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近十年中國女大學生村官研究回顧與展望

2019-01-30 07:41胡紅霞李達
中華女子學院學報 2019年1期
關鍵詞:村官農村大學生

胡紅霞 李達

選聘高校畢業(yè)生到農村任職,是黨中央著眼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培養(yǎng)黨和國家事業(yè)可靠接班人做出的一項重大戰(zhàn)略決策,同時也是破解“三農”問題和緩解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難的長遠發(fā)展戰(zhàn)略。江蘇省豐縣在1995年實施的“雛鷹工程”,開啟了招聘大學生到農村基層任職的先例。2008年,黨中央、國務院在全國范圍內開展選聘高校畢業(yè)生到農村任職工作,至今已經走過了十年的歷程。十年的時間里,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在各級地方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選聘大學生村官工作得到扎實推進,大學生村官積極融入基層實踐,在服務“三農”、幫助群眾脫貧攻堅、推進鄉(xiāng)村振興的過程中做出了重要貢獻。在龐大的大學生村官隊伍中,女大學生村官頂起了半邊天。據官方統(tǒng)計,截至2014年底,全國在崗大學生村官共計180960人,其中女性102251人,占總數的56.5%,比男性高出13百分點;截至2015年底,全國在崗大學生村官共計137898人,其中女性78792人,占總數的57.9%,比男性高出15.8百分點;截至2016年底,全國在崗大學生村官共計102563人,其中女性59663人,占總數的58.2%,比男性高出16.4百分點??梢钥闯觯觌m然選聘的大學生村官總人數呈逐年遞減趨勢,但女大學生村官占大學生村官總數的比例卻呈逐年遞增趨勢,2015年比2014年同比增長1.4百分點,2016年比2015年同比增長0.3百分點。[1]10-11

活躍在農村基層的女大學生村官,主要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助理、村主任助理或其他“兩委”職務,在農村各個層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2]然而,鑒于農村工作的復雜性和特殊性,相對于男性大學生村官,無論是在農村生活中,還是在日常工作中,女大學生村官都面臨更多的困難。如何讓更多的女大學生村官能夠身體力行、服務當地,更好地為脫貧攻堅、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貢獻力量,也同樣考驗著地方黨政部門和農村基層組織。因此,對近年來女大學生村官研究進行回顧和梳理,全面了解女大學生村官的生活、工作現狀及面臨的挑戰(zhàn),進而提出可行的對策及建議,具有理論與實踐指導意義。

一、大學生村官選聘政策的形成及發(fā)展歷程

20世紀末,隨著改革開放所帶來的各項紅利凸顯,黨和國家各項事業(yè)都取得了重大進展,中國社會進入一個新的歷史發(fā)展階段。但是,由城鄉(xiāng)二元結構差異帶來的“三農”問題,嚴重制約著國民經濟的健康發(fā)展。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地方結合中央精神和自身情況,開始試行選聘高校畢業(yè)生到農村任職的政策。黨的十七大召開后,中央提出了“以工促農、以城帶鄉(xiāng)”的新要求,并決定在全國范圍內選聘大學生村官到農村任職,以解決農村的實際問題??傮w來看,選聘大學生村官政策的萌發(fā)和制定,主要基于以下社會背景:(1)城鄉(xiāng)二元結構化的差異逐漸拉大,城鄉(xiāng)之間發(fā)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日益凸顯;(2)大學擴招后,大批畢業(yè)生就業(yè)壓力劇增;(3)農村事業(yè)發(fā)展乏力,基層組織建設亟須加強;(4)農村中懂得現代經營管理知識的人才十分稀缺,人才隊伍建設問題迫在眉睫。選聘大學生村官工作首先是在個別地區(qū)自發(fā)性探索(如江蘇、安徽、浙江等東部和中部省份),隨后在全國多地區(qū)大范圍試驗推廣,進而由地方試點上升為國家頂層設計,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

(一)各地自行探索和試點的早期階段(1995—2004年)

