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西理工大學 文學院,陜西 漢中 723000)
自然美對于中國來說是舶來品,大概20世紀初隨著美學概念一起降落。因此,中國關于美學,特別是關于自然美的諸多研究深受西方影響。西方傳統(tǒng)美學關于自然美的闡釋主要以康德為中心,后經(jīng)黑格爾等人的繼承和發(fā)展,美學成為藝術哲學,而自然美學被排除在外。自然美因其作為一個經(jīng)典范疇及基礎性課題,不僅在西方,也是中國美學界關注的熱點??v觀自然美方面的探索及闡述,大都淪為政治教化的工具或被隱匿在藝術哲學中。荒野哲學作為西方1970年代以來生態(tài)批評的重要理論,將自然、山水納入文學研究的重要范圍之中。于西方世界而言,曾呈現(xiàn)“美在形式的和諧與統(tǒng)一”“美在內(nèi)在生命”等內(nèi)涵。對于中國,在20世紀中期,探索自然美的意蘊時,曾顯現(xiàn)四種相異的觀點:自然美在自然性上、自然美在觀念形態(tài)上、自然美在意識形態(tài)上、自然美在社會實踐上等,學界對自然美問題聚訟紛紜、莫衷一是[1]。
對于自然美的闡釋分析,在西方尤為普遍,康德在其著作“三大批判”之一的《判斷力批判》中將審美理念與藝術表象融通,含蘊地表達出展現(xiàn)主體自由力的藝術高于不包含任何審美理念的自然。后經(jīng)黑格爾發(fā)展成為“藝術美高于自然美”[2]4的命題。
黑格爾在《美學》第一卷開篇就直言藝術美高于自然美:“根據(jù)‘藝術的哲學’這個名稱,我們就把自然美除開了……不過我們可以肯定地說,藝術美高于自然美。因為藝術美是由心靈產(chǎn)生和再生的美,心靈和它的產(chǎn)品比自然和它的現(xiàn)象高多少,藝術美也就比自然高多少?!盵1]4黑格爾將自然美放在藝術美之后,且認為美學作為藝術哲學,應該將自然美排除在外。又“自然美只是屬于心靈的那種美的反應,它所反應的只是一種不完全、不完善的狀態(tài),而按照它的實體,這種形態(tài)原已包含在心靈里?!盵1]5把自然美當作藝術美中的一小部分看待,認為自然美是“不完全”“不完善”的美。黑格爾指出當時關于美學研究的傾向:“把美學局限于美的藝術也是很自然的,因為盡管人們常談到各種自然美……卻從來沒有人想到要把自然事物的美單提出來看,就它來成立一種科學,或作出系統(tǒng)的說明?!盵2]5而且“就自然美來說,概念既不確定,又沒有什么標準”[2]5??梢姡敃r大多數(shù)人都將關注點集中在藝術美的研究上,而忽略了自然美的價值。
把自然美排斥在美學以外的還有英國視覺藝術批評家克乃夫·貝爾,在他看來,一切藝術的基本特點絕不在于對現(xiàn)實的再現(xiàn),而必須是對某種特殊感情的親身感受。只要我們能夠找到在一切藝術中喚起我們審美情感的普遍性質,也就解決了藝術的基本性質。這性質即“有意味的形式”:“離開它,藝術品就不成其為藝術品;有了它,任何作品至少不會一點價值沒有?!盵3]4這里從情感角度展現(xiàn)審美以及藝術本質的關系?!坝幸馕兜男问绞菍δ撤N特殊的現(xiàn)實之感情的表現(xiàn)”[3]67,“藝術家的感情只有通過形式來表現(xiàn),因為唯有形式才能調動審美感情”[3]37,“有意味的形式是藝術之基本性質”[3]10。由此可見,貝爾從情感出發(fā)探討藝術及其審美,強調能夠調動情感因素的只有形式,而這種形式被稱為“有意味的形式”。貝爾從關注形式到感悟美學,但把自然界花鳥、蝴蝶等自然事物排除在“有意味的形式”之外,因此,他否定自然美在美學上的地位。
