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花開兩處自芬芳
——《牡丹亭》兩個譯本雙關翻譯的譯者主體性分析

2019-02-20 22:08張琳琳肖凌鶴
關鍵詞:雙關語漢學家雙關

張琳琳 ,肖凌鶴

(1.遼寧大學 文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6;2.沈陽師范大學 外國語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4)

傳統戲曲作為中國重要的傳統文化,其唱詞、行文往往帶有強烈的文化意象,因而其翻譯不是簡單的語言互換,而是一種文化翻譯。本文探討的《牡丹亭》的文化翻譯主要集中在雙關語翻譯。雙關語具有精煉、含蓄、詼諧和生動的特點,能夠表達出幽默諷刺、揶揄調侃的藝術效果,它廣泛應用于文學特別是戲劇寫作之中,用以刻畫和塑造人物形象,渲染和烘托戲劇沖突及氛圍。雙關語往往源于漢語言獨特的發(fā)音和結構,能體現戲曲典籍中漢語言的文學性和審美價值,往往是典籍英譯中的難點和“不可譯”所在,可以充分展現翻譯主體的翻譯原則和策略選擇。

一、譯者主體性對中國文學典籍翻譯的影響

譯者主體性是指作為翻譯主體的譯者在尊重翻譯對象的前提下,為實現翻譯目的而在翻譯活動中表現出的主觀能動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譯主體自覺的文化意識、人文品格和文化、審美創(chuàng)造性?!盵1]譯者主體性貫穿于翻譯活動的全過程:不僅體現在譯者對作品的理解、闡釋和語言層面上的藝術再創(chuàng)造,也體現在對翻譯文本的選擇、翻譯的文化目的、翻譯策略等方面。在中國文學典籍英譯中,譯者主體性不僅體現在翻譯過程中的翻譯目標和策略選擇,也體現在中外譯者植根于不同母語的不同文化意識和其對譯作與原作互文關系的理解。

一直以來,中國文學典籍英譯研究者爭論的中心之一就是“由誰譯”,即翻譯主體的問題。關于漢譯英的工作應該由譯入語為母語的譯者完成的觀點在漢學家中間十分普遍,其中原因顯而易見。正如英國漢學家格雷厄姆在他的《晚唐詩選》的長序《論中國詩的翻譯》中所說:“在翻譯上我們幾乎不能放手給中國人,因為按照一般規(guī)律,翻譯都是從外語譯成母語,而不是從母語譯成外語,這一規(guī)律很少例外?!盵2]與此觀點針鋒相對的是很大一部分中國學者的態(tài)度,華東師范大學潘文國教授專門著文對格雷厄姆主張進行批評,文章呼吁中國譯者應在加強英語語言和文化修養(yǎng)的基礎上,理直氣壯地從事漢籍的外譯工作[2]41,這與汪榕培、許淵沖等老一輩為中國文學典籍外譯做出不朽貢獻的翻譯家們的觀點基本一致。鑒于此現狀,通過對《牡丹亭》不同譯本的雙關語翻譯的譯者主體性探析,或可對我們未來戲曲典籍英譯提供借鑒方向。

本文選擇《牡丹亭》兩個國內外流傳比較廣泛的譯本——汪榕培譯本和白之譯本。汪榕培先生在翻譯《牡丹亭》之前已經完成了《老子》《莊子》《詩經》等典籍翻譯工作,積累了豐富經驗和文化資本,先生早年又對詞匯學和英國文學有深入研究,在文學典籍英譯上倡導“傳神達意”的標準,在《牡丹亭》修辭翻譯尤其是雙關語翻譯中,他也一直踐行這一標準。反觀白之,在雙關語翻譯上,他擅長的是用修辭再造的方式將雙關語一一還原,這一方面以英語為母語的漢學家是明顯更為游刃有余的。芮效衛(wèi)曾贊嘆:“白之能一次又一次在英語中找到與原文對等的雙關詞語,我認為這種成就簡直是個奇跡。”[3]此外,白譯文中也動用眾多注釋對典故、詩詞等文化意向加以說明,體現了當代漢學家在翻譯中國文學典籍時的謹慎態(tài)度。