江蘇省徐州市豐縣是選聘大學生村官的發(fā)源地。1995年,豐縣為推動實施農村人才戰(zhàn)略,制定并實施了吸引優(yōu)秀人才的“雛鷹工程”,為選聘大學生村官工作做出了早期的個案試點。此后,我國東部和中部的一些地區(qū)開展了選聘大學生村官的試點工作,具有代表性的有:安徽省鳳陽縣(1998)、海南省(1999)、浙江省寧波市(1999)、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qū)(2000)、河南省鶴壁市(2002)、河南省平頂山市(2003)、河北省邢臺市(2004)等。這些地區(qū)在貫徹落實中央精神的基礎上,根據本地區(qū)的實際情況,分階段、分區(qū)域、分類別地推行了大學生村官選聘計劃。2003—2004年,西部地區(qū)的部分市縣也開始開展此項工作,具有代表性的有:四川省廣安市、廣元市、宜賓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圖壁縣,云南省廣南縣等。在地域分布上看,東部和中部地區(qū)實施選聘大學生村官政策相對集中、試點較早;西部地區(qū)隨后開始試點,進度稍顯滯后。應該說,在各地自行探索大學生村官選聘工作的早期階段,大學生村官選聘的內容與方式存在不同模式,積累了不少好的經驗,也遇到了一些困難和問題。這些實踐探索為后來黨中央、國務院在全國范圍內正式推行此項政策奠定了基礎。

(二)在全國大面積推進展開階段(2005—2007年)

2005年6月,中共中央印發(fā)《關于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yè)生面向基層就業(yè)的意見》,要求積極推進高校畢業(yè)生進村、進社區(qū)工作,并提出“爭取用3到5年時間基本實現全國每個村、每個社區(qū)至少有1名高校畢業(yè)生的目標”。[3]在該意見出臺當年,四川省、江西省、北京市等隨即全面啟動了大學生村官選聘計劃。2007年,云南省、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內蒙古自治區(qū)等也開始實施大學生村官選聘計劃。同年,黨中央再次明確提出要根據各地實際情況有條件地選聘大學畢業(yè)生到村任職。截至2008年2月底,全國共有28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正式啟動了大學生村官選聘計劃,其中17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把“村村有大學生村官”當作一項具體目標來落實。從2005年至2008年的三年間,選聘大學生村官工作進入大面積實施階段,大學生村官在農村建設中的作用開始顯現。其主要表現為:第一,大學生村官選聘規(guī)模及社會影響力逐漸增大,2006年和2007年全國共選聘大學生村官6.2萬人;第二,大學生村官的選聘與運行機制日漸完善,有些地區(qū)還成立了專職管理機構對大學生村官進行管理,如河南省平頂山市和鶴壁市等地。

(三)上升到國家戰(zhàn)略高度的整體實施階段(2008—2012年)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大學生村官試點工作,對各地探索中積累的經驗給予了充分肯定,并在此基礎上加快了在全國范圍內實施選聘大學生村官政策的進度。以2008年《關于選聘高校畢業(yè)生到村任職工作的意見(試行)》下發(fā)為標志,選聘大學生村官政策被上升到國家戰(zhàn)略高度,體現了國家的制度安排。該意見決定,自2008年起,用5年時間在全國范圍內選聘10萬名高校畢業(yè)生到村任職。2009年4月,中組部等多部門發(fā)布了《關于建立選聘高校畢業(yè)生到村任職工作長效機制的意見》,從定期選聘、崗位培訓、配套保障、跟蹤培養(yǎng)、職業(yè)發(fā)展等方面對選聘大學生村官工作做出了具體規(guī)定。[4]2010年4月,中組部又發(fā)布《關于下達2010年到村任職高校畢業(yè)生選聘名額的通知》,決定用4年的時間將選聘大學生到村任職的名額“由10萬名增至20萬名”。2012年7月,中組部、人社部等部門聯合下發(fā)《關于進一步加強大學生村官工作的意見》,提出到2015年,全國至少有一半左右的行政村達到有大學生村官駐村的配備標準。綜上所述,從2008年起,大學生村官選聘工作在全國范圍內正式開展,全國各地區(qū)圍繞推進大學生村官工作,建立了相關管理機構和體制機制,并積極落實一系列人才隊伍建設、經費保障等專項配套措施。

