無比,但吃起來卻很香。由于每次制作時都要加上上次臭酸酵母作為引子,所以村民們強調臭酸是一代代傳下來的。在荔波飯店,臭酸成為了布依族的招牌,也是布依族飲食文化的象征,用米湯酸發(fā)酵腌制成的酸蕨菜也是當?shù)靥赜?。布依族的酸肉也是布依族人的飲食象征。將新鮮的豬肉(多帶皮)用火燒表皮后刮洗干凈切成薄片,將糯米或小米炒熟,然后與切好的肉片攪拌,加入花椒、食鹽等后均勻地放入壇中,密封存放于陰涼背光處,約15天后即腌制完成。酸肉皮脆、肉鮮而略有酸味,可以直接食用,也可與其他調料搭配食用。
一些憶苦思甜的飲食,也是布依族人的歷史記憶,表達了他們的文化認同。當?shù)氐牟家雷謇习傩諘凸P者說到過去食物的一些故事:
“我們布依族的酸,還有一種牛骨酸,那時候家里面窮,沒有肉吃,老人就拿連著骨頭和肉的牛骨煮湯,發(fā)酵,放在壇子里面,弄成酸水,還喜歡將煮熟的一些豬頭肉、豬蹄、牛筋、牛皮等,放入牛骨酸壇中去浸泡,一回拿一點出來,打點牙祭,這個也是好吃的,特別開胃,我們小時候老人經常做的,我們家也還做,現(xiàn)在也有,不過做的人少了,只有真正懂得過日子的人可能才知道這種酸湯了。我們布依族以前日子苦著的呢。”⑥
與其他的西南民族不同,布依族人以酸為文化認同不僅建立在味道上,更多的是建立在隱含于食物中的文化記憶和闡釋。這種文化認同在日常生活中傳承,同時還在不斷地加深這種認同。
在文化認同上,土布和服飾顯然也是布依族人重要的文化特征。土布展示了布依族婦女的手工藝,一根根的棉線編織成美麗的布塊,在白布上扎染出各種花朵鳥類的床單;用土布裁剪出來的衣褲服飾,落落大方,圍裙上的繡片映襯了布依族婦女的心靈手巧[1]。
織布是淇江河流域布依族婦女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個部分,每當空閑時,村寨里,總會聽到織布機咯吱咯吱的響,布依族的婦女們坐在自家的織布機前織布。田野中,村子里的大嫂經常熱情地對筆者說:“走,我?guī)闳タ此齻冏霾家劳敛既ァ保恍├相l(xiāng)還會對筆者說:“你來做調查,哦,這個(做土布)就是我們的特色”,還有一些當?shù)夭家雷宓睦相l(xiāng)半開玩笑地逗筆者:“知道我們?yōu)槭裁唇凶霾家雷鍐??因為我們自己做布呢”,雖然是一句玩笑話,從另外一個側面也反映出土布在布依族心中的重要性。
土布從紡線到織布都是由布依族婦女親手制作,其工藝并不容易。婦女一般都自己種植棉花,以農歷的三月份播種到八、九月收成,摘下棉花后要將棉花暴曬,曬干其水分,用壓花車將棉花與棉花籽分離。將棉花放入打花機內,使得大小不一的棉花球均勻地合在一起,在打花機出口,用木簽(筷子大小,約30厘米長)接出棉花,一邊接一邊旋轉木簽,接到大約直徑有3厘米那么粗的時候取出,拿兩塊干凈光滑的木板均勻地滾壓,滾壓到拇指大小粗時就可以用自制紡線機將棉筒紡織成棉線了。隨著社會的變遷,這種紡線的傳統(tǒng)工藝也開始逐步被機械的棉花紡線機代替,在聯(lián)山灣村、拉歐村就有好幾戶專門從事機械紡線買賣的人家。為了讓棉線更有韌性,婦女們還會到山上打一種稱為“毛焦姜”的莖塊植物,將其切片,曬干后,把棉線和毛蕉姜一起放入大鍋煮,反復煮2、3次,等待棉線煮好曬干,再用紡車將其裹在線筒上,當?shù)厝怂追Q“漿線”。