美學在中國作為舶來品,一直深受西方傳統(tǒng)美學影響,特別是康德美學和黑格爾的美學理論,曾一度被奉為經(jīng)典美學圭臬。西方美學的傳入,最初是李澤厚、蔣孔陽等對西方美學著作的翻譯,國內(nèi)研究者皆以此為基準分析研究美學。因此,也出現(xiàn)同樣的問題:重視藝術美而忽略甚至貶低自然美。
國內(nèi)美學研究,主要以朱光潛、李澤厚等為主力。美學家朱光潛一直側重于文藝美學的探析,但在自然美的內(nèi)涵及與藝術美的關聯(lián)方面也不乏關注,主要把自然美歸入藝術美的范疇。在《談美》這一著作中,甚至出現(xiàn)否認自然美這一概念合法性的傾向:“一般人常歡喜說‘自然美’,好像以為自然中已有美,縱使沒有人去領略它,美也還是在那里。 ……其實‘自然美’三個字,從美學觀點來看,是自相矛盾的,是‘美’ 就不‘自然’,只是‘自然’就還沒有成為‘美’。 ……如果你覺得自然美,自然就已經(jīng)過藝術化,成為你的作品,不復是生糙的自然了?!盵4]48又“美的欣賞也是如此,也是把自然加以藝術化”[4]48。朱光潛認為自然美也是藝術美的一種,其實是把自然美納入藝術美,自然美并沒有獲得自己獨立的地位,甚至他也曾懷疑自然美這一概念的合法性。
中國美學史上曾出現(xiàn)多次美學大討論,而在20世紀中期的美學談論熱潮中,對“自然美”的本質進行激烈論辯,而作為提倡“自然美”的客觀社會說的代表李澤厚,強調自然性與社會性的統(tǒng)一,認為自然美是一種客觀社會性的存在。于《美學三書》中專門列一小節(jié)探討自然美,指出:“整個美,不但形式美,而且自然美都是人類歷史的產(chǎn)物。美的自然是自然人化的結果。”[5]454
而實踐美學的倡導者主要以李澤厚與蔣孔陽為代表,強調自然美是那些經(jīng)過“人化”之后呈現(xiàn)出的“人的本質力量”,人的感官可以感知,并能引起人的精神愉悅的自然現(xiàn)象的美;自然美只有對人才有意義。李澤厚為代表的實踐美學,認為自然美依附于人類這個審美主體,是“人化的自然”,離開人類這個審美主體,也就沒有意義,自然美成為人類個體的附庸。他們的觀點同時顯現(xiàn)出自然美發(fā)展的歷史性特征,未得到應有的重視和獨立的地位。
以上可知,自然美在東西方研究史上皆存在被貶低的傾向,一直被作為藝術美的一部分或者對立面而存在,是藝術美的陪襯。究其緣由亦清晰可見,因自然美或者說整個美學的概念和學科特征皆從西方空降而來,最初對于美學的研究也只是通過譯介西方的美學著作而進行。但對于美學這樣一個抽象而深奧的學科,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也在不斷得到充實和拓展。
傳統(tǒng)美學在東西方研究中有一個共性:對自然美學的忽視甚至貶低,藝術美被置于自然美之上,隨著美學研究的進展,美學家們也逐漸意識到美學研究的偏向,將研究視野轉向被長期忽視的自然美學,于是出現(xiàn)與自然美密切相關的生態(tài)美學和環(huán)境美學,在一定程度上喚醒了人們對自然美的關注。
當代中國生態(tài)美學的奠基者曾繁仁,于2008年發(fā)表了《論生態(tài)美學與環(huán)境美學的關系》,這篇文章呈現(xiàn)了生態(tài)美學與環(huán)境美學這一學界所聚焦的問題。環(huán)境美學于20 世紀 60年代在西方社會嶄露頭角,由于環(huán)境問題日益嚴峻,也遇到美學學科自身呼吁新的理念以適應當前需要,環(huán)境美學便應運而生。西方環(huán)境美學之父羅納德·赫伯恩曾在一篇重要文獻《當代美學及自然美的忽視》中首先指出傳統(tǒng)美學理論對自然美的忽視,認為美學研究應同時關注自然美和藝術美的探討。