二、汪榕培《牡丹亭》“集唐詩”中的雙關翻譯

《牡丹亭》“集唐詩”以下場詩居多,少部分出現在劇中。這些詩詞往往脫離了原詩語境,在劇中傳達特殊含義:或隱喻角色,或為章節(jié)梗概,其中多用雙關。如何在譯文中傳達出雙重含義同時保留詩句的韻致、風格必然成為翻譯《牡丹亭》一大難點,對譯者英語詩歌的創(chuàng)作能力和中國古代詩詞的底蘊要求極高。

汪榕培先生首先對全文“集唐詩”69首276句進行系統整理校對,并與《全唐詩》原文對比甄別出入。先生翻譯““集唐詩”可謂斟酌反復,字字珠璣,極度重視傳達原文細微之處的“韻”和“意”。在翻譯中汪榕培認為有兩個步驟必不可少:第一步工作是理解詩句的原始意義及字面意義,第二步工作是理解詩句在劇本中的具體意義[4]。以下以兩首包含雙關語的下場詩翻譯為例試分析汪榕培先生《牡丹亭》中雙關語翻譯。

例1:選自第二出:“言懷”

門前梅柳爛春暉,

夢見君王覺后疑。

心似百花開未得,

托身須是萬年枝。

汪譯:When plums and willows grow before the gate,

I see the king but doubts arise when dreams abate.

Myheart contains a hundred blooms in buds,

But as tofind a branch,I have towait.

本詩第一句“門前梅柳爛春暉”取自張窈窕的《春思二首》,第二句“夢見君王覺后疑”取自王昌齡的《長信秋詞五首》,第三句“心似百花開未得”取自曹松的《南海旅次》,第四句“托身須是萬年枝”取自韓的《鵲》,全詩暗喻柳夢梅盼望高中狀元但始終未能實現的失落,寄托了柳夢梅對未來安居樂業(yè)、名垂青史的希冀。其中“梅”“柳”的意象語義雙關:一面暗示柳夢梅的名字,一面象征著風華正茂的青年才俊。汪榕培譯文巧妙使用第一句的“plums and willows”和第三句的“buds”相互呼應,再現原文中“梅柳”與“未開之花”,準確表達了柳夢梅壯志未成、懷才不遇的惆悵之情。譯者以隱喻替代原文的雙關,以“aaba”押韻格式復現原詩尾韻,既豐富了原文的意境,又再現了原詩的韻致,從而實現了其“傳神達意”的宗旨。

例2:選自第十七出“道覡”

紫府空歌碧落寒,

竹石如山不敢安。

長恨人心不如石,

每逢佳處便開看。

汪譯:The Taoist temple stands upon its own,

Where I the Stone bybamboos stayand sigh.

I grieve that human heart is worse than Stone,

And runs wild when temptation chances by.

本詩第二句“竹石如山不敢安”出自杜甫的《絕句四首》,第三句“長恨人心不如石”改自劉禹錫的“長恨人心不如水”。第十七出主要內容是石道姑在獨白中敘述自己的身世。本詩表達了她“身在道觀卻凡心未盡,難免自尋煩惱”的心態(tài)。雙關語在于第二、三句詩中的兩個“石”字:在表層“石頭”的含義之外,還暗指“石”道姑本人。杜詩原抒發(fā)作者在雨中無處棲身的的不安,湯顯祖用此句于文中暗示石道姑不安于現狀的浮躁心態(tài)。汪譯文中一個“runs wild”使石道姑那種見縫插針、急功近利的形象躍然紙上,在譯“石”字雙關時則采用了直譯:以首字母大寫的“Stone”表達姓氏“石”,又在第二行“Stone”之前加定冠詞表示“竹石”之石,既對應了石道姑的名字“Sister Stone”,又保留了“石”字的語義。押韻格式采用“abab”再現原詩韻,最大程度保留了原文詩韻。

綜合來說,汪榕培先生在《牡丹亭》雙關語翻譯乃至整個傳統文化意向翻譯上更注重“傳神達意”,更擅長再現原文詩詞、唱詞的韻律和風格,譯文更雅正古樸,這得益于他深厚的古漢語素養(yǎng)和多年在母語文化滋養(yǎng)下沉淀出的底蘊,是國外譯者及漢學家無法企及的,也是今天國內傳統文學典籍翻譯家的特點和優(yōu)勢所在。