接下來是“排線”。將線筒放到特制的木架子上,按照要織布的花色,把不同顏色(當?shù)厝讼矚g用藍靛將布染成深淺不同的顏色)的棉線排列好,按秩序在柱子(大多數(shù)是木房子堂屋的柱子)上依次繞圈,繞到適合的寬度為止。下一步工作為“卷線”。這個過程需要多人合作,一般會叫上家族親戚,亦或是村寨鄰居幫忙,布依族中的互助關系在婦女們的織布過程中得以體現(xiàn),
田野里,筆者就參加過幾次“卷線”活動,“卷線”是一個比較費勁的過程。將織布機上的轉車取下,用繩子固定轉車,掛在一個人的脖子上,人的后腰上綁著一根扁擔,將轉車與扁擔在人身上固定緊。轉車的兩側,分別用木棍穿過,做成可以轉動轉車的把手。取出圍在柱子上排好的線,固定在轉車上,這時需要用人力卷線,人轉動轉車,同時沿著排線的方向慢慢地往前移動,并用力轉緊線,將綁在柱子上的排線卷到轉車上。同時,一些婦女在旁邊,用綁好的小節(jié)稻草把棉線分開,防止棉線纏在一起打結。卷好所有的棉線,就可將轉車放到織布機上開始紡織。當?shù)丶徔椀牟家雷逋敛家话惴譃樗哪_土布和兩腳土布,區(qū)別在于壓線方法不同,四腳紡織的土布編織方法較為復雜,按照織布的過程進行作業(yè),棉線做成不同顏色的格子布,也可以紡織成單純的白布。
作為文化重要特質的部分,除展現(xiàn)婦女們的手工藝,布依族的土布還凝結著布依族人的社會文化關系,承載著布依族社會婚喪嫁娶中的人情關系。在淇江河流域,布依族的布,分為土花布和白布,土花布在制做的過程中用不同顏色的線進行編制,做出不同的花紋圖案,諸如大小格子花紋、電視機花紋等等,這類土花布,一般被用來制作衣服和床單。村子里的一位大娘就向筆者介紹到她們的土布:
“我們布依族婦女要做布,娶媳婦嫁姑娘都需要,不會做就得花錢去買,買的還不一定好。我做的這些土布都不賣,有一些都做了十幾年,都是要留著自己家用的,織布不好做,嫁姑娘娶媳婦都得要七、八床,布是要送禮的,沒有布,你家會覺得不好意思。那次有個游客看到,想和我買,價錢再高,我也舍不得買了,難得做了,那些已經娶了媳婦,嫁了姑娘的,還有多余的土布,她們才會拿(土布)去賣了?!雹?/p>
白布多是在喪禮中用到,比如做孝帕布,墊棺材布等。在喪禮中,赴喪的晚輩媳婦需要給主人家墊棺材布,4到7米長的白色棉布(必須是自己紡織的),一般先用家族內晚輩媳婦送的布,然后再用寨子其他婦女送的布,按先送先放原則放入棺材中,直到入館師傅說夠為止。當?shù)亓曀渍J為,誰送的墊棺材布在逝者身下,逝者就會一直保佑她。寨子的其他婦女也開始在家里找自己紡織的白布,帶著布(一般帶七掐布,用手掌的大拇指和食指丈量7次的長度)、香紙趕往主人家,布依族寨子里的人認為:“你家不送布,會被說不懂理的,這樣不好,村子的人情關系就淡了,很多東西不是錢就能買的”。
白布還有其他的做法,比如扎染做成床單,當?shù)貗D女也稱為“捉蟲”,用藍靛浸泡,解開扎染的線團,就會呈現(xiàn)出花樣圖案。這類扎染床單也是婚嫁過程中很重要的禮物,若是不扎染,直接用藍靛染色成藏藍色的布,則是做“老衣”的重要原布料。
年老的婦女們,到了50、60歲的年紀都會給自己準備“老衣”,“老衣”指老人過世時入館需要穿的衣服,上了年紀老人們也開始喜歡穿土布做的藏藍色的土布衣服,他們覺得穿上這樣的衣服會有一種庇佑的作用,延遲壽命,老人們經常說:“穿這個衣服舒服嘛,我們自己做的布,透氣呢,就是不太好看,年輕人都不喜歡,但是老人喜歡呢”,“人老了,(老衣)還是要做的,不然以后(過世)去哪點要?”