隨后他對自然美與藝術美進行辨析,指出鑒賞自然需要一種不同于藝術的方法和理論,因為相比藝術,自然是在不斷變化中融入了觀賞者多重感官體驗和理解。赫伯恩的觀點突破了傳統(tǒng)美學的狹隘,糾正了傳統(tǒng)美學的偏頗,引起人們對自然美學的關注,也為環(huán)境美學指引了一條光明之路。而專注于環(huán)境美學研究的同時也關心自然美學的陳望衡認為,環(huán)境美學是一門應用科學,“是研究環(huán)境的美學價值的學問,它既是整個環(huán)境科學的一個組成部分,又是美學的分支學科”,其理論基礎“就是自然人化與人的自然化”[6]。雖然環(huán)境美學與自然美學密切相關,一定程度上將人們的注意力由藝術美轉移到自然美領域,但在其理論研究上,仍然沒有把自然美作為主體探討。但我們無法否認環(huán)境美學的價值,提出嶄新的美學概念,突破了傳統(tǒng)美學的“靜觀”理論,把美學引向環(huán)境美學、日常美學等方面的意義。
20世紀80年代生態(tài)美學興起,中國學術界在1994年首次提出生態(tài)美學論題。生態(tài)美學研究者們認為,自然美是自然物的美以及人賦予自然物的內(nèi)在精神價值,是傳統(tǒng)美學的概念;而生態(tài)美是人與自然處于和諧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自然物的美,是和諧的整體生態(tài)系統(tǒng)所顯示的審美意義,出現(xiàn)了自然生態(tài)美這個新的概念。在生態(tài)美學研究中,他們認為傳統(tǒng)美學對自然美的探討主要集中在自然美是自然界事物的美以及是“人”這個審美主體賦予自然之美的內(nèi)涵上。這些觀點,主要把自然美作為藝術美的襯托或者甚至認為自然美也是藝術美的一部分,自然美沒有自己獨立的地位。而生態(tài)美學家側重自然生態(tài)美的探討研究,以生態(tài)系統(tǒng)中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為美,在這里任何破壞自然、貶低自然的觀點和行為都會被排斥,自然美作為獨立的美受到一定的關注。在曾繁仁看來,生態(tài)美學其實是一種新型美學觀念,而非作為獨立的學科存在,其理論的中心原則在于突破以往強調人類中心主義的生態(tài)觀。自然美觀念倡導“生態(tài)自然之美”,“力主自然與人的‘平等共生’的‘間性’關系,而不是傳統(tǒng)的認識論美學的‘人化自然’的關系”[7]。生態(tài)美學拓展了美學研究的范圍,提出美學研究的新觀念,但是也應關注到自然美并未被當作主題來探討,而是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強調這種整體的美學觀。
對自然的欣賞走向參與美學的相關理念,參與美學也是當代生態(tài)美學的審美觀,是由美國環(huán)境學家阿諾德·柏林特在批判繼承前人觀點的基礎上提出的理念。他強調審美的“經(jīng)驗融合”“身體化”和“連續(xù)性”?!敖?jīng)驗融合”即針對傳統(tǒng)審美主要強調視覺和聽覺,而參與美學注重“聯(lián)覺”,也就是多種感知器官的調動,人體感知的全面、多角度的參與、感知?!吧眢w化”是相對于傳統(tǒng)的“身心”二元對立而提出的,強調身心的和諧感知?!斑B續(xù)性”發(fā)展了杜威對連續(xù)性的分析,注重身心、人與環(huán)境等的連續(xù)。