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蘇青
2018年12月2日,湖南省益陽市沅江泗湖山鎮(zhèn)一名12歲的小學六年級男生吳某,持刀將自己的親生母親殺害在家中。而殺害母親的原因,是吳某在家中抽煙,被母親發(fā)現(xiàn)后用皮帶抽打。吳某不滿母親管教太嚴,心生怨恨,因此用菜刀連砍母親20余刀,導致其母當場死亡。
作案后當晚,吳某帶著2歲的弟弟一直留在家中,他先是拿著母親的手機假借母親的名義向班主任發(fā)短信請假:“老師,吳某明天想請一天假,他感冒了”,甚至在外公登門時鎮(zhèn)定的撒謊說:“我媽去外面了,沒在家?!?/p>
案情查明后,吳某仍舊表現(xiàn)得若無其事,他承認自己錯了,但不是什么大錯,“我又沒殺別人,我殺的是我媽?!?/p>
12歲少年吳某的可怕行為不僅引發(fā)了公眾對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思考,同時也讓此案的后續(xù)處理結果成為網友關注的焦點。
根據(jù)最新消息,由于吳某只有12歲,還未達到負刑事責任的年齡,因此已經被釋放。其家長通過討論后決定把他送回校園上學,繼續(xù)接受教育。但這一決定遭到很多學生家長的強烈反對,不少家長表示:再殺人怎么辦?才12歲就能狠心殺害自己的母親,事后還毫無懺悔之心,假如在學校和其他學生發(fā)生矛盾,是不是還會釀成別的悲劇?
有專家指出:關于吳某是否應該回到學校繼續(xù)接受教育的問題,兩個選擇都面臨潛在危險。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宋英輝介紹,北京檢察機關曾統(tǒng)計:在學校,違法犯罪的孩子勸退率在60%,勸退之后的復學率是23%。由于勸退之后大部分孩子不能繼續(xù)上學,所以他們的重復犯罪率很高。而且,如果社會和學校不接納曾有犯罪記錄的青少年,同樣會把孩子推向犯罪的邊緣。
因此,不少業(yè)內學者呼吁,針對未成年人犯罪,應設立專門的少年警務機構進行后續(xù)教育監(jiān)督工作,或完善針對受害方和施害者雙方的保護和救助機制。
算起來,弒母少年吳某和母親一起生活的時間并不長。吳某是一個留守兒童,在他很小的時候父母就外出打工了,自幼由爺爺奶奶照看。和很多留守兒童一樣,他每年只見父母一兩次,所謂的情感溝通往往通過電話來連接。
2016年,情況出現(xiàn)改變。當時,吳某的母親生下了一個弟弟,由于老人年齡偏大,不能同時照看兩個孫子,母親不得不留在家里,父親則一人繼續(xù)在外打工。不過,長期受到爺爺奶奶寵愛的吳某,并不習慣和母親居住在一起,而且和爺爺奶奶相比,母親對他非常嚴格。多位親屬也反映說,吳某經常和母親吵嘴,有時甚至出手打人。而爭吵的起因往往是玩手機、要錢和抽煙——母親不想他沉迷于手機游戲,也不愿給他過多的零花錢去買檳榔和煙。
這次事發(fā),正是根源于4包香煙。吳某的外公說,女兒平時生活節(jié)儉,在村里參加酒席,會將吃剩的肉和沒開封的煙帶回家,多場酒席下來,就攢了4包煙。當晚女兒發(fā)現(xiàn)這4包煙被吳某偷偷抽完了,氣不過,就用皮帶打了他。誰都沒想到的是,吳某徑直去廚房拿起菜刀,接連朝母親連砍20多下,致其當場死亡。
一個12歲的少年,12年的時間都是在沒有父母的監(jiān)管下“瘋長”,面對母親突如其來的管教,他的內心想法肯定是“這么多年,你都沒有管過我,憑什么現(xiàn)在來管教我?”所以,每一刀刺下去都是恨意,都是怨氣,都是報復。如果他的心中,哪怕在揮刀的時刻,有那么一絲的溫情、一絲的動容,想起了母親對他說過的那么一句話,有過的那么一個溫暖動作,或許足以融化他心中的恨意。
12歲弒母少年確實應該得到懲罰,可是,他的母親已經為這樣的惡果埋單。當一個人從小就沒有感受過愛與被愛,他是不會真正理解和內化親情的,哪怕這個人是生他養(yǎng)他的母親。所以,當一個人從小就經歷的是冷漠、任其在荒涼的黑暗中穿過童年,內心所經歷的恐慌、孤獨與寂寞,足以讓一顆種子向著畸形的方向發(fā)展。
12歲少年弒母背后是對留守兒童這個社會問題的拷問,也是對現(xiàn)行法律的考慮,更是對父母養(yǎng)育子女職責與義務的拷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