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長沙市雨花區(qū)燕子嶺小學,湖南 長沙 410125)
將以人為本的理念應用到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具體指的就是小學班主任在進行班級工作管理時時刻圍繞“人”字即“學生”來開展。要強調學生在班級中的主體地位與核心地位,摒棄傳統(tǒng)班級管理工作中教師“一人獨大”的模式,要讓全班學生都積極參與其中。在新課標不斷推行的背景之下,將以人為本的理念加入到小學班主任管理中,對于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具有積極的意義。
小學五六年級的學生思維與自主能力都還處于初級階段,很多事情還是比較依賴父母與教師的指導與監(jiān)督。所以教師為了能夠對處于這一成長階段的小學生進行有效的管理,就應當在班級日常的管理中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及時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困境并及時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狀況對學生進行鼓勵和引導,這樣既能夠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教師的關懷,又能夠便于教師更加深入的了解學生的特點與需求,形成一種默契良性的師生交流體系,進而營造更加積極向上的班級氛圍。幫助學生更加快速地融入到班級生活之中,適應與同學與老師之間的相處模式,從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與全面發(fā)展。
例如,由于小學生情緒控制能力有限,經(jīng)常會發(fā)生摩擦與沖突,在處理這一類的班級工作時,小學班主任就要切實實行建立在師生和諧關系基礎上的以人為本管理理念。首先教師在面對學生之間的爭吵打架時不能率先把自己站在學生的對立面,而是要以一種親切平和的心態(tài)向學生詢問事情的發(fā)展經(jīng)過,并快速理清前因后果,主要分清哪一位學生是主要過錯方;其次,班主任要站在雙方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并探索出積極有效的解決方案,比如主要的過錯學生一定要先誠懇道歉;最后班主任還要讓發(fā)生矛盾的兩位學生在全班面前握手言和,通過和諧的班級氛圍逐漸消解學生之間的沖突與不悅。經(jīng)過這樣的調解過程,不僅有效解決了問題,教師親切公正的評判也增強了學生對班主任的信任與依賴,為班主任以后的班級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班主任在落實“以人為本”的班級管理措施時應當時刻堅持學生是班級主人,教師只是學生成長道路上引路人的理念,避免在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主客顛倒的情況。而且為了能夠在教學中體現(xiàn)以人為本和學生是課堂主人的理念,教師也需要在組織班級活動時積極引導每一個學生參與其中,保證學生在教學活動開展中能夠樹立主人翁意識和班集體觀念。因為一旦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班集體意識就會使得學生自身在日常學習中注意維護班集體的形象,不做出有損班集體形象的事情。并且教師堅持以人為本教育理念所培養(yǎng)出學生的班集體意識和主人翁觀念也能夠減少教師在班級管理中所遇到的阻礙,有效提升班主任對教師管理的效率。以小學班委選舉為例,在這種事關整個班級全體的重要事情中,班主任更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發(fā)揮班級管理中“以人為本”的民主特征。首先,班主任要制定一份詳細直觀的調查問卷,其中包括學生的學習情況、日常表現(xiàn)、個人品德等各個方面,讓每一位學生按照規(guī)定的評分標準給每一位班委候選人打分;之后還要進行公開唱票與唱分,讓全班學生都更加直接地看到每一位候選人的分數(shù),也讓落選的學生明白自己差在哪里,從而更好地在之后的學習與生活中有針對性地改進;最后,在再次征詢全班學生的意見之后確定班委人選。在這樣的選舉過程中,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了其中,切身感受到了班級管理事務,增強了學生的主體意識與班級責任感,而且有這樣的程序所選出的班委也更加可以得到其他學生的信服與尊重,便于班委開展下一步的班級管理工作。
在傳統(tǒng)的班級管理模式中,很多班主任往往會將學生片面的分成“好學生”與“差等生”采取一刀切的處理模式,完全忽視了不同學生因為性格特點以及家庭屬性的不同而帶來的差異,以及不能全面認識到學生的優(yōu)點與特長,使得很多學生與班主任之間互相不理解甚至產(chǎn)生隔閡。因此小學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要更加深入了解每一位學生,根據(jù)不同性格、不同特質、不同能力的學生制定更加具有針對性的管理方案與教學模式。與此同時,班主任要更加全面的看待學生,不要僅僅以成績論成敗,要多看到學生的亮點,注重學生的多樣化發(fā)展。此外,“以人為本”的班級管理理念也要求班主任在管理小學生時要充滿人性化,采取更加靈活多變的管理方式,制定個性化的班級管理體系。
比如,在開展一周一次的班會活動時,班主任不要只顧表揚成績排名最靠前的那幾位學生,更重要的是照顧到每一位學生的心理。首先班主任可以在整體說一下班級成績情況的基礎上著重表揚一下取得進步的學生,五六年級的小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基本的榮辱觀念,積極正面的鼓勵可以促進學生在投入下一階段的學習時更加充滿熱情;其次針對那些沒有因為學習成績被表揚的學生,教師可以按順序讓他們表演一下他們的興趣特長,比如器樂演奏、獨舞等等,既活躍了班會的氛圍,也增強了這部分學生的班級參與感與自信心。
總結:綜上所述,在教育不斷更新改革的背景下,相關部門越來越強調以人為本理念在教育中的價值與意義。小學班主任也要緊跟潮流,以學生為本,創(chuàng)新管理模式,通過營造和諧的班級氛圍與良好的師生關系,因材施教,讓每一位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班級的日常管理中。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實現(xiàn)健康成長與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