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公治
反者道之動。
——老子《道德經(jīng)》
懷素書寫于公元七七七年(中唐時期)的《自敘帖》,是現(xiàn)存的古代草書中篇幅較長、成就較高的藝術(shù)作品,但在當今卻不太受青睞。古今相隔,唐人與現(xiàn)代人對藝術(shù)欣賞的要求差距大,尤其經(jīng)過宋、明等強調(diào)書法意態(tài)的朝代,再受到清中葉以后提倡魏碑奇崛風氣的影響,爾后返過來審視如《自敘帖》般字跡多枯瘦、似是線條繚繞的書法,極可能提不起興趣,我青年時期初見到它的影印本,即有類似印象。
北宋蘇東坡曾有詩譏諷張旭、懷素的草書:“顛張醉素兩禿翁,追逐世好稱書工。何曾夢見王(右軍)與鐘(繇),妄自粉飾欺盲聾。有如市倡抹青紅,妖歌嫚舞眩兒童。”(《題王逸少帖》)蘇軾推崇晉字有古韻而不喜唐代所創(chuàng)之大草形式,《自敘帖》可能正屬蘇軾認為的“妖歌嫚舞”式的狂草。據(jù)北宋米芾《寶章待訪錄》記載,他曾先后目睹兩卷懷素《自敘帖》,分別存于蘇泌、蘇液兄弟處,米芾未有一語品第,而獨對僅存兩行(原有六行)的懷素《祝融高座》草書帖,評之為“此字入神”。大抵書家在精心構(gòu)思時,結(jié)字、布局必顧及而周到;而字數(shù)過多,如《自敘帖》有一百二十六行,且屬廣為傳布、記述生平書法事跡的自傳,名之為“抄寫”也不為過,欲其精心亦不可得,力不從心是肯定的。
著名藝術(shù)家兼評論家熊秉明曾寫過以下一段話:“以高速度寫草書的人很多,但一般的草書使人感到作者在高速的頓挫變化中所得到的類乎舞蹈的愉快,懷素的草書(按:指《自敘帖》)只是純速度,沒有抑揚頓挫,筆鋒似乎要從才寫成的點畫中逃開去”,“筆致的粗細濃淡屬于空間的繪畫效果,筆與紙接觸的輕重反映書者情緒的變化,在懷素的書法里,這些方面可以說都完全排除,只留下一條繚繞曲折、粗細均一的長線,是一純速度的軌跡。文字才形成,又被否定,才否定,又帶出下一個字,隨寫隨掃,隨掃隨生”。認為這是懷素和尚受到佛教思想影響所致,這真實反映了一種對《自敘帖》的觀感,可能也是不易直接從《自敘帖》獲得藝術(shù)享受的原因之一。
懷素使用的筆毫稍硬,所以上下沉浮大幅度變化之處的確不多,感到“粗細均一”,缺乏節(jié)奏,也在情理之中,那么這件懷素名跡究竟有何等價值呢?這就需要換一個角度來思考了。
依據(jù)上述的“繚繞曲折”“純速度軌跡”等評價,《自敘帖》應該是無趣的書法吧??墒窃w孟頫在一件懷素墨跡的跋中說,懷素并非如其他人一般“作草隨俗繳繞,不合古法”,而是“不離魏晉法度”。這又是何意呢?“繚繞曲折”這四個字形容的確是不錯,如圖1所示,乃選自帖中第五十至五十一行“不能懇習,迄以無成”的“習”“迄”兩字,字形無多大美感,筆畫都是在筆毫的旋行中完成的,可說極盡繚繞之能。如果對它的理解僅止于此,《自敘帖》就真的價值不大了,我們不妨跟隨懷素,先看看它們到底怎樣“繚繞”的,再下結(jié)論不遲。
圖1中“習”的首筆在下部稍向右凸,然后逆向(往左)鉤出;向上接寫第二筆,此筆畫自左側(cè)橫越至右側(cè)彎下,形成了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姿態(tài);接著在右側(cè)中部再來一次同樣的小幅度旋轉(zhuǎn);至字的右下端又拗了一下(實是不著痕跡的順時針旋轉(zhuǎn)),最后在彎弧末端再向左方鉤出。接著請注意它與下一字“迄”的聯(lián)系方式:由于連續(xù)多次順勢轉(zhuǎn)動,從而產(chǎn)生了慣性,所以自末畫鉤出以后,筆毫必然在空中繼續(xù)順轉(zhuǎn)一圈,落下處恰好接寫“迄”的首筆,“習”字末鉤與“迄”首筆尖端方向相互垂直,就顯示了上述過程的合理性。
