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娜
《中華文明史》由北京大學國學研究院組織撰寫、北大中文系教授、著名學者袁行霈先生主持編寫工作,是一部多學科交叉融合、注重原創(chuàng)性的高水平學術著作。全套共四卷本,總計1840頁,約172萬字,是“十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guī)劃項目,出版至今已獲得北京市社科優(yōu)秀成果特等獎、國家圖書館文津圖書獎、首屆中國出版政府獎提名獎、“五個一”工程原創(chuàng)著作獎等多個獎項。
《中華文明史》將物質(zhì)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分別對應人與自然的關系、人類社會的組織方式以及人的心靈世界,展示其錯綜復雜的關系,描述中華民族的創(chuàng)造力以及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過程?!吨腥A文明史》蘊含著中國優(yōu)秀的思想文化,在獲得國內(nèi)學術界認可的同時,也吸引了海外學者的關注。美國華盛頓大學教授、美國人文社會科學院院士、著名漢學家康達維(David R. Knechtges)先生對《中華文明史》評價甚高,他認為這部書非常值得翻譯,有助于西方世界更深入地了解中國文化,更好地促進中西方文化和學術交流。
由康達維教授主持翻譯的《中華文明史》英文版于2012年由劍橋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在倫敦書展上精彩亮相,成為中國主賓國活動的一大亮點。本書是“劍橋中國文庫”的首批入選圖書,也是“文庫”最先出版的重要著作。英譯本出版后,又陸續(xù)輸出了日文版、俄文版、韓文版、塞爾維亞文版、匈牙利文版、印地文版等語種,目前已經(jīng)成功出版了日文版(2015年,日本潮出版社)、韓文版(2017年,韓國東國大學出版社)和塞爾維亞文版(2017年,塞爾維亞阿爾貝托·普拉斯信天翁出版社),這些版本的出版均在當?shù)厥袌霁@得了較大的關注。這是北大社多年以來持續(xù)深耕重點優(yōu)秀學術著作“走出去”工作的成果,同時也切實反映了優(yōu)秀選題的生命力和影響力是非常強大的。
一、項目實施的主要舉措
北京大學出版社一貫堅持“學術為本”的出版原則,在“走出去”的過程中,也一直以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明與傳播當代優(yōu)秀文化成果為己任。讓中華文化通過學術精品走向世界,是北大社版權輸出的一個重要指導思想?!吨腥A文明史》的多語種外譯是北大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堅持“大力推動學術精品走出去”工作思路的一個重要成果。
首先,北大社堅持將學術出版“走出去”融入國際學術交流活動,依靠國際學術共同體的力量推廣中國優(yōu)秀學術作品。
《中華文明史》中文版于2006年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但《中華文明史》英文翻譯的想法很早就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早在2004年,《中華文明史》還在撰寫過程中時,本書主編袁行霈教授就開始與遠在美國的康達維教授接觸,討論將《中華文明史》翻譯成英文的可行性,并籌備翻譯團隊的組建事宜。《中華文明史》中文版出版以后得到了海內(nèi)外學術界的普遍好評,康達維教授主持的英文版的翻譯工作也在不斷地向前推進。2009年北京大學出版社與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社開始接觸,《中華文明史》英文版的版權輸出工作正式提上日程;之后又經(jīng)過近一年的在各項細節(jié)問題上的反復溝通和協(xié)商,2010年11月30日,劍橋大學出版社總裁潘世勛先生一行再次到訪北大社,雙方正式簽署了版權輸出協(xié)議,并確定了在2012年倫敦書展中國主賓國活動期間正式出版《中華文明史》的英譯本。在這之后的一年多時間中,北大社與英譯團隊保持了密切的接觸,落實為英譯本的重新配圖、增添索引等各項工作。通過緊張有序的工作,《中華文明史》英譯本按時完成出版,并在2012年倫敦書展上舉行了首發(fā)式,吸引了眾多國內(nèi)外學者及新聞出版界人士的關注,并得到學術界的好評。
