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奕生 昆明市政工程設計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228
21世紀,工業(yè)機械化、城市經濟化在逐年革新,造成城市人口密集,水資源供需比例失調;多元化建筑崛地而起,城市的容積率逐年提升,加劇了水資源的過度消耗,引發(fā)生活污染帶來的水資源質量問題。在國家倡議基礎上,各地區(qū)以海綿城市為基礎,展開市政道路給排水設計,提升城市水資源質量。
海綿城市逐漸發(fā)展成為國內的主流建設模式,來提升城市的綠色環(huán)保能力,創(chuàng)建良好的低碳生活環(huán)境。海綿城市,是指以城市雨洪管理為基礎,發(fā)起的城市建設理念,旨在提升城市的蓄水效能、滲水效率、凈化水質能力,開展具有針對性、可行性的相關設施建設,致使城市具有海綿體質,實現(xiàn)水資源的循環(huán)利用,為城市補充地下水資源,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
自2014年頒布的《海綿城市建設指導》,直至2015年10月,海綿城市建設全面展開,總計30座城市實施海綿城市建設。在海綿城市建設過程中,以市政道路給排水設計施工為重要環(huán)節(jié),以減少路面積水、增強城市滲水能力、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為建設初衷,展開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綠化面積、優(yōu)化道路系統(tǒng),全面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實現(xiàn)對自然雨水科學收集、有效儲存、合理利用,促進城市邁向可持續(xù)發(fā)展之路。
市政道路分為人行道、車行道、綠化帶(分車帶)三個部分。市政道路設計工作人員,應科學選擇良好性能的材料,進行道路鋪設,提升人行道的滲透能力,減少路面積水;人行道的具體設計,應在人行道表層鋪設具有滲水性的材料,目前工程實踐里多采用透水磚或者透水混凝土,基層采用透水性基層確保人行道路面結構層的滲水能力,吸收雨季路面積水,并讓雨水補充地下水資源,提升水資源利用率并提高行人舒適性;若人行道與機動車道相鄰,則用防水材料分隔,防止雨水下滲入機動車道路基,避免下滲雨水影響機動車道耐久性;在下滲層設穿孔花管,在土壤吸水飽后將雨水引流至蓄水池,后實現(xiàn)水資源的儲蓄功能。可有效防止雨水破壞交通道路,改善城市交通環(huán)境,規(guī)避路面積水過多引發(fā)城市升溫的不利后果,全面提升城市海綿體質[1]。
綠化帶作為海綿城市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對提升城市水資源處理能力有良好效果。分別從收集水資源、凈化水資源、蓄水三個方面展開綠化帶設計。
2.2.1 水資源的有效收集
綠化帶內土壤,是天然的滲透材料,通過合理的斷面設計,可有效提升降雨時的滲水效率;在綠化帶設計雨水收集機制,來集中收集雨水資源;依據道路綠化帶設計相關規(guī)定,在市政道路路面下方位置,不大于0.3米處,為綠化帶設計雨水收集機制,具有良好的吸收雨水資源的效果。
2.2.2 水資源的凈化機制
市政道路路面表層收集的雨水資源,應采取科學的水資源處理機制,來凈化雨水,提升水資源質量,保障地下水質的清潔度,防止地下水污染。市政道路設計人員,應在綠化帶鋪設種植土層,土層應具有一定厚度,來增強綠化帶的滲水能力;在土層上方鋪設砂石層,實現(xiàn)雨水資源過濾;埋設滲透管,提升雨水資源的清潔度。
2.2.3 綠化帶的蓄水池設計
市政道路應設計排水緩行、蓄水池功能,來防止水徑流過大,錯開雨水徑流峰值,進而降低市政排水設施壓力,同時提升城市的海綿體質。市政道路的排水設計,以綠化帶整體結構為基礎,建設導流機制,將收集的雨水導流至蓄水池,促進雨水資源的統(tǒng)一管理。為補充地下水資源奠定基礎,具體實踐中可采用植草溝、明溝等,實現(xiàn)了有效導流雨水資源,切實提升城市雨水處理能力,防止地表層雨水負擔過重,保障城市交通道路安全。
車行道是排水設計環(huán)節(jié)的核心內容。如若車行道的滲水能力不足,雨天時節(jié)極易引發(fā)大面積路面積水,降低車行的交通暢通性,嚴重時引起排水堵塞、道路沉砂等不利現(xiàn)象,水膜厚度大也對行車安全性有較大影響。基于海綿城市建設理念,車行道路面設計可在透水路面設計基礎上,增加中間層設計;中間層位于深層與路表層之間,采用的鋪設材質為防水材質,提升車行道的路基防水能力,加強車行道路表層排水功能,降低水膜厚度;在車行道兩側,設計綠化帶、盲溝等,來有效吸收車行道排出的雨水,實現(xiàn)雨水資源的循環(huán)利用,增強行車的暢通性和安全性。
車道路、綠化帶、人行道、道路紅線外綠地等相互之間的銜接處理,是海綿城市理念體現(xiàn)的重要組成部分。設計中應充分參考城市所在區(qū)域的氣候特征、地質條件、綠化帶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等因素,選擇與道路或片區(qū)運行機制相適宜的銜接方式,采取科學性施工技術,提升城市的排水能力;設計主要應用的技術有:路緣石銜接、源頭滲透、末端存儲、中途滲透等;銜接帶設計的主要施工位置為:下沉式綠化帶、雨水緩沖區(qū)域;路緣石處理須在保證行車安全的前提下,讓匯水流入綠化帶等收水區(qū)域,并注重設計細節(jié)提升景觀效果;紅線外銜接帶的表現(xiàn)形式為:植草溝、調節(jié)塘等;銜接帶的設計理念為:合理開發(fā)邊緣地帶,加強城市水資源的處理能力,提升雨水資源的吸收能力,增強城市的雨水蓄存能力。依據不同城市特質,采取相適宜的雨水凈化機制;在水資源充裕地區(qū),設計截污處理技術,保證雨水資源的清潔度;在水資源匱乏區(qū)域,最大程度地提升雨水資源收集率,實現(xiàn)雨水資源的最大利用[2]。
綜上所述,基于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市政道路給排水設計成為提升城市海綿體質的關鍵途徑;在相關部門支持下,科學展開給排水設計;減少施工作業(yè)為城市環(huán)境帶來的污染,最大程度地提升城市水資源的處理能力;從人行道、車行道、綠化帶、銜接帶全面建設城市的海綿體質,促進城市有序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