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洪
摘 要:教學方法是教師和學生為了實現(xiàn)共同的教學目標,完成共同的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的方式與手段的總稱。在基礎教育階段的書法課程中,教師應根據(jù)課程的性質和教學內容的特點,依據(jù)學生的心理認識規(guī)律,來選擇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既要重視并積極運用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同時,也應積極探索現(xiàn)代化技術條件下的教學新方法,形成具有書法課程特色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書法課堂 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教師和學生為了實現(xiàn)共同的教學目標,完成共同的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的方式與手段的總稱。它體現(xiàn)了特定的教育和教學的價值觀念,指向實現(xiàn)特定的教學目標要求,并受到特定的教學內容、具體的教學組織形式的制約和影響。
在基礎教育階段的書法課程中,教師應根據(jù)課程的性質和教學內容的特點,依據(jù)學生的心理認識規(guī)律,來選擇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更合適,因此,我們有必要詳細考察一下課程中常用的方法、作用、類型及應注意的問題,以便我們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科學選擇、熟練掌握,綜合運用,提高課堂效率。
一、教學方法的基本分類
教學實踐、教學實驗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教學方法是相當多的。由于現(xiàn)實中教學方法很多,并且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教學理論及教學實踐的發(fā)展,新方法不斷涌現(xiàn)。因此,有必要對教學方法進行分類。
一些學者建構了教學方法分類模式,如李秉德教授主編《教學論》中,依據(jù)教學方法的外部形態(tài)及相對應形態(tài)下的學生認識活動,把教學方法分成五類:一是“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的方法”,二是“以直接感知為主的方法”,三是“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方法”,四是“以欣賞活動為主的教學方法”例如陶冶法等,五是“以引導探究為主的方法”。黃甫全教授根據(jù)認識從具體到抽象的規(guī)律,認為教學方法是由三個層次構成的:第一層次是原理性教學方法,如:啟發(fā)式、發(fā)現(xiàn)式、設計教學法、注入式方法等;第二層次是技術性教學方法如:講授法、談話法、演示法、參觀法、實驗法、練習法、討論法、讀書指導法、實習作業(yè)法等;第三層次是操作性教學方法,如語文課的分散識字法、外語課的聽說法、美術課是寫生法、音樂課的視唱法、勞動技術課的工序法等。事實上,這些都是較為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分類原則和依據(jù)。
書法課程中主要的教學內容,包含大量傳統(tǒng)的文化知識、書寫技巧和審美習慣,因此,書法課堂教學方法,既要重視并積極運用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同時,也應積極探索現(xiàn)代化技術條件下的教學新方法,形成具有書法課程特色的教學方法。
二、書法課程中常用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
在書法課程教學的實踐中,有一些常用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如語言性教學方法包括講授法、談話法;直觀性教學方法包括實物法、演示法、參觀法;實踐性教學方法包括模擬法、見習法、實習法等;包括研究性教學方法:嘗試法、探究法、分析法、發(fā)現(xiàn)法、討論法、讀帖指導法等。根據(jù)書法課程教學的特點與經驗,作一些介紹。
(一)講授法
書法課堂教學中的講授法,是教師用連貫的、有邏輯的語言向學生系統(tǒng)傳授知識。講授法的歷史最悠久、使用最普遍,每個教師都離不開它。它的作用是效率高,時間短、信息量大,具有知識性、思想性和藝術性的教育特征;能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講授法的類型包括:一是講述,即敘述、描繪,形象、生動,有利于形成清晰的概念;二是講解,即系統(tǒng)而富有邏輯,說明、解釋和論證,有利于知識的辨析、證明。三是講讀,即講、讀、寫的結合,把學生的感官全部調動起來,有利于掌握知識的牢固性、有效性。
應用講授法應注意,書法藝術專用術語、概念、名詞的正確性,講授內容的科學性與思想性,講授技巧的啟發(fā)性與形象性,講授時間的掌控度與時機點,講授語言的藝術性與邏輯性。
(二)談話法
書法課堂教學中的談話法,也稱為問答法,它是根據(jù)教學目的、任務和內容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回答,在問與答之間傳授、鞏固知識。其作用是便于了解學生學習情況、思維品質,有利于做到因材施教,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有助于發(fā)展良好的師生關系。
談話法的形式包括:一是復習性談話,便于鞏固知識、加深理解;二是啟發(fā)性談話,常能溫故舊知、啟發(fā)新知;三是總結性談話,用于一個課題、單元、學段師生問答;四是研究性談話,經常用于尚未形成結論教學內容,啟發(fā)學生思維邏輯和探究欲望。
實施談話法時,必須要預設好問題,明確問題之間的邏輯關系,做到善于發(fā)問,抓住要領,并做好談話后的總結工作。
(三)討論法
書法課堂教學中的討論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為解決某個問題而進行探討、辨明是非真?zhèn)我垣@取知識的方法。它的作用在于能更好地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的思維判斷能力、口頭表達能力,促進學生靈活運用知識。
