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針灸治療反酸的古代文獻研究

2019-02-21 06:07:54宮瑋通信作者白興華
中國民間療法 2019年1期
關鍵詞:胃氣反酸經脈

宮瑋,通信作者:白興華

(1.江蘇省鎮(zhèn)江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江蘇 鎮(zhèn)江212002;2.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北京100029)

反酸是多種胃病的共有癥狀,是指胃內容物逆流進入食道、咽喉或口腔,患者自覺有酸水上溢或嘔吐酸水,常見于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該病是消化系統(tǒng)的常見病和多發(fā)病,是指胃內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適癥狀和/或并發(fā)癥的一類疾病[1]。嬰幼兒發(fā)生GERD多與其機體功能發(fā)育不完全有關。成人GERD可以見于多種消化系統(tǒng)疾病,長期反酸可引發(fā)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以及咽喉、氣管等食管相鄰組織的損害。該病以反酸和胃灼熱為主要癥狀,但也有患者缺乏典型的癥狀,而以食管外癥狀為主,容易被誤診。近年來,GERD的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且隨年齡增長而增長[2]。本病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遷延日久還可增加食管腺癌的發(fā)生風險[3-4],因此迫切需要探索有效的治療手段。中醫(yī)古籍是中醫(yī)理論發(fā)展的源泉,是歷代醫(yī)家積累總結的經驗結晶,對臨床實踐具有啟發(fā)和指導作用。本文全面系統(tǒng)地研究中醫(yī)古籍中與反酸治療有關的穴位,以期發(fā)掘整理針灸治療GERD的有效穴位。

1 文獻來源及方法

本研究基于大型電子叢書《中華醫(yī)典》[5],通過收集歷代中醫(yī)古籍中與反酸相關的穴位,進行統(tǒng)計分析。該數據庫收錄了1000部中國醫(yī)學書籍,匯集了新中國成立前的主要中醫(yī)著作,包括罕見的抄本和孤本,是迄今為止內容最全面、最豐富的中醫(yī)類電子叢書。

在《中華醫(yī)典》所收錄的古籍中,沒有搜到“反酸”一詞。古籍中“吞酸”“吐酸”,符合反酸的特點。《醫(yī)林繩墨·吞酸吐酸門》[6]載:“吞酸者,胃口酸水攻激于上,以致咽嗌之間,不及吐出而咽下,酸味刺心,有若吞酸之狀也。吐酸者,吐出酸苦之水。此由胃氣不行,脾氣不運,飲食痰涎津液俱化為水,郁而少久以成酸也?!北卷椦芯恳浴巴趟帷薄巴滤帷薄把仕帷薄按仔摹薄班娲住薄班嫠帷睘橹黝}詞,在《中華醫(yī)典》檢索并篩查出相關文獻。多次被不同文獻或同一書目不同卷所引用的同一穴位,均收錄;同穴異名者,均取常用名。運用頻數分析的方法,對數據進行描述性統(tǒng)計學分析,統(tǒng)計針灸治療反酸的穴位。

2 結果

在本次對治療反酸的腧穴文獻整理過程中,檢索到相關醫(yī)書23部,共有52條記載治療反酸穴位的條文,使用17個穴位,所有穴位共使用66次,平均每個穴位使用3.88次。根據本次統(tǒng)計結果,應用頻次≥4次的穴位有5個,確定為常用穴位,占總用穴數的29.41%;用穴頻次40次,占總用穴頻次的60.61%,見表1。這些治療反酸的穴位分別屬于8條經脈,另有1個經外奇穴,見表2。

表1 古籍中針灸治療反酸的穴位及使用頻次

表2 十四經脈中各經脈治療反酸穴位及使用頻次

由表2可知,足少陽膽經、手少陰心經、任脈、足太陽膀胱經4條經脈用穴的累計頻次為47次,占總用穴頻次的71.21%,是選擇治療反酸的常用經脈,其中足少陽膽經腧穴的選用頻次最高。通過表1、表2可以看出,治療反酸的穴位頻次排列和穴位所屬經脈頻次排列存在一致性?,F(xiàn)將中醫(yī)古籍中對前5個常用腧穴的主要記載內容分列如下。