正如上面所言,婚喪嫁娶中土布在布依族村寨中發(fā)揮了禮物中重要的作用,凝結著布依族的社會關系,婦女們樂于相互展示她們做的各種土布床單、扎染床單,比較做工的精細等,也成為一種婦女間秀藝和相互學習的方式,維系著村寨間的人情關系,更是形成了布依族人的文化認同。
除了作為禮物的交換,在布依族傳統(tǒng)社會中,家人的大大小小的衣服,也都是靠婦女織布來完成的,將土布進行裁剪,制作成為布依族的服飾。婦女服飾一般為側襟上衣和長褲,外加上一塊繡上繡片的圍腰(圍裙),而男子則為對襟的上衣和長褲,布依先生(布依族中的宗教人物)則更多喜歡穿上藍靛染成的藏藍色長衫,今天,這種長衫多在宗教儀式上才會出現(xiàn)。
婦女圍腰上的繡片,一針一線都由當?shù)貗D女繡成,在田野里,布依族的婦女們很樂意給筆者展示她們的刺繡以及織布的樣品、手藝并告訴筆者:
“這種(刺繡拉線)稀疏有序,就是我們自己的手工制作的,很密的刺繡則是機器做的,圍腰上一般繡的就是花、葉,有的還繡一些喜鵲,考眼力呢,還有棉線也不一樣,你摸摸就能摸出來,是不是我們布依族的棉線,我們的花樣不多,不比水族、瑤族,但是也還是好看呢?!?/p>
除了年長的布依族老人們喜歡穿那種藏藍色的土布衣服外,年輕人普遍都穿著漢族的服飾,只有在節(jié)日的時候,他們才會打扮起來穿著民族服飾。
本文論述布依族日常生活中的文化認同,生活經驗塑造著布依族人的文化共識,他們認同于這些文化,同時他們提煉出來了各種各樣的文化事項,諸如語言、飲食、手工藝等等,成為了他們文化的展演。
巴斯提出族群邊界的概念,認為族群中的人會選擇他們的一些文化來作為他們身份的象征,以此來區(qū)別“他者”,形成族群的邊界[2]。陳志明在研究峇峇人的時候,提到峇峇人有名的娘惹食品,作為當?shù)厝A人和非華人烹調方式相結合的產物,成為他們引以為豪的文化特征[3]。巫達在研究彝族認同時也指出了彝族的語言使用,和宗教中對“鬼神世界”的信仰,促成了彝族的共同的文化認同[4]。
淇江河上的布雅、布曼、布錦都認同于布依族,他們的日常語言表達不一樣,在他們的文化認同中,他們也會展示這種不同,并相互區(qū)別;但是在唱山歌的時候,他們的語言又趨于統(tǒng)一,認同于布依族的山歌,推崇布依山歌,共同分享著山歌文化。在飲食上,盡管與周圍其他的民族類似,但是布依族人仍然會從食物的記憶來表達他們的飲食文化,各種糯米飲食、酸類食物,不僅僅是食物的味道,這種味道中還夾雜著布依族的社會關系以及他們對過往生活的情感。土布與服飾更是凝結著布依族婦女的手藝,是日常生活婚喪嫁娶中的重要載體,也變成了他們的社會文化準則,這種文化既在傳承也在再生產中。
日常生活中的文化認同,有別于很多主觀意愿上構建的認同,形成于人們生活經驗中,自然發(fā)生關系,類似與布迪爾所謂的“慣習”。布依族的文化認同放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來理解,這些文化都來源于他們的生活經驗,在經驗中潛移默化形成布依族社會文化,在一些情境中,這些經驗性的文化立刻就會成為他們布依族文化認同和身份的象征,也變成了文化認同的展演。
注釋:
① 為方便讀者閱讀,本文中的相關布依語,用同音漢字書寫。
② 民族類的大學中有時會設民族預科班,入讀需要通過本民族語言的考試。
③ 田野調查訪談資料,莫二,荔波縣石磊寨子,2015年10月。
④ 地名,周覃原隸屬于荔波縣,后改置歸三都水族自治縣。
⑤ 黃飯花,學名蜜蒙花,醉魚草科植物,可入藥。
⑥ 田野調查訪談資料,黎大姐,荔波縣巴乃寨子,2016年6月。
⑦ 田野調查訪談資料,莫大娘,荔波縣巴乃寨子,201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