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可涵
“廣闊的大海?!?/p>
當我發(fā)現大家常以這個喻體突顯漢字的博大精深時,我悄悄查了查自己名字,好巧不巧,“涵”也有這個字意。
但此字并不代表整個漢字世界,可以說對于我,它只代表了,一個渺小的人那三分之一的位置。當小時候的我向著大家鼓起勇氣,介紹這個名字的意義時,我總是套用媽媽的話,告訴他們因為取名字的人希望我成為一個既可愛又有涵養(yǎng)的人,接著就會有一群眨著大眼睛的小朋友問我“涵養(yǎng)”是什么意思,也會有大人逗我問我“涵養(yǎng)的人”是什么樣的人。我被問得漲紅了臉,卻一個字也說不上來,因為我也不知道,那該是一個什么意思的字,組的是一個什么樣的詞。
我也是練過鋼筆字的孩子,也有過認真寫字的時光,那些耐心的老師總讓我們練完基礎后回頭去練好自己的名字,當一個人去接觸復雜的字形前應從名字先開始。我常認為自己寫字還算可以,但唯有寫名字怎么也寫得不好?!昂弊峙c我那其它兩個名字并在一起,顯得深沉又復雜,它獨立飽滿的形態(tài)讓我覺得自己被什么束縛了。但老師卻仿佛很喜歡這個字,他用自己的手帶著我,寫下三點水的偏旁,一筆一畫再用最后的兩筆收住右半部分的尾。他告訴我“涵”字如水一般柔和,它不該是束縛而是包含,和什么字搭在一起都不該顯得突兀,如做人一般,我們不能強硬地去改變一個人,但我們可以學會包容,用這樣柔的心不緊不慢地影響,那也是一種有涵養(yǎng)的人了。
或許漢字就是這樣,在那片“廣闊的大?!崩?,每個字都有它存在的意義,它們都是海的一部分,“涵”字也如此,這不關字的面意,它們以美好的緣由來存在了,我們就不能以個人的偏執(zhí)曲解它們意義的整體。
但小的時候的我,也只能傻傻地寫下自己名字那兩個簡單的字,等著媽媽給我填上“涵”字,母親寫字比較草,但她寫那三點水時卻不像其他大人那樣連在一塊,而是認真地寫下,仿佛對“涵”來說,水很重要。
我生病的時候,印象最深的便是一連串稀稀落落掉入在水盆中的水珠。當我迷迷糊糊地聽見那水的聲音,我就明白是奶奶在用水在擰一條熱水中的毛巾了,我微睜開眼,就能看見從毛巾里那溺出來的水流,還有那流水沾在手指間的樣子。奶奶用毛巾擦我的臉,溫度就從另一邊漫到臉上,奶奶會叫我的小名,我轉過來會看見一盆明晃晃的水在身旁,以兩個“涵”字連在一起的名字,后來我才知道,它還有水波晃動的意思。
“涵”字以它的偏旁留住它那帶著水的意思,也突現了它那份“寬容”,如水一般細膩、柔和,對它所有字形含義里的一份“包含”。我恍然間明白,名字里帶著情,那是長輩的一份祝福,名字以漢字組成,漢字也包含著情,那是一份古人的情,長遠地流動并集聚,讓字演變,更會讓每個字都不容小窺,每個字可能都代表著很多很多的人,它們在時光里披上隱形的紗,代表了很多很多的情。
如果讓我們重新回到“涵養(yǎng)”,我可能在“廣闊的大?!崩锟吹搅藦V闊的意義,在水波晃動間看見一個老人細致又美好的心,奶奶對什么人都有自己一份友好,做事卻也不含糊是利落的,不急不躁,以柔克剛。她是有涵養(yǎng)的人。
如果我們回到“涵”又回到那“三點水”,我只想做一個如水一般的人,像水一樣會在任何事情里學會巧妙地變化,這樣我才能做事如山,如樹木,穩(wěn)重著然后擁有一片屬于自己的林。
生活也如細水包含著所有,匯入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