(四)從脫貧攻堅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階段(2013年至今)

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村工作以向行政村下派幫扶干部為標志的工作重心下移態(tài)勢日趨明顯。2013年11月,習近平到湖南湘西考察時做出了“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的重要指示。2014年1月,中辦規(guī)制了精準扶貧工作模式的頂層設計,推動精準扶貧思想貫徹落實后,各地下派駐村干部大幅增加。鑒于各地貧困村駐村工作隊員已基本達到3名以上,且大學生村官缺乏工作經驗和相關資源的現實,大學生村官選聘規(guī)模出現遞減態(tài)勢。2015年4月,中組部下發(fā)《關于做好2015年大學生村官選聘工作的通知》(組通字〔2015〕23號),要求各地、各部門按照“保證質量、規(guī)模適度、完善政策、從嚴管理、健全機制”的要求,進一步完善和健全大學生村官選聘機制。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加強農村基礎工作,培養(yǎng)造就一支懂農業(yè)、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5]322018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在聯合下發(fā)的《關于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意見》中指出,要實施農村帶頭人隊伍整體優(yōu)化提升行動,注重吸引高校畢業(yè)生等優(yōu)秀人才到村任職。[6]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隨著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任務與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工作的交叉推進,各地緊緊圍繞黨中央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的重大決策部署,積極引導大學生村官在脫貧攻堅第一線發(fā)揮作用,與大學生村官選聘政策相關的工作內容與制度安排正逐漸穩(wěn)定下來,成為一項常規(guī)性的工作。從近幾年新選聘大學生村官的情況來看,原則上新選聘的大學生村官全部下派至貧困村,同時適當調整部分在崗大學生村官到貧困村任職。據統(tǒng)計,截至2016年底,全國共有26057名大學生村官被選聘到建檔立卡貧困村任職,占在崗村官人數的四分之一,大體覆蓋到全國21.9%的建檔立卡行政村。[1]16可以預見,隨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最后決勝階段,選聘大學生村官到貧困地區(qū)的力度會不斷增強,大學生村官的工作任務也會越發(fā)繁重。

二、近十年女大學生村官研究的主要議題和成果

文獻研究發(fā)現,2006年以前我國學界對女大學生村官的研究比較少,相關文獻多以新聞報道的形式刊發(fā)于報紙、網絡等媒體。自2007年至2012年,國內對大學生村官以及女大學生村官的研究呈快速增長趨勢,形成了一個研究熱潮。尤其是黨的十七大以后,隨著選聘大學生村官被確立為一項國家層面的戰(zhàn)略決策,學界及相關部門開始重點關注大學生村官問題。統(tǒng)計發(fā)現,2010年至2012年堪稱大學生村官研究的高峰時段,而這三年也正是全國選聘大學生村官規(guī)模最大的三年。2013年以后,對大學生村官的相關研究進入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階段。截至2018年5月,中國知網收錄與大學生村官相關的碩博士學位論文達751篇。總體上看,現有對女大學生村官研究的主要議題集中在整體性研究、選聘意義與成效、選聘的基本做法、女大學生村官工作生活現實問題以及職業(yè)發(fā)展研究等五個方面。

(一)對女大學生村官的宏觀性與整體性研究

已有研究成果多集中于對大學生村官的宏觀性與整體性把握,對大學生村官進行的個案研究還不多。值得注意的是,通過國家頂層安排與地方具體實踐,諸多地方政府部門針對女大學生村官工作進行了經驗總結和路徑探索,在本地選聘女大學生村官工作的基礎上形成了一系列調查報告,如江蘇南京、河南登封、山東臨沂、江蘇句容、黑龍江大慶、內蒙古突泉等地。從總體上來看,既有學術成果主要是關于大學生村官的總體性研究,它們對大學生村官現狀展開調研,總結成績,分析問題,提出政策建議,研究內容基本覆蓋了女大學生村官工作的方方面面,包括選聘大學生村官的政策、女大學生村官的特殊性問題等,為進一步深化女大學生村官研究提供了基礎性文獻。

