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師范大學第二附屬小學三年級 呂美萱
指導教師 馮云亭
每天我放學后一邁進家門就能聞見濃濃的飯菜的香味,不用看,一定是我的姥姥正在廚房里“大顯身手”。姥姥今年60歲,微胖,眼睛很大很有神,她最大的愛好是做飯。用姥姥的話說,給我們做好飯,看著我
阿呆:透過文字,我仿佛都能聞到那鮮香的味道,一下子就勾起了我的“饞蟲”和閱讀興趣。們吃得狼吞虎咽是她最幸福的時刻。
文君:小作者把食物寫得越是美味誘人,讀者就越能感受到姥姥的愛心。
姥姥做的菜里藏著她的愛心。姥姥上小學時的老師里有一對夫婦,今年都90多歲了,他們的孩子在國外。姥姥知道以后,幾乎每周都帶著做好的飯菜去看望他們。老兩口兒牙口不好,姥姥就經常給他們蒸饅頭、米糕,做肉丸、燉肉,看著蒸出的面食又蓬松又柔軟,燉出的肉入口即化,姥姥總會情不自禁地說:“這下又可以讓老兩口兒美美地吃幾天了。”老夫婦非常感激姥姥,說姥姥總是雪中送炭,讓他們覺得無比溫暖。姥姥卻說:“你們是我的老師,當年耐心教我讀書,我要知恩圖報。”我也想學習姥姥,做一個知恩圖報的人。
阿呆:小作者用語言描寫寫出了姥姥對“我”的關心。
姥姥做的菜里藏著對我的關心。去年暑假,我有幸跟隨合唱團到歐洲演出,爸爸媽媽工作忙,只好由姥姥陪我一同前往,陪伴我的還有姥姥的小電鍋。因為不習慣歐洲的飲食,我吃得很少,幸好有姥姥和她的小電鍋“撐起”了我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姥姥用在超市買到的雞肉、蝦還有蔬菜,為我煮了雞湯小火鍋,配著米飯,那真叫一個香呀!姥姥還用筷子搟面皮,給我包餃子,我每天都會夸姥姥廚藝好,她卻微笑著說:“吃好了,才能好好排練,好好演出。多吃點兒?!?/p>
許老師:小作者的這篇習作不僅寫出了姥姥愛做飯的特點,還用這一特點衍生出了三件更有意義的事例,構思巧妙,值得我們學習。
姥姥做的菜里還藏著對家的掛念。每逢春節(jié),為了籌備一年中最重要的家庭聚會,她提前一個月就開始精心準備各種食材,大缸里早早就漬上了酸菜,晚上就在家里炸丸子、做扣肉,甚至到除夕下午她還在趕制熱騰騰的面點。對于家人,除夕宴就是一頓色香味俱全的大餐,是期待了一年的家的味道。大家都說姥姥辛苦了,姥姥卻在圍裙上擦了擦剛炒過菜的手,開心地說:“團圓是家的意義,吃就是團聚的意義!”于是大家哈哈大笑,而我則深深地體會到了年夜飯里包含著的中國年的含義。
姥姥做的菜就是我童年最美的回憶,而那一道道美味里深藏的道理,會一直伴隨著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