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江
中國的地名就是一張中國江山地理圖。
太行山擎天立柱,令山西山東遙遙相望。黃河浩浩東流,劃分出河南和河北。洞庭諸湖,劃土歸湖之南北。長江因蕪湖至南京的裂谷,奔涌轉(zhuǎn)向,自南向北,過南京,才重新東向入海。有了這片歷史上舟棹如云、往跡如煙的遼闊江面,便有了江西江東之稱。那么,江南在哪里?
江南,從古至今,一直是個不斷變化、伸縮綿轉(zhuǎn)的地域概念。無論是遠古先民斷發(fā)文身、水網(wǎng)舟棹的勾吳群落,還是先秦的吳國、越國,無論是永嘉南渡的東晉,還是靖康之變后的南宋,風(fēng)景不殊,山河異變,但江南始終是一個與“中原”概念并立的所指,指向長江中下游以南的這片氣候濕潤、水澤綿延的地域,指向這片雨澇纏綿卻富庶豐饒的大地。
江南,作為人文歷史概念,就變得格外地內(nèi)涵深厚,意象蹁躚。2300多年前,屈原臨江而立,仰天“招魂”:魂兮歸來,哀江南!在屈子的心里,江南是長江以南的荊楚江湘之地。他的“招魂”揭示了這片濕漉漉的水天澤國與干旱宏闊的莽莽中原之間征伐不斷又相依相歸的命運。吳越兩國令人血脈僨張的歷史在煙花煙雨間寫盡英雄故事。項羽率八千江東子弟渡江而西,“所當者破,所擊者服”,威震天下,千古流傳。永嘉南渡、安史之亂、靖康之變,華夏民族的巨大遷徙屢于危難中歸于這片荒寒潮濕的大地,鑄就了北渡南望、蕩氣回腸的山河情懷,也鑄就了這片土地豐繁無盡的文化意象。江南的河湖山野、阡陌縱橫之間拉開的不僅是人類文明中一段獨具特色的千古歷史,更是值得我們欽敬無限、傳承有嘉的悠遠傳統(tǒng),以及由這個傳統(tǒng)所牢牢維系著的江南文化。
山抹微云,天連哀草。這片水天澤國孕育了太多的熱血悲歌之士,上演了太多流離傷懷的動人故事。往事如歌,這些往事往跡在冷落清秋、細雨纏綿中,在陌上花開、煙柳畫橋中,輕揉漫卷,淺酌低唱,成就了一種水一般的風(fēng)骨,水一般的文化。那綿密無盡的水網(wǎng)和依水而筑的水鄉(xiāng)是它的胎骨,那杏花春雨、千里煙波是它的肌膚。那“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是流水飄零的寫照;那“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是飄灑青春的向往;那“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是似水年華的眷戀;那“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是水鄉(xiāng)園林的雋遠景象。這種文化有著一種水的特殊的千回百轉(zhuǎn),又有著一種水的獨特的灑然與決絕。這水的文化逝者如斯,未嘗往也。它活在如姑蘇城這般的角角落落里,活在生命的如畫的四季里。耳聽為聲,目遇成色,是天下創(chuàng)造者之無盡藏,此江南所以如詩如畫是也。
中國油畫學(xué)會、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蘇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江南如畫”展覽已歷三屆。油畫貴在油,難亦在油。爍爍油色,如何表現(xiàn)江南水的文化、水的風(fēng)骨,并以此為路徑、為方式來凝成某種中國的油畫風(fēng)味,是中國油畫藝者的共同理想。這里有中國油畫家筆下的江南風(fēng)采,也有中國油畫如水如醉的詩意品質(zhì)。它們匯成一份厚重的文化家書,獻給“江南如畫”的詩性傳統(tǒng),獻給生活在延綿無盡的詩化環(huán)境中的蘇州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