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
摘?要:文章闡述了開發(fā)江門籍院士文獻資源的意義,介紹了江門籍院士文獻資源開發(fā)利用的現狀,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建設江門籍院士文獻資源數據庫的構想,以期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中圖分類號:G25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9)01-0102-03
關鍵詞:數據庫;地方文獻;開發(fā)利用
江門市地處珠江三角洲西部,是一座具有華僑文化特色的歷史名城,擁有“中國第一僑鄉(xiāng)”的美譽。江門籍的華人華僑不僅遍布五湖四海,“僑文化”氛圍也十分濃郁,江門籍的兩院(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學院)院士眾多,“院士文化”星光璀璨,與“僑文化”組成了江門城市文化的亮麗名片。據統(tǒng)計,截至目前,祖籍或出生于江門的兩院院士共有32人,健在的有25人,其中23人被聘為江門市科技顧問,院士數量在廣東省地市級首屈一指,在全國也名列前茅。其中最著名的是中國近代國學大儒梁啟超、“梁門三兄弟”(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禮),江門市濱江新城棠下鎮(zhèn)石頭村更是出現了“一村兩院士”的佳話。江門籍院士在科學技術領域為國家和民族做出了重大貢獻、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他們身上體現出的“嚴謹治學、堅忍不拔、執(zhí)著探索、擔當民族責任、熱愛祖國和人民”的院士精神,是當今時代迫切需要的寶貴品質和精神財富。然而,目前相關機構對江門籍院士相關文獻資源的收集與整理工作略顯不足,如何更好地開展江門籍院士文獻資源的開發(fā)利用和研究工作,是加強江門“院士文化”傳承、促進僑鄉(xiāng)文化繁榮發(fā)展的有力抓手,具有深遠的意義。2014年,江門市五邑圖書館啟動了“江門籍院士文獻數據庫”建設,邁出了對院士文獻開發(fā)利用的關鍵一步。
1?江門籍院士文獻資源開發(fā)利用研究的意義
1.1?院士文獻研究的創(chuàng)新性
筆者通過查閱相關文獻發(fā)現,學術界對江門地區(qū)華僑文獻資源的開發(fā)利用較多,而對江門籍院士文獻資源的研究卻略顯不足。開展院士文獻創(chuàng)新性和前瞻性研究,搜集和整理江門籍院士文獻資源,建立江門籍院士文獻資源數據庫,并對其進行永久保存,具有重要的意義,對全省乃至全國的地市級院士(文獻)研究工作而言,也有著獨具江門僑鄉(xiāng)特色的創(chuàng)新性。
1.2?文化傳承的必要性
通過全面系統(tǒng)地收集江門籍院士文獻,包括個人生平、學術成果、論文論著、專利成果、新聞報道、音視頻等資料,將其永久保存、共享和利用,有利于保存院士知識財富和文獻資源。進一步挖掘江門五邑地域特色文化,豐富江門科技和教育發(fā)展的文獻資源,推動科技與文化事業(yè)的均衡發(fā)展,對研究江門本地的社會生活、政治變革、經濟發(fā)展及文化傳承具有深遠的意義,對江門建設獨具僑鄉(xiāng)特色的歷史文化名市,也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1]。
1.3?教育激勵的緊迫性
院士精神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院士文獻資源正是院士精神的直接體現,反映了他們優(yōu)秀道德品質及精神追求,以及他們?yōu)閲医ㄔO的奮斗歷程和突出貢獻。通過弘揚院士精神,有利于營造崇尚科學、敢于創(chuàng)新的社會氛圍,并以此激勵人們勇于創(chuàng)新、敢于擔當,對社會經濟和文化發(fā)展等都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1.4?宣傳推廣的重要性
江門籍院士在海內外都具有極高的知名度,江門市五邑圖書館利用現代化技術,系統(tǒng)、有序地整理江門籍院士相關文獻資源,建立江門籍院士數據庫,是對江門地方文獻資源進行深層次挖掘的過程。加強江門籍院士數據庫的推廣宣傳力度,使之成為國內外了解江門歷史文化的重要窗口,成為對外宣傳、推介江門“院士文化”的重要平臺,能夠不斷提高江門在全國的影響力。
1.5?資源檢索的便利性