參與美學中自然有其獨立的地位,對自然美的欣賞注重身心參與,強調深入體驗,是全身心沉浸于自然美的氛圍,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中國古典哲學強調“天人合一”,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在《二十五章》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倍f子言:“夫天地者,古之所大也,而黃帝堯舜之所共美也?!?《莊子·天道》)把“人道”看成是“天道”(自然)的賦予,“人道”即“天道”?!暗婪ㄗ匀弧睆娬{“道”的來源,孕育于自然萬物。中國傳統(tǒng)文化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而西方傳統(tǒng)主張對自然的征服,隨著環(huán)境問題層出不窮,西方才逐漸意識到對“自然”的保護。對于自然美的欣賞,參與美學有諸多可借鑒之處,而中國自然美學的建構,本身就有諸多的優(yōu)勢,古代先哲留下的精神財富,有待我們吸收借鑒。
休閑美學對待自然美的態(tài)度及思維模式,有利于自然美學的建構。隨著科技的高速發(fā)展,人們進入快節(jié)奏的生活,時刻面臨多重壓力,需要偶爾的放松來緩解自我緊張的狀態(tài),加之人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有一定的可自由支配時間,休閑便進入人們的生活。運動保健、刺激的游樂活動、休閑娛樂和觀賞體驗皆可稱為休閑活動,對自然萬物的欣賞則屬于最后一種。以休閑的態(tài)度去欣賞自然美,待春暖花開時,與友人同行,登高望遠,既可以強健體魄,又可在自然美景中放飛自我,陶冶性情?!皩徝缼в辛钊私夥诺男再|,他讓對象保持它的自由和無限,不把它作為有利于有限需要和意圖的工具而起占有欲加以利用。”這里黑格爾強調“審美帶有令人解放的性質”,通過審美活動,我們可以達到自我健康的釋放和精神的陶冶。雖然休閑美學站在“以人為本”的視角談論審美,但是對于自然美的欣賞,強調以健康、積極的態(tài)度進行,休閑美學的核心理念及思維方式對于自然美學的建構啟迪深遠,未來對自然美的研究闡釋,必然應立足于一種積極健康的方式,必然也應“以人為本”。因此,休閑美學關于賞析自然及其對待自然的態(tài)度,促進了自然美學的構建,也即休閑美學包含自然美的欣賞及所持態(tài)度。
環(huán)境美學和生態(tài)美學為當前美學研究提供了一種新的概念,拓展了美學研究的范圍,把人們的關注點引向一直被忽視的自然美學,而休閑美學的思維模式和積極健康的理念,則為自然美學的建構呈現(xiàn)一種可持續(xù)之道。但它們雖與自然美密切相關,終究未能把自然美作為研究主體而探討,各有自己的主體研究對象。
無論傳統(tǒng)美學、分析美學都強調藝術美的獨特價值,自然美始終作為配角出現(xiàn)在美學舞臺,環(huán)境美學、生態(tài)美學的出現(xiàn),使得人們的視線有所轉移,意識到對自然美的忽略。但是在當前科技高速進步、消費化的時代,自然美能否成為美學研究的主要對象?當前美學研究的范圍已大大拓展,涉及到心理學、地理學、生態(tài)學、身體美學、休閑美學、參與美學等眾多領域,跨專業(yè)、跨學科研究成為熱點,那么自然美學將何去何從,值得我們深思。