一連串手腕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動作,至此已至終結(jié)狀態(tài),物極必反,也即此時積蓄了強勁的反向運動勢頭,從“迄”的第一畫開始,就呈逆時針方向運行,其末端指向右上方,于是在空中持續(xù)沿逆時針向兜一大圈至字的中部左側(cè)落下;第二畫的始端猶如朝上的針頭,承接空中來勢后,即劃出一逆時針方向彎弧直抵右上,如一扎鉤然;再轉(zhuǎn)而稍向左下,劃出第三次逆時針向彎弧;在彎弧末端,反向拋至空中,并射向左側(cè)(亦是一次逆時針向運轉(zhuǎn));最后寫出逆時針向的平底大彎?。礌孔咂缘牟輰戵w),而末鉤指向了字的中心點。
過程的敘述很繁瑣,書寫時卻是飛快的,從中可以了解草法筆毫運行方式以及順、逆(也即陰、陽)變換的道理。明代董其昌曾說過,書法“須結(jié)字得勢”,“以勢為主”,“文敏(按:趙孟頫的謚號)之書,病在無勢”等話,也即書法行筆時以勢為主帶動結(jié)字?!皠荨笔窃趺匆换厥履??東漢蔡邕有言:“夫書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陰陽生焉;陰陽既生,形勢出矣。”話很簡要,但不易懂。中國藝術(shù)中討論陰陽不乏其例,如書、畫章法的虛實、欹正、濃淡、枯潤等等都是,但缺乏研究動態(tài)過程中陰陽間相互關(guān)系的論述,而這恰恰是唐代書法名跡靈魂之所自。老子《道德經(jīng)》有一句話:“反者道之動”,卻能一語中的,給陰陽賦予了活力(即勢的由來),而非僅作定態(tài)描述之用。懷素名作《自敘帖》墨跡之所以眾說紛紜或真?zhèn)文?,令人感到撲朔迷離,正因為未曾理解它的內(nèi)在活動規(guī)律。例如圖1兩個草體字整合起來看,動作才完全,有了沿某一方向旋轉(zhuǎn)(或稱陽),須得有與之背離方向的旋轉(zhuǎn)(或稱陰),狀態(tài)就穩(wěn)定。從中可以理解,如此結(jié)字方法是由勢在推動的,由本例還看出筆勢有陰、陽的變化。一般來說,單寫圖1中的“習”并不錯,但是這個動作跟“道”接不上關(guān)系,只有再寫“迄”,彼此相反相成,這就是“反者道之動”的道理。它符合人的生理機能,手腕老往一個方向轉(zhuǎn)了以后,就只有往相反方向打轉(zhuǎn)才覺得舒服,“道法自然”有時候也可以如此通俗理解。
之所以詳細介紹這兩個字,其一,說明草書結(jié)體千變?nèi)f化,這與筆勢有關(guān),“習”可以不如此寫,“迄”也因之而有另樣的結(jié)體;其二,從這兩個不起眼的草字,看到了內(nèi)在的節(jié)奏變換,懷素在書寫時肯定感到了一種動態(tài)的節(jié)奏,讀者若不去細讀運筆過程,就不易體會書者的內(nèi)心反應。
