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州市鐘樓區(qū)翰林河景幼兒園 朱慧敏
現(xiàn)在的社會競爭壓力很大,年輕一輩的父母忙于奮斗自己的事業(yè),無暇照顧與教育自己的孩子,且部分家長迫于經(jīng)濟壓力,拒絕生“二胎”,讓許多幼兒在獨生子女家庭中長大。這就導致幼兒養(yǎng)成了獨來獨往、自私自利的行為習慣,不知如何與他人交往,過分看重個人利益的得失,無法很好地適應集體生活。當幼兒進入幼兒園之后,這種“自我意識”便會逐漸顯露出來,影響了幼兒的人際交往。為了幼兒的健康成長,教師要利用戶外活動豐富幼兒與人交往與合作的經(jīng)歷,使其在實踐體驗中懂得如何與同伴共同完成活動任務,優(yōu)化幼兒的合作意識,為幼兒的健康成長做好充分準備。本文將從以下三個角度分析教師應如何利用戶外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
幼兒是一群十分爭強好勝的孩子,一方面是由生物本身所存在的“優(yōu)勝劣汰”本性決定的,一方面則是因為幼兒自小便被家長寵愛長大,養(yǎng)成了爭強好勝的性格。雖然自信與驕傲會讓幼兒無法接受他人的優(yōu)點,但是教師可以利用這一好勝心理設計有一定難度的“攻關”任務,讓幼兒明確每一輪戶外活動的勝利目標,促使幼兒積極參與戶外活動。在合作意識育人過程中,幼兒教師要設計合作任務,把單個的孩子融入整體,促使孩子在共同目標的驅(qū)動下積極合作,互幫互助,利用共同的奮斗目標優(yōu)化孩子的合作行為。
如在“三人四足”戶外游戲活動中,孩子們要以4個人為一組,將兩人的一條腿綁在一起,引導幼兒協(xié)同步調(diào),共同完成100米快速走任務。幼兒的身體發(fā)育情況還不夠成熟,走、跑、跳能力水平低下,而“三人四足”又需要幼兒以較為協(xié)調(diào)的步調(diào)展開走、跑活動。所以,幼兒們必須與同伴不斷練習,協(xié)調(diào)走路姿勢與速度。在本輪戶外活動中,孩子們積極配合,每個孩子都努力地與他人商討游戲參與方針。比如,有的孩子認為可以通過“一二一”的口號確定左右腿的邁步順序,且要以本組成員身高最矮的同伴出發(fā),確定合理的步長距離。然后,這個小組則在戶外活動中進行了練習,靈活調(diào)整了步長與步調(diào),優(yōu)化了作戰(zhàn)方針。當孩子完成練習演練任務之后,則可向我舉手示意,我會計時觀察,檢驗幼兒的練習成果。借助“三人四足”游戲活動,我告訴幼兒主動與他人配合的重要性,且明確指出并非所有的問題都能憑借一己之力完成,鼓勵幼兒向自己的同伴表示謝意,為自己、為團隊鼓掌喝彩。
幼兒園的生源基本上是3~6歲的孩子,難以控制與掩藏自己的情緒與行為,通常會在戶外活動中表現(xiàn)出來具體的行為問題。歸根究底,合作意識教育歸屬于德育內(nèi)容,而德育活動的基本特征便是以幼兒的真實需求為中心,否則將難以對幼兒的行為意識產(chǎn)生正向的引導作用。因此,教師應該認真觀察幼兒的行為習慣,適時引入團隊意識教育,讓孩子們明確知道哪些行為符合團隊意識要求,哪些行為違背了集體利益。如此一來,孩子便會形成較為直觀的合作意識,及時糾正個人不當行為。如在“滾鐵環(huán)”將戶外游戲活動中,我就提前讓孩子們準備了自行車的廢舊輪胎、鐵絲等游戲材料,讓孩子們自主設計鐵環(huán)、鉤子等游戲道具,然后讓孩子們在賽道中滾鐵環(huán)。每10米,幼兒則需接力,最終用時最短的小組獲勝。為了增加游戲難度,我還額外設計了一個游戲規(guī)則,即“不可用手觸摸鐵環(huán)”。在本輪戶外游戲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有一個小組出現(xiàn)了互相抱怨、推卸責任的問題。這個小組制作的“鐵環(huán)”“鉤子”等道具不夠穩(wěn)固,出現(xiàn)了掉落、零散等問題,耽誤了游戲進度,而且每個幼兒在滾動鐵環(huán)的過程中都出現(xiàn)了失誤,降低了游戲得分。待戶外游戲活動結(jié)束之后,這個小組因為分數(shù)很低而相互指責,認為都是他人的過失與不足才導致游戲失敗的。對此,我嚴厲批評了幼兒相互推諉責任的不當行為,告訴孩子他們是一個完整的整體,任何一個成員的過失都需要團隊共同承擔后果。一開始,孩子們并不服氣,于是我讓他們分析游戲失敗原因,利用客觀現(xiàn)實告訴他們合作能力不足才是導致游戲失敗的主要原因。
團隊合作評價是為了切實改變幼兒的“自我”意識而展開的。有的孩子雖然會在戶外活動中參與合作活動,并且也會在明確的合作任務下積極與他人配合,但是他們的本質(zhì)還是一種個人行為,渴望得到教師的青睞。對此,幼兒教師要及時實施團體合作評價,通過集體性的行為活動深化幼兒的合作意識,幫助幼兒降低對個人利益的看重程度,更為關注整個團隊的得失,真正懂得合作、團體的概念。在“青蛙過河”戶外游戲中,我在操場上用桌子、凳子等常見設施搭建了一條“河”,讓幼兒們自主思考順利渡過“小河”的方式方法,希望孩子們可以積極配合,在合作中突破活動任務。在戶外游戲活動進程中,我認真觀察了各個小組的合作方式與合作進程,綜合評價了幼兒團隊的活動表現(xiàn)。在整個評價過程中,我以“你們”“某某小組”等團體性質(zhì)的評語作出解釋,以便讓幼兒潛移默化地接受團隊教育熏陶。另外,當我點評幼兒個人行為時,我也是根據(jù)這個幼兒對團隊利益的奉獻情況展開的,希望孩子們可以在評價激勵下自覺為團體利益犧牲自我。在本輪活動評價中,有一個孩子認為自己的表現(xiàn)十分優(yōu)秀,還沾沾自喜地展示了自己“過河”的過程。但是,這個幼兒只在乎自己的行為,根本沒有與同組成員商量。因此,雖然這個幼兒很快便突破了“過河”任務,但是我從孩子過于自私、自我的角度展開了批評教育,希望幫助孩子扭轉(zhuǎn)這種過分看重個人利益的意識與行為。
總之,戶外活動是幼兒園為了優(yōu)化幼兒身心健康的基本活動,涉及大量的師生、生生互動。所以教師應該充分利用戶外活動之便培養(yǎng)與優(yōu)化幼兒的合作意識,讓幼兒學會合作,在合作中成長,感受與人相處所帶來的幸福、愉悅感受,為幼兒順利進入社會生活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