上文我們一直在探討西方傳統(tǒng)美學的觀點,認為“藝術美高于自然美”,而在另一方面也有一部分人認為“自然美高于藝術美”。法國啟蒙思想家、美學家狄德羅在1752年《關于美的根源及其本質的哲學探討》(即《論美》)中提出了“美在關系”這一創(chuàng)造性觀點,認為美是一切具有美的性質的存在物的共同性質。狄德羅談到大自然高于藝術,自然美高于藝術美。“只有建立在和自然萬物的關系上的美才是持久的美!”[8]這是狄德羅在探討戲劇藝術時提出的觀點,認為戲劇藝術應該基于自然,表現(xiàn)出自然的情境,這樣創(chuàng)造出的戲劇才是美的。是他堅持藝術摹仿自然的藝術觀的一種表現(xiàn),然而并不是強調對自然的完全的抄襲,是希望藝術創(chuàng)造能夠真實再現(xiàn)自然美,使得觀眾(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作為法國啟蒙時期的思想家和美學家,雖然受到時代、歷史環(huán)境限制,本質上并不甘心做自然的追隨者,但是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意識到自然美的價值并倡導藝術家們遵循,已經(jīng)突破了以往藝術家強調藝術美高于自然美的觀點,值得關注。
英國畫家威廉·荷加斯在1753年發(fā)表美學專著《美的分析》,論證了“蛇形線是最美的線條”這一形式美的重要命題,是對西方形式美學的承襲,強調美的六大原則——適應、多樣、統(tǒng)一、單純、復雜、尺寸,著重探討純粹自然物的審美規(guī)律。有自己獨特的研究方式即“用自己的眼睛進行觀察”,強調觀察純粹自然的形式之美。在自然美與藝術美的關系上,荷加斯明確提出“自然高于藝術”[9],他指出藝術的來源是現(xiàn)實,對藝術美的領悟和藝術技巧的把握不能從藝術品本身獲得,相對于自然,藝術只是仿造品。然而一些藝術家忽略大自然的創(chuàng)造,企圖從藝術品中獲得現(xiàn)成的啟發(fā),最終只會以失敗而告終。荷加斯對美的分析,強調的是對純粹自然形式的欣賞,把自然美的地位擺在藝術美之上,是較早發(fā)現(xiàn)自然美并應用于自己創(chuàng)作中的美學家。
無獨有偶,其實在中國傳統(tǒng)哲學中,尤其重視關于自然美的闡釋?!吨芤住冯m然不是一部美學著作,但其是中華文化之源,蘊含美學智慧。不論是當前美學研究的生態(tài)美學、生命美學還是身體美學等,《周易》這部經(jīng)典之作都多少有涉及。宗白華于《中國美學史中重要問題的初步探索》言“《易經(jīng)》是儒家經(jīng)典,包含了寶貴的美學思想”[10]332?!吨芤住返闹黧w是卦象,《系辭傳》下說:“古者包犧(又作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紋)與地之宜(儀),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11]651可見《周易》是通過“仰觀俯察”“近取遠觀”的審美觀照方式而創(chuàng)作,觀察對象則是大自然的萬物,立足于天地之間。可見《周易》的審美對象即是純粹的大自然,通過總結大自然的四季變化規(guī)律來觀照人類世界,自然在此時是研究的主體。
被稱為“體大慮周”的著作《文心雕龍》,是南朝劉勰留下的驚世之作,不僅系統(tǒng)地分析了文學的構思、創(chuàng)作、作家、作品以及鑒賞,且蘊含豐富的美學思想。其中不乏對自然美的描述,包括自然美的起源、特征以及與藝術美的關系。關于自然美的起源,《文心雕龍·原道》言:“文之為德也大矣,與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黃色雜,方圓體分……此蓋道之文也。”[12]9又“傍及萬品,動相植皆文;龍風以藻繪呈瑞……夫豈外飾,蓋自然耳。至于木籟結響,調如竽瑟;泉石激韻,和若球惶;故形立則章成矣,聲發(fā)則文生矣?!