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景麗
戰(zhàn)國列強紛爭,比起強秦大軍橫掃四方的威武,趙國鐵騎胡服騎射的迅烈,甚至楚國南吞百越的豪氣,齊都臨淄人流涌動的繁榮,燕國的歷史,雖也有過“弱燕破齊”的雄起時刻,但大多數(shù)時候,“存在感”都不是太強,許多讀者對燕國最直觀的記憶,經(jīng)常來自那唱著悲歌從燕國啟程的荊軻,面對秦王圖窮匕見的一刺。
但在考古發(fā)掘史上,幾件來自燕國的“小物件”,不但亮相后就震撼當場,甚至驚艷了世界,直到今天,依然堪稱中國戰(zhàn)國考古成果的閃亮名片:河北易縣燕下都44號墓出土燕國鐵劍。
河北易縣燕下都遺址,是建于戰(zhàn)國燕昭王時代的燕國都城,亦是今日保存最完整、面積最大的戰(zhàn)國都城遺址。其長8公里、寬4公里的長方形城池遺址上,“宮殿區(qū)”“作坊區(qū)”“墓葬區(qū)”“河道區(qū)”“居民區(qū)”清晰分明,其精巧的城池設計,各種經(jīng)歷了時間考驗的文物,仿佛封塵已久的文字,將兩千年前的城市生活娓娓道來。不過,尤其震撼許多人傳統(tǒng)認識的卻是“墓葬區(qū)”44號墓,那15把看似有點“土氣”的鐵劍。
以河北省文物管理處1965年的發(fā)掘報告:出土的15把鐵劍,有8把保存完整。這8把鐵劍的平均長度在90厘米以上,其中最長的一把長100.4厘米。比起同時代西方國家的熟鐵短劍來,顯然是“大家伙”。而經(jīng)過北京鋼鐵學院的測試,這些“大家伙”都是用“滲碳鋼”技術獲得的鋼劍,且經(jīng)過了淬火處理,質地更加堅硬。
放在兩千年前的世界上,這8把看上去“不起眼”的鐵劍,不但站在當時全球鐵制兵器的技術頂端,更藏著戰(zhàn)國時代起,古代中國一項撐起強國筋骨的核心技術密碼:冶鐵技術。
在山東大學的《走進中國科技殿堂》一書里,曾把戰(zhàn)國時代稱為“鐵器時代”。但以冶鐵的歷史說,從公元前1500年起,兩河流域及地中海沿岸的文明就開始掌握冶鐵技術。以英國學者泰利柯特(R.F. Tylecote)在《世界冶金發(fā)展史》里的估算,歐洲大約在公元前800年進入“鐵器時代”,比中國要早400年。冶鐵?古代中國似乎“遲到”了。
直到中國春秋戰(zhàn)國年間時,更早掌握冶鐵技術的西方文明,卻齊齊倒在了一個門檻上:生鐵冶鐵技術。由于冶煉技術的落后,他們獲得的都是硬度有限的熟鐵。這樣的鐵制品,無論軍事還是生產,應用都十分有限。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為何羅馬士兵配備的往往是鐵制短劍,因為熟鐵硬度有限,也就很難制作長劍。當然也就更好理解:為何西方的考古文物里,公元1~3世紀的羅馬箭簇還依然是用青銅制成的。11世紀的愛爾蘭農具還依然是完全的木制品——因為歐洲掌握并普及生鐵冶煉技術,要到公元14世紀時。在這之前,這個技術門檻是許多文明發(fā)展的桎梏。
恰恰在冶鐵業(yè)“遲到”的中國,到了春秋晚期時,由于制陶技術的成熟,可以造出高溫爐,將鐵礦石完全冶煉成液態(tài);同時,春秋時代發(fā)達的青銅鑄造技術也可以完全搬到冶鐵領域。于是,搭上快車的中國冶鐵業(yè)漂亮地跨過了這個門檻:目前出土的春秋時代生鐵制品,總數(shù)有23件,包括了鐵丸、鐵斧、鐵鏟、鐵片等各門類,出土地點包括了湖南、湖北、江蘇、山西、河南各省。其中江蘇六合的程橋生鐵,更是迄今為止世界最早的生鐵制品。
如果說生鐵比熟鐵跨越了一大步,那么,燕下都遺址的8把長劍,就更代表了又一次重要的技術升級:制鋼技術。
