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立松
十二歲那年,我小學畢業(yè),收到洞頭縣第一中學的錄取通知書。
中秋過后,我就獨自背上行李,踏上去外面求學的路。第一次出遠門,還是獨自上路,多少有點慌張,但心里更多的是激動,對城市的向往,對學校新生活的向往,心中鼓蕩著青春的獵獵風帆,什么叫風華正茂,什么叫意氣風發(fā),我想,那就是了。
那年,正趕上國慶,學校里準備參加全市慶祝國慶大游行。一進校門,就聽到高音喇叭高唱著:“金梭和銀梭,日夜在穿梭,時光如流水,督促你和我,年輕人別消磨,珍惜今天好日月好日月,來來來……”操場上,男女同學排成兩列,邊走邊揮舞彩帶跳著舞蹈。我驚奇地站在那里看了半天,把報到的事忘得一干二凈,等他們排練好,我才匆匆趕去報到點。負責接待的是個圓臉闊嘴的老師,笑起來眼睛瞇成兩條細線,她說:“我早看到你了,看你這大包小包的,就知道你是來報到的,虧你還能看得這么入迷,再不來我就下班了,看你晚上住哪里去,真是個孩子……”
一個寢室十個人,上下鋪,居住條件不太好,但是,一窩十幾歲的女孩子聚在一起,滿心里都是新奇,都是熱鬧,每天嘰嘰喳喳個不停,比五千只鴨子還吵,晚上宿舍管理員不來喝罵幾句,就靜不下來。
真正開始上課后,才發(fā)現,原來生活不是我想象的那樣輕松愉快。
首先是學校規(guī)定很嚴。每天早上五點半就要準時起床,疊好被子,收拾好寢室衛(wèi)生,然后集中跑步,五千米。學校沒有操場,大門邊就是中山公園,當然不是進公園,而是繞著公園跑兩圈(畢業(yè)十年后同學聚會,大家說,那哪是五千米,八千都不止吧)。每天有老師去寢室檢查內務,臉盆沒擺整齊,被子沒疊好,地沒掃干凈,蚊帳沒掛上,拖鞋沒放回鞋架,都要被點名批評,還罰掃走廊一星期。有一回,我們寢室的小麗就多睡了兩分鐘,被子來不及疊,被老師查到了,要罰她。她不服氣,嘀咕道:“為什么要疊,反正晚上還要睡的?!蔽覀兌加X得挺有道理,正要點頭,老師眼睛一掃,大家都把頭縮了下去。倒是這句話,很快就成笑話傳遍校園,還演化成了金句,“為什么要……反正還要……”比如,為什么要洗衣服,反正還是會臟的!為什么要吃飯,反正還是會餓的……
當時大家心里特別不服氣,覺得學校小題大做,這么點小事,至于嗎?老師說,你們現在是學生,以后到了工作崗位上,工作嚴謹,容不得半點馬虎,從現在開始就要養(yǎng)成嚴謹認真的習慣,別小看這些生活瑣事,只有生活上有條理,工作上才不會亂糟糟的?,F在看來,確實如此,看我們的同事,哪個家里不是井井有條的;個人的裝扮,也是清清爽爽的;工作上,更是井然有序,從不會出差錯。這些,都是受益于當年學校嚴規(guī)下養(yǎng)成的好習慣。
比起校規(guī),更難耐的是功課。課本都是比磚頭還厚的大部頭,這里是重點,要劃,那里是常見的,要背,這里牽涉面廣,要懂,那里是基礎,要會。一本書被劃成紅橙黃綠青藍紫,恨不得每個字都印在腦海里。每天上課前,都要先做試卷。有一回考試,大家都沒重視,就都考得不理想。一天老師提問,我同桌那天感冒發(fā)燒,就沒答出來。老師批評她。她說,我以后又不會碰到這種題,為什么要會?老師白了她一眼,說:以后考試考這個題,你就說,這個我不會,你換個別的我會的問題。大家哄堂大笑,老師也繃不住,也不好意思再批評,就放過了她。那些以為永遠記不住的名詞,背誦段落,后來連在第幾頁,都記得清清楚楚。讀書這種事,只要舍得狠心下功夫,都不算難事。
最難耐的是上生物課。每次上課都要去實驗室看樣本。福爾馬林的味道太沖了,聞著就想吐,那些生物的臟器,更是恐怖。每次上課,我們這些膽小的女生都捂著口鼻躲在后面,老師大聲強調講重點,才遠遠地瞄一眼,但那些分離好的肌肉神經,細如絲線,不湊近了看,根本看不清楚。老師就點名讓我們站在最前面,還讓我們拿著鑷子去找他指定的臟器、骨頭、肌肉和神經。懼怕,委屈,加上福爾馬林的刺激,那些日子,每次上生物課,我都是以淚洗面,課后,飯都吃不下,看到以前最愛的紅燒獅子頭,就會聯想,然后就吐,自此再也不敢吃紅燒獅子頭了。那段時間,我天天做噩夢,晚上上廁所都不敢去,不知道哭了多少回,打電話回家,跟母親說,要退學。母親急了,讓哥哥從老家趕過來,看看是什么情況。哥哥安撫了許久,我才打消退學的念頭。
后來,或許是習慣了,又或許是認命了,反正沒有退路了,只能硬著頭皮堅持。生物課會考那段時間,晚上,寢室里,大家拿書對照著看。畢竟,通不過考試是要補考的,再說,補考?臉往哪里擱!
有了這些經歷,后來在工作崗位上,遇到再困難的事情,也淡定了,也能應付自如了。
現在想想,世間事,都強不過一個堅持。說到底,哪一種成功,不是堅持的結果?
初中三年,在我成長的路上,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性格里的較真、嚴謹、堅韌、不服輸,成了我應對生活磨難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