盵12]10可見,劉勰于《文心雕龍》中指出自然萬物,無論是龍鳳、虎豹,還是云霞、草木,都有一種“與天地共生”之美,即自然美是自然本身的一種美,“夫豈外飾,蓋自然耳”,并非是外力(人)所創(chuàng)造的美。正因為劉勰認為自然美是自然物的自然屬性,所以他尤其崇尚自然,在藝術上主張美貴在自然。認為“辭之所以能鼓動天下者,乃道之文也”。在劉勰看來,文辭的魅力,其實在于自然的特性,自然流露才是美。就自然美與藝術美的關系方面,他認為自然美不僅關系著藝術美創(chuàng)造過程中的審美感受以及藝術構思,而且也關系著藝術美創(chuàng)造過程中的藝術表現(xiàn)?!段男牡颀垺の锷菲劇扒橐晕镞w,辭以情發(fā)”[12]414,作家首先有感于自然事物,調動自身被觸動的情感,而后順著情思即興創(chuàng)作。所以自然美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是創(chuàng)作之源。
宇宙是一個整體,其包含的萬事萬物也是一個整體,蘊含生機與生命特質的文學作品同樣是一個整體,整體把握對象是中國古人重要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也深深地影響著他們對文學的理性思考。強調“心”是萬物之靈,而有情性的人主動“應物斯感”、“人稟七情”??追f達于《詩大序正義》言:“詩者,人志意之所之適也?!局m,外物感焉。”“目既往還,心亦吐納”是劉勰對心的主動性的描繪。在心物關系的傳達方面,物被賦予多樣的色彩,而人始終居于主動的地位。正如《樂記》所說的“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感物”論是中國古典詩學的重要理論,注重物對人的感染及觸動,更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心物之間交相輝映。其在感物階段的“動心”,就不僅僅是由景生情,“物色之動,心亦搖焉”,而更多和更為重視的是,創(chuàng)作者(創(chuàng)作主體)將內(nèi)心之情韻自然融入到事物或景色,借助自然景色或外部事物傳達情思。王夫之于《詩繹》談到,這是“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薄叭收咭蕴斓厝f物為一體,使有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有未盡處”(《王文成公全書·傳習錄》)。人是自然萬物之一極,“為天地之心”(《禮記·禮運》),因此人的責任更為重大,“天地以生物為心”。(朱熹《仁說》)
關于自然美的未來發(fā)展,西方雖有“自然美高于藝術美”的論題,但是這并非是關于自然美發(fā)展的應有之路。無論是認為“藝術美高于自然美”還是“自然美高于藝術美”的觀點都有些極端。站在客觀的立場分析,自然美的未來不應該是踩著藝術美而飛速直上,這樣就和傳統(tǒng)美學踩著自然美而高舉藝術美的方式一樣,是主觀而偏頗的。自然美的發(fā)展其實也離不開藝術美,沒有藝術美何來自然美的概念,它們本應是美學中相互區(qū)別而產(chǎn)生的概念,是美學中兩個重要的、基本的范疇。針對自然美與藝術美的問題,不可簡單歸結于“自然美高于藝術美”或“藝術美高于自然美”,首先應明確其不同的研究主體和研究對象,其次應梳理清晰其各自的側重點以及研究的核心概念。但是兩者在研究方法、思維模式以及可持續(xù)、健康、積極的發(fā)展理念層面達到自然的契合,是可以相互借鑒而互通的。那么自然美應何去何從?
