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騫 騫
(中國廣核能源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廣東 深圳 518000)
近年來,中國境外投資出現(xiàn)了迅猛增長的勢頭,已成為國際投資舞臺上的最重要的參與者之一。根據(jù)商務部、國家統(tǒng)計局、國家外匯管理局聯(lián)合發(fā)布的《2017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tǒng)計公報》,截至2017年年底,中國2.55萬家境內投資者在國(境)外共設立對外直接投資企業(yè)3.92萬家,分布在全球189個國家(地區(qū)),年末境外企業(yè)資產總額為6萬億美元。2017年中國企業(yè)共完成對外投資并購431起,涉及56個國家(地區(qū)),涉及交易總額1 196.2億美元,其中電力行業(yè)交易總額為126.5億美元,同比增長12.8%。然而,隨著電力企業(yè)對外直接投資迅猛增長,海外電力項目投資活動面臨損失或失敗的風險也在顯著提升,尤其是各種國家風險。
本文從國家風險的概念入手,對海外電力投資項目可能面臨的國家風險進行分析并嘗試提出應對措施。
海外電力項目投資中的國家風險是指與東道國國家主權行為密切相關的風險以及由于政治因素造成外國投資企業(yè)經濟損失的風險。
國家風險研究是指在投資決策前通過研究目標國的主要國家風險并揭示其成因、評估當前水平和未來發(fā)展趨勢,從而為企業(yè)管理層科學判斷和決策提供參考依據(jù)。
中國電力企業(yè)在海外電力項目投資前對目標國進行系統(tǒng)的國家風險分析,有利于規(guī)避或降低風險,從而保證投資收益符合預期。
海外電力項目投資一般周期較長,建設過程包括勘探、可行性研究、施工圖設計、采購、建設及運營等階段,政治風險較大;商運后電力產品需通過當?shù)仉娋W進行銷售,與東道國政策密切相關,電力項目建設、投產后的運營期間,都離不開東道國政府的支持,投資環(huán)境及政策風險較大。
常見的海外電力投資項目國家風險類型有東道國政府違約風險、政治風險、東道國政策及法律所產生的風險、文化風險等。
東道國政府違約風險是指東道國政府從本國利益出發(fā)不遵守承諾,違反特許權等相關協(xié)議的規(guī)定,造成外國投資者投資的電力項目遭受巨大損失的風險。
外國投資者之所以愿意在東道國投資電力項目,東道國授予特許的開發(fā)條件、提供的支付擔保等是重要的原因之一。但是東道國政府一旦不遵守承諾,違反特許權等相關協(xié)議的規(guī)定,往往會造成項目的根本性失敗。一般海外電力項目主要通過與東道國電網公司簽訂長期固定價格的購售電協(xié)議以獲得穩(wěn)定收入,協(xié)議通常會約定:1)項目發(fā)電量銷售給東道國電網公司,并規(guī)定最低的購電量以保證電廠的正常運行;2)電價全部以美元結算;3)在一定條件下,電價將按照發(fā)電成本進行調整,以確保投資者的利潤回報;4)東道國政府對電費支付提供擔保。但是在項目建設期間,若發(fā)生金融危機等不可抗力使項目的建設進度滯后,投資增加,會導致項目的電價相應提高。此時外國投資商與東道國政府雙方可能會就電價產生糾紛,若不能及時有效解決,東道國政府會拒絕履行協(xié)議約定。
應對措施一是在東道國政府的擔保文件中詳細約定東道國政府的違約責任,如一旦違約,東道國政府向外國投資者賠償開發(fā)費用及合理利潤;二是向承保海外電力項目的保險公司或專門的電力保險公司投保投資政治險,從而合理規(guī)避或降低損失。
政治風險的發(fā)生一般相對比較突然,難以預測或預防,分為政局變動風險、強制國有化風險。
1)政局變動風險。政局變動風險,是指東道國不同政黨間的斗爭導致政局不穩(wěn)、政權更迭,不同宗教或不同民族之間的沖突等不可抗拒因素,使海外電力投資項目在該國遭到損失或失敗的風險。中國電力企業(yè)海外電力投資項目很多位于發(fā)展中國家,因為其較大的電力需求為開展電力項目投資提供了機遇,但部分國家政局變動頻繁,而涉及國民經濟命脈的外資電力項目容易成為新政權沖擊的目標。應對措施是在投資前期,加強項目所在國的政局變動風險識別,結合公司發(fā)展戰(zhàn)略,謹慎投資。
2)強制國有化風險。強制國有化風險是指東道國政府在一定補償條件或者在無任何補償條件下對外國投資者的財產進行強制國有化而使跨國投資者遭受巨大經濟損失的可能性。如2012年5月玻利維亞政府將西班牙電網集團在玻利維亞的下屬企業(yè)“西班牙輸電公司”強制實行國有化政策,并命令軍隊接管該公司所有設施。應對措施:a.在進行海外電力項目投資活動前深入調研目標國在保護外商投資方面的法規(guī),為控制國有化風險提供有力支持;b.在投資過程中,實時關注國有化風險發(fā)生的可能性,適時調整投資風險管理策略,必要時可以考慮成立合資公司的方式調整投資主體,降低母公司直接面對國有化風險的可能性;c.購買海外電力項目投資保險以對東道國國有化風險提供保險補償。
東道國政策與法律產生的風險是指東道國政府在移民征地、稅收、電力市場政策、行業(yè)規(guī)劃等方面調整或變更國家政策和相關法規(guī)從而影響外國投資者的投資收益的可能性。如自21世紀初以來,歐洲各國逐步建立起較為完備的可再生能源補貼機制,通過巨額財政補貼扶持可再生能源產業(yè)發(fā)展,使得歐洲催生了風電行業(yè)發(fā)展過熱,而且對歐洲各國財政造成了較大壓力。為此,近年來歐洲多個國家對可再生能源補貼機制作了調整,陸續(xù)推出一系列削減或停止可再生能源上網補貼的政策。
應對措施一是在盡職調查階段,聘請資質強的中介單位開展技術、市場、財稅及法律等盡職調查,全面充分識別并披露風險及建議應對措施,為投資企業(yè)管理層提供決策依據(jù)。二是充分分析目標國電力市場發(fā)展趨勢,謹慎選用模型電價假設,不盲目投資。
文化風險是指因彼此文化、習慣等差異給項目帶來的風險。如中東、北非等信奉伊斯蘭教國家,節(jié)日較多,當這些地區(qū)的電力工程項目的招標文件中往往對工程整體工期要求十分嚴格,而節(jié)假日可能造成施工效率降低從而導致工期滯后。應對措施是在總承包合同投標報價時需考慮適當降低東道國當?shù)毓と说氖┕ば?,從而避免因文化不同造成的工期滯后從而導致投資收益無法達到預期目標。
海外電力項目一般建設周期長、投資金額大及投資回收期長,目標國一旦發(fā)生國家風險就會給跨國投資企業(yè)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本文通過研究海外電力項目目標國常見的國家風險類型及形成因素,嘗試提出了應對措施,揭示了開展國家風險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希望有助于拓展海外電力項目投資企業(yè)的國家風險分析思路及應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