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英漢比較綜述

2019-03-08 02:51:26許夢緣
西部論叢 2019年5期
關鍵詞:文獻綜述翻譯

摘 要:英漢比較研究是學習西方文化,弘揚中國文化,提高雙語轉換翻譯水平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文章以英漢對比為研究內(nèi)容,通過“中國知網(wǎng)”對英漢比較相關文獻的分析,研究總結出英漢比較的歷史及其發(fā)展階段,英漢比較的角度和內(nèi)容,當代進行英漢比較的意義和存在的問題,以及英漢對比與翻譯的關系,以期對雙語的雙向發(fā)展起到促進作用。

關鍵詞:英漢比較 翻譯 文獻綜述

一、英漢比較的歷史

在我國,英漢比較最早能夠追溯到1898年的《馬氏文通》(馬建忠著)和《英文漢估》(嚴復)。之后關于研究語法的著作如黎錦熙的《新著國語文法》、呂叔湘的《中國文法要略》和王力的《中國現(xiàn)代語法》,對中英文研究進行了初步的理論體系化。到20世紀,對英漢的比較研究發(fā)展開始緩慢,但是依然從語音、語法和詞匯上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發(fā)展。

二、近代英漢比較的發(fā)展階段

近代對英漢對比的研究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為1977-1989年,我國英漢對比的目的主要是為“二語教學”服務的。第二階段為1990-2007年,英漢對比開始不以指導實踐為目的,轉而通過以普通語言學為基礎,對英漢對比的概念性研究進行深化討論。第三階段為2007年以后,英漢對比研究方向不再重點偏向某一面,有通過英漢對比,研究其對翻譯的作用的論文。如朱凌燕在2015年所發(fā)表的《英漢對比在英語翻譯教學中的應用》,王建國、張萍萍、吳碧宇于2011年所發(fā)表的《英漢對比視角下的口譯研究現(xiàn)狀與展望》等,還有學者繼續(xù)通過多元語言學,對英漢兩種語言進行微觀與宏觀的研究。如王文斌在2017年發(fā)表的《對比語言學:語言研究之要》,雖然這篇論文偏向對對比語言學重要性的論證,但是其指出的對比語言學的研究方向,依然值得思考。這一時期,對于從語言學角度分析英漢,出現(xiàn)了不同的角度。有對比語言學、比較語言學、結構主義語言學、轉換生成語言學、跨文化交際語言學、心理語言學,還涉及語料庫和語義學等。在2007年后,英漢對比呈現(xiàn)出多元化的研究趨勢,但是通過對中國知網(wǎng)論文的統(tǒng)計,自2007年后,關于語言學角度的英漢研究論文,僅有134篇,占同期英漢對比論文數(shù)量的15.7%。英漢比較研究大有歸于指導實踐應用的趨勢。

三、英漢比較的角度與內(nèi)容

英漢比較研究作為語言學的一個分支,是在理論研究與指導實踐為目的下,研究英漢兩種語言在共時與歷時下的異同,從而更好地推進語言理論體系的發(fā)展,更好地指導生活中教學及翻譯實踐活動。英漢比較在理論意義上,大致分為三個角度進行研究,分別為語音、詞匯和語義、語法。

在語音方面,其最小單位是語素,但是能區(qū)別意義的最小單位是音位。第一類對比方法是通過從輔音音位和元音音位比較,通過在超音段音位下,對語調(diào)、聲調(diào)及表意重音的英漢對比,分析出兩種語言的差異。如崔建斌的《英漢語音比較》;還有一類比較方法即從音素體系,音節(jié)構成和語流音變?nèi)齻€方面,分析英漢語語音上的區(qū)別。普遍的觀點是,英語的元音在發(fā)音時,口腔會發(fā)生變化,且這種變化較漢語元音來說更大。英語中輔音有28個輔音,其中20個是能清濁相對的,而漢語的輔音大多是不能做到相對的。英語中,一個音節(jié)是由多個音素構成,而漢語里,往往一個音素就是一個音節(jié),音節(jié)的差異也是兩種語言的語言差別之一。最后,漢語是有音調(diào)的語言,英語只有重音,沒有音調(diào)。在余國良的《英漢語言簡略比較》中,對上述區(qū)別做了較為詳盡的闡述。

