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互聯網時代,信息裂變公開與守規(guī)績效兌現是建構社會信任的充要條件。從信任建構的二維性出發(fā),農村黨組織通過提升農村社會治理能力“取信于民”,可以破解“中央很好,村干部很壞”的社會怨念?!拔锤幌任邸钡纳铰摯宄晒D型“美麗鄉(xiāng)村”,富含農村黨組織領導“鄉(xiāng)村振興”的社會治理經驗。從山聯村經驗來看,互聯網時代農村黨組織一方面應選培具有“新能人”特性的農村黨組織領導班子,健全農村黨組織“上下級”關系協調的日常制度,增強農村黨組織長期執(zhí)政能力、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夯實自身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另一方面,應整合信息公開的“互聯網+”模式,實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tài)治村政策,“有諾必踐”兌現村民守規(guī)績效,創(chuàng)新農村事務合作共治,實現互聯網時代農村社會治理現代化。
關鍵詞:習近平;互聯網時代;農村基層黨組織;社會治理;基層執(zhí)政能力;合作共治;鄉(xiāng)村振興
中圖分類號:F293;X32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5831(2019)01019512
一、取信于民:互聯網時代農村社會治理新難題
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莊嚴宣告,“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fā)展新的歷史定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1]。從政社互動角度來看,任何政黨的合法性生
成和維系,都是以政黨履行了其代表功能為基礎,即政黨應有能力助推社會秩序建構和實現社會有序治理。作為長期執(zhí)政的無產階級政黨,中國共產黨的代表功能極具廣泛性和包容性,它既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履行好無產階級政黨的代表功能,中國共產黨必須創(chuàng)造性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為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國共產黨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一系列治國理政的政策和舉措,“鄉(xiāng)村振興”就是其中之一。
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推動農村社會綜合治理,是中國共產黨提高黨在農村基層長期執(zhí)政能力建設的根本路徑。事實上,2005年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就提出并推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當時針對中國農村的政策設計總體要求是“生產發(fā)展、生活富裕、鄉(xiāng)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而2017年黨的十九大提出“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總體要求則是“產業(yè)興旺、生態(tài)宜居、鄉(xiāng)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保^之以往對農村社會治理有了更高的追求。互聯網時代社會風險復雜多變,農村黨組織如何“取信于民”破解村民心中“村干部很壞”的怨念,實現良好的農村社會治理呢?回答這個問題,我們有必要厘清互聯網時代這個變量。
在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改變著人與社會互聯的時間和空間,既孕育著生機,不斷刷新人們生活的存在狀態(tài),又隱藏著危機,如極端化的民意表達、裂變式的信息擴散等。作為新時代的最大變量,互聯網是一把考驗黨和政府加強長期執(zhí)政能力建設的雙刃劍。劍刃興利除弊的一面是黨和政府可以通過互聯網技術,有效公開政府政策信息,建立政民互動的網絡平臺,引導人民群眾更好地參政議政和監(jiān)督政府,使得互聯網成為新時代走好“網絡群眾路線”的新工具;而劍刃自傷不利的一面在于黨和政府通過互聯網公開的政策信息會在互聯網上留下“網絡足跡”和“公民記憶”,政策網絡公開傳播越廣泛,意味著越多的人們會對黨和政府的施政政策抱有“政策期望”,“政策期望”的背后是政策績效的兌現,政策績效兌現程度越低,黨和政府的公信力就越受損,且會被互聯網水軍或部分別有用心分子“詆毀式”地在網絡擴散,形成“好事難出門,壞事網絡傳”現象。正因如此,互聯網時代黨和政府必須利用好互聯網這把雙刃劍,增強自身的網絡執(zhí)政能力,既要發(fā)揮互聯網技術的信息化辦公“正能量”,又要防止互聯網無序網絡行為的“負能量”熵增。