在推進英譯本工作的同時,北大社也在積極尋求其他語種的版權輸出。2010年,北大社與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建立了聯(lián)系,討論俄文版的合作事宜,俄文版版權輸出工作開始啟動。同年10月18日,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所長季塔連科院士到訪北大,袁行霈教授、季塔連科院士及北大出版社三方就《中華文明史》俄文版翻譯事宜簽署了合作備忘錄。在季塔連科院士的推薦下,北大社與俄羅斯科學院東方文學出版社取得聯(lián)系,確定俄譯本的出版工作由該社承擔。由于翻譯工程量巨大,而季塔連科院士年事已高,健康狀況不好(于2016年逝世),北大社又聯(lián)系到俄羅斯科學院東方文獻研究所所長波波娃女士,她很快就組建了一支由俄羅斯中青年漢學家為主的翻譯團隊。2013年5月,北大社與俄羅斯東方文學出版社簽署了版權輸出協(xié)議。為了保證翻譯的學術水平,北大社促成了《中華文明史》俄文版的三位譯者來北大漢學研修基地研修事宜。2015年8月俄羅斯?jié)h學家龐曉梅、傅樂吉、鐵安東來到北大國際漢學家研修基地研修1個月,通過與譯者面對面更加有效的交流,我們得以更具體地了解了俄文版的翻譯進度以及碰到的問題,并據(jù)此補充提出了一些時間、體例等方面的要求,同時也幫助安排譯者與原作者見面探討,搭建起溝通的橋梁,解決翻譯中的各種問題及難點。目前俄文版翻譯已經(jīng)全部完成,預計2019年底正式出版。
《中華文明史》日譯本由早稻田大學的日本漢學家稻畑耕一郎教授主持完成。稻畑教授學養(yǎng)深厚,對中國文化有長期深入的研究,在翻譯《中華文明史》一書的過程中,他一絲不茍的學術態(tài)度和下筆必求盡善盡美的嚴格標準令人敬佩。正如袁行霈教授所說,《中華文明史》日譯本以博爾特的速度實現(xiàn)了高水平的翻譯和出版。北大社在2011年初開始討論《中華文明史》的日文翻譯事宜,2011年10月就與潮出版社簽署了版權輸出協(xié)議。2015年7月《中華文明史》的日譯本推出了第一卷,在其后的一年中,八卷本陸續(xù)出版,規(guī)模壯觀。
有了前面三種譯本的成功經(jīng)驗,北大社更加積極地與國際學術出版同行接觸,尋求實現(xiàn)更多語種的譯本。2013年韓國東國大學出版社表達了翻譯出版《中華文明史》韓文版的興趣,東國大學出版社歷史悠久,主要致力于學術出版,是一家在韓國學術界頗有影響力的綜合出版社。北大社與東國大學出版社于2014年簽署了版權輸出協(xié)議后,東國大學出版社很快組建了一支高水平學者組成的翻譯團隊,以韓國人一貫的高效率,于2017年完成了八卷本韓譯本的出版工作。
2016年10月15日,北京大學國學研究院、北京大學國際漢學家研修基地和北京大學出版社聯(lián)合主辦了“《中華文明史》日譯本首發(fā)式暨《中華文明史》外譯本工作研討會”,來自美國、俄羅斯、日本、韓國、塞爾維亞、匈牙利六個國家的漢學家與中國學者一同對《中華文明史》的學術價值、外譯工作進行了交流和討論。
同時,北大社也有效利用參加國際書展的機會,推動《中華文明史》的多語種版權輸出。參加各地的國際書展可以讓我們接觸到更多的當?shù)爻霭嫔纾瑢で笮碌摹白叱鋈ァ睓C會?!吨腥A文明史》的塞爾維亞文版和印地文版的成功輸出都是得益于參加書展的中國主賓國活動。
2014年10月,北大社參加了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國際書展,在前往書展之前我們預先與幾家塞爾維亞出版社取得了聯(lián)系,并推薦了北大社的重點圖書,其中與阿爾貝托·普拉斯(信天翁)出版社初步達成了翻譯出版《中華文明史》的意向。我們了解到阿爾貝托·普拉斯出版社的創(chuàng)始人及社長雅各斯·杜萊提斯為塞爾維亞德高望重的出版人,其本人獲得過無數(shù)榮譽,他所領導的出版社也多次被評為塞爾維亞最佳出版商。近年來阿爾貝托·普拉斯出版社積極開展與中國出版社的合作,有比較豐富的翻譯出版中國作品的經(jīng)驗。雙方在書展上見面后,非常順利地達成了合作意向,并于書展后很快簽署了版權輸出協(xié)議。與韓文版一樣,阿爾貝托·普拉斯(信天翁)出版社組織了翻譯團隊,并根據(jù)該國的實際情況,采用先從英文版翻譯,再請漢學專家審校的方式,進展的速度非常快,2017年完成了塞文版的出版工作。
2016年1月,北大社利用參加印度德里書展的機會,與印度的漢學家狄伯杰教授以及Prakashan Sansthan出版社取得了聯(lián)系,對將《中華文明史》翻譯成印地語版也達成了初步的意向,并于書展結束后正式簽署了版權輸出協(xié)議。印地文譯本預計將于2020年完成。
北大社將《中華文明史》的外譯工作作為一項長期的任務來落實,以“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經(jīng)典著作”為目標。雖然這個過程耗時長、難度大,但是時間越久越能看出效果。經(jīng)過多年持續(xù)不斷的努力,自2012年《中華文明史》英譯本出版以來,北大社平均每年輸出一個新的語種,至今已經(jīng)有7個語種。
二、項目取得的成績和實效
《中華文明史》的外譯工作取得重大進展,多個語種的譯本已經(jīng)出版或正在進行。一部由中國當代學者撰寫的綜合性學術著作,在國際上出版多個語種的譯本,且均由所在國知名學者主持翻譯、由主流學術出版機構出版發(fā)行,這在中國學術對外交流史上具有開創(chuàng)意義。
