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曉萍(保險職業(yè)學院)
流動性風險是壽險公司進行資產負債管理時面對的核心問題[1]。壽險公司對資產和負債分開進行配置或者整體一起配置是資產管理的工作內容。資產管理的目標是避免出現(xiàn)風險,使得壽險公司的償付能力不足,出現(xiàn)資不抵債的現(xiàn)象[2]。壽險公司使用資產負債管理工具對資產負債進行管理,保障自身償付能力。壽險公司與一般金融機構不同,壽險公司的特點是高負債,且負債期限長,為了保障資金的流動性,壽險公司資產期限應較長[3]。如何將壽險公司資產和負債進行匹配,需要壽險公司從觀念到管理、再到建立完善的匹配體系。只有建立了完善的匹配體系,我國壽險行業(yè)才能夠健康長久的發(fā)展。然而,我國匹配體系尚未建立,資產負債不能夠匹配時壽險公司存在的現(xiàn)實問題。
中國平安2017投資資產占總資產的93.01%??梢钥闯觯瑝垭U公司投資占比非常高,投資資產結構可以代表資產結構。我國對壽險公司管理較為嚴格,在一系列政策約束下,保險公司的投資項目只有幾類。具體來看,可以分為貨幣資金、定期存款、債券類、權益類和其它。其中,貨幣資金為保險公司流動性資產;定期存款、債券類和權益類可以合并為固定收益類投資;其它類中主要包括壽險公司不動產等。
2016年底壽險公司流動性資產占比最少,僅6.17%,到2017年底這一占比下降到5.77%。占比最多的資產為債權類,2016年底占比為45.44%,2017年底略微下滑后仍占43.75。定期存款在2017年間下降幅度最大,下降了8.13%,權益類和其它類上升幅度最高,分別為5.39%和4.83%。
對于壽險公司來說,保險合同準備金是負債的最大來源。保險合同準備金中,壽險責任準備金占比非常高。因此,本文對于壽險公司負債分析集中在保險合同準備金和壽險責任準備金。以中國平安為例,保險合同準備金占總負債比重剛剛超過50%,而壽險責任準備金占保險合同準備金的75%以上??梢园l(fā)現(xiàn)中國平安保險合同準備金占比偏低,雖然在技術上中國平安通過了準備金充足性測試,但是這一數(shù)值仍表明中國平安存在保險準備金不足的風險。
2016年底到2017年底中國平安1年內定期存款規(guī)模大幅度下降;1-3年和3-5年定期存款規(guī)模有不同程度的上升;5年以上存款盡管上升比例較高,但由于2016年低規(guī)模太小,2017年底規(guī)模仍小。2017年到底,時間期限在1年以內的債券投資占比為19.18%;時間期限在5年內的債券占比為53.58%,超過了50%;時間期限超過5年的債券類占比為38.86%。與2016相比,時間期限超過5年的債券投資占比下降了0.45%,時間期限在1年以內的債券投資占比下降。債券投資有往1-5年期集中的趨勢。
從資產端可以看出,壽險公司資產端的期限較短,大多數(shù)資產均在5年期以下,然而壽險公司負債的期限超過了10年,在15年左右。時間錯配超過了10年,壽險公司利潤受到時間錯配影響,容易出現(xiàn)較大波動,進而對壽險公司償付能力造成影響。在我國金融市場中,無法找到與壽險合同時長相匹配的金融工具。例如,許多壽險合同期限為30年,在中國金融市場沒有30年金融工具。壽險公司資產負債沒有辦法匹配的風險可能長期存在。
壽險公司出售的保險多為人身保險,人身保險具有儲蓄功能。消費者會將壽險的儲蓄功能同其它金融產品進行對比。因此,在競爭環(huán)境下,保險公司為了提高市場占有率,必須提高預定利率。這就導致了我國20世紀90年代的利差損。在那時,保險公司的產品較為單一,市場競爭手段僅限于價格競爭,各壽險公司相繼推高預定利率,壽險市場十分火熱。那時金融市場不確定性大,保險公司投資產品較為單一,主要投資手段為銀行存款,在央行連續(xù)降息的背景下,壽險公司在投資端的收益大幅度下降,甚至出現(xiàn)投資收益率低于預定利率的情況。這一情況加劇了壽險公司的風險,可能使壽險公司出現(xiàn)資不抵債的情況。因此,資產負債匹配還應從投資端收益和負債端成本進行考慮。
