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芳
閱讀能力是一名高中生在語文學習中必須具備的能力,多閱讀不僅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增長學生的見識,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但是,當下的高中生缺少有效的閱讀訓練,閱讀能力提升緩慢。因此,開展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訓練迫在眉睫。
愛迪生說:“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奔议L要和教師一起引導學生樂于閱讀文學書籍。電子產(chǎn)品有利也有弊,高中生有手機,手機上可以運用一些軟件看一些書,省力又省心。韓愈說:“業(yè)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毀于隨?!逼綍r的課余時間,讀一本書總比發(fā)一會兒呆有價值得多。學校可以利用走廊貼畫、班級板報等多種形式向學生宣揚課外閱讀的重要性。還可以多舉行一些課外閱讀比賽,組織“搜集美詞美句”“經(jīng)典書籍段落分享”等讓學生愿意閱讀課外書的實踐活動。
學校要多提供一些可以供學生自由閱讀的場所,讓學生有適宜的場所開展閱讀,形成校園閱讀的風氣。平時教師也可以在班級設立閱讀角,設置一節(jié)課為閱讀課,讓每個學生都重視閱讀,提高閱讀在語文學習中的地位。學生閱讀態(tài)度端正,加之又有時間進行閱讀的累積,閱讀能力自然而然地就會提高了。
課堂上教師應該多引導學生閱讀課本上的文章,高中課本上的文章都是經(jīng)過嚴格篩選的,具有很強的閱讀價值。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多做筆記,摘錄下優(yōu)美的語句,學習寫文章的方法,愿意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在學習《我與地壇》時,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在上課之前仔細閱讀課文,在上課伊始讓學生分享在這一篇課文中自己喜歡的美言佳句,并談一談自己喜歡的理由,這一過程能培養(yǎng)學生對文章的喜愛之情。
教師要重視語文試卷上的閱讀題,帶著學生一步一步地分析,從分析文章的整體結構到分析文章中的語句段落,由淺至深地剖析作者的寫作思路和寫作情感。多帶學生做幾次閱讀題的訓練之后,讓學生學會自己去分析,訓練學生做到會閱讀。教會學生魚是什么,還不如教會學生如何釣魚。舉例來講,在講解高中語文試卷閱讀題《白鹿原上奏響的一支老腔》時,教師應讓學生完整閱讀一遍文章,了解文章到底講的是什么,摸清題目的具體中心思想;接著讓學生對文章中的一些飽含深意的句子進行分析,挖出一些文章中描寫的意象的具體內(nèi)涵,之后再根據(jù)對文章已有的理解進行解題,完成題目后回過頭來讓學生將一些優(yōu)美的詞句摘錄下來。
循規(guī)蹈矩的語文課堂傳授的都是一些傳統(tǒng)的閱讀技巧,但傳統(tǒng)的閱讀技巧往往是與學生實際生活沒有多大聯(lián)系的,學生自然沒有辦法好好地理解文章,導致沒有興致閱讀文章。為了突破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桎梏,語文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開展圖文并茂的閱讀教學,讓學生通過音視頻、圖片與文字的結合更好地理解文章,生發(fā)出學習這篇文章的興趣。教師還應該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學習主動性,自己去分析文章的語言表達技巧。照本宣科和等待正確答案只會讓學生有坐享其成的心理,不會自己去思考這個答案到底是怎么來的。
教師要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通過對閱讀內(nèi)容的想象,運用已有的閱讀思維,能很快地解決題目,也能提高自身的閱讀水平。如在學習《贊美》這首現(xiàn)代詩的時,教師可以先播放一段這篇詩歌的朗讀視頻,帶領學生一起沉下心來,進入到詩人的情感世界。然后用PPT展示問題:“本篇詩歌描寫的意象有哪些?這些意象的象征意義又是什么?”讓學生有目標地進行自主閱讀,之后再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內(nèi)的觀點交流、班級內(nèi)的小組展示與小組間的評價分析,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的同時提高學生對詩歌的熟悉程度,并加深學生對詩歌的理解,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閱讀文章的時候如果沒有目標的話,閱讀就沒有產(chǎn)生實際意義,這就是所謂的“白讀書”。因此,讓學生知道在帶著某一特定目標的情況下怎樣開展更為高效的閱讀是能有效提高閱讀水平的。
一般來講,開展閱讀時有個黃金步驟:第一步,通讀全文。這是每一次閱讀的第一個步驟,通讀全文這一行為是帶著了解文章大意的目的出發(fā)的,通過此步驟首先能夠讓學生明白閱讀文章屬于哪一種體裁,其次對于文章運用了什么寫作手法、文章有什么結構有了初步的印象。第二步,尋找文章關鍵句?,F(xiàn)代文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即使是散文體裁也會有總結和點明文章主旨的句子,將這些句子找到能夠幫助學生更精準地了解文章的大意,也對文章的具體寫作內(nèi)容有清晰的認知。第三步,解析文章中的重點詞句。作者要寫出一篇優(yōu)秀的文章,文章中的遣詞用句都有很大的講究,因此,通過深入分析文章的重要詞句,能夠理解它們出現(xiàn)在文章中的具體內(nèi)涵,既能幫助學生減少閱讀障礙,又能幫助學生感知作者的思想情感。第四步,對文章中的一些含蓄的語句進行深入剖析。有一些文章的句子因為其復雜的結構與其特殊的作用往往讓學生猶如霧里看花,不解其深意。但是,這樣含蓄的句子常常就是作者用來表達自己內(nèi)心情感、抒發(fā)自己見解的句子。因此,通過深入剖析含蓄的句子有助于學生完整深入地把握文章。
高中生的閱讀水平測試常常是通過考試來進行的,試題能夠對學生語言運用方面、邏輯分析方面、判斷推理方面及閱讀理解方面有一個系統(tǒng)的考查。因此,對學生的閱讀基本功進行測驗既是檢查閱讀能力的重要形式,也是訓練和提高閱讀能力的最便捷的手段。高中語文教師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訓練中可以教給學生固定的答題模式,以避免學生因為答題隨意而不突出重點;教授給學生一些解題技巧,以避免學生回答不系統(tǒng)全面,最終減少失分。雖然這是應試訓練,但也是實踐,只要不是題海戰(zhàn)術,訓練適量就不會導致學生過度疲勞。
例如,試卷上對朱德的《回憶我的母親》進行閱讀考查問道:“此篇文章中表現(xiàn)母親的手法是怎樣的?”表現(xiàn)手法就是藝術手法,這一類問題的固定回答模板是文章運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表現(xiàn)了怎樣的特點,反映了怎樣的形象。因此,這一問題可以這樣回答:本文運用了充滿感情色彩的議論來表現(xiàn)母親的勞碌、聰慧的特點,反映了母親能干、聰明、質(zhì)樸、勤勞的形象。
綜上所述,“腹有詩書氣自華”,高中生在人生如花一般的年紀,就更應該通過大量的閱讀來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yǎng)。知識是學不完的,書也是讀不完的,但學生也可以通過不斷的閱讀來豐富自己,讓自己在人前更有自信。高中生的閱讀水平還需要提升,這需要課內(nèi)外同時進行閱讀訓練、閱讀教學模式的改變、訓練學生的現(xiàn)代文閱讀技巧和對學生閱讀水平進行測試這幾種途徑來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