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彩云
[摘要] 目的 闡述急性白血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療后白細胞減少的護理方法,觀察護理效果。方法 選擇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急性白血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療后白細胞減少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組,每組40例,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實施整體護理干預。結果 觀察組護理后FPG(5.61±0.51)mmol/L、2 hPG(7.48±1.20)mmol/L、白細胞減少者占2.5%、患者感染率0.0%、口腔潰瘍率為0.0%、入院前、住院中及出院后,滿意度分別(94.58±2.05)分、(96.52±1.51)分及(93.99±2.50)分。對照組護理后FPG(8.15±1.02)mmol/L、2 hPG(11.15±0.63)mmol/L、白細胞減少者占25.0%、患者感染率7.5%、口腔潰瘍率為15.0%、入院前、住院中及出院后,滿意度分別(78.49±5.20)分、(76.48±3.17)分及(80.33±2.15)分。兩組數(shù)據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實施整體護理干預,有助于提高急性白血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療后的安全性,減輕白細胞減少癥狀,降低血糖指標,預防感染及口腔潰瘍,提升患者滿意度。
[關鍵詞] 急性白血病;糖尿病;白細胞減少;整體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 R59?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12(a)-0068-02
急性白血病為造血干細胞惡性克隆性疾病,確診后,及時給予化療,可抑制病情進展,延長患者的壽命[1]。部分急性白血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與單純急性白血病相比,患者化療后發(fā)生感染、出血及白細胞減少等并發(fā)癥的風險更高,疾病治療安全性差[2]。有研究指出,實施整體護理干預,有助于提高化療后護理的安全性,抑制白細胞減少[3]。該文于該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急性白血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療后白細胞減少患者中,隨機選取80例作為樣本,闡述了整體護理干預的方法,觀察了護理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組,觀察組(n=40)性別:男/女=30/10,年齡(63.29±8.82)歲,糖尿病病程(9.52±1.20)年。對照組(n=40)性別:男/女=29/11,年齡(64.10±7.96)歲,糖尿病病程(9.82±1.37)年。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①患者均已確診為急性白血病。②均合并糖尿病。③患者無其他系統(tǒng)重大疾病。④自愿參與。⑤已完成化療。⑥患者均伴有白細胞減少。
1.3?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以給藥、不良反應的預防、血糖監(jiān)測為主。
觀察組實施整體護理干預,方法如下:①心理干預。急性白血病起病較急,加之糖尿病的影響,患者往往伴有絕望、恐懼、焦慮的情緒,部分患者甚至存在放棄治療的行為。為提高治療依從性,護理人員需對患者進行安慰與鼓勵??上蚧颊呓榻B成功病例,增強其自我效能。在此基礎上,動之以情,使患者認識到保持良好情緒的重要性,改善其心態(tài)。②健康教育。為提升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護理人員需對其進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內容,以“急性白血病發(fā)病原因”“化療后的常見不良反應”“化療不良反應產生的原因”“糖尿病對急性白血病化療的影響”“自我干預方法”“白細胞減少的原因”等為主。③飲食護理。血糖指標過高,對化療后白細胞減少患者的恢復不利?;颊咝鑷栏窨刂骑嬍常拗铺妓衔飻z入。此外,患者同樣需保持清淡飲食,多食用高蛋白質、高維生素類食物,少食多餐,嚴格控制血糖,使白細胞減少得以減輕。④體溫護理。護理人員需嚴密監(jiān)測患者的體溫,如體溫平穩(wěn),每日測量兩次即可。如體溫波動幅度大,則需增加測量次數(shù)。一旦發(fā)現(xiàn)體溫異常升高,應立即報告醫(yī)生,予以降溫。⑤感染預防。急性白血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療發(fā)生白細胞減少后,機體免疫力將明顯下降,患者發(fā)生感染的風險也將有所提升。為降低感染率,每日清晨、餐前、餐后、睡前采用0.9%NS、2%碳酸氫鈉漱口液交替含漱3~5 min。保持全身皮膚清潔,每日溫水擦浴一次;大便后,需沖洗肛門,并采用濕巾擦干凈,動作輕柔 。伴有痔瘡者,需每日采用1:5 000高錳酸鉀坐浴。女性患者,陰道口、尿道口及會陰部位需保持干燥清潔。當患者WBC<1.0×109/L時,應立即將其轉移至單人病房?;颊叩牟》康孛妗⑽锲?、床單、衣物、空氣需每日消毒,降低感染率。當患者體溫>38.5℃時,應考慮感染的可能,并立即根據實驗室檢查結果,給予患者抗生素治療疾病。⑥口腔護理?;颊邞捎密浢浪⑤p柔刷牙,預防牙齦出血。刷牙時間應為餐后30 min,患者需多飲水,多漱口,保持口腔濕潤、清潔。一旦發(fā)生口腔潰瘍,需采用2%碳酸氫鈉漱口液漱口,含漱口液3~5 min后吐出,后采用慶大霉素涂抹局部。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血糖指標對比