近年來,大數據應用越來越廣泛,不斷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進而推動社會的方方面面向前發(fā)展。建立江門籍院士文獻資源數據庫,是運用大數據提高整體工作效能的有效手段,將會極大地提高院士文獻資源開發(fā)利用的效率。江門市五邑圖書館通過在數據庫中設定姓名、時期、關鍵詞等檢索方式,為需要了解、查找江門籍院士及相關資源的用戶提供了一個便捷的、功能強大的資源檢索和共享平臺。使用便利性有利于該數據庫的使用與推廣,有利于江門籍院士文獻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2]。
2?江門籍院士文獻資源開發(fā)利用的現狀
2.1?江門籍院士相關文獻資源整理工作滯后
目前,江門市政府及有關部門通過“院士路”“院士墻”的方式對江門籍院士開展宣傳工作?!霸菏柯贰钡靥幗T市中心,位于蓬江區(qū)北新區(qū),南北走向,南起五邑大學北門,北至五邑華僑廣場,迄今為止是我國首條、也是唯一一條“院士路”
“院士墻”位于江門市怡福中學校園內的院士廣場,墻上有陳垣、梁思成、陳國達、陳煥鏞、甄永蘇、陳灝珠、李椿萱等30多位五邑籍兩院院士的砂巖浮雕和院士簡介,供人們瞻仰和了解院士們的風采。
作為“中國第一僑鄉(xiāng)”的江門,“僑文化”源遠流長,然而,目前學術界對江門五邑人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梁啟超、陳白沙等歷史名人,而針對江門籍院士的宣傳和研究較少,對院士相關文獻資源的收集、整理、歸類、宣傳、推廣工作不夠重視,江門籍院士相關文獻資源整理工作嚴重滯后。
2.2?缺少江門籍院士文獻資源收集歸類的平臺
筆者在百度搜索引擎輸入“江門籍院士”進行搜索,得到相關結果631,000條,但在瀏覽中發(fā)現,關于“江門籍院士”的信息顯得尤為分散,多是關于院士們的活動新聞信息,而專題介紹“江門籍院士”的信息僅有江門市科學技術協(xié)會網頁于2015年4月7日刊載的《五邑籍院士簡介》,至于和院士們相關的文獻資源更無一個統(tǒng)一的網站或平臺可供查閱。因此,筆者認為,加快江門籍院士文獻資源的開發(fā)利用工作,建設江門籍院士文獻資源數據庫就顯得尤為重要。
3?建設江門籍院士文獻資源數據庫的構想
3.1?應堅持的原則
3.1.1?真實性原則。真實性是建設江門籍院士文獻資源數據庫的最基本原則,數據庫資源如果缺乏真實性,那么對院士文化的宣傳、院士精神的傳承便無從談起。筆者認為,收集、整理院士文獻資源,要避免“拿來主義”,不能盲目地追求“量”而忽視“質”,要經過真?zhèn)握鐒e,確保資源真實可信。
3.1.2?實用性原則。江門籍院士文獻資源數據庫建設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發(fā)揮信息資源功能優(yōu)勢,最大限度地滿足公眾的查閱需求。因此,江門市五邑圖書館在建庫過程中一定要以實用性為標準,避免出現“為建庫而建庫”的不良現象。
3.1.3?統(tǒng)一性原則。江門市五邑圖書館將院士信息資源、文獻資源和知識資源進行集中整合和開發(fā)利用,不僅要統(tǒng)一信息采集和信息錄入的標準,還要兼容不同設備、不同的網絡平臺及不同的瀏覽器版本等,方便用戶查詢、閱讀和保存。
3.2?應注意的問題
3.2.1?注重隱私保護。江門市五邑圖書館在將江門籍院士的文獻資料導入數據庫前,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法》及相關法律,對目前仍然健在的院士應征得本人同意;對已故未超過50年的院士,應征得其家屬或后代的同意;對已故且時間已超過50年的院士可不考慮相關文獻的著作權問題;對院士明確要求不宜公開的信息,應堅決不予公開,以避免侵犯院士的隱私權,造成不良影響[3]。
3.2.2?尊重知識產權。近年來,我國加大了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相關制度越來越完善。江門市五邑圖書館對院士相關文獻資源的搜集與整理,應在不侵犯知識產權的前提下進行,對于存在版權糾紛的文獻,在建庫時如無法取得相關版權人的網絡傳播許可,圖書館應當采取技術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加以限制,確保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