三、白之《牡丹亭》雙關語翻譯

白之在《元明戲劇的翻譯與移植》等文章中不止一次感嘆翻譯中國戲劇的不易,他認為困難之一在于中國劇作家沉醉于文字游戲的樂趣?!霸谠獎≈羞@一點已相當明顯,而到了明劇中幾乎成為惡癖:當元劇的活潑逐漸消失時,劇作家們似乎躲開生活而轉向語言內部以搜尋靈感和素材”[5]。在《牡丹亭》選譯本所涉及的章節(jié)中,這種現象還不太明顯,也只是在《閨塾》《鬧殤》偶爾點綴而已。但是當白之翻譯的范圍擴大到全書55回時,雙關、暗諷等文字游戲成為添加喜劇色彩、推進情節(jié)發(fā)展、刻畫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出現頻率高達30余次。因此,對文字游戲的成功處理與否直接關系到譯文質量的高下。以下以兩處雙關翻譯為例說明白譯本翻譯策略。

在第三十八出,敵將李全一段念白如下:“俺溜金王奉大金之命,騷擾江淮三年。打聽大金家兵糧湊集,將欲南征,教俺淮揚開路,不免請出賤房計議”。李全有勇無謀,但有個善于謀劃的夫人,他心緒不定之時,想要請妻子前來商議對策,于是有了下面的對話:

例1:選自第三十八出“淮警”(凈)(不免請出賤房計議)(I must discuss strategywith mywife,myold lecher)

中軍快請。Aides,summon her.

(眾叫介)AIDES(shoutingin unison):

大王叫箭坊。Our Prince summons his old fletcher!

(老旦扮軍人持箭上)OLDCRONE(enters,bearinga bundle ofarrows):

箭坊俱已造完。Here I am,and here are the arrows I’ve just fletched.

(凈笑惱介)狗才怎么說?LI(at once amused and angered):What’s this,crackbrain?

(老旦)大王說,CRONE:Your majesty said to summon the old fletcher to

請出箭坊計議。discuss strategy.

(凈)胡說!俺自請楊娘娘LI:Rubbish!I called for Dame Li,

是你箭坊?What’s she got todowith arrows?

(老旦)楊娘娘是大王箭坊,CRONE:Well,I make’em,

小的也是箭坊。She’s your butt!

此處文字游戲是基于諧音雙關造成詼諧幽默的效果,李全介紹自己妻子時稱之為“賤房”,這種內心獨白時的謙稱在戲劇中極常見,而其下屬不懂“賤房”何意,將之理解為“箭坊”,故有了后面引發(fā)歧義的笑料。白之選用“l(fā)echer-fletcher”兩個讀音拼寫都極為相似的單詞重現原文的誤讀:稱呼妻子的“old lecher”被士兵聽成造箭的“fletcher”,其間因諧音產生的歧義與原文“賤房—箭坊”如出一轍,殊途同歸,令人不得不贊一聲神來之筆。諸如此類創(chuàng)造性文化補充手法在全文三十多處雙關語的翻譯中比比皆是。也因此,白之譯文得到了從漢學家到普通讀者的稱贊。美國著名漢學家宣立敦評價道:“白之譯文風格變異的絕技將其翻譯推上新的高度。從評論者的角度而言,他翻譯的《牡丹亭》足以與霍克斯所譯《紅樓夢》相提并論,二者分別筑建起中國戲劇和小說翻譯的豐碑。這一經典翻譯呈現的經典作品值得每位學者和中國文學愛好者擁有?!盵6]芮效衛(wèi)認為白之的譯文不負眾望,“漢語原文雖晦澀難懂,令人懊惱,但譯者卻以清晰流暢的英文將之譯出,堪稱一絕!”[3]英語文化系統對《牡丹亭》白之譯本的認可應該值得國內譯界有志于典籍外譯的學者研究和深思。

另一例雙關在第二十出“鬧殤”,杜麗娘死后,其父杜寶在妻子建議下打算將漏澤院作為祭田,此舉引發(fā)了杜麗娘生前的私塾先生陳最良(人稱陳絕糧)和尼姑庵里的石道姑之間的爭奪。

例2:(老旦)老爺,需置些祭田才好。

(外)有漏澤院二頃,撥資香火。

(末)這漏澤院田,就漏在生員身上。

(凈)咱號道姑,堪收稻谷。你是陳絕糧,漏不到你。

(末)秀才口吃十一方,你是姑姑,我還是孤老,偏不該我收糧?

白譯:MADAMCHEN:My lord,there should be some lands assigned tofurnish the expenses.

TU PAO:There are some thirty acres of grace and favor land lying fallowwhose yield will supply the cost ofthe shrine.

CH’EN:These grace and favor fields will grease and flavor mydiet!