在書法課程教學過程中實施討論法時,設定討論的問題要有吸引力,要善于在討論中對學生進行啟發(fā)引導,做好討論小結。運用討論法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書法基礎知識、一定的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因此討論法在高年級運用得比較多。
(四)讀帖指導法
書法課堂教學中的讀帖指導法,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經典法帖、參考資料,以獲取文字圖形、點畫形態(tài)、筆法演繹等相關書法知識、書寫技巧的方法。包括指導學生預讀、復讀、解讀及閱讀相關參考書、自學教材等。它的作用,在于能引導學生讀懂經典法帖,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學生從愿學、會學到優(yōu)學,教師不僅是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方法;不但教學生會學,更重要的是給予學生學習的技巧,從學會走向會學。
實施讀帖指導法的重點,是讓學生學會閱讀字帖,捕捉文字結構、點畫特征、章法布局等相關信息,培養(yǎng)良好的讀帖習慣:粗讀、細讀、精讀、解讀等,并進行合理的邏輯思考、判斷,準確演繹書法技法中的角度、長度、力度、速度等多種維度,也可以結合實際設計自學思考題,印發(fā)讀帖提要,引導學生在讀帖中多思、深思、會思。
(五)練習法
書法課堂教學中的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依靠自覺的控制和校正,反復地完成一定動作或活動方式,借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為習慣的教學方法。從生理機制上說,通過練習使學生在神經系統(tǒng)中形成一定的動作、力量定型,以便順利、成功地完成某種技巧活動。
練習法在各科教學中都得到廣泛的應用,尤其是工具性學科和技能性學科,如體育、音樂、美術等,當然在書法課程中,練習法尤為重要。它的作用對于鞏固書寫技法動作的準確度,引導學生把知識應用于實踐操作,發(fā)展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形成學生持久的意志、道德等方面品質與素養(yǎng),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實施練習法時應注意,首先要明確練習的目的和要求,精選練習工具與材料;其次要采取正確的練習方法,適當分配練習的分量、次數(shù)和時間;同時,要了解練習的結果,成敗得失,經驗教訓,及時校正。
(六)演示法
書法課堂教學中的演示法,是指教師陳示實物、教具,進行形象、直觀的示范性操作、實驗,或通過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使學生獲取書法技法與知識的教學方法。演示法常配合講授法、談話法一起使用,它對提高學生學習書法的興趣,發(fā)展觀察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減少學習中的困難有重要作用。
書法課程教學中實施演示法,一定要符合教學內容的需要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明確目的,掌握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都能清晰地感知到演示的對象、細節(jié)、步驟等;在演示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找準觀察點,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于對象的主要形態(tài)、特征或技法的發(fā)生、演進、發(fā)展過程;同時,要重視文字圖像陳示的適時性,結合演示進行講解和談話,使演示的事物與書本知識的學習密切結合。
(七)探究法
書法課堂教學中的探究法,是在書法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把現(xiàn)成的教學內容或結論,如字形空間構成、書寫動作技巧等,直接告知學生,而是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的觀察、發(fā)現(xiàn)、探究問題并解決問題,教學獲得有效結果的方法。它的作用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研究書法的意識、興趣以及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對書法藝術的科學態(tài)度、真實情感和身心體驗。
探究法在實施過程中,應注意選擇好探究的課題,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和研究活動的自主性,同時也不能忽視教師對學生的探究過程指導和把控。
(八)參觀教學法
書法課堂教學中的參觀教學法,是指組織或指導學生到博物館、展覽廳、古跡、文物保護地等有文字、圖形、書作、碑刻等基地,進行實地觀察、調查、研究和學習,從而獲得新知識,驗證、鞏固已學知識的教學方法。參觀教學法可以分為準備性參觀、并行性參觀、總結性參觀。它的作用在于使學生鞏固已學的理論知識,掌握最新的前延知識。
參觀教學法一般由校外實訓教師進行指導和講解,要求學生圍繞參觀內容收集有關資料,質疑問難,做好記錄;參觀結束后,整理參觀筆記,寫出書面參觀報告,將感性認識升華為理性知識。
當然,由于現(xiàn)代化的教育技術越來越多的應用到教育教學領域中,一些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與現(xiàn)代科技結合在一起,又萌生了許多新的教學方法,即基于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教學方法;同時也引發(fā)新興的教育教學改革的熱潮。現(xiàn)代教學媒體根據(jù)人接受信息的感官不同,可以分為視覺媒體、聽覺媒體、視聽媒體和交互媒體等。它們具有的技術水平,可以實現(xiàn)多方面的教學功能,如再現(xiàn)功能、集成功能、交互功能、虛擬功能。
因此,書法課程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既要重視并積極科學運用以上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也應積極探索現(xiàn)代化技術條件下的教學新思路、新方法、新手段,形成具有書法藝術課程特色的教學方法。
(紹興文理學院蘭亭書法藝術學院中小學書法課程建設研究所 ?浙江紹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