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歸去
“我常常不可思議地思考些微不足道的問題:昨日一來到熱海的旅館,旅館的人拿來了與壁龕里的花不同的海棠花。我太勞頓,早早就睡了。凌晨四點醒來,發(fā)現(xiàn)海棠花未眠?!?/p>
凌晨四點鐘,夜色依舊籠罩在城市上空,空氣中氤氳著水汽,沉睡中的人們還在編織著美夢,白天為生活奔波,哪有時間去注意一株半開嬌羞的海棠呢?
第一次凌晨四點醒來是在高三,半夜從夢中驚醒,書桌旁恍惚的燈光下是一沓沓習(xí)題冊,周圍是室友輕微的呼吸聲。夜,靜極了??梢月牭叫M饨值赖能嚶暎部梢月牭竭h處火車駛過的聲音,空曠又寂寥。睡不著了,依舊坐著聽聲音,數(shù)著“征戰(zhàn)”的時日,在夜空中,編織的夢想同列車一道飛馳在路上。那時,有目標,有夢想,在征途。
第二年夏天,18歲的年紀,已然在九月透藍的天空下,懷著憧憬,開始大學(xué)生活。
剛進大學(xué),先是勵志的學(xué)期計劃,比如看多少書,做多少筆記,以及期末的目標。再是納新,興沖沖地加入各種社團,面試時信誓旦旦地表示對組織的熱情不會消退。接著廣泛交友,參加聚會。最后百分之七十的社團熱情被繁多的任務(wù)吞噬。列表的好友也都因各自的任務(wù)和安排減少了日常的聯(lián)系。最終我們的世界開始迷茫。
我們被局限于一個狹小的天地,半夜改新聞稿、剪視頻、微信排版,漸漸地我們習(xí)慣了晚睡,習(xí)慣于待在宿舍,當(dāng)作繁忙任務(wù)中的小憩。“輸出”的時間多,“輸入”的時間變少了,哪里有心思去管哪些“可風(fēng)可月”的美好的小時光呢?
半年下來,一部分人在工作中游刃有余,在學(xué)院里和組織里嶄露頭角,整日飛奔在班級和院辦公室之間,經(jīng)常深夜還堅守在電腦前;慢慢地,一部分人在抱怨中沉淪,依舊不痛不癢做著安排的任務(wù),最后退出組織,像水重新掉進水里一樣;一部分人選擇跟從內(nèi)心,將時間留給自己。
要做的推送依舊那么多,新聞采訪要及時,整日守在電腦前。跟副主編討論畢業(yè)季安排,旁邊做事的是同部門的學(xué)長。他很愛看書,將讀書當(dāng)作追求,文筆也是院里的佼佼者。我很欣賞他,他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讀書寫字。而我依舊在查看編輯各色的稿件,趕在某天之前做成推送,在深夜中守著電腦微弱的光,撐著自己那點可憐的堅強,擠出時間去看書,零碎式地閱讀。內(nèi)心的糾結(jié)和彷徨使我喘不過氣。
大二了,我退掉了院報,雖然學(xué)到了不少技能,但是整日的忙碌,很少有自己的時間去寫東西。
“凌晨四點凝視著海棠花,覺得它美極了。它盛放,有一種哀傷的美?!?/p>
朦朧的夜色,海棠花顯得嬌美而哀傷。說它哀傷源于無人欣賞的寂寞,也源于生命的短暫。誠然,自然中的美是無限的,而我們能感受到的美確是有限的。當(dāng)你步履匆匆,丟了自己的時候,停下來,將好時光留給自己,不可辜負。
深夜,海棠花,未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