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宏麗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201203)
蘿卜古稱萊菔、溫菘。關(guān)于蘿卜名稱的由來,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有段精彩的描述:“菘乃菜名,因其耐冬如松、柏也。萊菔乃根名,上古謂之蘆萉(郭璞在《爾雅注》中指出,蘆音羅),中古轉(zhuǎn)為萊菔,后世訛為蘿卜?!庇纱丝芍?,我們現(xiàn)在叫蘿卜,其實是古字訛傳而來,但是因為已為大眾熟知,也就成為約定俗成了。
那么,為什么說“冬吃蘿卜賽人參”呢?因為蘿卜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北宋藥學家蘇頌在《本草圖經(jīng)》中說:“萊菔,南北通有,北土尤多。有大、小二種:大者肉堅,宜蒸食;小者白而脆,宜生啖?!崩顣r珍贊其:“根、葉皆可生可熟,可菹可醬,可豉可醋,可糖可臘,可飯,乃蔬中之最有利益(營養(yǎng)價值)者,而古人不深詳之,豈因其賤而忽之耶?”言外之意,蘿卜的根和葉都可以吃,而且既可以生吃又可以熟食,同時還有各種烹調(diào)方法,蘿卜的一身簡直都是寶。
目前市面上出售的蘿卜品種很多,以紅、白、綠為主,江南地區(qū)白蘿卜尤多。我們平常食用的主要是蘿卜的根。古代醫(yī)籍載“(蘿卜)根利五臟,輕身,令人白凈肌細,消痰止咳,治肺痿吐血”,同時特別指出,蘿卜與肉同食,對人體的補益作用最大。因為多吃肉食或面食,會使人胸悶氣滯、多痰濕,蘿卜剛好可以消脹理氣化痰,有“佐制”功效。另外,需要指出的是,蘿卜生吃性涼、熟食性溫,所以在冬天可以多吃燉熟的蘿卜,有驅(qū)寒養(yǎng)胃的功效。
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發(fā)現(xiàn),白蘿卜有抗氧化、增加免疫力的作用。因為白蘿卜熱量極低,且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C及鉀、鋅等礦物質(zhì)。另外,由于冬季天氣嚴寒,人們往往缺乏鍛煉,節(jié)假日前后又吃大量的肥甘厚味,常易出現(xiàn)消化不良、食積便秘等現(xiàn)象。白蘿卜中富含的多種酶如淀粉酶和氧化酶則能迅速分解食物中的淀粉、脂肪等物質(zhì),幫助人體消化吸收。所以,冬季人們將滋膩的牛羊肉與蘿卜共煮,在提升口感之余又可促進營養(yǎng)吸收,這也是“冬吃蘿卜”的一個重要原因。
另外,蘿卜生吃還有其他藥用價值。如芥子油,即生蘿卜辣味的來源,能促進胃腸蠕動,具有提高食欲的作用,但由于其沸點較低,煮熟后就會破壞。近年來還有報道,蘿卜中含有一種活性物質(zhì),是一種雙鏈核糖核酸,對胃癌、食管癌、鼻咽癌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它的耐熱性同樣很差,煮熟后也會被破壞。不過生蘿卜性寒,多吃會傷胃。因此,如果從消食保健角度,建議生吃;如果是從化痰養(yǎng)胃角度,建議熟食。
“五行湯”——顧名思義,“五行湯”是傳統(tǒng)醫(yī)學運用“取象比類”的觀點,選用五種顏色不同的食材,其中青色入肝,白色入肺,紅色入心,黑色入腎,黃色入脾,達到五行平調(diào),補益五臟的目的。用蘿卜葉、白蘿卜、胡蘿卜、香菇和牛蒡同煮,白蘿卜、胡蘿卜、牛蒡切滾刀,蘿卜葉如果沒有可以用新鮮有機菠菜代替,食材洗凈以后用礦泉水先煮蘿卜、香菇和牛蒡,20分鐘后加入菠菜,燒開后加入放一點點鹽,然后趁熱喝湯吃菜。其中蘿卜葉(菠菜)入肝,柔肝明目;胡蘿卜入心,養(yǎng)血安神;牛蒡入脾,健脾解毒;白蘿卜入肺,生津止咳;香菇入腎,扶正補虛。這道藥膳非常適合冬季服用,特別是春節(jié)假期,大家聚餐后,晚上吃一點五行湯代晚餐,既清理腸胃,又補益五臟,何樂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