2012年倫敦書展期間,為慶祝《中華文明史》英譯本成功問世,劍橋大學出版社與北京大學出版社共同舉辦學術對話,邀請袁行霈教授、康達維教授和英國著名漢學家、劍橋大學麥大維教授(David McMullen),共同討論《中華文明史》的學術價值及其英譯本出版的意義與影響。康達維教授說,他很高興將獨特的中國文化傳達到世界各地;這是一項高深學術著作的翻譯工作,需要專業(yè)的知識訓練,英文版翻譯團隊歷經(jīng)艱難險阻、切磋琢磨,譯本終于問世,意義非凡。年近90高齡的漢學家、劍橋大學東方文化學院榮譽教授魯惟一(Michael Loewe)也親臨會場,他充分肯定了《中華文明史》,對全書在文明分期上所做的創(chuàng)新,以及運用新的考古資料等方面所做的努力,都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2015年,《中華文明史》的日文版也由潮出版社成功推出,日本文化界、出版界、學界、政界、傳媒界等近400人出席了在東京舉辦的出版紀念會,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日譯本主編稻畑耕一郎教授贊許《中華文明史》原著的高品質(zhì),認為編譯此書大有裨益于日本從文明史角度深度了解中國,促進全球化時代的文明融合。
《中華文明史》塞爾維亞文版于2017年出版,并在貝爾格萊德書展上舉辦了新書發(fā)布會,塞爾維亞文化和傳媒部部長武科薩夫列維奇出席并發(fā)表講話,對《中華文明史》塞爾維亞文版的出版給予了高度評價?!吨腥A文明史》韓文版2017年出版后立即在當?shù)貢曛姓紦?jù)了重要位置,并吸引了媒體的報道。韓國培才大學徐盛教授說,《中華文明史》展現(xiàn)了中華文明各階段的發(fā)展,內(nèi)容非常豐富,又充滿啟發(fā)性,可資韓國學者參考引用、學習研究。
《中華文明史》的多語種譯本進入當?shù)刂髁魃鐣椭髁魇袌?,在產(chǎn)生重要影響的同時也為出版社和作者帶來了可觀的版稅收益。根據(jù)劍橋大學出版社每年提供的銷售情況統(tǒng)計,《中華文明史》英譯本至今已經(jīng)銷售了2000余套,實現(xiàn)版稅收入超過20萬元人民幣。《中華文明史》其他各語種的版權版稅收入累計超過40萬元人民幣。
2014年美國前總統(tǒng)夫人米歇爾·奧巴馬女士訪問北京大學,《中華文明史》英文版被作為禮物贈送給總統(tǒng)夫人。
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學即將迎來120周年校慶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北京大學考察。在北京大學臨湖軒參觀“新時代——北京大學近五年成就展”時,習近平對《中華文明史》的多語種譯本給予了肯定,指出這樣的作品值得作為國禮贈送給國際友人。
三、實施項目的心得體會和思考
《中華文明史》的出版與外譯是出于對中華文明傳承的使命感。近代以來,中華文明其實并不為世界充分了解,需要中國以外的人來了解中國,因此這部書的翻譯既富學術價值又具現(xiàn)實意義?;仡櫋吨腥A文明史》多語種版權輸出的前前后后,有三點心得值得與大家分享。
第一,高水平的作品是中國學術著作“走出去”的重要前提。學術性和思想性很強的學術圖書一直是海外漢學界感興趣的熱點之一,而《中華文明史》正是這樣一部注重原創(chuàng)性的高水平學術著作??梢哉f,《中華文明史》高水平地展現(xiàn)了中華傳統(tǒng)文明和中國當代學術成果,為其日后的版權輸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第二,高水平的翻譯是中國學術著作“走出去”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翻譯問題是中國圖書“走出去”無法回避的一個難題,很多優(yōu)秀的作品由于沒有合適的翻譯而無法真正走向世界,對于人文學科的高端學術圖書而言,解決翻譯問題更是實現(xiàn)“走出去”的關鍵點和難點。而《中華文明史》的各語種的翻譯工作,都是由各語種國最優(yōu)秀的漢學家團隊參與完成的,這一點可以說是中國當代學術著作外譯工作中獨一無二的。
第三,政策支持是“走出去”的有力保障和助推器。出版社近年來在“走出去”的過程中能夠取得越來越多的成績,與國家的有力支持是分不開的。特別是學術著作,翻譯難度高,周期長,社會影響力比經(jīng)濟效益更重要?!吨腥A文明史》的多語種外譯均得到了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的資助,為翻譯出版的順利進行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北大出版社將繼續(xù)堅持高品位的學術出版路線,開拓更多像《中華文明史》這樣的具有原創(chuàng)性、反映中華優(yōu)秀文化思想的選題,推動中華文明走向世界,使世界各國人民更完整、更真實地了解中國,促進中外學術交流和互相理解。
(作者單位系北京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