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金香
〔摘 要〕影視傳媒藝術(shù)是當下大眾文化的中流砥柱,向大眾輸出了大量的文化藝術(shù)作品,豐富著大眾的生活。電影、電視劇作品琳瑯滿目,演員的創(chuàng)作生產(chǎn)量也與日俱增,在影視鏡頭語境下成長為一名成功的演員是每一位表演者探究和奮斗的目標。
〔關(guān)鍵詞〕本色表演;影視語境;表演理論
如今,影視傳媒藝術(shù)成為大眾文化和娛樂的重要部分。影視表演是通過攝影機鏡頭來呈現(xiàn),演員的肢體動作和臉部表情皆是鏡頭傳達的對象和細節(jié),這就要求演員的表演更加準確且豐富,成功地塑造人物一直是演員畢生的技能修養(yǎng)。
演員的表演一般分為本色表演和性格表演。性格表演是演員運用方法或技巧塑造出區(qū)別于自身的人物形象,塑造出區(qū)別于以往任何人呈現(xiàn)的人物形象。而演員在塑造角色時,從自身的性格特質(zhì)、本身特色出發(fā),按照角色的需要,挖掘自身符合角色性格特點和閱歷經(jīng)驗的細節(jié),把自身和角色融合在一起,從而更加真實和精彩的塑造、呈現(xiàn)角色,我們稱之為本色表演。多數(shù)人對本色表演不贊成,認為是初級的表演,而性格表演是技巧性的表演,是高級層面的表演。其實不然,現(xiàn)在的大眾審美更多的是追求劇中人、呈現(xiàn)的事物是否真實、是否符合實際。本色表演就是不去考慮要演什么、塑造什么,只要求演員“認真生活”在角色生活的情境中,去體驗去感受。而且本色演出并不是一種隨性的、無章法的表演,而是演員“探究自身潛質(zhì)、自身魅力及潛在性格,進行與自己相近的人物形象塑造的表演方法”。在影視鏡頭的語境下本色表演又具有自身的特點。正如德國電影理論家、藝術(shù)史家克拉考爾所說,電影演員必須表演得仿佛他根本沒有表演,只是一個真實生活中的人在其行為過程中被攝影機抓住了而已,他必須跟他的人物恍若一體。他在某種意義上猶如一個照相師的模特兒。
一、真摯自然
演員在排演前對角色的思考都是通向角色的性格刻畫,如何自然真摯的表演角色是演員的必修課程。但是實際中,如果過多的技巧表演,就會太過刻意,一方面觀眾會無法感受到,演員的表演也就得不到認同,無法達到互動;另一方面刻意的表演也會讓演員在二度創(chuàng)作角色時非常吃力,事倍功半,無法取得預期的效果。本色表演就是演員從自身的經(jīng)歷、生活、性格出發(fā),在按照劇本的要求和規(guī)定的情境進行的二度創(chuàng)作。對于人物呈現(xiàn)不像是表演,更像是生活在劇情中,按照劇中角色的情境處理事情、發(fā)展情節(jié)、迎接矛盾,做到自我與角色的融合,我即角色,角色即我。黃渤在出演電影《上車,走吧》的時候,可以說是沒有任何演出經(jīng)驗的本色表演。拍電影前從事過多種行業(yè)的黃渤第一次走上演員的路,因為沒有經(jīng)驗,也沒有經(jīng)過表演培訓,在拍攝時鬧了很多笑話。在車站一場戲中,他從里面走出來,導演沒有喊停,他就往外走出了很遠。雖然如此,他還是塑造了一個地道的山東膠東青年外出打拼的小人物形象。質(zhì)樸、踏實、懷揣夢想,面對困難和挫折有畏懼也有堅持,有沖動也有理性。在這部電影里面,黃渤更多的是從自身經(jīng)歷出發(fā)的本色演出,現(xiàn)實中他是一直在探尋自己藝術(shù)道路的青年,從事歌手、舞者到配音演員等經(jīng)歷的積累,讓黃渤在塑造人物時,能夠結(jié)合自己的從業(yè)經(jīng)歷,從情感流露到心理活動,都能夠真摯自然地演繹出一個普通人的生活軌跡。在《上車,走吧》得到觀眾的關(guān)注和肯定后,黃渤敲開了做演員的大門,而且一發(fā)不可收拾,塑造出一系列真實飽滿的典型熒幕形象。
可見,在本色演出的基礎上將自身的性格與角色的性格加以融合,角色的塑造過程不是一次表演而是一次生活往事的再現(xiàn),才會塑造不同的熒幕形象并得到認可。
二、逼真形象
電影演員不應該去理解角色,演員應當成為角色。盡管可以爭辯說,正是為了成為角色,才需要理解角色,但這是不對的。如果確實是那樣,那么理解力最強的演員會成為最好的演員,事實往往恰好相反??梢?,演員擁有超強的理解能力固然很重要,但單憑超強的理解力去創(chuàng)作角色遠遠不夠,必須從自我出發(fā),結(jié)合自身特點。不能脫離演員的本色表演,并在本色表演的基礎上與角色性格加以結(jié)合,才會成為一名出色的演員。本色演出的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創(chuàng)作的形象逼真。因為其創(chuàng)作角色的出發(fā)點就是從自身的性格、經(jīng)歷出發(fā),在塑造角色時,會將自己代入到角色中,用自身的感情流露切實地、真切地表現(xiàn)角色。
