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 文
我們知道唐代人愛酒,尤以文人墨客最甚,其實漢代又何嘗不是如此,比起唐代也并不遜色。
漢代人普遍嗜酒,所以酒的需求量很大,無論皇室、顯貴、富商,都有自設(shè)的酒作坊制曲釀酒,此外,民間還有不少自釀自賣的小手工釀酒作坊?!┳鞣坏囊?guī)模發(fā)展很快,不少作坊主甚至因此而成大富,有的甚至“富比千乘之家”,這都是當年司馬遷在《史記》里記載的事實。
漢代,酒的酒精含量較低,成酒不易久存,久存便容易酸敗。因為酒里的水分含量較高,酒味也不烈,所以當時的一些能飲者才可能多至石余而不醉。到東漢時,由于已能釀成度數(shù)稍高的醇酒,故人們的海量才漸有下降。西漢時一斛米出酒三斛余,而東漢是一斛出一斛,酒質(zhì)自然也有了很大提高。漢代的酒多以原料命名,如稻酒、黍酒、秫酒、米酒、葡萄酒、甘蔗酒等,另外還有一些添加配料的酒,如椒酒、柏酒、桂酒、蘭英酒、菊酒等。那時質(zhì)量上乘的酒,往往以釀造季節(jié)和酒的色味命名,如春醴、春酒、冬釀、秋釀、黃酒、白酒、金漿醪、甘酒、香酒等。漢代時,名酒也有以產(chǎn)地命名的,如宜城醪、蒼梧清、中山冬釀、酃綠、白薄等。這些酒名不僅見于古籍的記述,而且見于出土的一些竹簡和酒器。《漢書·食貨志》談到漢代用酒量很大,說是“有禮之會,無酒不行”,無酒不待客,不開筵。
有了許多美酒,又有了許多的飲酒機會,許多的人也就不知不覺間加入到了酒人的行列,成為酒徒、醉鬼。有意思的是,漢代人并不以“酒徒”一名為恥,所以當時自稱酒徒者不乏其人。
如有以“酒狂”自詡的司隸校尉蓋寬饒,還有自稱“高陽酒徒”的酈食其,連開國皇帝劉邦也曾經(jīng)是一個酒色之徒,因為他早年就常常醉臥于酒館中。東漢著名文學家蔡邕,曾因醉而臥途中,所以才被人稱為“醉龍”。繼王莽而登天子寶座的更始帝劉玄,“日夜與婦人飲后庭,群臣欲言事,輒醉不能見?!辈坏靡褧r,就找來一個內(nèi)侍代他坐在帷帳內(nèi)接見大臣。這更始帝的韓夫人更是嗜酒如命,每當夫婦對飲時,只要有臣下前來奏事,夫人便怒不可遏,以為壞了她的美事。有一次,這夫人一巴掌硬是拍破了書案。要說的話,能見于史書記載的女酒徒并不多,但這韓夫人當數(shù)得是第一位了。還有被曹操殺害的孔子二十世孫孔融,生前也是十分愛酒,他常嘆:“坐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吾無憂矣!”又如荊州刺史劉表,為了充分享受杯中趣,特制三爵,大爵名“伯雅”,次曰“仲雅”,小爵稱“季雅”,分別容酒七、六、五升。設(shè)宴時,所有賓客都要以飲醉為度。筵席上還準備了大鐵針,如發(fā)現(xiàn)有人醉倒,便會用這鐵針去扎他,以檢驗是真醉還是佯醉。
當代考古發(fā)掘到的中山王劉勝夫婦墓,墓室當中就擺有30多口高達70厘米的大陶酒缸,缸外用紅色書有“黍上尊酒十五石”、“甘醪十五石”、“黍酒十一石”、“稻酒十一石”等,估計當時這些大缸總共盛酒達5000多公斤,這還不包括其他銅壺里裝著的酒?!妒酚洝の遄谑兰摇酚浻袆佟盀槿藰肪坪萌狻?,這應當說是實事求是的評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