改革開放40年來,受互聯網信息技術普及、物質生活條件提升、新老代際逆?zhèn)鬟f的文化反哺、普法工作的持續(xù)推進、外出務工增長見識、政府公共服務累進作用等多因素的綜合影響,中國村民整體上的綜合素質得以提升,對“美好生活需求”的內容和層次有了更高的追求,相應地對黨和政府的社會治理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2]?;ヂ摼W時代,在信息裂變公開與利益需求個性化背景下,建構社會信任體系成為提升黨和政府社會治理能力的一項基礎性工作。社會信任的作用在于,一方面,社會信任通過利益攸關信息的有效公開,增加社會主體或市場主體之間的信任感,減少單方的背叛行為,降低社會交易和社會合作的成本,提升社會運作的整體效率,另一方面,社會信任通過營造“信任體系”和“信任環(huán)境”,促使各個社會主體之間增強共識和強化合作,從而形成有效的社會合作治理網絡。正如德國學者尼可拉斯·盧曼(Niklas Luhmann)所言,建構信任體系對于增強社會治理的績效是顯而易見的,“信任是使一個復雜社會變得簡化的現實機制”[3],而不信任將導致社會不合作,也就難以促成社會治理。英國學者吉登斯(A.Giddens)研究了現代性中的“脫域”信任問題,從代表相互交流媒介的“象征標志”(symbolic tokens)到代表技術人員所組成的“專家系統”(expert systems),信任的發(fā)生依賴于“交互雙方的信息公開和互換”以及“對背叛的懲戒”[4]。美國學者羅伯特·艾克斯羅德(Robert Axelrod)認為,“人們之間產生信任的合作,并不是基于利他原則,而是基于利己原則”,即“只有獲取了遵循合作原則的利益,人們的合作關系也才能夠延續(xù)”[5]。中國著名社會學者鄭也夫指出,“信任并不會直接消除社會風險”,信任只是增加了人們對于社會風險不確定性的寬容,并“增加了人們參與合作行動的勇氣、智慧和可能性”[6]。
由此可見,社會信任的發(fā)生需要兩個條件,一是人們利益攸關的信息得以公開,而互聯網時代的信息技術發(fā)展恰好增強了“信息公開”的技術可能性和便捷性,二是人們選擇信任并遵守了“約定規(guī)則”后應取得相應的“守規(guī)績效”,缺乏“守規(guī)績效”的兌現,社會信任將不再可持續(xù),潛在的社會積怨和社會報復將轉化為未來社會的不確定性風險。在互聯網時代,農村黨組織建構農村社會信任體系,提升農村社會治理能力,可從信任理論的這兩點著眼。
事實上,圍繞“農村社會治理”問題,學界從多個維度展開過探討。王思斌從社會工作的視角,研究農村社會治理的短板“脫貧”問題,力圖通過社會組織和社工的作用,來助力中國農村社會治理中的“扶貧”“脫貧”與“致富”[7]。鄭杭生認為,現代社會轉型助推農村社會秩序結構變遷,農民由傳統“固守鄉(xiāng)村”到現代“遷徙城市”,其“進城打工”的職業(yè)意愿,對于進一步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緩解城市用工壓力,實現農村社會復合治理有著重要作用[8]。張小勁等人以城鄉(xiāng)社會結構的“差序政治信任”來解讀中國農村社會治理中的“不信任”問題,農村居民對黨和政府的政治信任頗具有“傳統色彩”,與城市居民政治信任的“現代法理”有著較大區(qū)隔,而這種區(qū)隔也是導致城鄉(xiāng)政治、經濟、社會、生態(tài)等方面形成差異的重要因素[9]。賀雪峰的研究為,中國農村治理現代化提供了理論范式,一種是“人口流入式”的強村發(fā)展模式,比如東部沿海“第二、三產業(yè)”較為發(fā)達的農村,像江陰華西村、溫州龍港鎮(zhèn)的富裕村等,另一種是“人口流出式”的傳統農業(yè)撐起的農村,如中西部地區(qū)的農村,無論何種發(fā)展方式,只有適合村情的鄉(xiāng)村管理體制,才能推動農村基層治理的現代化[10]。于建嶸從引起農村社會沖突和群體性抗爭的源頭入手,細數了農村社會矛盾形成的利益糾葛,從農村利益分配的公平性視角,多維審視了提升農村社會治理能力的有效舉措[11]。應該說,國內學界對農村社會治理的研究,或多或少都有俞可平20世紀末引進“社會治理”“善治”理論的影子,治理的回應性、責任性、多樣性、法治性、效率性等特征[12]綜合運用于農村社會治理問題的研究。
學界對于農村社會治理的研究和討論雖日臻深入,但仍未能面面俱到,特別是以“農村黨組織”為農村復雜多元治理中的“領導主體”,來研究互聯網時代農村黨組織如何“取信于民”并系統性地提升農村社會治理、實現鄉(xiāng)村振興的問題。這里需要說明的是,中國農村基層政權組織主要由村支部委員會(村支部)和村民自治委員會(村委會)組成,即俗稱的“村兩委”。
村支部是中國共產黨的基層組織,但農村基層黨組織與鄉(xiāng)鎮(zhèn)黨委、縣(區(qū))黨委等,沒有嚴格意義上的“科層制”式領導關系,其主要職責是宣傳和落實黨的政策、教育和聯系村民群眾、實現農村治理和經濟發(fā)展?!按逯Р俊敝浴盀槿藗兯熘保且驗橹袊蟛糠洲r村黨組織的黨員人數較少,只符合《黨章》中成立黨支部的標準(村支部),但是,現實中也有成立農村基層委員會(村黨委)的情況,像無錫的華西村黨委、河南的南街村黨委等,其依據是《黨章》第三十條規(guī)定,企業(yè)、農村、機關、學校等基層單位,“凡是有正式黨員三人以上的,都應成立黨的基層組織。黨的基層組織,根據工作需要和黨員人數,經上級黨組織批準,分別設立黨的基層委員會(超過100名黨員)、總支部委員會(超過50名黨員)、支部委員會(超過3名黨員)”。
而村委會是村民民主選舉的自治組織,它協助鄉(xiāng)鎮(zhèn)政府工作,但它沒有行政級別,也不屬于政府機關。按照十九大新修訂的《黨章》第三十三條規(guī)定,“村、社區(qū)黨組織,領導本地的工作和基層社會治理,支持和保證行政組織、經濟組織和群眾自治組織充分行使職權”。這意味著農村黨組織領導村民自治組織,而村黨組織的“領導權”正隨著十九大的“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實施而逐步強化。據此,本文從互聯網時代信息裂變公開下的農村社會信任體系建構出發(fā),選取江蘇省無錫市“鄉(xiāng)村振興”樣板的山聯村發(fā)展為案例,分析山聯村黨組織社會治理的成功經驗和不足,建構農村黨組織領導農村社會治理“取信于民”的模式。
