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紫
東坡還至庾嶺上,少憩村店。有一老翁出問從者曰:“官為誰?”曰:“蘇尚書?!蔽淘唬骸笆翘K子瞻歟?”曰:“是也?!蹦饲耙酒略唬骸拔衣勅撕甙俣?,今日北歸,是天佑善人也。”東坡笑而謝之,因題一詩于壁間云:“鶴骨霜髯心已灰,青松夾道手親栽。問翁大庾嶺頭往,曾見南遷幾個(gè)回?!?h3>王明清《揮麈后錄》卷八:
初,元長之竄也,道中市食飲之類,問知蔡氏,皆不肯售。至于詬罵,無所不道。州縣吏為驅(qū)逐之。稍息,元長轎中獨(dú)嘆曰:“京失人心,一至于此!”至潭州作詞云:“八十一年住世,四千里外無家。如今流落向天涯,夢到瑤池闕下。 ? ?玉殿五回命相,彤庭幾度宣麻。止因貪戀此榮華,便有如今事也?!焙髷?shù)日卒。
蘇軾與蔡京,在中國都是家喻戶曉的人物。兩人雖同為北宋時(shí)期的文化名人,不過要論他們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那就不可同日而語了。蘇軾為人正直,雖仕途坎坷,數(shù)番被貶,依然不改初心?!爸已宰曊?,立朝大節(jié),一時(shí)廷臣無出其右?!保ㄚw昚:《經(jīng)進(jìn)東坡文集序》)蔡京位極人臣,五度為相,卻專權(quán)誤國,貪賄害民。“欲殄滅元祐善類,正士禁錮者三十年,以致靖康之禍?!保ê檫~:《容齋隨筆》)故蘇軾被貶,所到之處,人皆敬仰,及至被赦還,連村店老翁都為之慶幸;而蔡京徹底下課之后,于流放途中,不但遭人詬罵趕逐,甚至有銀子也買不到飲食。
上述兩條記敘,是得人心與失人心的極好例子。為善為惡,到頭來多半是自作自受。也不必“天佑善人”,還人一個(gè)“公道”。900年來,蘇軾一直活在人們心中,得人尊崇;而蔡京卻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遭人唾棄。由此看來,公道自在人心,人心才是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