SISTER STONE:When you see a Taoist sister,it’s your duty to assist her;but I can’t see any of this comingtoyou,Mister“Ch’en NoFood!”

CH’EN:As a lay priest I“eat eleven directions.”You’re only one spinster,but I am a bachelor and a Bachelor of Arts,too,so it’s mine should be the greatest portion.

原文中雙關語共有四處:一是“漏澤院”之“漏”與“漏在生員身上”之“漏”;二是“道姑”與“稻谷”;三是諢名“陳絕糧”一語雙關;四是“姑姑”與“孤老”取諧音雙關。此段雙關語使用密集堪稱全書之最,若做詳盡意譯譯文勢必冗長無味,丟了原文的簡潔明快;若刪去雙關不譯又有損原文語言的精彩,因此極度考驗譯者的再創(chuàng)作能力和英文寫作功底。在此,白之再次顯示出作為母語譯者的漢學家在目標語言靈活處理上的巨大優(yōu)勢。

第一處雙關翻譯中,白之巧妙設計了“漏澤院”的譯名“grace and favor fields”,與之后的動詞“grease and flavor”發(fā)音、拼寫皆相似,成功再造了原文雙關語效果。類似的手法同樣用于第二處雙關的翻譯中:將原文“道姑”與“稻谷”的諧音用譯文“sister”和“assist”代替,但此處譯文與原文意思不相符,可以看出翻譯主體在雙關修辭翻譯無法準確再現時策略選擇:可讀性優(yōu)先于準確性。

第三處“陳絕糧”的譯文尤其大膽:直接使用“Ch’en NoFood”,十分符合石道姑此時急于得到祭田、口不擇言的焦躁心態(tài)。最后一處譯文更是令人驚嘆白之的絕妙文筆:竟將“姑姑”與“孤老”譯為“spinster”與“bachelor”(分別意為“老而未婚的女子”和“單身漢”),更找到“bachelor of art”(文學學士)替代“秀才”一說,幾乎嚴絲合縫地再現了原文詼諧精妙的文字。

綜合而言,白之與其他優(yōu)秀漢學家譯者特點相近,其《牡丹亭》譯本特點是語言優(yōu)美自然,可讀性強,在雙關語翻譯中往往精巧采用英語的其他修辭進行再現,使得譯文地道輕快,得到了普通讀者的喜愛。但緣于其漢學家的譯者主體性,在較為深刻繁復的傳統文化節(jié)點上,白譯本有力不從心之處,不得不在原文的再現和譯文的通達間做出他的選擇。

四、白譯本《牡丹亭》在英語國家成功推介的因素

《牡丹亭》英譯本目前比較著名的有漢學家白之的選譯本和全譯本,許淵沖譯本,汪榕培譯本,張光前譯本等。

幾個譯本比較之下,白之譯本的普及程度仍然在英美兩國處于絕對的壓倒地位。其中諸多因素復雜,決不能籠統得出結論白之譯文優(yōu)于其他。事實上《牡丹亭》白譯本翻譯并非完美無缺,也曾被國內學者和其他漢學家撰文指出不當之處。因此白譯本的經典化不代表《牡丹亭》后續(xù)翻譯無需進行。但我們不能對目前國家推介效果不佳的現實視而不見,一意孤行,而應該重新考慮文學典籍乃至整個文學作品英譯的工作方式和對外推介模式,客觀、冷靜地看待目前中國戲曲文學外譯作品的傳播現狀。以下試分析這一譯介個案成功的因素,并作出相應反思。

一是白譯文發(fā)表的時間較早,占得先機。早在1972年,白之在Grove Press推出的《中國文學選集(2)》(AnthologyofChinese Literature Volume 2:From the 14thCentury to the Present Day)在“明朝”這一目錄之下,白之將湯顯祖《牡丹亭》冠之以“明朝戲劇的杰作”,并選譯了《閨塾》《驚夢》《寫真》《鬧殤》四出。自此,《牡丹亭》出現在美國大中學校師生的視野之中,成為不斷閱讀、品評的對象。到1980年全譯本的出現則將《牡丹亭》的譯介推向新的高度,白之在全譯本的翻譯中不僅對之前的譯文進行了大量修改和優(yōu)化,在曲牌名、唱詞、用典等方面也調整了翻譯策略。其后幾十年,英語世界諸多中國文學研究者將白譯本《牡丹亭》作為權威英文參考資料。白譯本在英語國家逐漸經典化。