二、個案簡述:“鄉(xiāng)村振興”樣板的山聯村
選取江蘇省無錫市“鄉(xiāng)村振興”樣板山聯村作為研究個案,主要原因有三:(1)從歷史邏輯來看,山聯村的社會治理經歷過“陣痛期”,出現過發(fā)展“裂痕”,并經歷過“農村再造”或“鄉(xiāng)村自我振興”的過程,其治村經驗具有可學習的普遍性,其不足也頗值得反思;(2)從現實邏輯來看,山聯村并無獨特的資源優(yōu)勢、環(huán)境優(yōu)勢、交通優(yōu)勢以及政策優(yōu)勢,而且一開始山聯村的村民面對山聯村的“爛攤子”,基本上喪失了對山聯村發(fā)展的“自信”,但山聯村就在這種“不信任”的格局下,不斷借助國家層面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互聯網+”“大學生村官扎根基層”等方面政策,實現了“美麗鄉(xiāng)村”的社會經濟轉型;(3)從實踐邏輯來看,山聯村“鄉(xiāng)村振興”和社會治理的主體是農村基層黨組織,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了山聯村的“蛻變”。為此,筆者結合課題組的調研,對“鄉(xiāng)村振興”樣板的山聯村進行個案簡述。
(一)山聯村的基本情況
江蘇省無錫市錫山區(qū)東港鎮(zhèn)的“山聯村”,常住人口約6 300多人,由40個自然村組成,全村總面積6.8平方公里,地處無錫市東北部,背靠顧山,毗鄰“全國百強縣級市”常熟和江陰,素有“雞鳴聞三縣”之稱,自然條件并不優(yōu)越,交通出行也不便捷,僅有錫張高速、S228省道靠近村落。2008年之前,山聯村的社會景象可用“一片凄涼”來形容。第一,山聯村環(huán)境破壞嚴重,屬于“先污染后治理”模式的“環(huán)污村”縮影。改革開放近30年時間,山聯村前期過于依賴礦產資源,過度開發(fā)錫山、顧山等礦物資源,且不重視保護環(huán)境,致使山聯村環(huán)境遭到嚴重破壞,隨著礦產資源枯竭,山聯村陷入“既無綠水青山,又無金山銀山”的“未富先污”僵局。第二,山聯村并沒有合理發(fā)展當地農業(yè),農民收入得不到保障,只好外出打工“謀生”,農村“空心化”問題嚴重。第三,村集體資產也變?yōu)椤柏搨劾邸?,資金欠款達1 000多萬元。第四,上級政府并未給予山聯村過多的資金“扶貧”和政策“幫扶”。第五,就地域環(huán)境而言,山聯村的招商引資缺乏獨特的優(yōu)勢和條件。
面對2008年改造前“衰敗凄涼”的山聯村,當地村民產生了“四個不信任”:一是“不信任農村黨組織”,認為農村黨組織自身“負債”,“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二是“不信任村干部”,認為村干部在過去改革開放初期都沒有抓住最好的機遇,2005至2007年國家剛啟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時,也未抓住“政策的紅利”,也就難以在現在和將來改變山聯村的“村容村貌”;三是“不信任山聯村會有美好前景”,認為山聯村已經失去了唯一可以依靠的礦產資源,且環(huán)境破壞殆盡,年輕人都流向了城市,缺人缺資源缺政策的山聯村不可能會有“富民強村的美好前景”;四是“不信任他們自己”,“貧窮限制了村民的想象力”,村民對于貧困的處境顯得無能為力,長此以往也就形成了“破罐子破摔”或“安于現狀”的不自信心理。
2008年開始,山聯村黨組織認真分析村情,向區(qū)里、市里申請增加政策寬度和優(yōu)惠度,并向其他先進村“取經”學經驗,明確“增收、富民、生態(tài)、文明”為山聯村的社會治理目標,以“美化、亮化、綠化、硬化”為標準進行山聯村的生態(tài)修復,大力發(fā)展高效特色農業(yè)、旅游觀光農業(yè)等綠色經濟,規(guī)劃并建成了山聯村的生態(tài)人居區(qū)、高效農業(yè)養(yǎng)殖區(qū)、休閑運動區(qū)、現代農業(yè)觀光區(qū)、綜合服務配套區(qū),順利實現了“鄉(xiāng)村振興”的“農村增美、農業(yè)增效、農民增收”社會治理目標。到2011年,山聯村順利脫貧致富,實現人均可支配收入24 000元,占據無錫市領先位置。2012年,山聯村被評為“江蘇最美鄉(xiāng)村”,又通過5年的發(fā)展,山聯村實現了“鄉(xiāng)村風情濃郁、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良、生產生活便利”的整治目標,并在2017年被成功評為“國家級生態(tài)村”,成為“中國美麗鄉(xiāng)村”建設的“山聯樣板”。
(二)山聯村社會治理的主要做法
1.再造山聯村黨組織領導機構
“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支部強不強,關鍵看支書”。雖然這話有點凸顯“能人治村”“能人經濟”“能人政治”的味道,但是卻刻畫了較為廣泛的“鄉(xiāng)村振興”現實情況,如中國第一村的無錫“華西村”吳仁寶、河南“南街村”王洪彬、天津“大邱莊”禹作敏等[13]。2008年初,借助山聯村的換屆選舉,重整了山聯村黨組織領導機構,選舉了從商多年、愿意致力于村集體發(fā)展的吳岳平為村支書。當選前,吳岳平就研究了山聯村集體組織的“負債情況”以及落后的村容村貌情況。當選后,吳岳平決定優(yōu)化村黨組織的人才結構,先是引入“大學生村官”朱虹,并對她說:“你給我一年時間,一年后,你若是看不到山聯村的變化,你看不到農村的大有可為,你看不到人生的希望,你選擇離開,我不攔你,我會向上級組織推薦你到其他單位?!贝髮W生村官朱虹很感動,選擇了留下,將自己的知識、勇氣、青春和汗水澆灌山聯村,并隨著山聯村“鄉(xiāng)村振興”的成長而成長,最終成為山聯村人愛戴的“大學生村官”,榮獲“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江蘇省優(yōu)秀大學生村官”等榮譽,還被選舉為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