(二)對女大學生村官選聘意義與成效的研究

胡紅霞、王俊程提出,由于農村地區(qū)特別是邊疆民族地區(qū)的女大學生村官工作具有綜合、瑣碎、服務面廣、服務群體多、工作條件艱苦、工作環(huán)境復雜等特點,因此對女大學生村官進行特殊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7]李義良、奉公等基于江蘇省的實踐,將男女大學生村官隊伍建設的成效歸結為:培養(yǎng)了一批人才,優(yōu)化了干部隊伍結構,帶動群眾增收致富,促進觀念轉變和移風易俗。[8]2013年,全國婦聯組織部通過調查女大學生村官的任職崗位安排、從事工作內容、任職自我評價等情況,認為廣大女大學生村官立足農村基層,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火熱實踐中豐富閱歷、砥礪意志、成長成才,為推動農村科學發(fā)展做出了積極貢獻,受到了農村基層干部群眾及社會各界的普遍好評。[9]徐靜提出,女大學生村官是政策的宣傳員、村中民意民情的調查員、村民公共事務的辦事員、弱勢群體的救助員、高科技使用品的教員,尤其重要的是,她們利用自己的性別優(yōu)勢激發(fā)了農村留守婦女的活力,積極引導農村現有的主力軍參與村中公共事務。[10]朱仲蔚、吳國清認為,女大學生村官進入傳統(tǒng)以男性權利為中心的農村權利體系之中,客觀反映了女性參政意識的覺醒和增強,間接改變了農村地區(qū)廣大婦女政治參與、利益表達過程中的“失語”狀態(tài)。[11]

(三)對女大學生村官選聘及管理考核主要做法的研究

自2008年選聘大學生村官政策全面實施以來,各地黨委和有關部門按照中央部署和中組部要求,不斷推進女大學生村官工作。各地對女大學生村官選聘及管理考核的基本做法,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1)健全選聘錄用機制,提高女大學生村官隊伍素質。2012年中央組織部組織二局提出,要根據各地實際情況,構建一支素質優(yōu)良、結構合理、規(guī)模適度的大學生村官隊伍。[12]根據這一精神,黑龍江省大慶市提出要積極爭取政策,進一步加強女大學生村官的配備,力爭每個村中都有一名女性村干部,提高女大學生村官數量和比例。[13]江蘇省南京市的調研報告指出,全市選聘的女大學生村官具有綜合素質較好、結構合理的特點,是農村基層需要的重要人才。[14](2)健全考核管理機制,引導女大學生村官積極履職。江蘇省灌云縣將關愛、培養(yǎng)女大學生村官放在重要位置,實施規(guī)范管理,積極搭建平臺,落實培養(yǎng)責任,從而促進了到村任職的女大學生村官融入基層。具體做法為:一是明確職責任務,二是嚴格崗位管理,三是規(guī)范考核措施。[15]江蘇省句容市建立了女大學生村官的管理機制,認真做好工作記錄,不定期向鄉(xiāng)鎮(zhèn)匯報相關工作,強化考核與激勵,提高了女大學生村官工作的主動性和實效性。[16](3)健全教育培養(yǎng)機制,提高女大學生村官能力和水平。江蘇省連云港海州區(qū)開展定期培訓,結合當地實際,將女大學生村官培訓納入基層干部培訓體系;同時,進行幫帶培養(yǎng),實行區(qū)、鎮(zhèn)、村三級領導傳幫帶工作機制,促進村官全面成長。[17]內蒙古突泉縣開展了多種針對性、實用性強的技能培訓,不斷提升女大學生村官的實踐能力;同時,以教育培訓機制建立為導向,充分利用縣內農業(yè)、肉雞養(yǎng)殖等實踐培訓基地,以跟班學習等方式對女大學生村官進行技術培訓。[18](4)健全保障激勵機制,激發(fā)女大學生村官的工作熱情。黑龍江省大慶市提出,要健全物質保障機制,縣(區(qū))政府或鄉(xiāng)(鎮(zhèn))把女大學生村官的工資補貼納入財政預算,對連任多年的退崗女大學生村官給予一定的退休金。[13]江蘇省常州市明確要求建立健全考核評優(yōu)標準,將考核等級與工資獎金直接掛鉤,調動女大學生村官的工作積極性。[19](5)健全有序流動機制,促進女大學生村官多元發(fā)展。云南省2016年規(guī)定,全省2017年以后招錄的大學生村官屬重新錄用的普通公務員;同時,對從選調生中選派到鄉(xiāng)鎮(zhèn)以下的行政村、社區(qū)任職的工作人員,實行一定年限的聘任管理制度。[20]全國其他一些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如甘肅省、江蘇省等)也圍繞著促進女大學生村官實現有序流動以及職業(yè)多元發(fā)展,做出了相應的制度設計和實踐安排,鑒于篇幅有限,在此不一一列舉。

