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學人文學院 214000)
“邊緣人”這一概念最早由德國心理學家?guī)鞝柼亍だ諟靥岢?,它泛指對兩個社會群體參與都不完全,介于群體之間,找不到認可感和歸屬感的人,他們多出現于時代變革之際,無法割裂從前的身份和習慣,也無法適應新的環(huán)境和要求,因而在心理行為上表現出緊張、失落和特立、反叛的屬性。
謝靈運就是一個典型的“邊緣人”代表,他生于東晉末期,是著名的謝家后裔,出生時正迎來家族“諸謝皆富貴,轟隱交路”的鼎盛時代,但隨著先祖的逝去,靈運尚未充分享受謝氏大家的福澤蔭蔽,便被迫卷入了群雄混戰(zhàn)、風云際幻的時代浪潮,之后輾轉多主,卻再沒回到舊時的風光與榮耀。從命運的“寵兒”到天地的“客兒”,“邊緣人”身份帶來的焦慮、緊張與彷徨,最直接地作用在謝靈運的文學創(chuàng)作之中,并對其作品產生了一系列復雜、顯著的影響。
謝靈運15歲便繼承祖父爵位襲封康樂公,21歲任瑯琊王大司馬參軍,極高的出身和起點造就了他自視甚高、不甘平凡的心性,但在諸雄混戰(zhàn)的時代面前,缺少政治眼光的靈運始終沒有得到平步青云的機會,27歲離開跟隨五年身敗權落的劉毅后,謝靈運版至劉裕的太尉參軍,隨后幾番輾轉,均未得重用,直至劉裕改朝降爵之際,靈運以一封明為感恩、實為泄憤的《謝封康樂侯表》,徹底斷送了他在新朝廷的仕途,坐實了“邊緣人”的身份。422年,謝靈運出為永嘉太守,自此開始了邊遠地區(qū)的外放生涯。
謝靈運的山水詩主要創(chuàng)作于永嘉、始寧和臨川三個外放之地。之所以出現這樣題材的創(chuàng)作轉向,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被“邊緣化”的現實際遇,使他有機會得以縱覽自然山水,有感而發(fā),即《文心雕龍》所說的“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在前往永嘉的路上,謝靈運創(chuàng)作了《過始寧墅》、《富春渚》、《七里瀨》等詩,表達自己“資此永幽期”“將窮山海跡”的目標;永嘉任職期間,又先后寫作了《登永嘉綠嶂山》《游嶺門山》《橫陽諸山》等16首山水詩作,山水題材占這一時期總創(chuàng)作量的三分之二;臨川時期,也有《登廬山絕頂望諸橋》《題落峭石》等山水作品,所有景觀均來自他外放期間的所見。長久掙扎于政治邊緣的痛苦,使得謝靈運在外放之后徹底顯示出放棄融入新權團體的超脫姿態(tài),轉而將視線和心靈放諸于山水之上,可以說正是“邊緣人”的離群,才使得大量的自然風物有機會涌入靈運的審美視野,成為他文思的源泉與創(chuàng)作的材料。
創(chuàng)作題材轉向山水的另一原因,在于山水大川不僅作用于謝靈運的感官,還進一步作用于他的心靈,成為他“邊緣人”身份極好的精神慰藉。公元423年,靈運在寫于永嘉的《述祖德》中言:“高揖七州外,拂衣五湖里……遺情舍塵霧,貞觀秋壑美”借歌頌先祖的卓越功績與淡泊志趣,表達自己身為謝家人的驕傲和效仿他們歸隱的決心。作為“邊緣人”,靈運最深的焦慮來自于對歸屬感的缺乏,尤其在經歷外放之后,新的生活環(huán)境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他平庸無為的事實。既無法融入新的權力團體,又無法返回謝門的往昔尊耀,山水,在此時便成為一條最可行的心靈逃逸路徑。寫謝家祖宅的《過始寧墅》,有“巖峭嶺稠疊,洲縈渚連綿……揮手告鄉(xiāng)曲,三載期歸旋”,借對故鄉(xiāng)河川的歌詠,給徘徊無依的心靈重歸舊地的許諾,借此完成對“邊緣身份”的短暫逃離,制造出一種坐擁名士身份的自我想象。
事實上,通過山水題材的創(chuàng)作,謝靈運確實得到了“每有一詩至都邑,貴賤莫不競寫……遠近欽慕,名動京師”的認可,找到了他所期望的那份自尊感。正如白居易《讀謝靈運詩》中所說“謝公才廓落,與世不相遇。泄為山水詩,逸韻諧奇趣”,原本用來否認“邊緣感”的山水創(chuàng)作,最終在文學的世界中成就了謝靈運名垂千古的不朽之心。