比如《我的父親母親》中章子怡飾演的母親在遇到父親時扭扭捏捏的小動作,偷偷觀望父親時滿心期待的眼神,把一個少女暗戀男子的芳心的狀態(tài)表現(xiàn)得極為徹底。一位電影界的學者談起這部影片,曾表達他觀看影片時淚流滿面,其感慨的原因就是因為章子怡在里面的表演把少女的愛情表現(xiàn)闡釋得極為到位,這不是可以通過技巧簡單地做出來的。也是因為此部影片中的出色表演,章子怡獲得多個獎項和觀眾的肯定。
三、潛在多元
演員的本色表演并不是單一和永恒不變的,而是隨著演員的拓展不斷拓寬、深入、變化,呈現(xiàn)潛在的多元化。每個人都有多面的性格,表現(xiàn)出來的只是明顯的其中一種,還有多種潛在的、可能的性格在骨子里。一個人在家人面前表現(xiàn)一種性格,在朋友面前一種性格、在同事面前又是另外一種性格,這也就給演員的本色表演提供了潛在的多元化的可能。一個成功的演員不單單是能塑造一種類型的典型人物形象,更是能塑造多種不同類型的人物形象,也就是觀眾所說的“演什么像什么”。
無數(shù)成功的案例印證了本色表演存在潛在多元的特點。演員孫紅雷,其出道后一直以演出硬漢形象被社會熟知和認可,參演電視劇《像霧像雨又像風》,憑借在劇中飾演的阿萊一角而成名,隨后塑造了一系列的“硬漢”形象,如《落地,請開手機》里的沈航,《征服》飾演殘忍狂妄的黑幫老大劉華強,《我非英雄》里的陳飛、《半路夫妻》里的管軍、《軍歌嘹亮》里的高大山等等。這與孫紅雷本身的外形和性格有很大關(guān)系,孫紅雷前期創(chuàng)作了多部經(jīng)典、多個典型角色,總的分析都是“硬漢形象”這一類型。早在最初,孫紅雷出演個人首部電影《我的父親母親》里的“我”,正式進入電影圈。電影以第一人稱“我”的視角回憶其父母親的愛情??催^《我的父親母親》的多數(shù)觀眾表示對于里面的“我”即兒子的人物形象沒有印象,而后來因為孫紅雷硬漢形象被熟知了返回去看,才豁然知道原來孫紅雷還出演過《我的父親母親》。沒有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就是因為里面的兒子性格特色不明顯,個人魅力和角色特征沒有充分融合,沒有發(fā)揮到最佳狀態(tài),“他”只是大家心目中的城里青年的樣子。隨著演繹經(jīng)歷的豐富,孫紅雷從最初的“硬漢形象”開始摸索、拓展戲路,挖掘性格中的多面元素,很快從“放下大哥里的江湖”順利轉(zhuǎn)型為《潛伏》里的外表世俗圓滑但是內(nèi)心堅強、沉穩(wěn)細膩的共產(chǎn)黨員余則成,而且憑借《潛伏》奪得第27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優(yōu)秀男演員獎的桂冠。塑造的角色也不再是社會上的大哥、警局里的警察,而是成功地塑造了作家顧小白(電視劇《男人幫》里的角色)、廚師陸遠(電視劇《好先生》的角色)等。這就是演員性格多面性帶來的本色演出的潛在多元化典型案例。
四、形象獨特
演出不是演員對于生活的復制,而是一種在劇本的基礎上的再創(chuàng)作。藝術(shù)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通過演員對于生活素材的加工、提煉、融合和呈現(xiàn)。演員創(chuàng)作時從自我出發(fā),在經(jīng)歷中尋找角色的基調(diào),然后再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因為經(jīng)歷、生活閱歷、個人感觸角度、提煉能力、藝術(shù)審美能力等的不同,加之對角色的理解的程度不一樣,也就引發(fā)了演員創(chuàng)作角色的不同。無論是哪種創(chuàng)作,只要形象具有特色就足以得到認可,“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是從觀眾學的角度對于塑造人物形象的定位,在觀眾認識人物形象之前,是需要渠道和媒介的,演員表演人物的過程就是呈現(xiàn)和傳遞人物形象的過程,是觀眾認識人物的媒介和載體,演員呈現(xiàn)什么樣的角色,觀眾接受什么樣的人物角色。
結(jié) 語
本色表演是演員在自身特點的基礎上對于角色的呈現(xiàn)。當然本色表演不是完全脫離表演技巧的生活本身的復制,它是利用演員自身與角色的契合點,在表演中利用表演技巧更多地激發(fā)和挖掘自身與角色的相同點,讓角色塑造得更加真實、豐滿。如前所述,正是因為本色表演的真摯自然、逼真形象、潛在多元和形象獨特才使得演員愈加對其熱愛,導演在挑選演員時也會首先考慮其表現(xiàn)出來的自身性格。如此,對本色表演的探索和研究的道路更加任重而道遠。
(責任編輯:翁婷皓)
參考文獻:
[1]李道新.影視批評學[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
[2]齊格弗里德·克拉考爾著,邵牧君譯.電影的本性[M].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