日月:《針灸大成》[5]記載:“日月,主嘔宿汁,吞酸。”《刺灸心法要訣》[5]說:“嘔吐吞酸灸日月”,并注解:“日月穴,主治嘔吐吞酸,針七分,灸五壯?!薄额惤泩D翼》[5]云:“日月(一名神光),在期門下五分……千金云:嘔吐宿汁吞酸,灸神光百壯,三報之?!?/p>

少沖:《普濟方》[5]記載少沖穴“主熱病……舌本痛,咽酸太息”?!夺t(yī)學入門》[5]云少沖“主舌痛,口熱,咽酸,掌熱,心痛”。

輒筋:《類經圖翼》[5]記載輒筋主治“太息,多唾,善悲,言語不正,四肢不收,嘔吐宿汁,吞酸,胸中暴滿,不得臥”。

公孫:《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5]說:“咽酸口苦脾虛弱,飲食停寒夜不消。更把公孫脾俞刺,自然脾胃得和調?!薄镀諠健穂5]記載公孫可以治療吞酸、頭痛、胃中有冷氣。

天突:《普濟方》[5]記載刺天突“治五噎、黃癉、醋心、多唾、嘔吐不止”。《針灸大成》[5]記載天突主治黃疸、醋心、多唾、嘔吐、癭瘤。

3 討論

3.1 中醫(yī)古籍治療反酸所取經脈及穴位分析

雖然中醫(yī)古籍中沒有GERD的病名,但在“吐酸”“吞酸”“嘈雜”“胸痹”“噎膈”“梅核氣”“痞滿”等條文中都可找到GERD相關內容的描述。本項研究以GERD的典型表現(xiàn)之一——反酸作為切入點,對古代文獻中治療反酸的穴位進行梳理。反酸的基本病機為胃氣上逆,與肝膽的關系密切。《靈樞·四時氣》[5]說:“善嘔,嘔有苦,長太息,心中憺憺,恐人將人將捕之。邪在膽,逆在胃,膽液泄,則口苦;胃氣逆,則嘔苦,故曰嘔膽?!泵枋龇此岬耐瑫r伴有膽汁反流的情況,其基本病機為膽氣犯胃,導致胃氣上逆?!端貑枴ぶ琳嬉笳撈穂5]謂:“少陽之勝,熱客于胃,煩心心痛,目赤欲嘔,嘔酸善饑?!备呤孔谠凇饵S帝素問直解》[5]中說:“嘔吐酸水,暴注下迫,乃膽足少陽之病?!痹卺樉娜⊙ㄖ委煼矫?中醫(yī)古籍中治療反酸的17個穴位,使用頻次最多的前5個穴位中就包括膽經的日月和輒筋。日月為膽腑的募穴,有疏肝利膽、和中降逆之效;輒筋可平喘降逆,理氣止痛,且二穴靠近胃腑局部,都有疏利肝膽、和胃降逆之效。

除膽經穴位外,手少陰心經的少沖也是治療反酸的常用穴位。心藏神,脾在志為思,若思慮過度,氣郁化火,灼傷脾胃;或憂思氣結,脾胃運化失司,最終導致胃失和降,胃氣逆而上乘?!峨y經·六十八難》[5]說“井主心下滿”,“心下”為脾胃所居,“心下滿”可理解為胃脘痞滿不舒。臨床所見,GERD患者常伴有胃脘嘈雜或脹滿,乃胃氣不降,郁阻于中焦所致。少沖為手少陰心經井穴,取其清心火,降逆氣,則反酸、痞滿自然消失。公孫為足太陰脾經絡穴,又通沖脈,是降胃氣、止嘔吐的要穴。天突穴解剖位置臨近食管,屬于局部取穴。

