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小玲
[摘 要]作文是小學語文學習的重要內(nèi)容,但是,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很多孩子一寫作文就頭疼。究其原因主要是無米下鍋,不是找不到素材,就是三言兩語就寫完了。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從王崧舟教授的《作文三問》講座可以獲得有益啟發(fā)。
[關(guān)鍵詞]作文教學;生活;作文三問
[中圖分類號] G623.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19)01-0079-02
每一年教作文,總有家長給我打電話,抱怨的話一長串,大致可以分三種,第一種是:老師,您布置的作文我孩子一個字都寫不出來,說每天的生活都一樣,都那么無聊,沒什么可寫。怪我們沒帶他去玩,怪我們沒空陪他,所以不知道寫什么……第二種是:我孩子寫的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一點意義都沒有,這樣的作文怎么能得高分呢?第三種是:我孩子完全不會寫作文,寫得太糟糕了……
2017年的春天,我參加了杭州小學習作“教師核心素養(yǎng)培塑”研討觀摩會,有幸聆聽了王崧舟教授的《作文三問》講座,講座內(nèi)容把我給深深吸引住了,《作文三問》讓我習得了許多,我想,也許也能解開一些家長朋友的困惑。
一、覺知常態(tài)的生活,尋找作文的素材
寫不出作文真的是孩子們沒有生活嗎?每個人每天都有不同的生活體驗,其中不乏一些有趣的體驗,我想,孩子們的世界更應(yīng)該是充滿童趣、驚奇與幻想的吧?但孩子們?yōu)槭裁纯偸菦]辦法與奇妙的發(fā)現(xiàn)、獨特的體驗相遇呢?找不到他可以寫的或者說他樂于去寫的事呢?這就需要我們大人好好反思了。王崧舟教授告訴我們,是因為孩子們不會去覺知生活,什么是覺知?比如吃飯時沒有去覺知,你問孩子吃了什么,什么味道,沒有什么印象就是沒有去覺知。沒有打開覺知,就體會不到其中的不同與獨特,感受不到有趣在哪里。學會覺知生活,感受到了生活的樂趣,即使是初學作文的孩子,也能打開話匣子,也會愿意寫下他的獨一無二的體驗。
回校后,我嘗試用王崧舟教授的方法引導(dǎo)孩子們?nèi)ビX知生活。第一周的周末,我就布置了習作《刷牙》。刷牙是生活中人人都會去做,每天都要做,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事了。一聽到這個題目,孩子們當時的反應(yīng)是,刷牙有什么好寫的,班級里充斥著不解的情緒。等他們安靜下來了,我開始給他們布置任務(wù),提出要求,今晚或明早起床刷一次牙,與以往一樣地刷,不過要根據(jù)老師的要求一邊刷一邊用心去體驗,在整個刷牙的過程中覺知,主要朝著一個方向覺知,如刷牙的動作、姿勢,牙刷進入口腔碰到牙齒的聲音,牙膏的味道,牙膏泡泡與嘴唇、舌頭牙齒零距離接觸的觸感,刷牙后吹口氣的味道……自己覺得哪個方向最有趣,自己最喜歡,就重點覺知這個方向,然后寫下來,不要求面面俱到,只需要把自己最喜歡的細節(jié)放大,把自己最想寫的鏡頭拉長就可以了。在布置任務(wù)的過程中,我觀察到孩子們的情緒已經(jīng)發(fā)生了變化,有種躍躍欲試的味道了。周一交上來的習作中,大部分孩子都是洋洋灑灑一大篇,即使是平常只寫兩三行作文的孩子,這次也是滿滿一頁,看來這次有話可寫了。當然其中不乏生動的描寫,以下是我節(jié)選的兩段學生習作:(1)打開牙膏帽,一股濃濃的蘋果味撲鼻而來,一下子,睡眼蒙眬的我就清醒了不少。我擠出一小粒透明中帶點粉的牙膏開始刷起來,我左刷刷右刷刷,蘋果的味道越來越濃,一直往我的牙縫里、舌尖上鉆,好像要鉆進我的心里去。(2)我越刷越快,泡沫就越來越多,嘴里全都是,這些小泡沫像調(diào)皮的娃娃擠進牙縫中,躲到舌頭底下,跟我玩起了捉迷藏。你看你看,還有的泡沫太淘氣了,趁我不注意,就從我的嘴里溜了出去,跳到了我的衣服上,我趕緊一把就把他們抓了起來。
生活就是作文的源泉,生活中的點滴小事都可以是很好的作文素材,一旦孩子們懂得去覺知生活,即使是再平常不過的刷牙,也能寫得精彩紛呈。我們要努力幫助孩子們慢慢地去體會生活。