在詞匯和語義方面,英語的單詞往往呈現(xiàn)出與上下文強烈的連貫性。詞與詞之間依靠連接詞串聯(lián),但是其意義往往多變,幾乎每個單詞都存在一詞多義的情況。同一單詞在不同的語境中往往會存在不同的意義。如man在不同的語境中,可能意為“男人、伙計、人類、老兄”等。而且,單詞的意思會因為時代的不同,而被賦予新的意義。而漢語則恰恰相反。由于漢語的歷史悠久,其每個字的意義已經(jīng)約定俗成,很難改變。往往特定的一個字或一個詞,就指定了一個意思。如奶奶,爺爺,只有一個意思,不會因為語境的不同就會有不同的含義,也不會因為時代不同,就會有引申含義。若將英漢之間的語義進行對比,可以歸納為四類。第一類是詞匯偶合。這是指英漢雖在語言的形態(tài)上不同,但有時對同一事物,兩種語言所指代的內(nèi)涵是完全一致的。如“猴子”在英漢兩種語言中都是代表機靈、聰明;“羊羔”代表溫順乖巧。這種雙語在意義上的偶合現(xiàn)象,代表了中文和英語在一些文化方面的默契。第二類是詞匯并行。詞匯是名族文化的象征,在對某一現(xiàn)象進行比喻時,喻體盡管不同,但是其意義卻相同。如漢語里的“揮金如土”,英語里的“花錢如水”。兩種語言都用其各自的思維邏輯體系,來展現(xiàn)事物,其結果卻是相同的。第三類為詞匯缺失。在英漢體系中,由于語言與本民族文化緊密結合,必然會有一些詞匯是對特定文化的特定描述。如漢語中的“餃子”“中醫(yī)”等詞,都是中國文化特色的真實投影,是中國漢語體系里獨到的詞匯,這類詞匯在英語中是沒有詞與之對應的。第四類是文化沖突。即指面對同樣一個事物,在不同文化內(nèi)其指代意義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對的。如“紅色”,在中國人眼里,紅色是喜慶的象征,代表熱鬧,而在西方人眼中,“紅色”更多的代表的是一種兇惡,暴力的意義。因此,對于詞匯的區(qū)別,更多的不在于其表面意義上,而是在其背后所蘊含的文化的差異中。在我所查閱的文獻中,也有不少學者是用詞匯與文化的角度來分析英漢語的。比如《英漢詞匯的語義比較研究》(解景媛,王洪波著)、《英漢比喻喻體的國俗語義比較》(徐宏亮著)等。

英漢語法的差異體現(xiàn)在形態(tài)、表意、語序、時態(tài)上。英語的有單復數(shù)、人稱的變化,而中文雖也有單復數(shù)的說法,但是是通過添加數(shù)量詞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而英語卻不必完全依賴數(shù)量詞。表意上,英文注重精確,中文卻偏模糊。這與中西方的歷史有莫大的關系。語序上,英語先出主語,先出句子的關鍵信息,句子通過關鍵詞連接,是一種形合的語言。中文則不一定會將說話人放在句首,甚至還會出現(xiàn)省略主語的情況,往往將話題突出,通過字詞之間的意義連接,偏向意合。

四、最后,英漢比較研究的不足

在英漢對比方向,研究方法偏向描述,對英漢雙語不同方面的描述性文字較多,而相比于描述,對兩種語言差異定量的研究卻很少。何謂比較,在這里比較其實與對比的概念有一些模糊化了。原本,比較是指在歷時的基礎上探究兩個事物的異同,更多的是相同之處。而這里的比較有一些對比的意味。英漢比較,往往到最后會變成英漢對照,只是羅列出英語和漢語的不同之處,缺少對其表象的歸納總結,因此邵志洪在《英漢微觀對比研究30年》中,明確指出,英漢研究的不足,以“英語和漢語結合不夠”和“引進有余,化入不足,創(chuàng)生更少”為主。而英漢對比語言學,作為英漢對比深層次概念化的英漢對比語言學,其研究英語與漢語在語素、語篇、語義、語用方面抽象性的一般概念,更應該受到重視。

參考文獻

[1] 李霞,陸海峽.英漢對比研究綜述[N].經(jīng)濟視角.2011(1).

[2] 徐珺.《儒林外史》英漢語對比研究:語言與文化[J].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2003,24(2)

作者簡介:許夢緣,漢族,重慶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筆譯專業(yè)碩士。

猜你喜歡
文獻綜述翻譯
城市規(guī)模經(jīng)濟文獻綜述
我國縣級電子政務建設問題及對策研究文獻綜述
現(xiàn)金分紅與掏空文獻綜述
商情(2016年39期)2016-11-21 08:36:08
馬克思創(chuàng)新思想研究綜述
科教導刊(2016年26期)2016-11-15 20:24:34
Scratch教學研究綜述 
軟件導刊(2016年9期)2016-11-07 22:36:58
本科英語專業(yè)翻譯教學改革與實用型翻譯人才的培養(yǎng)
淺析跨文化交際
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 18:34:20
場外金融衍生品監(jiān)管制度研究文獻綜述
商務英語翻譯在國際貿(mào)易中的重要性及其應用
小議翻譯活動中的等值理論
考試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36:47
五大连池市| 昌黎县| 蒙城县| 英德市| 田东县| 东阳市| 临西县| 宾川县| 建阳市| 南开区| 陆丰市| 盐城市| 金昌市| 安阳县| 大化| 民县| 东乡族自治县| 长顺县| 卢龙县| 奎屯市| 左云县| 广西| 沙河市| 康乐县| 西丰县| 建德市| 太康县| 青浦区| 定兴县| 北辰区| 龙州县| 延津县| 高尔夫| 会理县| 宿松县| 东宁县| 木里| 高唐县| 东安县| 惠水县| 达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