二是白譯文在傳統文化因素尤其是古詩詞的翻譯上盡量流暢地道,可讀性比較強。在戲劇唱詞翻譯中主張盡量避免刻意追求押韻,譯者也無需嚴格遵循原文的節(jié)奏,而是做到“節(jié)律對應”[5]86,減輕了原文中古代漢語造成的閱讀障礙。葛浩文先生曾說:“我認為一個做翻譯的,責任可大了,要對得起作者,對得起文本,對得起讀者……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要對得起讀者,而不是作者?!盵7]這也是漢學家翻譯中國文學的普遍觀點。正如霍克斯的《紅樓夢》譯本在英語國家接受更廣并不能籠統地說霍譯本優(yōu)于楊譯本,只能說霍克斯譯本在英語讀者中更易于接受,白譯本流傳更廣重要原因之一是譯者主體性更傾向于譯入語的可接受性,考慮更多的是讀者而不是原作者。

三是白譯本為英語國家媒體的主動譯介成果,圖書生產、發(fā)行、推廣模式符合自由市場下以讀者為目標的圖書推介模式。具體體現在譯介作品選擇極具中國特色的代表作品,由本土印第安納大學出版社出版發(fā)行,作品推介則跟隨目標語國家主流媒體,并由國外知名的漢學家、學者撰寫書評、發(fā)文推介、評論。這給我們的傳統文學對外傳播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和出路:期待大量西方讀者來閱讀中國的古典文學作品是不現實的想法[8],因此,首先在譯介之前必須進行精心選擇作品,挑選情節(jié)吸引人、故事打動人,語言優(yōu)美流暢的作品,避免包含過多中國式說教和情愫、描繪封建社會非人性非正義場面的作品。之后,在譯介過程中更多依托圖書出版發(fā)行的“本土化”,大膽使用目標語國家本土力量,把選題、策劃、印刷和發(fā)行放在對象國家和地區(qū),充分與本土學術機構、新聞媒體合作,最大限度地拓展和傳播中國文學的影響力。這其中不止包括譯者主體的身份問題,還有出版發(fā)行問題,以及出版物的合作推廣問題等。這些問題不解決,我們將陷入自己翻,自己買,自己讀,自己研究的死循環(huán),傳統文化對外傳播在戲曲文學這一領域就成了一紙空談。

五、結語

“四個自信”中最為學界矚目的就是“文化自信”。堅定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自信,這是我們的文化得以繁榮興盛的根基。這一新時代的偉大目標鼓舞著廣大學者勇敢承擔傳承、傳播中國經典文學作品的歷史使命。同時,更要求我們審視自身,厘清現狀,在文學典籍對外傳播的過程中不盲目、講策略,除了要思考以上“如何譯”和“由誰譯”的問題之外,更要做好譯成作品的宣傳、推廣、發(fā)行等后期工作,切不能以為典籍傳播的工作僅僅在“翻譯”的過程。因此,我們不僅要探討中國古代文學的翻譯策略和翻譯主體的選擇,也要通過中國文學譯本在西方傳播現狀的對比分析探討中國古代典籍對外傳播中真正存在的阻礙,并針對其探討研究相應的對策,以期實現真正的“牡丹花開異域香”。

猜你喜歡
雙關語漢學家雙關
著名漢學家史景遷逝世,享年85歲
語音隱喻視角下的韓國語諧音雙關句研究
美國漢學家巴托爾德·勞費爾的首次中國考察
感悟“雙關”修辭 提高習作能力
概念整合理論視角下的雙關語認知
美國漢學家艾思柯譯介《紅樓夢》研究
俄語雙關語及其漢譯技巧探究
海外漢學家影廊
雙關
德拉巴斯蒂塔的戲劇雙關語翻譯模式研究
封开县| 章丘市| 英山县| 得荣县| 新邵县| 宣化县| 晋江市| 新化县| 弥勒县| 阿拉善盟| 新邵县| 长武县| 扎鲁特旗| 四子王旗| 阜宁县| 枞阳县| 桐城市| 东山县| 沛县| 浑源县| 喀什市| 台东县| 陕西省| 巴东县| 茌平县| 鸡泽县| 开江县| 诸暨市| 大关县| 大安市| 米易县| 视频| 东辽县| 华阴市| 襄汾县| 玉山县| 甘德县| 澜沧| 巴楚县| 柘城县| 建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