3.2.3?加強管理與維護。數據庫的管理與維護工作應當貫穿于建庫的全過程,江門市五邑圖書館應組建專門的團隊,制訂嚴格的操作規(guī)程,并做好病毒防范和查殺及資料備份等工作。同時,圖書館還應設立信息反饋窗口,廣泛搜集用戶意見和建議,進一步完善數據庫功能。
3.2.4?弘揚院士文化。2004年10月,中國第一條以中國科學界院士為主體命名的“院士路”在江門市開通,道路兩旁分別立有江門五邑籍兩院院士藝術塑像32尊,主要工程包括胸像(72厘米高的銅像或大理石像)、銘牌(包括院士簡介、手印及所從事專業(yè)的標志性符號或圖案)以及基座三部分,構成一道亮麗的人文風景,是弘揚院士文化、傳承院士精神的有力舉措。江門市五邑圖書館在江門籍院士文獻資源數據庫的建設過程中,應當與其充分結合,設立院士文化板塊,方便人們了解、學習江門五邑籍兩院院士勇于探索、獻身科學的精神。
3.3?建設步驟
院士文獻資源數據庫的建設步驟包括申請立項、組建團隊、資料收集與整理、分類建庫、宣傳推廣等。
3.3.1?申請立項。開展江門籍院士文獻資源的開發(fā)利用研究工作,建立院士文獻資源數據庫是一項耗時長、成本高的系統(tǒng)工程,需要系統(tǒng)規(guī)劃與技術支持。江門市五邑圖書館在開展院士文獻資源的收集利用、規(guī)劃建設數據庫前,應當向主管部門提供詳盡的調研報告和具體的工作規(guī)劃,以便審批、立項。
3.3.2?組建工作團隊。在立項工作完成后,圖書館應按照既定規(guī)劃開展有關工作。為更好地開展院士文獻資源數據庫的建設工作,江門市五邑圖書館應成立專業(yè)的數據庫建庫工作團隊,統(tǒng)一領導,分工合作,開展相關工作。
3.3.3?收集整理院士文獻資源。收集、整理院士文獻資源是院士文獻資源數據庫建設工作的關鍵,直接關系到院士文獻數據庫的完整性和權威性。圖書館在成立專業(yè)化的工作團隊后,團隊成員首先應走訪江門市所屬的32位院士或其家屬,并爭取得到許可、理解和支持,確保真實、全面地收集院士文獻資源。團隊成員其次應對所收集的文獻資源按照統(tǒng)一、規(guī)范的標準進行編輯,以方便導入數據庫。在收集院士文獻資源的過程中,圖書館應明確收集范圍,包括個人生平、學術成果、論文著作、專利成果、新聞報道、音視頻資料,以及其他反映院士生平或相關研究的資料[4]。
3.3.4?分類建庫。為充分展示院士風采、傳承院士文化、弘揚院士精神,圖書館在數據庫建設過程中應當以院士文獻資源為主題,建立以院士個人為主題的主模塊,在此基礎上再細分院士簡介、生平簡介、學術成果、音視頻資料等子模塊,做到分門別類、規(guī)范清晰,以便于讀者查閱。
3.3.5?宣傳推廣。開展江門籍院士文獻資源的開發(fā)利用工作,具有院士文獻研究的創(chuàng)新性、文化傳承的必要性、教育激勵的緊迫性。如何更好地弘揚院士精神,激勵廣大青少年和科研工作者成長成才,重點是要做好院士及其院士精神的宣傳推廣工作。筆者認為,設立“院士路”“院士墻”是一種硬件形式,建設江門籍院士文獻數據庫,系統(tǒng)地宣傳院士文化,更是體現出了文化的軟實力,必將使江門籍院士的名人品牌與僑鄉(xiāng)品牌齊頭并進,為江門建設歷史文化名城提供保障、添磚加瓦。
4?結語
江門籍院士文獻數據庫的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tǒng)的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經費用于資源的搜集和加工及技術平臺的開發(fā)等,僅僅依靠圖書館的資源是很難完成的,需要各部門之間的通力合作。筆者認為,開展江門籍院士文獻數據庫一方面需要獲得當地政府的支持,為項目建設提供經費保證;另一方面應加強與宣傳、文化、科技等相關部門的聯系與合作,擴大資源的收集范圍,避免出現信息遺漏的現象,保證數據庫的質量和權威性。
參考文獻:
[1] 張玉琴.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數據庫建設構想:以濟源市圖書館為例[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1(1):78-80.
[2] 歐陽芳.廣西柳州市地方文獻研究與數據庫建設構想[J].圖書館學刊,2016(4):46-49.
[3] 羅健文,曾晶晶,胡曉明.清遠地方名人數據庫建設的構想與探索[J].清遠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3(4):113-117.
[4] 陳嘉慧.論“南海歷史名人及南海籍院士數據庫”的建設[J].圖書館學研究,2010(4):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