“平淡天真”四字是帶有褒義的評價,只是“習”“迄”過于平淡了些,直觀的吸引力不免較遜,可是它們并不平庸。后世《自敘帖》的一些臨習者中,以此兩字為例,有的未察覺個中原委,下筆時不依圖1之法,形狀是大致相似,但失卻筆勢的陰陽變換,即落為下乘而顯平庸??梢娨徊坎輹苊麨椴菔ィā蹲詳⑻分杏醒浴熬牟菔ァ?,即努力創(chuàng)作經(jīng)典之意),并非空泛之舉所可以達到的。《自敘帖》貌似尋常,實不妄動,所謂“下必有由”(孫過庭語),此亦一例。
以上是為了說明《自敘帖》不是沒有節(jié)奏的作品,它也并不比“一般的草書”來得差,反之,應該屬于高層次的草書。
圖2選自《自敘帖》文中“書此以冠諸篇首”的“此”字?!按恕钡牡谝划嬜陨隙?,在其下部稍向右凸,以取逆勢,然后沿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開始寫強勁有力的長橫畫。至右側(cè)終端重頓后,隨之作極小的順時針旋轉(zhuǎn),筆毫由空中沿弧線拋向字的中部。落下后,開始強力地逆時針向旋轉(zhuǎn),以完成剩余的筆畫。由于在單字中進行筆勢的陰陽轉(zhuǎn)換,所以“此”字挺拔富張力,將左、右兩部分自然地拉開后,又隱含了收縮趨勢,并在虛空處充盈了盤旋之態(tài)。懷素暮年書《小草千字文》精力已衰,其中也有“此”字, 但無此筆力,徒襲其形而已。
同一個字的楷體與草體,形狀區(qū)別較大,構(gòu)造不同,而且后者筆畫之間大多互相聯(lián)結(jié),因此原來點畫分明的楷書,其草書呈現(xiàn)所謂“使轉(zhuǎn)”的格局。例如“此”的楷體由彼此不連接的左、右兩部分所構(gòu)成,“止”及“匕”;其草體則出現(xiàn)了橫貫左右的長畫,而且其筆畫常在旋轉(zhuǎn)中相接。
然而,對于一位不懂筆法的書者而言,他的草書很可能只予人以線條繚繞(即“使轉(zhuǎn)”)的感覺,毫無骨力;反之,若掌握了筆法,其草書全不同于前者,依清代包世臣的說法,就能具“節(jié)節(jié)換筆”“正心著紙”“無一黍米倒塌處”“環(huán)轉(zhuǎn)處悉具起伏頓挫”諸多筆法要素,如此的草書即具備了“點畫之勢”。孫過庭提出過一個十分重要的有關(guān)草書的理論:“草以點畫為情性,使轉(zhuǎn)為形質(zhì)?!辈輹哪?,正書的骨架,說得清晰而辯證。草書的藝術(shù)性根據(jù)也就在此,而筆法則是其中的支柱,否則難以達到如此高的要求。換句話說,一個字的草書結(jié)構(gòu)應是由寓于使轉(zhuǎn)形式中新的點畫群所組成,如此就具備了草字的骨格,而任意繚繞的草書,是不含有點畫群的。
圖2的“此”字,雖然多筆勢轉(zhuǎn)換之跡,筆畫仍很分明,竭盡筆法所能,以定出新的點畫群。
圖3為上引《自敘帖》文中的“冠”字,此字之首筆以凌厲的斜長橫畫來表達,至右端轉(zhuǎn)而往下,筆鋒直立,并迅速反轉(zhuǎn)一百八十度,向左下收筆,其勢鋒利。騰空后繼續(xù)沿順時針方向作一大回環(huán),落下接寫第二筆,即改為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書寫出弧形點?!肮凇弊值谝还P是全字之綱,提領(lǐng)整體的精神,憑借靈活的手腕,始有此果斷之舉。單獨寫長直筆畫并不難,難在快速行進中突然兜小圈反轉(zhuǎn),如此,整段筆畫就顯得飽滿而富張力,這是草書筆法的一種表征,不但筆畫分明,更有如“蟲網(wǎng)絡(luò)壁,勁而復虛”(虞世南)的美感。