堅硬的生鐵固然可以滿足更多軍事與生產需求,可在那個白熱化的戰(zhàn)國時代里,生鐵多是白口鐵,堅硬卻也過脆,韌性自然不足,于是,戰(zhàn)國早期又出現(xiàn)了生鐵柔化技術。但放在軍事領域,對鐵器的硬度和韌度顯然有著更高要求,由此,“塊煉鐵滲碳鋼”技術應運而生:同樣憑借高溫冶煉,將白口鐵以高溫加熱滲碳,然后通過反復鍛打,就可得到鋼制品。8把鐵劍就是戰(zhàn)國時代“塊煉鐵滲碳鋼”的代表作。哪怕劍身長近1米,硬度、韌度依然完全合格,甚至經(jīng)歷了兩千年的考驗。以《中國手工業(yè)經(jīng)濟通史》的話說,這樣的技術是“生鐵與鋼之間的一個飛躍”。
放在戰(zhàn)國時代里,這在今天看似繁瑣的煉鋼技術,意義遠超一把劍:如果說生鐵技術的成熟可以確保得到更多的鐵制用具,那么,燕國鐵劍所代表的“塊煉鐵滲碳鋼”技術更意味著軍事領域的升級,更加高質量的鋼鐵兵器逐步走進軍隊,取代青銅兵器。戰(zhàn)國時代軍事與生產的升級,就隨著這道門檻的跨越,愈發(fā)緊鑼密鼓。
事實上,回看戰(zhàn)國歷史,在無數(shù)次的征戰(zhàn)殺伐與連橫合縱的表象下,鋼鐵冶煉技術的演進也成為了列國決勝的潛在動力。
其實,燕下都遺址令世人驚嘆的,不止是鐵劍的高精尖技術,更有鐵劍背后的產業(yè)規(guī)模。比如,在燕下都遺址的“手工業(yè)作坊區(qū)”里就有3處鑄鐵作坊遺址,最大的一處面積足有17萬平方米,產業(yè)規(guī)模相當大。而“墓葬區(qū)”出土的鐵器更證明,燕國鐵劍的技術水平絕非孤例:僅鐵兵器就出土了95件,包括鐵胄、鐵矛、鐵刀、鐵箭簇等各種裝備,另外還有鐵鋤等農具。這些鐵器既有鋼制品,也有生鐵制品。恰恰代表了戰(zhàn)國時代,中國冶鐵技術的突破。
這也就意味著,燕國不但具有高精尖的冶鐵技術,更完全具備了規(guī)?;纳a能力。而這樣的場景并非燕國獨有:同樣是戰(zhàn)國大國的齊國,冶鐵業(yè)也達到了當時列國頂級。齊國故都臨淄的遺址里先后發(fā)現(xiàn)了6個冶鐵遺址,最大一處的面積更達60萬平方米,6處冶鐵遺址的總面積近百萬平方米。另外還有鐵鏟、鐵口鋤等農具出土。僅看這些,就足以讓人遙想到當年此地熱火朝天的景象。
既然生鐵技術的進步令鐵器的用具越來越廣,那么大量的鐵工具就成了戰(zhàn)國考古的常見發(fā)現(xiàn):河北興隆壽王墳燕國礦冶遺址出土了87件鐵質、鑄范,大規(guī)模冶煉鑄造生鐵用具已不是技術難題;石家莊莊村出土的戰(zhàn)國工具里,鐵農具占了65%;河南輝縣固圍村的戰(zhàn)國遺址里還出土了全套鐵農具……在這個時代,規(guī)?;a的鐵器已開始走進千家萬戶。
鐵器革命也是當時戰(zhàn)國列強在技術領域“暗戰(zhàn)”的縮影。冶鐵業(yè)的發(fā)展規(guī)模與技術程度越來越多地決定國家的強大程度。于是,秦、齊等強國都設立了專門負責的官職。比如秦國有“左采鐵”“右采鐵”等職務,各地還有“鐵市官”等?!妒酚洝酚涊d,戰(zhàn)國22個大型鐵礦山,有7個在秦國境內,坐擁鐵礦的強秦建立了完備的冶鐵管理制度。今天各地秦國遺址出土的直口鐵锨,其寬度清一色都保持在14厘米左右,樣式也驚人一致。兩千多年前的秦人已做到了標準化生產。
理解了這樣的“標準化”,也就不難理解秦國農業(yè)的突飛猛進,更不難理解拿著這種直口鐵锨的秦人,能完成都江堰、鄭國渠等驚天工程,奠定一統(tǒng)天下的基業(yè)。
鐵器工具的普及同樣催生了戰(zhàn)國時代的技術革新。以最基本的種地來說,公元前3世紀時,由于生鐵柔化技術的進步,耕作時用的犁也大大演進?!癡”形鐵犁鏵已經(jīng)出現(xiàn),裝在木犁上,通過耕牛牽引,就能極大提高耕作效率。后人說到戰(zhàn)國農業(yè)的進步,常津津樂道牛耕的出現(xiàn),其實牛耕牽引的鐵器亦是“加速器”。