2.“美麗鄉(xiāng)村”才是山聯村的選擇
如果“邊發(fā)展邊污染”是改革開放初期“摸著石頭過河”先期探索不足的結果,那么“先污染后治理”的“亡羊補牢”勝過“亡羊不補牢”。自2008年開始,山聯村黨組織針對山聯村治理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想富,先美村”,針對前期開發(fā)顧山礦產資源所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如過度開發(fā)所造成的荒地、荒坑等,進行環(huán)境集中整治,用植樹造林活動綠化鄉(xiāng)村,改造村容村貌,讓百姓有好的生活環(huán)境,才有可能“以美麗鄉(xiāng)村吸引外部投資”。與此同時,山聯村黨組織充分利用山聯村的山水稟賦資源,積極向鎮(zhèn)里爭取打造示范村項目,并獲得了相關的政策扶持,逐步解決了墳堆遷移、廢舊廠房拆除、荒地開發(fā)、河道清淤、綠化美化等系列難題。
3.走出去“學經驗”與本土化“謀創(chuàng)新”相結合
農村致富,必須要有產業(yè)作為支撐。2008年,山聯村黨組織研究了村里產業(yè)發(fā)展情況后,走出去到安徽“學經驗”,主要學“菊花”種植,而后尋找有關領域專家,指導山聯村的村民種植可以“飲食”的菊花。這樣山聯村便可實現本土化“謀創(chuàng)新”,借助“菊花村”建設,既發(fā)展“金色菊花”旅游,又打造一個品牌農業(yè)“金色山聯菊花茶”。近年來,山聯村打造了“一二三產聯動”的“金”字招牌,“一產”即農業(yè)種植,菊花和油菜兩季輪種,土地資源得以充分利用;“二產”即菊花和油菜的深度加工,并借助“互聯網+”,實現山聯“金菊花茶”網絡在線銷售;“三產”即觀光旅游服務,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2017年,山聯村黨組織在盤活集體資產的同時,還融入了鄉(xiāng)村旅游的規(guī)劃理念,先后投入3 000余萬元修建“山前嘉園”產業(yè),成為新時代山聯村“鄉(xiāng)村振興”的代表作。
4.山聯村的發(fā)展成果實現“村民共建共享”
山聯村的發(fā)展是山聯村黨組織領導村民共建的結果,而發(fā)展成果實現“村民共享”,進一步促進了山聯村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其一,山聯村黨組織改造村里的公共服務環(huán)境直接惠民。如籌資建設惠及家家戶戶的衛(wèi)生維護系統等。其二,山聯村黨組織成立當地第一個富民合作社,帶領農戶轉變農業(yè)發(fā)展方式。如建立生態(tài)水產精養(yǎng)園、生態(tài)龍蝦養(yǎng)殖園、紅豆杉雞養(yǎng)殖園、鄉(xiāng)土文化感知采摘園、生態(tài)菊花種植園、特色觀光農業(yè)園等6個現代農業(yè)特色園區(qū),并將“生態(tài)龍蝦”“生態(tài)草雞蛋”“紅豆杉雞”和“貢黃菊”打造成江蘇省農業(yè)特色品牌。其三,山聯村黨組織依靠一二三產業(yè)發(fā)展,解決了村民就業(yè)和增收問題。如發(fā)展旅游業(yè),鼓勵村民發(fā)展民宿、茶室、農家樂等帶動村民就業(yè)增收。其四,山聯村黨組織的干部隊伍直接幫助村民創(chuàng)新渠道“銷售農產品”。如干部借助“互聯網+”開設山聯村網站、辦好政務APP、對接互聯網銷售等,并成立“富民供銷社”和特色農業(yè)協會商會組織,幫助村民解決諸多難題?!懊利惿铰摗苯ㄔO,讓山聯村民生活富足,由“四個不信任”轉變成“一個自信”,實現了山聯村的良好社會治理。
三、分析框架:山聯村黨組織社會治理的經驗
在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提高了信息公開的便捷性,相應地人們也對“守信績效”有了更高的期望。這意味著互聯網時代農村基層黨組織建構“取信于民”的信任體系,提升農村社會治理能力,需要圍繞“信息公開”和“兌現承諾”兩點展開。結合山聯村“鄉(xiāng)村振興”的治村過程來看,山聯村黨組織社會治理經驗,主要有如下三個方面。
(一)治理目標:社會治理為了誰
在互聯網時代,信息“裂變式”傳遞,信息越公開,人們越看重“守規(guī)績效”問題,缺乏“守規(guī)績效”兌現的社會信任模式將不可持續(xù)。而破壞“誠信形象”的任何組織和個人將嘗到“失信”的后果。因此,互聯網時代農村黨組織更應重視自身的誠信形象建設,一旦承諾“發(fā)展農村的社會治理是為了農民”,那么就必須處理好農村發(fā)展增值和農民利益分配的關系問題。正如哈羅德·拉斯韋爾所言,“任何政治行為都是以收入、尊重、安全、地位等具有代表性的社會價值分配為基礎的”,而“任何社會精英都會以命運共同體的象征為旗號來為自己謀利行為開脫和辯護”[14]。山聯村社會治理的成功經驗在于,當地農村黨組織帶頭人能夠在“利益面前少伸手”,讓山聯村的發(fā)展成果“由全體村民共享”。