不妨想象有一輛沿直道飛馳的自行車,突然急轉(zhuǎn)一百八十度,快速原道返回,這是何等險峻的動作,沒有高超駕技是無法完成的。而圖3中此一筆畫也有相仿難度,這種急速回轉(zhuǎn)結(jié)構(gòu),在顯示點畫的同時,還滿足了草書對使轉(zhuǎn)的高標準要求。一般的書者,在此類長筆畫的右端往往簡單地立即折向左下收筆,嚴格說這不合草法,唐代草書家能將此短弧段細節(jié)交代清楚,也即耐得住咀嚼,故而能垂之久遠。細節(jié)不同,品質(zhì)即不可同日而語,而細節(jié)決定于筆法,這在以后篇幅中,將再度解讀。孫過庭還說“草貴流而暢,篆尚婉而通”,懷素寫的是富含篆意的草書,《自敘帖》中此類筆畫,若要仿寫或臨摹,困難不小。
懷素不止一次寫《自敘帖》,講學書經(jīng)歷、草書源流并以較多篇幅選錄旁人贊許他的詩句,以他擅長的狂草來書寫,其目的是以實際書法形象表達自己的成就,或有意傳下草書法度。但畢竟是在抄寫一件長篇文稿,似非純粹藝術(shù)創(chuàng)作,用挑剔目光看,欣賞時容易遇到困難,因此迄今為止,對此帖的真?zhèn)位騼?yōu)劣評價一直頗多爭議。帖中記載許瑤御史的一首詩,其中有兩句很有意思:“醉來信手兩三行,醒后卻書書不得?!毙稳輵阉靥幱诩で闋顟B(tài)時,隨意寫的幾行字非常動人,是不可為繼的。而這一卷長篇巨構(gòu)《自敘帖》,是在心態(tài)相對平靜中完成的,因此難以始終有精彩紛呈的表現(xiàn)。《自敘帖》基本保持法度謹嚴,而長篇大論的形式也有其優(yōu)點:提供不少例證可供研討,學術(shù)含量頗高,千載一逢。例如上述許瑤詩的后半,有一行共六字,風格收斂、平淡,但絲毫移動不得,洵可寶貴。
此帖共一百二十六行,前六行為北宋蘇舜欽補寫,懷素親筆書一百二十行,兩相對照可知懷素草書特征何在,而蘇氏又有什么困難。自第七行開始,書者尚能用心,惜未臻其妙。經(jīng)過數(shù)十行后才漸入佳境,如圖2、圖3取自第六十行的“此”“冠”即是,尤其第六十二行有神來之筆。我認為自此以后約占三十行左右篇幅,值得細細體味,可以理解懷素功力所在,可惜此卷后半部(共約30行),又漸漸放縱松散,?,F(xiàn)狂野之筆,狂草如不加羈勒,易失魅力。
以下將舉例分析,便于理解《自敘帖》及其所體現(xiàn)的唐代草書筆法。
如果僅選《自敘帖》字跡來分析,對知曉筆法而言,不一定有深刻印象,因為沒有對立面。所幸的是,二00九年出版了一本《唐懷素自敘帖·流日殘卷》,這是一個殘本,原件藏于日本,所書墨跡與《自敘帖》很相像,只剩下二十九行(相當于長卷中第65行至第93行的篇幅),它與我所選例子范圍大致重合,因此提供了可資比較的絕佳機會。此殘卷印刷甚差,但對分析筆法性質(zhì)而言,并無大礙。由于可供比較字例較多,現(xiàn)擇其要者,試述如下。
使轉(zhuǎn)與點畫的關(guān)系
使轉(zhuǎn)與點畫涉及草書藝術(shù)的品質(zhì),前面已敘述過,有些草書很吸引人,但不一定符合孫過庭提出的要求,而懷素處理得較為妥善,草書中的點畫不能生硬地出現(xiàn),必須與使轉(zhuǎn)融洽共生,話雖如此說,難度不小,就如前述“冠”字首筆,豈是輕易可為,而筆畫的靈活轉(zhuǎn)換與運行的堅決正是提升藝術(shù)品質(zhì)的先決條件。
