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啟祥
(漢中市檔案館, 陜西 漢中 723001)
公元前206年(史家以其為“漢之元年”)四月,以巴、蜀、漢中為封地的漢王劉邦離開關(guān)中,穿越秦嶺谷道前往王都南鄭(今陜西漢中),行進途中,“燒絕棧道”,以圖自固。進入南鄭之道路和“燒絕棧道”之史實,原本屬于劉邦“王漢中”這個重大歷史事件中的枝節(jié)問題,但因典籍記載有差異和紕漏,后世取材的偏好和角度不同,且對地理實際的熟悉程度及相應(yīng)判斷有異,出現(xiàn)了許多爭議,有必要進行辨析。
關(guān)于劉邦就國南鄭之路線及“燒絕棧道”之史事,司馬遷在《史記》的《高祖本紀》和《留侯世家》中都有記載。卷八《高祖本紀》曰:
卷五五《留侯世家》曰:
漢王之國,(張)良送至褒中,遣良歸韓。良因說漢王曰:“王何不燒絕所過棧道,示天下無還心,以固項王意?!蹦耸沽歼€。行,燒絕棧道。
漢王行子午道也符合地理實際。一則自關(guān)中穿越秦嶺到達漢中的幾條谷道中,子午道北口距當時劉邦的宿營地最近,劉邦自此入山,有利于很快擺脫項羽乃至其他諸侯王的威脅;二則當時的南鄭屬于治所設(shè)于西城(今陜西安康市西北)的漢中郡所轄,此前劉邦已遣將軍酈商“攻旬關(guān),定漢中”[1]2660,大軍行子午道,便于酈商接應(yīng)。近人郭嵩燾《史記札記》、毛鳳枝《南山谷口考》等著述和當今嚴耕望、高景明、林劍鳴、李啟良等學者,皆持劉邦、張良行子午道觀點。
漢王既行子午道就國,則張良送漢王并勸其“燒絕棧道”也只會發(fā)生在子午道上,因為《高祖本紀》中明確記載張良勸劉邦“燒絕棧道”之時序在“至南鄭”之前。對所燒之地,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曰:“(直)水北出子午谷巖嶺下?!帜蠌捷w下,山上有戍,置于崇阜之上,下臨深淵。張子房燒絕棧閣,示無還也?!盵4]1686北宋《太平寰宇記》卷一三三《山南西道一》亦曰:“所絕棧道,在(漢中)郡東?!敝彼衩睾?,發(fā)源于秦嶺南坡寧陜縣腰竹嶺,向西南流至石泉縣境內(nèi)注入漢水,與子午道方位和走勢一致?!端?jīng)注》和《太平寰宇記》都將“燒絕棧道”之處指向子午道。前舉嚴耕望、高景明等學者和《陜西古代道路交通史》(王開主編)等著作,亦以劉邦、張良燒毀子午谷棧道。至于《留侯世家》中“行燒絕棧道”語,是如唐人顏師古所注,“行”作“行走”解,由劉邦的部伍“且行且燒,所過之處皆燒之也”[5]2080,抑或如臺灣專家王叔岷所論“行猶因也”[6]1908,即“因”張良之說而劉邦的部伍“燒絕棧道”,于史實均無大礙。
作為斷代西漢史,班固的《漢書》對漢王劉邦就國路線及“燒絕棧道”亦有記載。《漢書》中漢武帝中期以前的歷史資料大多沿用《史記》而又有增刪損益,而《漢書》對《史記》相關(guān)記載的改動,使劉邦就國路線及“燒絕棧道”變得撲朔迷離。
《漢書》卷一《高帝紀上》曰:
四月,諸侯罷戲下,各就國。(項)羽使卒三萬人從漢王,楚子、諸侯人之慕從者數(shù)萬人,從杜南入蝕中。張良辭歸韓,漢王送至褒中,因說漢王燒絕棧道,以備諸侯盜兵,亦示項羽無東意。漢王既至南鄭……
卷四○《張陳王周傳》(《張良傳》)曰:
漢王之國,(張)良送至褒中,遣良歸韓。良因說漢王燒絕棧道,示天下無還心,以固項王意。乃使良還。行,燒絕棧道。
與《史記》對照,《漢書》雖然只做了稍許文字改動,卻意思大謬,造成混亂。首先,《史記·留侯世家》只有“張良送(漢王)至褒中”之說,而《漢書》中除有“良送(漢王)至褒中”(《張良傳》)說,還有“漢王送(張良)至褒中”(《高帝紀》)說,二者形成矛盾。其次,《高帝紀》和《張良傳》中兩處均言及“褒中”,把本屬訛誤的地名坐實?!稘h書》面世時,褒中縣已設(shè)置數(shù)十年,《漢書·地理志》中,漢中郡褒中縣赫然在目。后世不察,遂認為漢王、張良均經(jīng)過褒中。其三,“從杜南入蝕中”,方位在南鄭東北,“褒中”在南鄭西北,東、西地名的交織,為后世恣意想象、假設(shè)劉邦入南鄭路線、張良送劉邦過程、燒絕棧道的事件提供了“依據(jù)”。也許有人會說,《漢書》成書于后,抑或其所載比《史記》更準確。實則不然??疾閯睢巴鯘h中”前后的史事,《漢書》不單對劉邦就國所行道路記載有誤,對事件發(fā)生月份、“決策東向”出處的記述,也有含混和錯誤之處,③這些都是古人所謂“班踵馬體,則才似遜”[10]“班固才識不如司馬遷遠甚”[11]的體現(xiàn)。