首先,對自然美的認識應借鑒形式美學的相關理論,回到自然本身,確立以自然為主體的審美研究。古希臘美學三大家是畢達哥拉斯學派、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美是和諧與比例”[13]14,柏拉圖認為“美是理念”即“美是美本身”(《文藝對話集》),亞里士多德認為“任何事物都包含形式和質料兩種因素,而形式是事物的第一本體”(《形而上學》)。形式美學研究的是純粹自然物質形式美的規(guī)律,把事物看成是由各種線條和圖形組合而成的,因為這些線條的本質是美的,所以事物也是美的。形式美學是有缺陷的,它們從形式與情感的關系研究美,能引起人們情感的方式即是美的,反之則是不美的。但是我們應該注意到其研究視角是純粹的自然物質,是自然物質本身的線條形式。對于自然美的認識,理應回到自然事物本身,比如看到一只蝴蝶,我們不應該只是考慮它是否有害,而是回到蝴蝶本身,觀察它鮮艷的顏色、翩翩起舞的翅膀、輕盈的舞姿。對于一片飄飛的樹葉,我們不應只是為秋天的到來而悲涼,而是回到樹葉這個事物本身,關注它細致的紋理、自然的顏色。其實這種對自然美的看法,康德曾用“審美無利害”來描述,他也是形式美學家之一。當我們從自然本身去認識自然時,才會真正把自然看作是審美對象,把自然美作為主要對象來看待。
其次,在審美觀念層面,借鑒生態(tài)美學的理念,突破“人類中心主義”的立場,凸顯“生態(tài)”的深遠意義。生態(tài)批評于20世紀70年代以來地位逐漸躍升,出現(xiàn)諸如克洛伯爾、唐納德·沃斯特、格羅特費爾蒂、勞倫斯·布依爾與斯洛維克等著名的生態(tài)批評家。他們以生態(tài)的視角進行文學批評與鑒賞,強調新的審美觀——綠色閱讀、環(huán)境想象、生態(tài)詩學等。魯克爾特堅持明顯的“生態(tài)中心主義”立場,而斯洛維克則是“人類中心主義”。隨著歷史的發(fā)展,人類中心主義退出舞臺只是時間的問題,隨之興起的生態(tài)人文主義,在曾繁仁看來“實際上就是生態(tài)存在論,在此基礎上建立的生態(tài)美學具有時間上的現(xiàn)世性、空間上的棲居性與生命美學的特征,迥異于以人類中心主義為基礎的認識論美學”[14]。再者,自然美的建構必然要關注其對人的生命意識的尊重,作為研究主體的自然物必須是安全、健康而可持續(xù)的。宗白華認為“自然無往而不美”,審美是人類的終極關懷的方式之一[15]。在徐碧輝看來,目前我們所談的生態(tài)問題已波及全球,不僅涉及生態(tài)平衡、環(huán)境保護、物種保存,其已直接影響人類的生產(chǎn)生活及生存質量,甚至是人類未來的發(fā)展前途。對于生態(tài)審美的視角來說,其所包含的自然物必然是對人類有利而非破壞因素,才可談論審美的意義。
對于自然美的研究,西方傳統(tǒng)美學傾向于藝術美,而總體忽視自然美的獨立地位和探討。自然美一直處于被貶低的狀態(tài)依附于藝術美,這和西方一直以來主張“征服自然”的思想不謀而合,和他們工業(yè)理性占主導的傳統(tǒng)相一致。而隨著環(huán)境問題的不斷出現(xiàn),他們才不得不將視角轉向自然,于是提出環(huán)境美學、生態(tài)美學、休閑美學、參與美學等和自然美相關的新概念,但也不能否定西方傳統(tǒng)美學對美學學科發(fā)展的巨大貢獻。對于中國,傳統(tǒng)古典哲學即重視對自然美的發(fā)現(xiàn)和保護,有著深厚的哲學基礎,但是我們沒有出現(xiàn)今天意義上的“自然美”的概念和美學學科,美學系統(tǒng)的學科建設和自然美的概念分析,是從西方空降而來,所以最初關于美學和自然美的研究皆以西方美學為基礎。深受西方傳統(tǒng)美學影響,對于自然美的研究同樣存在貶低傾向。當然,我們的美學研究起步雖然較晚,但成果相對較突出,涌現(xiàn)了朱光潛、李澤厚等美學大師。然而,關于自然美學的未來,我們應主動取經(jīng)于古代先哲,批判地繼承其留存的寶貴資源?!奥仿湫捱h兮”,關于自然美學的學科建構,仍需當代學者們不斷開拓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