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偉(山東膠州市鋪集鎮(zhèn)凱誠小學)
小學生個性大多活潑好動,同時自控能力也相對較弱,這就要求小學班主任必須加強管理,結合其個性特點以及家庭環(huán)境等,實施針對性的教學,避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抵觸情緒,以靈動的管理方式,體現生本特色,保證班級管理效率,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小學生無論從心理還是生理層面來講都處于快速發(fā)展的階段,他們的心理比較脆弱,需要更多的關懷與愛護,愛是小學階段教育的根本,同樣也是班主任必須重視的因素,在班級管理過程中需要以愛為本,加強與學生的溝通,明確學生心理上的變化,強化師生間的情感交流,通過有效的班級管理方式,避免師生間出現不必要的矛盾,做到防患于未然。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同樣要秉承著因材施教的原則,實現針對性的管理,比如,對于個性活潑好動的學生,則要幫助這部分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增強自控力,以免在課堂上做出影響他人的小動作,可以引導這部分學生參與到班級活動中,賦予他們活動指揮的職責,在班級活動指揮的過程中,必然會提高責任意識,積極肩負自身職責,最后,教師還要針對活動中的不足與這部分學生進行交流:究竟問題出自哪個環(huán)節(jié)?日后要如何處理?這樣必然會使學生做好自我定位,使之情感體驗更加豐富,在學習過程中也會從自我做起,為了提高威信力而進行自我控制。對于性格較為靦腆的學生,教師則要針對性地鼓勵,增強他們的信心,在課堂上重點提問,提高這部分學生的地位,使他們體會到自身的存在感,明確自我存在的重要性,真正達到了優(yōu)勢互補,同時也使管理方式更加科學,滿足不同個性學生的管理需求。
小學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過程中,若想使管理過程更加嚴肅、秩序,就要與家長主動聯合。家長要營造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同時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引導,為學生的發(fā)展與成長提供方向上的指導,還要輔助教師的教學工作,結合學生心理上的變化,為學生打造針對性的管理方案,最終保證管理工作的質量。比如,針對部分家長溺愛孩子的行為,教師就應當與家長及時溝通,針對孩子過于自我的性格特點,提出針對性的管理辦法,教師應當引導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賦予孩子更多的任務,使孩子意識到自身所肩負的責任,并養(yǎng)成關愛他人、尊重他人的良好習慣,逐步使這部分學生形成良好的品質。而對于個性較為孤僻的學生,教師同樣應當與其家長主動聯系,引導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帶領學生參與到更多的活動中,在活動中為學生提供交流的機會,在不斷交流的過程中改變孤僻的個性,還會提高學生的言語表達能力,增強綜合素質。除此之外,就是在與家長溝通的環(huán)節(jié),如若有部分家長不配合,很難完成教師所布置的任務,那么班主任有必要通過微信等途徑,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還能拉近家庭與學校之間的距離,最終形成教育合力,最大限度地提高班級管理效率,利于學生的成長以及發(fā)展。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若想提高小學階段的班級管理質量,就要求班主任必須深入到學生之中,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不僅要了解學生的生活習慣以及個性特點,還要明確學生的家庭背景,為學生的成長以及發(fā)展提供幫助,使之養(yǎng)成正確的、良好的習慣,推動學生健康、穩(wěn)健成長。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經驗,發(fā)現家庭環(huán)境對于學生的影響極大,所以,教師有必要深入學生,明確學生的家庭背景,做好數據記錄以及信息歸檔等各項工作,明確學生表現不規(guī)范行為的主觀及客觀原因,從而為班級管理工作的落實提供方向上的指引,對班級管理過程中的不足進行彌補,使得最終的班級管理方案更能為學生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