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標
江蘇潤天環(huán)境科技有限公司 江蘇 宿遷 223800
印染行業(yè)廢水的產生量極大,如果對其不及時進行處理,會對環(huán)境產生巨大的污染。我國對于印染污水處理的方法有很多種,相關部門在這方面的科學研究技術已經日趨成熟。但是對于印染廢水中的很多細節(jié)仍然值得我們細細考量。本文就印染廢水的一些處理方法作出了簡單的分析。
印染廢水,顧名思義是指以加工棉、麻、化學纖維及其混紡產品、絲綢為主的印染、毛織染整及絲綢廠等排出的廢水。
印染廢水屬于有機廢水,其中的顏料成分大多是由天然有機物質或者人工合成的有機物質組成的。在對布料進行印染的過程中,現(xiàn)在的工藝還不能百分百地做到將顏料全部應用到相應產品上,因此,在廢水中會有大量的顏料殘留。由于不同產品的材料不同,同樣也會導致印染廢水中殘留物質的成分發(fā)生一定程度的變化,導致印染廢水排放時呈現(xiàn)的顏色深淺也各不相同。近年來,由于人工合成的不同顏料頻繁出現(xiàn),印染廢水的排放成為了一個越來越棘手的問題。由于我國紡織業(yè)的迅速發(fā)展,相關工廠應運而生,再加上紡織工業(yè)本身染料與紡織物的比例相差較大,導致印染廢水的排放量巨大[1]。
在對紡織布料進行印染時,一般都是在高溫條件下進行的,印染完畢后就會排出相關廢水,然后進行下一種紡織物的印染,如此高效運作,因此印染廢水排放時的溫度一般較高,不便于對其進行生化處理。而且印染廢水中含有大量未反應的顏料試劑、助色劑等,還摻雜著部分紡織物上的脫落物質,有些還帶有部分光澤……成分極其復雜,不易處理。
在進行印染時,由于不同布料的材質不同,因此所需的生產工藝也不盡相同,需要在不同的PH下印染,這樣一來,就造成了在對印染廢水進行排放時,各個PH相差較大。在一般情況下,紡織物在印染時需要向其中加入堿性物質,導致印染廢水PH一般偏高。由于上述印染廢水的各種特征,導致其在進行排放時不易處理。
在對紡織物進行印染時,通常都是將水作為生產的媒介。為了減少產品生產結束后印染廢水的排放量,應當在產品生產加工的過程中,采用循環(huán)用水的方法。例如,在紡織物進行漂洗的過程中使用的水,可以在漂洗結束后,將漂洗水回用到前一個工藝流程中,或者采用清水回用等措施[2]。
微生物有厭氧微生物和好氧微生物兩大類,在對印染廢水進行處理時,可以在儀器末端采用微生物處理技術,通常將厭氧菌與好氧菌兩者相結合,在處理印染廢水時能夠更加有效。
在對紡織物進行染色時,可以引進相關的環(huán)保工藝,例如超聲波技術、非水染色技術等,這樣可以方便印染廢水的降解,減少印染廢水的排放。
相比于無機混凝劑,有機混凝劑的優(yōu)點在于具有較強的吸附性,且易溶于水,脫色能力也較強[3]。
為了除去印染廢水中的有機物,化學氧化法一直都被廣泛應用。這種方法的反應條件較溫和,易于控制,操作起來也較為方便,但是氧化劑價格貴,有些甚至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的問題。在實際生活的應用中有電化學氧化、臭氧氧化。
在紡織物進行印染時,為了提升PH,通常都會加入大量堿性物質,建設堿回收站后,可以大大減少堿的用量,降低生產成本,還能夠降低印染廢水排出時的PH。
在實際操作中,我們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相對應的處理方法。不同廢水的處理方法不盡相同。以末端處理法為例子,下文將分析在實際廢水處理環(huán)節(jié)中的操作流程和需要注意的問題。
印刷和染色工業(yè)所產生的廢水主要含有各種化學添加劑和生產工藝中使用的染料等成分。此外,根據(jù)印染作業(yè)的工藝不同,使用的原材料不同,造成了排放的廢水成分的差異性很大,在印染工業(yè)產生的廢水中,有機物含量通常情況下都很高,顏色的飽和度也很高,經過水質測試的廢水的pH值的差值很高,同時,內部還含有大量的難以降解的有機物,非常容易引發(fā)各種類型的水體污染。
原始廢水首先被調節(jié)到一定的pH值,然后由水泵將其泵送至冷卻塔以進行物理冷卻。然后通過水解將有機廢水從大分子狀態(tài)分解到小分子狀態(tài),使用酸物質的特性完成這一步驟。水解和酸化后的廢水被排入接觸氧化槽。池中的好氧細菌會吸附并將廢水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無害物質,例如二氧化碳和水。然后氧化水進入芬頓塔,廢水中還會進一步分解其中的有機物質,然后將其排入混合反應單元。在混合反應容器中,污水受到凝固反應,在二次沉淀器中進行污水的分離,隨后排入脫色池上清液之后實現(xiàn)清潔的排放。在凈化過程中產生的污泥被排入污泥濃縮容器,由特別設備脫水,然后在室外處理。
染印廢水在在工藝參數(shù)上有較為嚴格的控制。一般而言,廢水需在調節(jié)池中停留8個小時,在水解酸化池中需要停留10個小時,在好氧池中需要停留的時間為12小時,在芬頓塔中需要停留1小時,在沉淀池中需要停留3小時。
在上述處理的實例中,在實施了改進的車間生產工藝和上述處理工藝之后,印刷和染色廢水的處理產生了良好的處理效果,并保證經處理的廢水將達到“紡織和染色工業(yè)廢水排放標準”。
印染行業(yè)產生的污水量多且極為復雜,導致廢水處理工作的展開較為困難。因此,我們應該在生產源頭——生產用水和染料兩方面著手,清潔化生產,減少印染廢水中的有機物含量。將此種方法和末端清潔技術相結合應用,保證印染污水達到相關標準后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