3.2 針灸與藥物治療反酸的對比

研究發(fā)現(xiàn),在中醫(yī)古代文獻中采用中藥治療反酸的內容非常豐富,涉及相關藥物17類,共計156種,方劑371個[7]。表明反酸在古代是一種常見病證,但與中藥治療該病證相比,古籍中關于針灸治療反酸的記載無論是穴位數目還是使用頻次都非常少,刺激方式也較為簡略,只有3個穴位在治療中明確提出使用灸法,其他均未指明具體刺激手段。查閱現(xiàn)代文獻,發(fā)現(xiàn)單純使用針灸治療以反酸為主的GERD的臨床報道非常少。2017年7月31日,在CNKI上以“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療”為關鍵詞搜索,共搜到相關文獻1895篇,與針灸有關的文獻,包括采用針灸、針灸與中藥或西藥配合,共67篇,占總文獻數的0.035%。

無論是中藥還是西藥,對治療以反酸為主要癥狀的GERD都有一定的局限性[8]。中藥方面,由于本病常常虛實夾雜、寒熱互見,而藥物的作用通常都是單向的,運用一類藥物治療本病的同時,相對難以兼顧其他方面。若辨證不明,以寒治寒,則會加重病情。西藥治療多針對反酸癥狀,多用抑酸或輔助促進胃動力藥物進行治療,以質子泵抑制劑(PPI)作為首選,主要通過抑酸而達到治療的目的。但GERD出現(xiàn)的反酸,很多是因為胃腸動力障礙(如食道下括約肌一過性松弛)所導致的酸錯位,而非胃酸分泌過多。采用抑酸藥治療后,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緩解癥狀,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反流問題,治標卻傷本。而長期抑制胃酸分泌會使消化能力下降,脾胃會更加虛弱,加重反流[9-10]。

眾所周知,整體性和雙向性是針灸治療的兩個基本特點。針灸治療重在辨病位,多依據經脈循行及病變部位選取相應的治療穴位,且治療并非只針對單一的癥狀。盡管GERD的臨床表現(xiàn)涉及多個系統(tǒng),但其病位清楚明確,主要病機是胃腸動力障礙導致的胃氣上逆,因此更適宜采用針灸治療。通過針灸激發(fā)人體自身的治病能力,調理失衡的臟腑,對于寒熱互見、虛實夾雜型的疾病,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因辨證不明而藥不對癥的情況出現(xiàn)。

“發(fā)皇古義,融會新知”是章次公先生最重要的治學思想[11]。明古之理對今之臨床仍有重要意義。在古代文獻的基礎上,通過實踐來檢驗和評價中醫(yī)古籍中有關反酸穴位治療GERD,同時還需進一步探索針灸治療GERD的新穴位和新方法,以期充分發(fā)揮針灸治療GERD的作用。

猜你喜歡
胃氣反酸經脈
經常反酸燒心怎么辦?
中老年保健(2022年7期)2022-09-20 01:06:56
張景岳對《黃帝內經》脈中胃氣的闡發(fā)與運用
胃部反酸吃什么好
科教新報(2021年50期)2021-01-06 17:47:35
也來談談“胃氣”
胃氣痛片質量標準的研究
中成藥(2018年11期)2018-11-24 02:57:02
中泰傳統(tǒng)醫(yī)學經脈系統(tǒng)比較探析*
生花生可以緩解胃部反酸
胃氣理論的形成與發(fā)展及其臨床意義
老官山漢簡《經脈書》初探
巨闕穴治飯后反酸
愛你(2016年24期)2016-04-11 08:12:12
铅山县| 湟源县| 留坝县| 徐水县| 芜湖县| 盖州市| 门源| 濮阳县| 离岛区| 阜南县| 泾川县| 崇信县| 佳木斯市| 桃源县| 宜兰县| 军事| 都兰县| 合水县| 平安县| 临潭县| 达州市| 赤水市| 玉林市| 竹山县| 新密市| 伊春市| 迁西县| 措美县| 海阳市| 禄丰县| 潢川县| 屯留县| 民县| 城口县| 葫芦岛市| 镇安县| 呼伦贝尔市| 蒲江县| 甘肃省| 若尔盖县| 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