(四)對女大學生村官工作和生活現實問題的研究

由于綜合因素影響,女大學生村官在基層工作中相較于男性大學生村官存在一定的劣勢,并遇到更多困難與挑戰(zhàn)。全國婦聯組織部2013年的調查指出,女大學生村官面臨作用發(fā)揮不明顯、有序流動制約多、心理負擔重等問題。任杰、薛中華、唐偉進、馬先鋒等學者通過調查,分別分析了女大學生村官在職業(yè)定位、生存環(huán)境等方面存在的困境和原因。劉春春、呂膳先、張冰、王郁芳、沈蓓緋、王兆萍等學者探討了女大學生村官工作能力提升、工作績效及發(fā)展保障、創(chuàng)業(yè)平臺搭建等方面的問題,為女大學生村官的成長和發(fā)展建言獻策。綜合以上研究成果,女大學生村官工作生活中存在的現實問題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1)性別束縛,女大學生村官工作難開展。朱仲蔚、吳國清以江蘇省S市為研究對象,從傳統(tǒng)性別角色限制的角度對女大學生村官的鄉(xiāng)村治理能力進行了研究。[11]魏翠妮、羅珺基于江蘇省大學生村官的實踐,從性別比較視角對女大學生村官的生存狀態(tài)進行了分析,提出要結合女大學生村官實際特點,提供能夠發(fā)揮她們特長的機會。[21](2)激勵不足,女大學生村官的角色扮演不明確。黃駿對女大學生村官多方面的角色困惑進行了研究,提出應從政府、學校層面予以解決。[22]胡桂香通過對部分村官和農村婦女的訪談調查發(fā)現,女大學生村官對農村公共事務的參與逐漸從“缺席”走向“在場”。[23]湯仁虹、馬先鋒以皖西為研究區(qū)域,從內部自我認同和外部自我認同兩個層面,探索當前女大學生村官矛盾統(tǒng)一的角色認同狀況,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24](3)待遇偏低,女大學生村官生活存在困難。蔣美華、張冰指出,現階段,包括女大學生村官在內的大學生村官生活條件普遍不高,村委缺少食宿配套設施,她們的收入待遇多為補貼性質,個人人身安全問題也值得關注。[25]江蘇省南京市婦聯指出,南京市的大學生村官待遇存在地區(qū)差異,經濟條件相對較好的社區(qū)和農村待遇相對較好,而邊遠貧困村、一般地區(qū)的農村會出現待遇保障偏低的情況。[26](4)工作繁忙,婚戀問題成為女大學生村官的人生難題。鄧衛(wèi)群指出,大多數女大學生村官的年齡主要集中在24—28周歲,她們到村任職時多數為未婚,此時尋找情感的歸宿成為一個難題。[27]劉春春以J省F市為研究對象,指出未婚大齡女大學生村官對自身的婚姻、家庭以及未來出路表示擔憂,而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社會體制保障,當多重角色與壓力并行時,女大學生村官的焦慮會表現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28]姚建的調查研究顯示,當前在村任職的女大學生村官年齡段主要集中在23—26歲,正是談婚論嫁的年齡,但由于農村工作事務多、幾乎無節(jié)假日、接觸交流的合適對象特別少等因素,使得大部分女大學生村官在情感方面存在較大的思想壓力。[29]