在互聯網時代,山聯村黨組織在處理農村利益增值和農村利益分配方面,其社會治理經驗可總結為三個方面:(1)治理者可以割舍自身的利益?;ヂ摼W時代,財富集聚和拜金價值觀容易在網絡傳播中泛濫,很多人難以脫離其中。山聯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能夠認清村集體收益和自己收益的界限,割舍不屬于自己的“腐敗利益”。(2)農民遵循規(guī)則可獲較大收益。互聯網時代,農民通過電腦、手機、互聯網等多種渠道了解政府公開的信息,了解的信息越多,農民越希望獲取“守規(guī)績效”。山聯村的社會治理讓村民獲得較大實惠,也就兌現了山聯村黨組織的“政治承諾”,而村民也就越信任山聯村黨組織。(3)建立公正的利益分配機制。從政社互動的角度來看,政府和社會之間產生“沖突”或“緊張”的關系,既可能源自于特定事件的摩擦或沖突,也可能源自于不公正的利益分配機制。互聯網時代的虛擬空間場域,既給制度供給中的強勢政府以厚重的輿論監(jiān)督,又給制度消費中的弱勢農民以宏大的表達空間,兩者的交匯構成了農村黨組織社會治理所必須面對的中心問題“利益分配”。山聯村黨組織依靠《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自治法》和“村規(guī)民約”,建立了公正公平的農村利益分配機制,防止農民合法利益被“強勢群體”侵占,使得山聯村社會治理的成果能夠真正“普惠于民”。
(二)治理內容:農村經濟發(fā)展與農村環(huán)境保護并重
在互聯網時代,消解信息裂變公開模式下的社會不信任,其社會治理的核心方式在于保護“守規(guī)績效”,讓“守規(guī)矩的人不吃虧”。就農村黨組織實施的社會治理而言,農村黨組織面臨紛繁復雜的村務需要治理,而其基礎性的治理內容則在于“發(fā)展好農村經濟,治理好農村環(huán)境”?;ヂ摼W時代,“塵肺村”“癌癥村”“血鉛村”等令人震驚的環(huán)污村,以及“鄰避效應”中的環(huán)保問題出現
網絡傳播熱的原因,主要是人們對于現存或潛在污染項目的安全擔憂,而這也是互聯網時代產生信息公開模式下社會不信任的現實根由。山聯村的發(fā)展前期就是因為“邊發(fā)展邊污染”“過度開發(fā)礦產”等造成了“環(huán)境破壞”,才使得村民有了“四個不信任”,而之后為了“取信于民”,則采取了“農村經濟發(fā)展與農村環(huán)境保護并重”的政策,既讓農民在發(fā)展農村經濟中“致富”,滿足農民的生活生計需求,又使農民在保護農村環(huán)境中“享樂”,滿足農民的生態(tài)安全需求。因此,互聯網時代農村基層黨組織要“取信于民”,提高農村社會治理能力,則必須厘清農村現狀,抓住農村治理內容的“牛鼻子”,實現農村經濟發(fā)展與農村環(huán)境保護齊頭并進。
山聯村“農村經濟發(fā)展與農村環(huán)境保護并重”的社會治理,取得了村民的政治信任,其治理內容有三:(1)“環(huán)保+”模式下的生態(tài)農村建設。互聯網時代信息裂變下的社會信任建構,關鍵在于人們遵守規(guī)則并獲取“守規(guī)績效”,而“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似乎對每個人都是一種“福利”,破壞環(huán)境的行為總是會引發(fā)社會關注和公眾譴責。山聯村在面對“礦山開發(fā)污染”時,整個村民對村黨組織都是不信任的,而村黨組織通過優(yōu)先發(fā)展生態(tài)農業(yè)和相應的農產品加工行業(yè),實施農村的生活區(qū)、生產區(qū)、治污區(qū)三區(qū)分離,治理好了當地的生態(tài)問題后,村里的其他治理難題也就迎刃而解。(2)“互聯網+”驅動下的農業(yè)供給側改革。全國各地的農村情況有異有同,農民對發(fā)展農業(yè)的態(tài)度也是迥異的,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即根據村情發(fā)展符合市場需求的農林牧副漁產業(yè)。農業(yè)始終是農村最重要的產業(yè)和資源優(yōu)勢,否則農村就“名不副實”。山聯村的發(fā)展以“金菊花”“生態(tài)雞”等特色農產品為突破口,著力打造特色農業(yè)產業(yè),并借助“互聯網+”的農業(yè)供給側改革,利用物聯網、云技術、大數據、互聯網、手機移動網等信息技術資源,結合市場調研情況,有效細分市場對“金菊花茶”等農林牧副漁產品的需求信息,滿足互聯網時代個性化定制需求,并成立“富民供銷社”和“金菊花”農業(yè)產業(yè)協會,幫助農民“種對賣好”,規(guī)避農產品市場的滯后調節(jié)。(3)“環(huán)保+農業(yè)”模式下的美麗農村?;ヂ摼W時代,一方面信息裂變式公開加速,人們獲取信息更充分,另一方面社會信任的生成愈發(fā)需要規(guī)則績效,人們才會選擇信任,并促成社會的合作共治。農村黨組織領導農村社會治理,既要重視發(fā)展農村經濟,滿足農民生計生活需求,又要保護農村生態(tài)環(huán)境,確保農民享有農村生態(tài)安全。山聯村“鄉(xiāng)村振興”的樣板性,就在于實施“環(huán)保+農業(yè)”模式下的美麗農村建設,依靠村民群眾的主體力量,大力發(fā)展特色農業(yè)“金菊花”和輔助農業(yè)優(yōu)化土地資源利用,實現了農村治理績效增長,讓農民“守規(guī)”受益,促成干群信任和合作共治。
(三)治理形式:農村黨組織建設與農村事務村民共治相結合
在互聯網時代,自媒體、手機APP軟件等信息公開技術快速發(fā)展,促使網絡曝光和監(jiān)督成為政治新常態(tài)[15]。農村基層黨組織雖然權力不大,并非媒體經常關注的焦點,但是一旦出現“村霸治村”“金錢賄選”“村干部魚肉百姓”等事件,互聯網的信息裂變公開,就會對黨和政府構成極大的公信力損害[16]。依據2010年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二條規(guī)定,“村民委員會辦理本村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yè),調解民間糾紛,協助維護社會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農村事務”主要包括“反映村民訴求、維護農村治安、調解農村糾紛”等公益事業(yè)和公共事務。山聯村的農村社會治理,即是圍繞山聯村的村民訴求、生態(tài)農業(yè)、村民糾紛、農村衛(wèi)生和治安等公共事務展開治理的。山聯村黨組織在領導農村社會治理中,合理處理了“村兩委”之間的關系,其治理形式是農村黨組織建設和農村事務村民共治相結合。