圖4為第六十六行“驟雨旋風”之“雨旋”兩字。圖4-1選自《自敘帖》,其“雨”的右側(cè)、中豎均點畫清晰,字的底部代表四個“點”的小閉合圈呈五邊形,由點變直畫,賦予了筋骨?!坝辍弊侄酁轫槙r針旋轉(zhuǎn)之勢,下一字“旋”,大多在逆時針旋轉(zhuǎn)中完成?!坝辍背适湛s狀,“旋”則有散布之傾向,象征風雨之不同性質(zhì),使轉(zhuǎn)與點畫也得到和諧的配合。圖4-2則來自殘卷,“雨”的筆畫有不同程度繚繞之病,此等場合最易分辨書者之高下,在連續(xù)旋轉(zhuǎn)中,使點畫挺立談何容易,圖4-2光圖追求使轉(zhuǎn)之形,無法兼顧點畫之需,我初步認為殘卷是仿制的,書者有點招架不住了。
圖5取自第七十八行“李御史”的“李”字,本例只須分析字下半的“子”部??瑫摹白印毕涤伞傲恕迸c“一”構(gòu)成,圖5-1雖是草體,這兩部分聯(lián)結(jié)在一起,但各自筆畫俱在,而圖5-2的下端成了閉合圓弧,相應的筆畫俱告消失。圖5-1雖也閉合, 仔細瞧去卻趨向多邊的形狀,所謂“節(jié)節(jié)換筆”是也,尤其“子”的頂部,短橫畫右端向左下出筆時,轉(zhuǎn)處張凸,應了“篆尚婉而通”的旨意,當然這是草書的更高境界,可能只有唐代有此水平,圖5-2此處則直接折而向左下,不合懷素之法,所以,可以確定它是仿寫《自敘帖》的。圖5-1的“子”雖小,毫不起眼,但通暢開張,橫畫豎筆,毫不含糊,所體現(xiàn)法度之工,結(jié)體之精,無可匹敵。包世臣有一段話說得頗為傳神,可以引用過來:“大令(按:王獻之)草常一筆環(huán)轉(zhuǎn),如火筋劃灰,不見起止。然精心探玩,其環(huán)轉(zhuǎn)處悉具起伏頓挫,皆成點畫之勢。”至于包氏見到的刻帖(非墨跡)是否如此,不得而知,但《自敘帖》的寫法當之無愧。
說到轉(zhuǎn)折處開張問題,再舉一個例子,圖6為第七十一行“寒猿飲水”的“猿”。注意右偏旁“袁”的中、下部,圖6-1的斜橫畫、短豎以及大半個圓弧,它們彼此間聯(lián)結(jié)處都是用圓轉(zhuǎn)手法來取得開張而通暢的氣勢,是懷素一貫的特征性標志。圖6-2不然,筆畫兩兩相交處均以銳角或鈍角形式出現(xiàn),兩者比較一下,即知本質(zhì)之差異。當然圖6-2也沒大錯,但這不是懷素的筆性。有說“魚目混珠”,從這等細節(jié)就可發(fā)現(xiàn)珠光寶氣所在,若欠缺換筆的功力,萬萬勉強不得。
圖7取自第八十一行“今懷素之為”的“今”。相比楷體而言,“今”的草體可說有新的點畫群了。圖7-1書寫時,其“L”形的上部系繞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再兜向空中,落下時接寫底端的“點”。觸紙時,其跡細似針尖,由于來勢洶涌,雖說寫一個“點”,毫鋒下沉運行較長一段距離,方得沿順時針方向回轉(zhuǎn),按原路向左上收筆,騰空而出,并有一細痕可辨。如此形成的“點”飽滿有力,猶如一長粒型葡萄。而圖7-2中的那個“點”遠遠弗如,敷衍了事,因為仿者不知動力所自來。懷素的長“點”是勢反轉(zhuǎn)時的沖力所致,猶如飛機自空中下降切至地面,必須有足夠長的跑道供其奔馳一樣,所以書跡是靜止的,但內(nèi)涵卻生機勃發(fā)。如果理解了筆法,就決不會將《自敘帖》真跡與殘卷仿本等量齊觀。
此外,如第七十九行“張旭之作”的“張旭”兩字,由于仿者不懂筆勢轉(zhuǎn)化,“旭”左側(cè)“九”部,不僅草體不成格局,而且全不顯筆畫。
