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芬 柳淑霞
伴隨著城市化進程,為了生活得更好,成千上萬的打工族如同候鳥般奔波在家鄉(xiāng)和繁華的城市之間,從一個地方遷移到另一個地方。而他們背后,則是一群生活在這個陌生環(huán)境下的稚弱的“小小鳥”……
山東省榮成市第十二中學學區(qū)位于膠東半島沿海地區(qū),隨著外來務工人員的增多,中小學外來務工子人員子女比例高達70%。家長每天起早貪黑忙于打工,沒時間教育孩子,特別在節(jié)假日,孩子更處在無人看管的情況下,存在極大的人身安全隱患。面對這一狀況,學區(qū)招募教師志愿者成立“榮成教育尋夢家園志愿者團隊”,組織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開展閱讀指導、特長培養(yǎng)、心育導航、社會實踐等項目的志愿服務活動,為家長排憂解難,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健康成長助力。
統籌安排,筑學生“尋夢家園”
為保障活動的開展效果,學區(qū)多次召開中小學校長會議,對活動的組織實施進行詳細的部署。同時中小學又分別針對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召開了中層領導及全體教師會議,統一認識,加強引導,明確闡述了 “尋夢家園”活動項目的實施方法及意義。
活動開始前,學校印發(fā)了“致學生家長的一封信”,廣泛在家長層面進行宣傳;印發(fā)“尋夢家園活動明白紙”,進一步解讀活動開展的內容形式、組織實施及目的意義等;印發(fā)“尋夢家園活動調查問卷”,摸清學生的興趣愛好,開發(fā)設計活動項目;印發(fā)“家校協議書”,明確學校、家長雙方的義務和責任,做好家校溝通,確定學生安全管理無縫對接等相關事宜,通過多種舉措,保障活動的順利開展。
開展活動,共促學生健康成長
在活動開展前,中小學都依據各自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宣傳、組織,通過班級微信群、家校通等方式,提前告知家長每次活動的開始與結束時間;為保障學生監(jiān)管到位,下發(fā)“番茄表單”,對參加學生進行統計,活動中會對到位情況進行點名,對未到學生與家長進行電話溝通;每次活動,至少安排一名中層領導全程參與,隨時解決突發(fā)事件;小學為保障學生安全管理,要求參加活動學生家長接送,杜絕學生出入存在的安全隱患。
依據學生調查問卷的結果,開設學生感興趣的“象棋” “絲網花”“書法”“創(chuàng)客” “心靈在線”等共16個項目,全體教師、學生可依據自己特長及興趣進行報名、分組,印刷“尋夢家園師生分組列表”,分發(fā)給老師和學生,便于加強對學生的管理。
自活動開展以來,目前學區(qū)組織中小學生開展活動20次,參加活動學生達1400多人次。活動的開展,深受家長喜歡,特別是在青魚灘社區(qū)婦女兒童家園,很多低年級學生家長,按時把孩子送到活動場所,在結束時間再把孩子接回,解決了孩子無人陪伴的問題。
尋夢家園志愿服務項目開設以來,榮成市第十二中學學區(qū)一直保持高度的重視,始終堅持活動設置的初衷,解決節(jié)假日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無人陪護狀態(tài),為家長提供更好的服務,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打造快樂成長、健康成長的樂園。
(編輯陸思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