褒中縣自西漢中期設(shè)置后,除南朝劉宋時短期被廢外,兩千多年來,一直以褒中、苞中、褒內(nèi)、褒城等縣名存在,直至1958年。穩(wěn)定的行政設(shè)置,使“褒中”之名具有了高度認知,《史記》中的“褒中”之訛,《漢書》對“褒中”的誤記,長期被忽視,進而出現(xiàn)了劉邦、張良行經(jīng)褒中,甚至燒絕棧道發(fā)生在褒斜道等紛亂之說。唐代是將這些錯誤推向極致的時代。先是,魏王李泰《括地志》曰:“褒谷在梁州褒城縣北五十里南中山”,張守節(jié)《史記正義》引此以注“褒中”;[1]2039顏師古在《注漢書》中,除申明“(褒中)即今梁州之褒縣也”后,并進一步解釋:“舊曰褒中,言居褒谷之中?!盵5]30爾后,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則謂:“褒斜道,一名石牛道,張良令漢王燒絕棧道,示無還心,即此道也。”宋人不像唐人那樣“一邊倒”,雖《蜀鑒》《輿地紀勝》部分沿襲了唐人的說法,但《太平寰宇記》《雍錄》卻主子午道說。明清時,道路交通狀況改善,各條蜀道路線基本定型,許多學者官吏得以穿越秦嶺,考察巴蜀。他們發(fā)現(xiàn)了唐宋典籍記載與實際地理環(huán)境的一些沖突,于是提出了新的觀點,但由于“褒中”錯訛的問題依然沒有解決,這些新觀點仍有紕漏,甚至造成新的混亂。
在劉邦沿子午道行進之外,為給本屬矛盾的“蝕中”與“褒中”,“張良送漢王”與“漢王送張良”以“合理"解釋,為論述“燒絕棧道”,出現(xiàn)了幾種觀點。但考之以史實和地理實際,這類觀點都有待商榷。
或曰劉邦自子午道入而由褒斜道出至南鄭。臺灣大學教授劉德漢在2007年漢中“司馬遷與《史記》學術(shù)研討會”發(fā)言時即如是說,但他沒有進一步闡述。籍大陽《劉邦赴漢中所行的道路》曰:從子午道向西南經(jīng)過洋縣龍亭山附近后沿秦嶺南坡向西南就取道褒中到了南鄭。[18]熟悉漢中地理交通者都明白,從子午道到南鄭,根本沒必要也不可能這樣舍近求遠,迂回前進。此說只是為了將“子午道”“褒中”都拉進劉邦行進路線的牽強之論。
出現(xiàn)上述令人難以置信的觀點,一則因《史記》過于簡約、《漢書》又誤記,二則因秦嶺山勢險峻,道路復(fù)雜,在古代交通條件下很難親履考察,但今人只要身臨其地,且不被典籍訛誤所惑,不難得出正確結(jié)論。
劉邦經(jīng)子午道就國南鄭,經(jīng)故道出定三秦,那么,作為跨越秦嶺的交通干線褒斜道在秦末漢初情況如何,為什么未被劉邦大軍利用呢?因為此時褒斜道壅塞,無法通行。
漢武帝時期一次朝議,頗能說明漢初褒斜道的狀況:
此議發(fā)生在武帝元狩三年至元鼎二年(前120-前115)之間,距劉邦到南鄭100年稍多?!暗质駨墓实馈?,說明自長安經(jīng)故道到漢中歷時已久,而這一時期只能是自秦王政之初(前246年)至漢武帝元狩年間的大約140年,因為再往前追溯,褒斜道、故道皆能同行,并非只能行故道。就在秦孝公、昭襄王治理咸陽期間(約前361-前251年之間),巴蜀、關(guān)中之間仍然通過褒斜道頻繁地進行商品交換。⑥之所以后來出現(xiàn)“抵蜀從故道”現(xiàn)象,顯然因為褒斜道在此之后長期壅塞而子午道又在漢初被焚毀。由于褒斜道長期失修,已經(jīng)淡出人們的視野,所以才有“發(fā)數(shù)萬人作褒斜道五百余里”之舉,且驚嘆“道果近便”。因此,劉邦駐南鄭,毋須燒毀褒斜道,因為其本身處于廢棄狀態(tài)。亦正因為如此,劉邦出三秦時未與褒斜道發(fā)生關(guān)系。同時,也為元人想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留下了空間。
注釋:
①東漢《石門頌》摩崖中有“后以子午,途道澀難,更隨圍谷,復(fù)通堂光”語,辛德勇《漢〈楊孟文石門頌〉堂光道新解》(《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0年第2期)、馮歲平《〈石門頌〉四道考》(《文博》1994年第2期)、郭榮章《也談“圍谷”、“堂光”之道》(《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4年第3期)等皆以“堂光”為子午道之先。
②參見王開《歷史上的子午道》(漢中市博物館編《石門》,1986年)、李啟良《劉邦還定三秦的謀略》(載《石螺齋談叢》,陜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馮歲平《漢王劉邦出入漢中諸史實考辨》(載《陜南歷史與文獻研究》,香港天馬出版公司,2004年)。
③參見【清】梁玉繩著,賀次君點校《史記志疑》卷六,中華書局,1981年,第222-223頁;【清】王先謙補注,上海師范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整理《漢書補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52頁、第3163頁;孫啟祥《從“燒絕棧道”、“決策東向”的記述看〈史〉〈漢〉優(yōu)劣》,收入《漢中歷史文化論集》,陜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
④據(jù)《史記·秦本紀》記載,秦王政九年四月,秦地寒凍,有凍死者;十五年和十七年,秦地震;二十一年,秦大雨雪,深二尺五寸。
⑤【晉】常璩《華陽國志》卷二《漢中志》:“褒中縣……山名扶木?!币妱⒘铡度A陽國志校注》,巴蜀書社,1984年,第12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