山聯村農村黨組織建設與農村事務村民共治相結合的治理形式,主要有三方面經驗:(1)農村黨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發(fā)揮“領導作用”。農村事務千頭萬緒,領導農村社會治理的核心在于農村基層黨組織。在互聯網時代,農村基層黨組織在領導農村社會治理中責無旁貸,切不可因社會組織、NGO、產業(yè)協會等組織的社會治理作用,而將農村基層黨組織邊緣化。山聯村“鄉(xiāng)村振興”的最大經驗在于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農村社會治理。(2)農村黨組織應強化誠信形象建設。在互聯網時代,信息裂變傳遞意味著“壞事傳千里”的蝴蝶效應被放大,信息越被公開,人們越期待黨和政府“兌現誠信”。山聯村黨組織在領導農村社會治理中,非常重視兌現“承諾”,而村民獲取“守規(guī)績效”后,愈發(fā)信任農村基層黨組織,形成農村社會治理的良性循環(huán)。(3)社會信任下的農村黨組織和村民事務合作共治。在互聯網時代,農村基層黨組織既要通過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來避免負面情況的“網絡傳播”,又要通過引導村民群眾更好地參與農村事務自治,來增進社會信任共識,尋求農村黨組織和村民群眾等多元社會治理主體的社會合作共治。
四、合作共治:互聯網時代農村社會治理“取信于民”的法寶
在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正“裂變性”地改變著人們的信息獲取方式和認知結構,同時也“持續(xù)性”地生產著“信息越公開、社會越不信”的悖論問題,而其背后深刻的原因是“人們選擇信任后,守規(guī)績效的兌現失靈所導致的信任與合作不可持續(xù)”。從社會信任建構的維度來看,互聯網時代既給農村黨組織領導農村社會治理帶來了新視野和新機遇,也給農村黨組織社會治理帶來了監(jiān)督和壓力,不能兌現村民“守規(guī)績效”的社會治理將不可持續(xù)。結合山聯村“鄉(xiāng)村振興”的社會治理經驗來看,農村黨組織領導社會治理“取信于民”的法寶在于“合作共治”。
(一)夯實農村黨組織的基層戰(zhàn)斗堡壘作用
在互聯網時代,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農村社會治理“取信于民”,關鍵在于加強自身的組織建設。從農村黨組織建設的規(guī)律性來看,解決農村和農村之間社會治理的差異性問題,并不在于各個農村黨組織的“特性”,而恰恰是優(yōu)秀農村黨組織純潔性和先進性建設方面的“共性”,以優(yōu)秀農村黨組織建設過程中的“共性”,來解決不同地區(qū)農村社會治理問題的“特性”,進而又形成不同地區(qū)農村黨組織提升社會治理能力的“特性”。農村黨組織以黨的長期執(zhí)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為主線,夯實農村黨組織的基層戰(zhàn)斗堡壘作用,領導農村社會治理現代化,需要加強以下幾方面工作。
1.選培具有“新能人”特性的農村黨組織領導班子
選培具有“新能人”特性的農村黨組織領導班子,健全農村黨組織領導機構是互聯網時代提高農村黨組織長期執(zhí)政能力建設的領導保證。當前,中國農村黨組織負責人的產生方式主要是“公推直選”和“雙推一選”,其人員來源結構較為復雜,包括黨政機關退休干部、村致富能手、大學生村官、村經濟組織負責人、新鄉(xiāng)賢、原村干部等。從實踐維度來看,選培具有“新能人”特性的農村黨組織領導班子應加強兩方面考核:一方面,“新能人”特性的村干部應具備組織工作創(chuàng)新能力、上下級關系協作能力、處理村務社會矛盾能力、村黨務管理知識、領導農村致富能力等方面綜合素質,如無錫山聯村引進的大學生村官等;另一方面,“新能人”特性的村干部應具備符合互聯網時代要求的電子黨務管理能力、抗腐拒腐防腐能力、依規(guī)治黨的守規(guī)能力和推進農村黨組織建設的“觸網”能力。
2.健全農村黨組織“上下級”關系協調的日常制度
推動農村社會治理取信于民,必須有效發(fā)揮農村黨組織的領導作用。農村黨組織領導作用的發(fā)揮,涉及“上下級”關系協調的問題。實際上,由于中國農村實行“村民自治”的基層管理制度,農村基層黨組織和村民自治委員會并沒有嚴格意義上的“科層制”管理式“上級領導”,鄉(xiāng)鎮(zhèn)黨委和鄉(xiāng)鎮(zhèn)政府也只是對村級組織實行監(jiān)督和傳達政策。健全農村黨組織“上下級”關系協調的日常制度,一方面,農村黨組織可處理好來自鄉(xiāng)鎮(zhèn)黨委和鄉(xiāng)鎮(zhèn)政府的關系,可以相對減少上級派遣的工作安排和一些調研任務,如無錫山聯村黨組織就通過日常協調制度向鄉(xiāng)鎮(zhèn)、區(qū)、市要政策優(yōu)惠和減少不必要檢查等;另一方面,農村黨組織通過日常協調制度可以有效管理村黨組織下面的大隊、村組等負責人,配合農村黨組織社會治理中的宣傳和動員群眾工作,增強合作共治的可能性。
3.增強農村黨組織長期執(zhí)政能力及先進性、純潔性建設
