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直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且作文分數(shù)在考試中所占比重較大。從目前高中作文教學現(xiàn)狀來看,雖然師生共同花費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但總體的教學效果提升不夠明顯。教師應該針對目前高中作文教學的現(xiàn)狀,將寫作教學序列化,使學生明確寫作訓練的操作流程,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
高中生的作文水平難免參差不齊,尚有學生在寫作中存在投機取巧的心理,寫作中為了湊字數(shù)或要文采或想內(nèi)容豐富,便大段落地引用他人的作品,甚至直接抄襲原作,很少能寫出自己的感悟。如在粵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第一單元中的自述文寫作中,筆者在課后布置了以“情感”為主題的作文,結果學生的作文中大量出現(xiàn)網(wǎng)絡中的一些優(yōu)秀作文原文,且不少學生甚至沒有改動直接照抄,還有部分學生在寫作中甚至使用了不良網(wǎng)絡用語。在這樣的現(xiàn)狀中,如何提高高中生的寫作能力是語文教師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
新課程標準對作文教學的具體定義為:“能夠多角度觀察生活,充分利用生活與情感經(jīng)歷,對自然與社會有自我的思考,多方面積累寫作素材;寫作時需要根據(jù)自己的看法表達情感,培養(yǎng)理性認知;寫作時觀點明確且思路清晰,內(nèi)容詳實而情感真實?!比缭诨浗贪娓咧姓Z文必修一第三單元的記敘性散文寫作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借助本單元《荷塘月色》、《撿麥穗》給學生提供靈感,一個是敘事散文,一個是寫景散文,都是以文入情,需要抓住事物的特點,站在不同的立足點,通過多角度地刻畫事物,采用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從而提高作文的美感。以此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學以致用,使學生學會情感的流露。
目標是導引,要想提高作文教學效率,筆者認為可以從規(guī)劃作文教學序列開始,結合學生的心理和寫作能力將大目標細分為一個個小目標,循序漸進地開展作文教學活動,然后讓學生收獲點滴進步。從高中教學特點來看,高中三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高一時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不斷積累素材,側重以記敘文訓練為主,打好寫作基礎;高二時明確各種文體類型文章的寫作方式,并加強訓練,側重議論文訓練;高三時則根據(jù)高考考綱要求,針對學生薄弱的地方進行強化訓練,側重對各種文體材料作文限時訓練,這樣的序列化教學能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具體的實施方法如下。
高一是高中生活的開始階段,經(jīng)過九年的語文學習,學生的作文水平各有差異,教師在該階段主要是了解學生的寫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對寫作的興趣,并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和問題的觀察和分析能力。教師可以通過摘抄、寫日記等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積累素材的習慣,并定期檢查學生的隨筆和摘抄筆記,鼓勵學生繼續(xù)堅持;可以通過定向觀察的方式,由學生自主選擇題材和主題進行寫作;還可以通過分組進行主體觀察的方式,將小組成員的觀察結論進行匯總,并定期展示小組的合作成果,鼓勵學生觀察生活細節(jié),不斷感悟,提升能力。當然,訓練要有計劃,每周至少進行一次練習,從基礎的片段寫作開始,通過寫人物、風景和事件等來訓練學生的描述能力;通過專題演講或朗誦詩文等方式,鼓勵學生表達自我,然后將話寫成文字,提高寫作能力。比如鼓勵學生朗誦《離騷》、《孔雀東南飛》,加深學生對課文的印象,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并以自己在朗誦活動中的感悟為主題進行寫作,從而積累寫作素材。
高二學生需要保持寫隨筆的習慣,在不斷積累生活經(jīng)驗的基礎上,主要進行不同文體的寫作訓練,根據(jù)議論文、說明文和記敘文的寫作特點逐步開展訓練活動,側重訓練議論文,鑲嵌訓練時評,訓練時將高一積累的素材拿出來應用,提高自己的選材能力。學生需要明確不同文體的風格,掌握記敘文、說明文和議論文的寫作方法,圍繞主題設計文章結構,突出文章中心。
記敘文需要條理分明,突出記敘的人物或事件,記敘要有波瀾,不能像流水賬一樣,需要使用想象和聯(lián)想等手法,制造疑惑或掀起高潮。學生可以參照《等待散場》的寫法,開端是“我”遇到一個青年,隨著故事的進展主人公想要讓票卻被拒絕,故事的高潮在于青年與他的意中人心心相依,并沉浸在天鵝湖的旋律中。文章故事情節(jié)單一,人物雖少但簡潔傳神,通過“以小見大”的方式表現(xiàn)對純真愛情的向往和對美好品質(zhì)的贊美。而議論文寫作則需要圍繞文章內(nèi)容表達自己的想法,并學會鑒別自命題、命題和話題作文的區(qū)別。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參加辯論賽,在辯論過程中有理有據(jù)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這與寫議論文有異曲同工之處。如借鑒《過秦論》的文本進行辯論賽,對秦亡的原因進行辯論,然后將辯論過程寫成文章,為議論文的寫作提供有力的語言表達支撐。
高三是高中生活的最后階段,也是最重要的階段,學生面臨高考的壓力,為了提高寫作效率,需要每周進行作文訓練。學生在寫作過程中需要綜合運用自己日常生活中積累的素材,突出人物,制造懸念,結構清晰,語言簡潔生動,邏輯性強。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效率,需要限時完成寫作,從而使學生更加熟悉高考的要求。
序列教學能夠讓學生對寫作流程更加清楚,做到心中有數(shù),知道不同文體需要使用什么方法。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中還要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好寫作之后的點評,直到學生熟練掌握寫作技巧為止。
在作文序列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不但要做到有層次、有順序、有秩序,還要對每一個步驟進行嚴格控制。在作文教學中,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在于寫作指導,教師不僅要告訴學生寫什么、怎么寫,還要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有些教師只是單純地寫一個題目讓學生寫作,學生很難在短時間內(nèi)寫出高質(zhì)量的作文,這種方法是不可取的。
記敘文主要是突出人物,如《甘地被刺》描寫了甘地被刺這一事件及其社會反應,甘地是印度民族運動的領袖,群眾都親切地稱他為父親,而這一事件引起了印度全國的振動,人們極其悲痛,甚至出現(xiàn)騷動,但宗派之間呈現(xiàn)出高度團結的情況,體現(xiàn)了民族精神的凝聚力。教師可以把課文作為范文進行寫作教學,突出人物、外貌、動作和心理,讓學生有跡可循。在寫作過程中要通過優(yōu)秀作文示范,指導學生進行創(chuàng)作,并鼓勵學生大膽創(chuàng)新。最后,教師要重視作文點評的作用,突出重點,明確作文存在的不足,讓學生相互批改,相互學習,并加上學生互評的評語,這樣有效升格作文,進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作文作為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nèi)容,對于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語文教師要重視作文教學改革,通過系統(tǒng)化、秩序化的方式來提高作文教學的效率,從而使學生在高考中獲得更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