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國梅
那年秋天,大哥結(jié)婚。母親跟大哥說:“我們家窮,但不能委屈了人家姑娘,婚事必須要辦得體體面面?!?p>
母親進房里拿出一條方圍巾鋪在床上,這圍巾只有過年的時候,母親才從箱子里拿出來戴,圍巾散發(fā)著濃濃的樟腦丸的味道。然后她又從細篾鞋籃子里拿出兩雙新做的布鞋,千層底的那種。她把鞋碼在圍巾里,包好,夾在腋下,喊我說:“老幺,跟媽媽做個伴,去后臺嶺上姚媽家借錢?!?/p>
出門來,天已黑盡,借著星星微弱的亮光,母親從柴火垛里抽出一根棍子拿在手上。
到后臺嶺必須經(jīng)過一片長長的竹林,所謂竹林也不全是竹子,還有高大的樹和一些不知名的矮灌木,黑黢黢的一大片,里面不時傳出一種異??植赖镍B叫聲。我知道這種鳥,黑色的,體型很大,專門晚上叫,據(jù)說叫“老巴子”。大人們嚇小孩子都是說,再哭,再哭“老巴子”來了。
我緊緊地抓住母親的衣角,屏住呼吸,腳步輕輕地跟著母親快步走。
走過竹林就是后臺嶺了,母親把棍子放在一戶人家的院子邊,騰出手來牽我的手,我感覺到母親的手心竟然也是濕漉漉的。
終于到了姚媽家,姚媽姚爹都在掰棉花。母親取出腋下的包裹,笑著說:“姚哥姚姐,這是我給你倆做的鞋,不成敬意?!?/p>
他們并沒有接母親手里的鞋,只是笑著說了聲:“好,好,你太講禮數(shù)了?!蹦赣H知趣地把鞋放在人家的桌子上,賠著笑臉說:“哥,姐,那天跟你們說的那個事,還望你們幫個忙,棉花賣了就還。”
姚媽說:“誰沒個為難的時候呢?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的這么客氣干啥呢?”
說歸說,但她卻沒有去拿錢,繼續(xù)埋頭掰棉花。
那時候剛剛包田到戶,棉花大豐收,人們白天把棉花揪回來,晚上坐在燈下掰,家家戶戶都是堆得像山一樣的棉花,墻上爬滿了紅鈴蟲。
母親拿過板凳,圍著棉花篩坐下,開始掰棉花。棉花篩是特制的專門掰棉花用的,竹子制成,直徑一米左右的大孔篩子。母親叫我坐她身邊,指著我對姚媽說:“別看我家老幺年紀小,手爪子快得很,趕得上一個大人掰棉花呢?!?/p>
掰了一篩又一篩,一篩又一篩。其間母親不斷地說些好聽的話,一副恭敬討好的樣子,盡其一個窮人的卑微。
太困了,我昏昏沉沉地伏在母親腿上睡著了。不知過了多久,母親把我叫醒,說要回家了。我睜開眼睛,看見姚媽把手伸進懷里(大襟子衣服的口袋在懷里),拿出一個藍格子手帕卷,慢慢展開,說:“妹子,雞都叫兩遍了,天馬上就亮了,這是八十塊錢,拿去吧!你說要一百塊錢,我手頭實在是只有這么多了?!?/p>
母親千恩萬謝后,牽著我的手回家,找到先前擱在那里的棍子,原路返回。走過竹林時,我莫名其妙地覺得很傷心,嗚嗚哭了起來。母親抹了一下眼睛說:“老幺,不哭,誰的錢都是血汗錢,一定要記得這個恩情。”
那年年底的一個艷陽天,母親稱了一斤紅糖,去姚媽家把錢還了。那天母親腰桿挺得筆直,談笑風生。姚媽硬是要留我們吃午飯,吃的是豬肉白菜燉粉條子,很香。
選自《小小說選刊》2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