圖8-1為第八十三行“以狂繼顛”的“顛”,左側(cè)自上而下,經(jīng)過一連串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直達底部的左側(cè)“點”為止。然后朝右上方鉤出,在空中旋轉(zhuǎn)一周后,沿右下方向重重切入此字底部第二個“點”上,因此筆道長而濃。在此,再向上鉤出時,稍稍偏左,然后拉出一條枯淡上行的弧線。由于左側(cè)一系列向下的逆時針旋轉(zhuǎn)之勢,所以在底部第二點處必形成強烈反彈,其力足以使此沿順時針向旋轉(zhuǎn)弧線直沖右側(cè)之頂?!邦崱弊指挥趶椥匀荽朔磸椈【€所賜。再看圖8-2,底部第二“點”鉤出方向筆直向上,這已錯了,而且弧線不見蹤影(因為無此筆力),此字既乏彈性也無節(jié)奏感,絲毫沒有想象余地。
不妨再深入分析一下。圖8-1這么一個大沖勢彎弧必有余波,依其慣性應該在右側(cè)繼續(xù)沿順時針方向從上至下地行筆,只是這不是寫字,而是在“運動”了。必須顧及“頁”部的存在,既然大弧不行,就化為一個個小弧,于是形成蜿蜒而下的一段墨跡,這才是符合規(guī)律的書法表達。順便說一句,《自敘帖》中不乏各類“蛛絲馬跡”,如果有心的話,可沿著痕跡去發(fā)現(xiàn)一些有趣現(xiàn)象。例如將在本文下篇介紹的《自敘帖》中“醒后卻書”的“醒”,與上述“顛”之間就有著可資比較的特點。兩者的字形全然不同,但“醒”左、右兩部間,也以自下而上強力的順時針弧畫相連,因此右側(cè)的“星”同樣化為自上而下、曲曲彎彎的形狀,這不是“星”的草體形制,然而沒辦法,只能這般處理。相異的字,卻具有相仿的筆法,都脫不開規(guī)律的制約。
凡此,均有前因后果的筆法內(nèi)涵在起作用,而殘卷仿本中相應的這兩個字,由于是邯鄲學步般勉強湊成的,等于無本之木,顯得虛假不真。
以下兩例,是關(guān)于取逆勢的。為何要取逆勢?舉一個日常事例,比如將一枚鐵釘用榔頭敲擊入木的過程,應該先舉起榔頭(這與釘入木方向相反),然后再向下重擊釘尾,使釘尖入木,欲正先逆,這稱為取逆勢,以圖取得沖擊力,書法也是如此。
圖9是第七十一行“王永州邕”的“邕”。“邕”的楷體自上至下可分三部分,上為三個并列的“斜折”,中間為“口”,下部為“巴”。圖9-1也分三部分,“上”與“中”相聯(lián),“上”末畫以一斜向牽絲連向“口”,此牽絲并非一斜到底,在后段稍變方向,以示中部“口”的首筆由是而始,直至末筆向左下收尾騰空。第三部分與上、中部脫開,楷體中的“巴”在此變?yōu)橐缓唵伟蓟⌒喂P畫,問題是圖9-1與圖9-2有一顯著差別:前者“口”末尾與凹弧始端彼此指向相互垂直,所以弧畫呈向左、右開放態(tài);而后者則是彼此遙相呼應,于是凹弧左、右端幾乎平行,均朝向右上。
通常認為圖9-2正確,圖9-1有誤,但若了解懷素筆法的話,即知真實情況恰與上述看法相反,圖9-1系登堂入室之作,圖9-2則故作聰敏,擅自更改,實乃大謬。圖9-1上、中部筆畫是在上下、左右或展或縮,不斷地作逆時針向旋轉(zhuǎn),在此過程中蓄積了相當強的動勢,當尾端騰空后,在空中作一小小環(huán)轉(zhuǎn),即奔左上方而去,相當于敲釘前先舉起榔頭,這就是逆勢,再一個翻身,向右下方疾馳而來,沖擊入紙,所以凹弧始端呈濃粗之態(tài),此粗壯凹弧將上、中部結(jié)構(gòu)穩(wěn)穩(wěn)隔空托起。