在互聯網時代,信息網絡公開和信息裂變傳遞迫切要求黨和政府提高依法執(zhí)政的能力。對新時代的農村黨組織而言,夯實農村黨組織的基層戰(zhàn)斗堡壘作用,就必須增強農村黨組織長期執(zhí)政能力及先進性、純潔性建設。在互聯網時代,信息裂變公開與自媒體的監(jiān)督對農村黨組織的執(zhí)政能力、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提出了兩方面的要求:一方面,農村黨組織應增強依法執(zhí)政的能力,做到依規(guī)治黨和依規(guī)治村,保證農村黨組織自身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如無錫山聯村黨組織治村先治己的做法等;另一方面,互聯網時代信息裂變公開的監(jiān)督,促使農村黨組織的長期執(zhí)政能力建設,必然是以滿足“村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為主線,通過農村黨組織服務功能的再生產,在農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創(chuàng)新理念、“互聯網+黨務”、組織結構設置、組織運作機制、社會治理等方面體現出“為村民服務”“以人民為中心”的細致關懷,讓村民切實享有農村黨組織的優(yōu)質服務。
(二)強化互聯網時代農村黨組織誠信形象建設
在互聯網時代,信息網絡公開與信息裂變傳遞下所產生的“社會不信任”,說明信息公開不是達成社會信任的必要條件,而是信息越公開,人們越需要“守規(guī)績效”的兌現,“守規(guī)績效”的兌現失靈勢必導致“合作關系”的不可持續(xù)。從互聯網時代建構社會信任的維度來看,農村黨組織提高社會治理能力“取信于民”,需要強化互聯網時代農村黨組織誠信形象建設。
1.農村黨組織應整合信息公開的“互聯網+”模式
農村黨組織整合信息公開的“互聯網+”模式應做到兩點。第一,精準公開與農民利益攸關的政策信息。在互聯網時代,信息數據呈現出海量性、分散性、裂變性特點,農民并不能有效篩選自己所需的信息,農村黨組織需要精準公開與農民利益攸關的政策信息,便于村民獲取信息。農村黨組織應整合互聯網、黑板公告欄、廣播傳媒、村民QQ群、村民議事會議等信息公開工具,精準公布涉農惠農的民生事項,包括村內“一事一議”籌資籌勞、農村土地確權、村集體資產處置與收益、國家糧食補貼、精準扶貧項目、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等,如山聯村黨組織及時準確向村民宣傳政策等。第二,黨務村務堅持務實有效的公開原則。在互聯網時代,農村黨組織在以“誠信建設”取信于民的社會治理中,務必從當地的村情實際出發(fā),堅持黨務村務公開的“務實有效”原則,既要借助互聯網公開信息,滿足新生代農民的信息需求,又要通過村大隊、小組、村委會的黑板欄和宣傳墻來定期公開村務黨務信息。
2.農村黨組織應“有諾必踐”兌現村民守規(guī)績效
在傳統熟人社會,人們交往或交易依賴的是人格化的信任;在現代法治社會,人們的交往和合作依賴的是市場化規(guī)則的非人格化信任,摒棄了傳統人格魅力和家境認同的人格化信任。在互聯網時代,人們的交往和合作更是一種“動態(tài)化的信任”,即隨著“不守信”的信息裂變公開,人們會基于這些“不守信”的信息作出“不信任”的價值判斷,從而導致“不合作”“不配合”的行為。因此,在互聯網時代農村黨組織提高農村社會治理能力,必須“有諾必踐”兌現村民守規(guī)績效,重塑農村社會的信任機制,增強村民合作共治的現實可能性。一方面,農村黨組織在社會治理中要學會“抓重點”“牽牛鼻子”,推動惠民政策落實化、農村公共服務標準化、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科學化、扶貧工作精準化、農村環(huán)境整治利民化等民生重點工程,兌現黨“發(fā)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政策承諾;另一方面,農村黨組織在社會治理中要學會“彈鋼琴”“統籌兼顧”,從宏觀到具體,兼顧部分村民力所不能及的“煩心事”,在幫助村民解決問題中增進信任,建構干群信任關系,促進農村社會治理合作共治。
(三)農村黨組織應創(chuàng)新農村事務合作共治
在互聯網時代,黨和政府建構社會信任體系,其核心理念在于信息有效公開和規(guī)則績效兌現的“雙軌運行”。扎根農村社會的共產黨基層黨組織,只有加強自身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重視自身誠信形象建設,才能創(chuàng)新農村多元主體參與農村事務的合作共治。
1.動員村民科學參與村務合作共治
在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減少了信息溝通成本,通過電子黨務、政務APP、村務在線等方式,搭建共產黨人和村民政社互動的橋梁,可以有效問政于民、問計于民、問需于民。農村黨組織領導農村事務合作共治,離不開農村最重要的主體——農民的力量。農村黨組織領導農村社會治理,消解村民心中“中央很好,村干部很壞”的怨念,最有效的做法是通過“信息公開”激發(fā)村民對村務參與共治的興趣,讓村民能夠真正參與到農村事務的治理當中,發(fā)揮“群眾路線”作用。同時,農村黨組織在引導村民參與農村事務共治過程中,應像山聯村那樣吸取環(huán)境污染的教訓,認清“綠水青山也是金山銀山”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優(yōu)勢,科學規(guī)劃農村經濟社會的發(fā)展路子,以保護農村顯性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為前提,更好地推進農村社會經濟的發(fā)展。