謝靈運在創(chuàng)作題材上轉向山水,說到底并不是基于個人審美思考所作出的主動選擇,而是為了對抗“邊緣人”身份帶來的脫離團體的孤獨感與焦慮感被迫作出的妥協,所謂的放諸山水,實際上也只不過是他面對灰暗現實的倦怠與讓步,他的心中始終將傳統儒家士大夫建功濟世的理想放在第一順位,詩歌中顯示出的對待山水與朝堂的模糊態(tài)度,多半也是他求而不得的自我解嘲。
謝詩情感的矛盾性從表層來看是廟堂與山水之間選擇的矛盾,從深層來看是標榜清高和渴望理解之間的矛盾。公元426年,權臣徐羨之、傅亮被宋文帝劉義隆斬殺,新皇為籠絡貴族、裝點門庭,征靈運為秘書監(jiān)。靈運初詔不就,后在好友寫信敦請的情況下入京出仕,雖因不滿修書文職很快就諷旨自解了,但在此次二仕為官之前,謝靈運已經在眾多的山水詩中顯示出自己決意歸隱、不問世事的志向,如今做出這樣言行不一的舉動,其“進退出入”的矛盾心理,可見一斑。
鄉(xiāng)人孔淳之曾評價謝靈運“希心高遠”“志在軒冕”,高門出身的背景決定了他“身在江海,心存魏闕”的潛在心理,但褊急敏感的性格和自視甚高的期許,又注定了他在復雜詭譎的政治權謀中難以成功。展志不得,又不甘落寞,這份仕與隱的矛盾,究底還是來自于“邊緣人”身份對寄托之所從屬不清的混亂結果。縱觀靈運的一生,幾番輾轉進退,卻始終不得重用,這種渴望認同而不得的失落,最后直接發(fā)展成他詩中自我標榜的矛盾,《東山望海》中有“非徒不彌忘,覽物情彌遒。萱蘇始無慰,寂寞終可求”的剖白,《齋中讀書》中有“昔余游京華,未嘗廢丘壑。矧乃歸山川,心跡雙寂寞”的不甘,試問一位一心隱匿的山水詩人,怎會在書寫淡泊和自然之外,不斷地發(fā)出知音難覓的孤寂之聲?謝靈運詩歌中頻頻出現這些的矛盾取向,正是他“邊緣人”身份的情感外現。
鐘嶸《詩品》評靈運詩說:“才高詞盛,富艷難蹤……頗以繁蕪為累”,才盛繁冗,正是“邊緣”身份在謝詩形式上的影響所在。
豪族出身的精英身份和山水隱匿的被迫選擇,使得謝靈運在創(chuàng)作時既想顯露自我的才華,又想標榜超脫的志趣,造成了詩歌在辭采、意象和典故的選取上,雖精巧深奧卻用力顯著,不厭其煩的洗煉和鋪陳字句,常使讀者頗感負累。以《石門新營所住,四面高山、回溪、石獺、茂林、修竹》為例,“嫋嫋秋風過,萋萋春草繁。美人游不還,佳期何由敦”短短兩聯就化用了《九歌·湘夫人》“嫋嫋兮秋風”、《楚辭·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楚辭·少司命》“望美人兮未來”和《九歌·湘夫人》“與佳期兮夕張”四個句典,如此連篇累記,頗有炫才之嫌。
葉嘉瑩在《漢魏六朝詩講錄》中評價謝靈運的山水詩,說到它“也談哲理,也寫感情,但山水是山水,哲理歸哲理,感情是感情?!苯忉屍湓?,是因為“他的心中充滿了矛盾和掙扎,遠遠沒有達到陶淵明那種融會貫通的境界?!辟F族出身的謝靈運,不管仕途現實多么的不如意,對真正的江湖生活在潛意識里始終是排斥的,《齋中讀書》說“執(zhí)戟亦以疲,耕稼豈云樂”,“邊緣人”身份雖然賦予了謝詩“大必籠天海,細不遺草樹”的細致與巧思,卻始終無法幫助他找到真正的依托與歸宿,這種尋覓的焦慮反映在作品上,自然雕琢、曲折之感多,自然、圓融之感少。
毫無疑問,“邊緣人”身份給謝靈運的人生和心靈帶來了深切的痛苦與焦慮,為了擺脫這種煎熬,他在精神世界和文學創(chuàng)作中做出了各種努力:題材上大范圍轉向山水的詩歌,在開辟新題材的同時為后世仕途失意的士大夫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心靈假棲息之所;情感上取舍兩難的矛盾,喚起了后人對人生歸屬的思索與共鳴;藝術形式上有意識地斧鑿和顯才,側面推進了詩歌形式的成熟與發(fā)展,可以說,也正是“邊緣人”的身份賦予了謝詩獨特的風貌與深刻的內涵,成就了謝靈運在文學上的傳奇與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