末畫遠離上、中部,其間留有很大空隙,可見下沖之猛。整個結(jié)體在縱向受到了拉伸,但絲毫不影響結(jié)構(gòu)之和諧,因為虛處充滿了勢的運轉(zhuǎn),凹弧始端的指向提供了推理的重要依據(jù)。按理,一條凹弧原本不足以代表“巴”,“巴”的草體有一定格式,但飽含動勢的寬闊空間與包含它的強勁弧線一起構(gòu)筑了“抽象”的“巴”字,并完成了一樁創(chuàng)造性的藝術(shù)構(gòu)思。所謂舉重若輕,從懷素如何處理“邕”字,可看出手法之不凡,常談“計白當黑”,總覺抽象,這是一個形象生動的例子。正如我們生活的空間,有時看出去一無所有,實際交織著各色的波動一樣,《自敘帖》字里行間留白地方,往往籠罩著健筆凌空盤旋的影子。即如“邕”字筆勢的產(chǎn)生,實與并未接觸的上一字“州”有關(guān),“州”的筆畫連續(xù)橫向延伸作順時針向旋轉(zhuǎn),有如大鵬撲翅,其末尾騰空轉(zhuǎn)圈后,才落至“邕”首筆。
之所以不厭其煩,詳述“邕”的書寫方式,是為了說明唐代書法藝術(shù)中的法度功用,它不是固定不變的古板條框,而是迸發(fā)華采、生生不已的源泉。再看圖9-2,凹弧始端指向“口”末尾,暗示彼此筆勢直接相連,那么兩者間一大塊空間真的是虛空了,毫無想象余地。于是產(chǎn)生兩個疑問:這一條凹弧可以代表“巴”嗎?憑什么?既然留有空間,應該將正規(guī)草體“巴”寫全,其次,《自敘帖》中,凡是可以相連的筆畫,一般就會連接起來,而有了空隙,則常有空中回轉(zhuǎn)動作,仿者不明此理,又不得不留白,于是將凹弧始端改變了方向。圖9-2的虛假性在于,不值得為了沒來由的一條弧線白白空了一大片地方,同時將此孤零零的弧線陷入了無奈的境地。再補充一點圖9-1結(jié)構(gòu)妙處:其中、上部筆畫多有自右向左下的趨勢,唯獨末畫始端朝向左上方,猶如點睛之筆,使“邕”字穩(wěn)穩(wěn)站住,而圖9-2則無均衡之美感。
回想圖7-1的“今”字,其底部的長“點”,也可理解為由取逆勢而來的結(jié)果,筆勢轉(zhuǎn)換與取逆勢,本質(zhì)上相關(guān)聯(lián)的。
最后介紹一個不容易明白的例子,圖10取自第六十六行“驚蛇走虺勢入座”的“入”。圖10-1“入”左側(cè)“撇”畫下方尚有一稍短的平行細畫,這是何意?要回答問題,還得先指出圖中長撇的特點:筆畫勁利,而且過度向左延伸,但是始端筆跡并不粗壯(與圖10-2比較)。其實此撇畫來之不易,它的出現(xiàn)與下方細畫密不可分,兩者之間屬于因果關(guān)系,后者是因,前者是果。具體的分析應從上一字“勢”開始,圖10-1只印了“勢”的底部:“力”,這個“力”是在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中完成的,末尾騰空后繼續(xù)兜圈,準備接寫“入”的撇畫。這個“入”在懷素心中是強有力的,是以蛇虺之勢入座,氣勢特別開張,它的撇畫越出了字行而向左延伸,幾近于從右向左書寫一長橫畫,可想而知這違反生理常規(guī)的寫法有多困難。即使順了“力”部所積累的筆勢,還是不足以一舉成功,于是沿了預想的撇畫之側(cè),先在空中劃行一大半路程后,立即逆行劃向右上(即取逆勢),然后翻轉(zhuǎn)落筆,徑直向左推行至盡頭,再反轉(zhuǎn)鉤向右上,而完成此撇畫。有趣的是,原應為虛劃的筆畫,不慎落紙成了平行細畫,不知有意還是無意,但傳下了筆法,泄露了天機。