二、呈現(xiàn)真實的生活,體會作文的意義
《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作文目標中指出:寫作教學“應(yīng)引導(dǎo)學生關(guān)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什么是作文?作文就是真實地把真情實感用文字表達出來。作文是“情動而辭發(fā)”的水到渠成,是人心被觸動之后的自然表達。所以寫的即使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但卻是實實在在的真情流露,這樣的作文也是美的作文,就是能打動人的作文。
記得有一年冬天下了一場雪,那是我們這個南方小城近10年才一遇的一場雪,大人們都驚喜不已,而對于很多出生后還沒有親歷過雪的福鼎孩子來說,那更是一件歡天喜地的事情。這可是大好的習作素材,我讓學生以《下雪了!》為題寫一篇作文。收上作文后,我一看,呆了。美麗的雪景鋪天蓋地: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大地銀裝素裹、粉妝玉砌;地上積了厚厚的雪,踩上去發(fā)出嘎吱嘎吱的聲響等等。全都是大人眼中理所當然的美麗雪景,全都是似乎能拿高分的美文,但我卻看不到孩子的真情。為此,我用了一節(jié)課時間和學生聊下雪的體驗,從早晨起床后第一眼看到雪的驚喜開始,什么都可以說,只要是真實的就行。因為是親身經(jīng)歷,孩子們馬上打開了話匣子,從觸摸家門口那薄薄的淺淺的雪的喜悅,到上學后整個校園沸騰時的熱鬧,再到放學后和家人上山拍照留念的溫馨,還有從車頂上抓了一把雪塞到爸爸脖子上的有趣……孩子們描繪了一幅幅真實的南方雪景圖。此時的語言雖沒有華麗辭藻的修飾,但是卻那樣地打動人心??梢?,文章貴在真情,不要再糾結(jié)事的“大”,也不用在意事的“小”。
三、展示獨特的生活,發(fā)現(xiàn)作文的樂趣
當我們的孩子說“雪融化了是春天”,我們千萬不要糾正說“錯了,雪融化了只能是水”。每一個人的生活方式和感受都不相同,兒童與成人有著更大的差異。當成人面對一朵香菇的時候,腦海里呈現(xiàn)出的可能只是一種食物,而一個孩子卻可以用小手指捏住香菇腳,把香菇舉到頭上,瞇著眼說:“滴答滴答,下雨啦!”只有孩子才能把香菇當作了一把雨傘,多么獨特!多么有趣!這就是孩子的樂趣。雨后的一個小水洼,可以是孩子們的一個游樂場。他一腳踩進水洼里,鞋襪會不會被濺濕,回家會不會被嘮叨,全都先拋之腦后。這一刻,他只管讓水花濺出一個小噴泉,在陽光下,也許還能變出一道美麗的彩虹來。這就是孩子們的生活。孩子們的生活處處有樂趣,當他們處于一種自由的表達氛圍中時,他們便樂于分享他們的新奇、獨特的體驗。所以,我們要為孩子提供廣闊的自由的習作空間,不要用成人的思維束縛住他們的手腳,讓他們自由地表達,展現(xiàn)獨特的個性。
洗碗對于大人來說,是一件煩瑣、無趣的家務(wù)活,但在孩子的世界里卻是這樣的:我把洗潔精倒進洗碗池里,一不小心倒了太多,用手攪動幾下,池里就全都是泡泡,泡泡們聚在一起,越鼓越大,多么像一個大大的棉花糖啊。我把油膩膩的碗放進池里,給它們洗個泡泡浴。碗舒服極了,安靜地躺在池里享受著我的按摩。洗了好一會兒,碗身上的油污全不見了。我打開水龍頭,嘩嘩的流水唱起了動聽的歌,碗身上的泡泡全被沖走了。燈光下,每一個碗都變得潔白光亮,全都露出了燦爛的笑容。孩子對事物的關(guān)注點與成人不同,成人覺得無趣的事,他們竟能玩出花兒來。所以,我們要關(guān)注孩子對生活的獨特體驗,要尊重他們個人的經(jīng)歷,重視他們的心理,讓他們感受寫作帶來的愉悅。只有這樣,才能提升孩子寫作的興趣和自信,促使他們不斷發(fā)現(xiàn)寫作的樂趣,使寫作成為孩子們愛不釋手的生命活動。
有生命,就有生活,有生活,就有體驗,有體驗,就會有個性、獨特的感受。大人要帶領(lǐng)孩子去覺知生活,體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引導(dǎo)他們表達真實的感受,獨特的想法。要尊重孩子的個性化表達,欣賞他們的真情流露。作文,是一種生活方式,是一種生命成長。所以,讓孩子們到生活中寫作,在生命中自由作文吧!
(責編 韋淑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