觀察組護理后FPG(5.61±0.51)mmol/L、2 hPG(7.48±1.20)mmol/L。對照組護理后FPG(8.15±1.02)mmol/L、2 hPG(11.15±0.63)mmol/L。兩組數(shù)據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白細胞減少護理效果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觀察組護理后,白細胞減少者占2.5%、患者感染率0.0%、口腔潰瘍率為0.0%,與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白細胞減少護理效果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對比[n(%)]
2.3? 患者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入院前、住院中及出院后,滿意度分別(94.58±2.05)分、(96.52±1.51)分及(93.99±2.50)分,與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滿意度對比[(x±s),分]
3? 討論
白細胞減少為急性白血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療后的常見風險,患者機體免疫力低,發(fā)生感染、口腔潰瘍等并發(fā)癥的風險高,對患者預后的改善不利[4]。導致各類風險發(fā)生的原因,與化療藥物本身的作用有關,與患者血糖控制不善、護理內容欠完善同樣存在聯(lián)系[5]。針對急性白血病合并糖尿病化療后白細胞減少患者所實施的常規(guī)護理,方法雖較為科學,但內容缺乏完善性,護理效果有待改善[6]。該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的患者,護理后白細胞減少者占25.0%、患者感染率7.5%、口腔潰瘍率為15.0%。為彌補常規(guī)護理的缺陷,本院實施了整體護理干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與常規(guī)護理相比,整體護理干預模式下,護理內容更加完善,能夠充分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因此,應用效果更佳[7]。該文研究發(fā)現(xiàn),接受整體護理干預的急性白血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護理后FPG(5.61±0.51)mmol/L、2 hPG(7.48±1.20)mmol/L,與常規(guī)護理相比,血糖指標更低(P<0.05)。該組患者接受護理后,白細胞減少者占2.5%、患者感染率0.0%、口腔潰瘍率為0.0%,與常規(guī)護理相比,白細胞減少癥狀有效減輕,患者發(fā)生感染及口腔潰瘍的風險同樣有所降低。該組患者入院前、住院中及出院后,滿意度分別(94.58±2.05)分、(96.52±1.51)分及(93.99±2.50)分,提示滿意度更高。
綜上所述,實施整體護理干預,有助于提高急性白血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療后的安全性,減輕白細胞減少癥狀,降低血糖指標,預防感染及口腔潰瘍,提升患者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王丹環(huán),幸永鳳,杜紅艷.護理風險管理在腫瘤化療合并糖尿病病人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9,33(9):1637-1638.
[2]? 劉蓉,駱亞南.個體化護理可干預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脂聯(lián)素、Cys-c水平及治療依從性和生活質量[J].基因組學與應用生物學,2019,38(2):803-809.
[3]? 魏敏.個性化心理護理對老年糖尿病病人心理及主觀幸福感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9,33(3):533-535.
[4]? 伍滿群,孫愛華.1例CAR-T細胞橋接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復發(fā)難治性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護理[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8,25(S1):274,276.
[5]? 田金滿,丹海永.循證護理在白血病患者化療期間感染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及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8,28(2):295-297,308.
[6]? 陳小麗,馮一梅,曾韞璟.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免疫治療難治性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護理[J].中國輸血雜志,2016,29(10):1104-1107.
[7]? 馮娜,杜欣,張誠.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治療復發(fā)難治型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護理[J].重慶醫(yī)學,2016,45(33):4742-4743.
(收稿日期:2019-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