伴隨著鐵器的進步,戰(zhàn)國時代,中國農民耕作時用的犁開始大踏步甩開歐洲:當歐洲人還在用著粗笨的阿得犁時,中國犁開始有了犁鏵,到了公元前2世紀時,犁壁也開始出現(xiàn),設計完整的中國犁從此長期領跑世界。發(fā)展到西漢時期,漢朝的小麥畝產量,以現(xiàn)代學者的最保守估計,大約是60公斤。而13世紀的英國,小麥的最高產量不過42公斤。直到18世紀,中國犁傳入歐洲,才帶動了近代歐洲的飛躍。
鐵器強,則國力強。在戰(zhàn)國群雄爭霸的舞臺上,由于鐵器帶來的農業(yè)進步,戰(zhàn)爭規(guī)模越來越大。秦國得以憑著強大的糧食產量,步步為營,完成一統(tǒng)天下的壯舉。但相對于在生產工具領域的進步,戰(zhàn)國鐵器在軍事領域方面的步伐則慢得多:比起生鐵冶煉來,打造兵器需要更優(yōu)質的鋼,而“塊煉鐵滲碳鋼”技術的成本卻極高。所以,戰(zhàn)國時代的兵器仍以青銅器為主,軍事領域里的“鐵器時代”要到漢朝才實現(xiàn)。
大一統(tǒng)的漢王朝遇上了新對手匈奴。一場白登之圍,漢軍傳統(tǒng)的打法在匈奴的弓強馬快面前吃了血虧,又迫于開國極度殘破的經(jīng)濟形勢,不得不咬牙忍氣吞聲,和親換太平。在接下來的數(shù)十年里,漢朝默默積攢國力,再度突破的冶鐵業(yè)成了崛起的動力。
首先讓人震撼的就是高爐。盡管高爐冶煉在戰(zhàn)國文獻里就有記載,但漢朝的出土實物卻是更大陣仗:宛城西漢冶鐵遺址的高爐,殘高達3.6米。著名的滎陽大鐵爐更高達4米。而同時代的羅馬,最高的豎爐只有1.6米,冶煉“不純的固態(tài)金屬塊”。
更大的高爐意味著更火熱的爐溫、更高的冶煉質量與產量。而這樣的高爐冶煉作坊,目前已發(fā)現(xiàn)的遺址就有160多處。而羅馬帝國最多只有32處,規(guī)模更是不能比。于是,大量的鐵農具源源不斷地生產出來,普及漢王朝全境。
但對于此時的漢朝軍隊來說,他們需要更多的優(yōu)質鋼。雖然有和親的盟約,但邊境從沒有太平過。與匈奴周旋數(shù)十年的漢軍逐漸總結出了制勝經(jīng)驗,以漢景帝時代名臣晁錯的話說:“堅甲利刃,長短相雜?!币獞?zhàn)勝匈奴,必須要升級裝備,特別是鐵器裝備。
于是,隨著高爐的升級,一門新的制鋼技術應運而生:炒鋼。比起戰(zhàn)國時期,反復捶打獲得鋼制品的艱難,漢朝的高爐可以把生鐵加熱到1200攝氏度,然后,一邊攪拌,一邊加入礦石粉,就這樣“炒”出接近鋼的產品來。雖然這種技藝依然是個技術活,但比起“滲碳鋼”技術,效率顯然更高,大量優(yōu)質的鋼制品足以滿足軍隊需求。
因此,在西漢景帝年間時,漢朝軍隊的鐵器化就進入到加速度狀態(tài):漢景帝時代南北軍的武器裝備,幾乎是清一色的鐵器裝備,鐵甲、鐵刀更是大量應用。長安武器庫的遺址里出土了大量鐵兵器。
漢朝的鐵刀堪稱燕國鐵劍的“升級版”。學名環(huán)首刀的漢朝鐵刀,刀身長1.15米,寬3厘米。1974年山東蒼山出土的漢朝環(huán)首刀,含碳量控制在0.7%,質量上乘。裝備如此鐵器的漢朝士兵,面對昔日來去呼嘯的匈奴騎兵,也擁有了絕對優(yōu)勢。漢武帝年間起,煥然升級的漢軍開始了對匈奴的追亡逐北之路,打出了漢王朝的赫赫天威。對于雙方戰(zhàn)斗力的此消彼長,后來在西域斬殺北匈奴單于的陳湯就曾有生動描述:過往的狀態(tài)下,一個全副武裝漢兵的戰(zhàn)斗力,相當于五個“胡兵”,這些年漢朝的冶鐵技術外傳,“胡兵”們也“山寨”了漢朝的鐵武器,所以一個漢兵的戰(zhàn)斗力,大概只相當于三個“胡兵”。
隨著漢朝絲綢之路的暢通,東西方貿易火熱,漢朝鐵器的名聲在西方一度能與絲綢媲美。漢朝同時代的羅馬學者普林尼曾感嘆:“沒有一種鋼能與來自漢朝的鋼相媲美”。這無疑是一個大國崛起的背后,默默演進的冶鐵產業(yè)數(shù)百年如一日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