資產端可以分為總資產和凈資產收益率??傎Y產收益率受市場影響大,易波動,但是期望收益高。凈資產收益率較低,但是收益穩(wěn)定。以中國平安為例,2017年中國平安總投資收益率為6.1%,收益并不是太高,中國平安的凈資產收益更是下降了0.2%。目前壽險行業(yè)產品定價利率在向上走,而投資回報率在向下走,應高度重視有可能出現(xiàn)的利差損風險。而在2019年,國內宏觀經濟仍面臨下行壓力,投資回報率仍有可能繼續(xù)下行,壽險公司資產負債匹配難度加大。
研究我國壽險公司資產負債匹配管理問題,主要是由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導致的:一是壽險公司資產負債管理意識薄弱;二是現(xiàn)行的管理模型制約發(fā)展;三是組織架構存在不合理的問題;四是投資收益率偏低。因此,本文從這四方面著出發(fā),提出相應建議。
我國保險業(yè)近些年的風險管理和經營手段比較落后,相應意識也有待加強,行業(yè)內很多公司對資產負債管理認識不夠。應此,保險公司應轉變觀念,提高資產負債管理意識,要追求效益和質量,不要只想著大規(guī)模和高收益。特別的,公司管理層對這個問題的認識程度往往決定整個公司戰(zhàn)略和決策方向。認識不充足體現(xiàn)在公司的管理上就是忽視資產負債的管理,所以,加強公司的風險管理首先應當在思想認識上下功夫,從公司整體戰(zhàn)略的層面去重視風險管理,加強相關知識的學習和研究,重視其在公司管理中的戰(zhàn)略地位。選擇合適的管理模式可以更好的讓壽險公司進行資產負債管理,它不僅關系著公司資產投資管理的合規(guī)性,而且對于公司的資產運作收益率至關重要。良將用兵如良醫(yī)用藥,有效的管理模式要求保險公司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運用與規(guī)劃。我國償二代體系對不同業(yè)務類別規(guī)定了不同的保險風險資本,且不同業(yè)務類型之間還存在一定的風險分散效應,這也要求公司在規(guī)劃業(yè)務時綜合考慮監(jiān)管要求和本公司的實際業(yè)務結構、資產與負債特點等因素。例如,壽險保險公司最好不要使用單一的資產負債管理模式,而是要為實現(xiàn)公司資產負債管理中的安全性、盈利性、流動性的目標,降低公司經營和管理風險,在實際經營中根據(jù)公司業(yè)務特點,選擇最有利于自身發(fā)展的資產管理模式。
在實際經濟中,由于壽險保險公司內部的分工,資產投資和負債管理都是由不同部門負責的。這些部門能否進行有效溝通和協(xié)作,對風險的降低和業(yè)績的提高至關重要。因此,我國壽險保險公司應該在公司管理層的領導下,組織成立專門的組織來實行資產負債管理,形成嚴格的層級分工,明確各個層級人員的職責要求。為了保障執(zhí)行保險業(yè)務人員和投資人員的工作需求,壽險公司需要建立科學的組織構架。
壽險公司需要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借鑒國內外多元化投資經驗,豐富資產管理策略和方法。通過多元化投資,壽險公司一方面可以將投資風險分散,另一方面可以獲得更高的投資期望收益。只有通過多元化投資提高壽險公司收益率才能夠提高公司競爭力進而降低公司出現(xiàn)無法進行賠付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