2.推動農村企業(yè)經濟組織參與共治
在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設置的網絡化結構,將人們之間的聯系和信息交流日漸扁平化,社會治理也相應地具有了普遍合作的可能[17]。農村黨組織作為農村社會治理的領導主體,應拓寬農村社會治理的視野,推動農村企業(yè)經濟組織參與農村事務的共治。無錫山聯村黨組織因地制宜、審時度勢關閉一些污染當地環(huán)境的企業(yè),并采取引進外資或自籌資方式開辦一些符合“美麗鄉(xiāng)村”建設需要的企業(yè)經濟組織,推動涉農企業(yè)經濟組織參與農村事務共治,取得了良好成效。事實上農村企業(yè)經濟組織既能解決部分村民的就業(yè)問題,也能增強對在企打工農民的制度化管理,進而協助農村黨組織共同推進農村社會治理水平和質量的提升。
3.引導農村社會組織參與村務共治
在互聯網時代,社會組織借助互聯網技術的信息交流作用,能夠更好地發(fā)揮溝通、協調、引導作用。農村社會治理問題離不開社會組織的中介作用。無錫山聯村黨組織的“蛻變”,既跟山聯村黨組織自身領導有力有關,也跟山聯村成立非營利性社會組織相關,比如山聯村金菊花協會、農產品推廣協會等。農村黨組織推進農村社會治理具有高度的復雜性,借助社會組織的溝通引導作用,可以激活農村市場,既讓企業(yè)等經濟組織有一定的緩沖帶,也讓農民可以更好地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從而增強農村事務合作共治的力量。因此,互聯網時代農村黨組織“取信于民”的社會治理,需要引導農村社會組織參與村務共治,共同應對農村社會治理中的風險和不確定性。
五、結語
在互聯網時代,信息裂變公開后所產生的“信息越公開,人們越不信”的悖論,實質是人們的“守規(guī)績效”得不到兌現所導致的“信任不可持續(xù)”。農村黨組織“取信于民”的良策,在于提升農村黨組織的社會治理能力,獲得村民群眾的政治認同和社會支持。步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十九大對農村治理的“鄉(xiāng)村振興”提出了“產業(yè)興旺、生態(tài)宜居、鄉(xiāng)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母咭?。為了實現高水平的農村社會治理,農村黨組織既要加強自身的長期執(zhí)政能力建設及先進性、純潔性建設,夯實自身的基層戰(zhàn)斗堡壘作用,又要強化自身的誠信形象建設,防止產生和形成
互聯網時代的“社會信任悖論”,并在此基礎上創(chuàng)新農村事務合作共治,讓村民、企業(yè)經濟組織、社會組織等多元主體在農村社會治理中共同發(fā)揮作用,實現互聯網時代農村社會治理的現代化。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1.
[2]王華華,孔凡娟.變化社會中農村黨組織建設的新理念:審美性、群眾性與服務性[J].理論導刊,2017(12):11-17.
[3]尼克拉斯·盧曼.信任:一個社會復雜性的簡化機制[M].瞿鐵鵬,等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69.
[4]安東尼·吉登斯.現代性的后果[M].田禾,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0:153.
[5]羅伯特·艾克斯羅德.合作的進化[M].吳堅忠,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54.
[6]鄭也夫.信任與社會秩序[J].學術界,2001(4):30-40.
[7]王思斌.農村反貧困的制度-能力整合模式芻議——兼論社會工作的參與作用[J].江蘇社會科學,2016(3):48-54.
[8]鄭杭生,潘鴻雁.社會轉型期農民外出務工現象的社會學視野[J].探索與爭鳴,2006(1):25-27.
[9]張小勁,陳波,蘇毓淞.差序政治信任的城鄉(xiāng)比較——基于2015年中國城鄉(xiāng)社會治理調查數據的實證研究[J].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6):32-39.
[10]賀雪峰.鄉(xiāng)村治理現代化:村莊與體制[J].求索,2017(10):4-10.
[11]于建嶸.如何提高鄉(xiāng)村基層治理能力[J].國家治理,2015(41):58-61.
[12]俞可平.治理和善治引論[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1999(5):37-41.
[13]王華華.新農村建設科學發(fā)展模式的創(chuàng)新——華西村、南街村、大邱莊崛起的成功經驗[J].黨政干部論壇,2007(4):36-40.
[14]拉斯韋爾.政治學——誰得到什么?何時和如何得到?[M].楊昌裕,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19.
[15]高旭,曾小鋒.大數據時代基層黨組織治理面臨的挑戰(zhàn)與對策研究[J].求實,2016(7):4-12.
[16]羅興佐.階層分化背景下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J].長白學刊,2018(1):36-41.
[17]張康之.論合作治理中行動者的獨立性[J].學術月刊,2017(7):68-77.
(責任編輯??彭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