細畫長約為撇畫三分之二,末尾向上鉤出,表示了取逆勢意向,其長度也意味著蓄勢之強,如果無此細畫(通常書者是不留此痕跡的),一切就都泯滅了,后人不知個中妙處矣。寫“撇”后,繼續(xù)于空間取逆勢寫“捺”(姑且用楷書稱呼),這比較容易,也不再詳述??傊?,形如斷開的各個筆畫之間(包括與上一字“勢”),全靠內(nèi)在連貫的使轉(zhuǎn)在操作運行。關(guān)于“入”字,欣賞的是那一“撇”,可謂是“自繞行云飛”的絕響。再說“勢入座”三字,“勢”呈收縮狀,“入”左右橫展,而“座”則上下延伸,章法錯落生姿。李白詩歌和懷素狂草,用現(xiàn)代的話說,骨子里都有一種浪漫氣息。
最后還得提到圖10-2,它的長撇落筆重頓,企圖取得往左下的沖力,書者不明白懷素是如何成功的,但是他心中清楚,此細勁撇畫必然出自超凡功力。圖10-1由于逆勢之利,更顯俊逸,尤其撇畫之始端呈現(xiàn)舉重若輕之象,反證我上述推理之合乎邏輯。見識了一代宗師縱橫馳騁的場面,仿寫者怎能與之并駕齊驅(qū)呢?真是望塵莫及。話說回來,懷素也有類似圖10-2寫法,圖11為帖中第五十八行“入室之賓”的“入”,其“撇”即是采用始端重頓之法,但此畫不及圖10-1的氣長,少了半厘米,而且落筆極重,方始能左行,這是實事求是的做法,相形之下,更顯出殘卷仿者只見其一不知其二的淺識。
以上分成幾個方面來敘述,它們相互之間是有關(guān)聯(lián)的,為了易于分析筆法的幾種特征,所以分列出各個主題。講的是《自敘帖》與殘卷仿本比較情況,雖然只各取幾個字例,但它們都是一種標志,鮮明對照出彼此的是與非。作一個比喻,在鑒定碑帖拓本時,須關(guān)注一些考據(jù)點,即某些字的點畫完好與否,可以據(jù)此判別從碑石拓取時代的早或遲,如宋拓、明拓等等,進而了解碑帖字跡逼真度的高或低。類似于此,分析《自敘帖》與仿本時,雖然取的字例特征明顯,但反映了《自敘帖》中每一個字跡都比后者要真實與高明。兩者本質(zhì)上差異在于書寫觀念不同,《自敘帖》基于晉唐一脈相承的筆法,而仿本不是。王僧虔有關(guān)辨別書法優(yōu)劣的名言:“纖微向背,毫發(fā)死生?!痹捳f得仿佛太玄乎,其實如果以筆法作依據(jù),是能夠分析入微的。
從學術(shù)層面講,原來不一定起眼、貌似平凡的字,經(jīng)過對比可以明白一件事:寫出真正的草書并不容易,恰正合了宋代王安石那一名句:“看似尋常最奇崛?!币驗椤蹲詳⑻纷裱氖枪P法,《自敘帖》有些字或片斷之所以精彩,主要是由筆法煥發(fā)出的藝術(shù)美所致。欣賞時應該跳出慣常的審美方式,轉(zhuǎn)換一個角度去領(lǐng)略其魅力。
讀者對本文敘述的方式可能感到陌生,還嫌有點繁瑣。我是不得已為之,目前對《自敘帖》評價分歧很大,如僅浮光掠影、泛泛而談,無法解決問題,我只得跟隨懷素筆蹤,一步步尋找真相。試舉一例,前述“習”“迄”兩字,寫第一字時,若不循跡沿順時針方向連續(xù)旋轉(zhuǎn),怎會想到因收不住勢在結(jié)尾后繼續(xù)于空中打圈呢?由此提醒我,除了正鋒壓紙行筆以外,尚須尋找筆鋒逸出紙面凌空時的回旋動作。這正是判斷《自敘帖》中某些難以理解的結(jié)體或章法的關(guān)鍵因素,也是筆法表現(xiàn)的微妙之處。
《自敘帖》的價值在于它的嚴謹法度,要認識這一點,只有基于懷素的書寫實踐,舍此別無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