(五)對女大學生村官職業(yè)發(fā)展的研究

女大學生村官的工作生活條件改善及職業(yè)發(fā)展保障是一項系統(tǒng)性、長期性工程,需要系統(tǒng)整合社會力量來實施。目前,學術界關于女大學生村官職業(yè)發(fā)展的研究,主要將影響其職業(yè)發(fā)展的障礙歸納為后期政策不定性、工作分工局限、屆滿出路受限等。(1)后期政策不明,女大學生村官工作的不確定性問題突出。果航宇以廣西賀州市為研究對象,針對目前各項機制的缺失,建議從選聘制度、培訓機制、福利待遇及出路保障等方面對西部男女大學生村官激勵機制優(yōu)化設計。[30]王兆萍通過調查發(fā)現,大學生村官對自己期滿后的出路表示擔心和迷茫,對當村官缺乏職業(yè)準備,存在自我認知模糊、對環(huán)境認知有差距、對未來發(fā)展迷茫等問題,建議從個體和組織層面對女大學生村官進行職業(yè)生涯管理,實現穩(wěn)定的政策支持長效機制。[31](2)工作分工局限,制約女大學生村官長效發(fā)展。呂膳先對廣西沿邊地區(qū)女大學生村官工作進行了分析,指出由于沿邊地區(qū)客觀環(huán)境相對較為復雜,加大了女大學生村官融入村務工作的難度,導致女大學生村官在農村中的地位不易凸顯,工作分工受限。[32]王郁芳通過實證調查發(fā)現,由于女大學生受傳統(tǒng)觀念、性別、知識結構等方面的限制,在工作分工上存在不如男性大學生村官的劣勢,建議從構建女大學生村官社會支持體系入手來解決問題。[33](3)屆滿出路受限,女大學生村官存在現實困惑。韓錦等人利用第一手的大學生村官問卷調查資料,基于Ordered Logistic模型對陜西省282名大學生村官的工作滿意度及留任意愿進行了分析,得出無論男女大學生村官,其留任的意愿普遍較低,而留任意愿與村官選聘的動機相關聯。[34]沈蓓緋、紀玲珠以江蘇省常州市為研究區(qū)域,對女大學生村官創(chuàng)業(yè)實踐平臺搭建、如何優(yōu)化女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平臺工作等提出了初步設想。[35]桂金賽通過對云南省保山市進行個案分析,查找了欠發(fā)達地區(qū)大學生村官流出存在的問題、原因及規(guī)律,并提出了針對性建議。[36]

三、近十年中國女大學生村官研究述評與展望

綜觀近十年對中國女大學生村官的研究,發(fā)現女大學生村官在農村工作的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和男性大學生村官共性的問題,也面臨著具有自身群體特點的特殊問題。筆者認為,目前對女大學生村官的特殊性研究仍然較少,相關資料較為欠缺。鑒于農村管理工作難度較大,把女大學生村官問題單獨剝離出來具有必要性,也有獨特的研究價值。雖然學界對女大學生村官的發(fā)展歷程、選聘基本做法以及她們的工作現狀和未來發(fā)展形成了一些研究成果,也達成了一些共識,但相關研究還是存在一些不足,筆者認為主要體現為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目前研究多從宏觀層面來論述,不同地區(qū)的差異性研究不足。由于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存在著地域差異,同時各地執(zhí)行大學生村官政策的實際情況和效果不一,導致東部和中部地區(qū)大中城市的城郊農村、中西部一般農村以及脫貧地區(qū)農村的女大學生村官面臨的境遇和績效也存在較大差距。尤其在邊疆民族地區(qū)的農村,“十里不同天,百里不同俗”的情況極為常見,使得女大學生村官的工作生活狀況差距相對較大,但少有學者針對不同地區(qū)女大學生村官的發(fā)展現狀進行對比、分類研究。

二是研究方法相對單一,學科框架較為狹窄。從人才發(fā)展和職業(yè)選擇的角度來說,對女大學生村官的研究應該屬于實證研究范疇。但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女大學生村官選聘的意義、主要做法及問題的解決對策上,研究方法以定性分析為主,成果以理論性的居多,定量研究不足,呈現出從“理論到理論”“點對點”的面上研究,鮮見有學者對女大學生村官開展案例研究和深入細致的實證研究。

