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技網(wǎng)站TheVerge2月13日文章,原題:華為不需要民族主義就能在中國打敗蘋果《金融時報》近日調(diào)查報告暗示,華為在中國市場或受益于外部爭議。報告稱在美困局正推動該品牌的國內(nèi)人氣高漲,手機銷量大增。有人認為華為已成“愛國符號”。一些中國顧客的購買決定無疑受到中美爭端影響。但無論民族主義情緒在多大程度上推動華為業(yè)務,都不太可能改變其命運。華為在本土市場蒸蒸日上已頗有時日,如今的華為已在美國以外市場成為大獲成功的消費品牌和極其先進的科技勁旅。
“(民族主義)情緒可能有助于華為在中國的整體品牌形象,但若缺乏具有競爭力的產(chǎn)品,華為不可能取得如此成就”,Canalys公司上海分析師賈默(音)說,“這主要歸功于華為積極進取的技術創(chuàng)新,這使其在全球市場與最頂尖的兩大智能手機巨頭三星和蘋果站到同一行列?!笔袌鲅芯繖C構(gòu)Counterpoint的負責人也表示,中國消費者選擇華為手機主要取決于其強大照相功能、(較長)待機時間及自主芯片處理器的(良好)性能等。TheVerge網(wǎng)站編輯薩沃夫把華為Mate20Pro描述為“美國無法得到的最佳手機”,稱贊它擁有“巨大電池、精美設計和卓越處理器,(只是)受制于乏善可陳的軟件和國際關系”。而對中國大部分用戶來說,軟件不是問題、國際關系也非負面因素。
去年華為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份額高達27%。專家認為華為通過科技創(chuàng)新提升品牌形象已取得顯著成效。在中國市場,它已成為唯一能在這方面與蘋果競爭的。而最終,華為懷抱全球雄心,它在西方一些市場的成功反過來提升其國內(nèi)聲譽,而在本土的壯大發(fā)展又為華為手機在國外提供了成長規(guī)模。
購買決定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個人(喜好)。顯然,無論在中國還是其他國家,消費者都有許多購買華為品牌的堅實理由。消費產(chǎn)品的人氣不會改變?nèi)魏握牧?,但華為如何以及為何能打敗蘋果等同行成為各級市場無可爭議的強大競爭者,值得深思。▲
(作者薩姆·拜福德,王會聰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