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倒刺是缺維生素”一說的來源可能有兩處:1.父母為了誘導挑食的孩子多吃蔬菜;2.商家為了誘導客戶購買維生素商品。
“倒刺”又叫“甲周倒刺”,醫(yī)學名“逆剝”,指指甲周圍皮膚以倒卷、撕裂、翹起為特征的一種皮損,觸碰疼痛。一旦手指長了倒刺,已不單單是局部疼痛問題,如果不幸一時沒有趁手工具剪除它,將會如百爪撓心。
這可惡的倒刺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坊間流傳最廣的說法是:長倒刺是因為缺乏維生素,有說缺維生素C的,有說缺維生素B的,有說缺微量元素的,也有說都缺的。
事實真相是:長倒刺,不是因為缺維生素或微量元素,而是缺少油脂。
大家有沒有注意過一個現(xiàn)象:大腿、肚皮和腳趾頭從來不長,就連手的其他部位也不長,唯獨只在手指頭指甲周圍的那么一小片地帶長倒刺。很奇怪,不是么?其實,原因很簡單:指甲周圍這一小片范偉的皮膚與身體各部位皮膚都不同,這部分皮膚非常薄弱,而且沒有毛囊、汗腺和皮脂腺。甲周皮膚的角質層一般只能靠“蹭”旁邊有皮脂腺的皮膚分泌的少量油脂來“保濕”。在這個大前提下,如果反復接觸肥皂、洗滌劑或物理摩擦,就會破壞甲周皮膚表面本來就很貧瘠的油脂,產生倒刺。由此,菜市場賣肉的不會長倒刺。
所以,避免不必要的洗手,洗手后多擦護手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