三是對女大學生村官選聘與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之間關系的認識模糊。隨著國家治理體系的推進和治理能力的不斷提高,學界充分肯定了大學生村官計劃對于鄉(xiāng)村發(fā)展的積極推動意義,但是受研究對象、特點、性質等綜合因素的干擾,對選聘女大學生村官工作與實現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目標之間的關系,進而女大學生村官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間的關系,認識還比較模糊。如何定位女大學生村官在這一歷史條件下的作用和價值,是后續(xù)研究需要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四是女大學生村官特殊性問題尚未單獨剝離開來。通過文獻檢索,筆者發(fā)現與女大學生村官相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008年至2012年,近幾年相關研究成果不多,可以說,對女大學生村官的研究目前處于平穩(wěn)期。鑒于女大學生村官較之于男性大學生村官的諸多特殊性,學界在對大學生村官進行宏觀研究的基礎上,還需進一步關注女大學生村官群體,有必要將其單獨剝離出來,專門研究其特殊性,以便有針對性地解決女大學生村官的具體問題。

五是對女大學生村官的未來發(fā)展研究不足。目前來看,大學生村官選聘工作還在持續(xù)推進,但是這一政策是否會隨著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完成而取消呢?是否會因為中央和地方政策的動態(tài)調整而發(fā)生變化呢?在現階段,由于體制機制的不健全和后續(xù)政策的不穩(wěn)定性等因素,直接導致女大學生村官對其未來發(fā)展不可預測。這些都是急需深入研究的課題,需要學術界和政府相關部門給予更多的關注。

綜上所述,關于女大學生村官的理論研究,學界與實踐工作部門達成了一些共識,也為我們后續(xù)進一步開展研究提供了支持。但現有研究中仍然存在著一些不足和分歧意見,涉及女大學生村官的職業(yè)定位、生存環(huán)境改善、工作能力提升、工作績效保障、職業(yè)發(fā)展出路等問題。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在加強農村基礎工作的條件下,培養(yǎng)造就一支懂農業(yè)、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黨中央、國務院下發(fā)的《關于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計劃的意見》也提出實施農村帶頭人隊伍整體優(yōu)化提升行動,注重吸收高校畢業(yè)生到村任職。為此,要站在黨中央安排部署全局工作的高度,將女大學生村官的后續(xù)研究在政策安排、制度構建和實際操作等方面進一步深化,不斷推進選聘女大學生村官工作。首先,對女大學生村官的相關政策進行分類設計,不斷完善相關制度和體系。其次,加強對女大學生村官的政治意識引導,使其牢固樹立深入基層、服務群眾的觀念。第三,在全社會形成廣泛合力,形成共同關愛和幫助女大學生村官的成長與發(fā)展的良好環(huán)境。第四,針對女大學生村官工作和生活中的特殊問題,強化政策扶持,營造關愛氛圍。最后,實行女大學生村官的專項管理,針對其特殊性采取相應措施,努力尋求解決現存問題的方法和路徑,為她們搭建發(fā)展平臺,使廣大女大學生村官在全面建設成為小康社會的征程中做出新的貢獻,譜寫新時代鄉(xiāng)村全面振興的新篇章。

猜你喜歡
村官農村大學生
農村積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唱村官
“煤超瘋”不消停 今冬農村取暖怎么辦
“95后”女村官的鄉(xiāng)村振興夢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讓優(yōu)秀“村官”有奔頭
耶魯高材生的“村官”之路
大學生之歌
在農村采訪中的那些事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鸡东县| 婺源县| 曲松县| 陆良县| 浮梁县| 嘉义市| 龙泉市| 县级市| 大洼县| 东兴市| 邯郸县| 安义县| 漳浦县| 三门县| 南汇区| 扬中市| 永泰县| 辉南县| 阿鲁科尔沁旗| 云浮市| 建阳市| 曲周县| 井陉县| 刚察县| 黄山市| 甘泉县| 新余市| 高台县| 全南县| 波密县| 庆安县| 孝昌县| 洛隆县| 景宁| 通榆县| 宣恩县| 玉溪市| 余庆县| 崇信县| 盐源县| 灌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