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鴻儒
古人云:書中自有“顏如玉、黃金屋、萬斛粟”,可算是對讀書的“益處”作了最為形象亦最為誘人的概括與描述了。今人雖說對讀書的“益處”時有新見識、新說道,但據(jù)我所見,很多還是這“顏如玉、黃金屋、萬斛粟”九字經(jīng)的翻版。
蒙田說:“學(xué)習(xí)知識不是為了圖利,也不是為了適應(yīng)外界,而是為了豐富自己,裝飾自己的內(nèi)心?!狈ɡ墒縿t說得更形象:“讀書是靈魂的壯游,隨時可發(fā)見名山巨川、古跡名勝、深林幽谷、奇花異卉。”讀書,如果說有“益處”,便是他生命之旅的精神探險、靈魂壯游,是對偉大與悲慘人生悖論的思考,亦是對人生“無限與永恒”的天問!讀書,在他便很有精神搏擊的“痛苦”成分了!盡管他明知這可能是場毫無結(jié)果的追逐與對抗,然而,他似乎命中注定不會放棄這番心靈的較量與無望的抗衡。
人海茫茫,書海亦茫茫,其實真正值得自己矢志追隨、“靈魂壯游”,用一生的光陰去讀的“決定你人生命運”的大師之作并不多。林語堂先生說得好:“讀書也和婚姻相同,是由姻緣或命運所決定。”
讀書既是“緣”,就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亦不是朝三暮四,見誰愛誰。讀書是“緣”,便是尋到了一位堪與你風(fēng)雨同舟、悲喜同在的“精神戀人”,覓及了一位可以統(tǒng)攝你整個靈魂、心胸的“思想伴侶”。
你讀他的書,是心甘情愿為他所征服。你中了他的魔術(shù),但也愿意中這魔術(shù)。你發(fā)自內(nèi)心地敬崇他,且無時無刻地不在摹仿他。你視他為自己的“精神導(dǎo)師”,他的書自然也就成了自己的“精神綱領(lǐng)”。有道是“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其實,高山流水,一世“書緣”,得一“知己”亦足矣。而能不能尋到可使自己“靈魂壯游”的書,關(guān)鍵恐怕還在你與他投不投緣,心靈是否相通!成竹在胸,了然于心,照林語堂先生的說法此時便已達到“靈魂轉(zhuǎn)世”的境界了。
在痛飲了人生的“三道茶”后(人生三階段,三毛曾將其喻為“三道茶”:“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愛情;第三道淡如微風(fēng)?!保?,雖執(zhí)著既往,心有不甘,卻亦數(shù)度看破,以為“天下事了猶未了,不妨不了了之”。想人生在世,倘能不為形役,不為物累,不為情囿,享有了現(xiàn)世的福份了,且能于遙聽飄向天國的駝鈴聲時,自覺生無惱事,死無憾事,豈不是達于“靈魂的圓滿”!
故而書籍對我而言,不但是“人類遺囑的執(zhí)行者”,使自己得以“靈魂壯游”,是“最好的精神避難所”,且是我百年之后的“最佳藏骨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