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嘉禾
這幾天最忙碌的事,莫過于拜年了。
以前過年可不像現(xiàn)在這樣,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是個難過的“關”,所以有“年關”之說。傳說中的“年”本來是兇獸,在每年除夕之夜要出來傷人。后來人們受仙人指點,通過貼紅對聯(lián)、點紅蠟燭、燃放爆竹驅(qū)趕年獸,人們之間的拜年,是互相祝賀未被年獸吃掉 。
秦漢時期,拜年是“官府僚屬亦往來拜賀”,大抵是專屬于達官貴人之間“歲首朝賀”。直到宋代,拜年才真正成為漢民族的傳統(tǒng)風俗?!鞍菽辍币辉~被賦予向長者拜賀新年,向同輩親友施禮道賀的含義。南宋吳自牧《夢粱錄》記載: “士大夫皆交相賀,細民男女亦皆鮮衣,往來拜節(jié)。”拜年的方式也開始豐富起來了。老百姓之間走親訪友,士大夫之間“往往使用傭仆持名刺代往”。 名刺是一種用梅花箋紙裁 成的卡片,上面寫有受賀人姓名、住址和恭賀話語,讓仆人持帖前往代為拜年。這種“名刺”就是現(xiàn)在賀年卡的起源。到了明代,賀卡做得就更為精致,內(nèi)容也多了些諸如“新年快樂”“吉祥如意”的祝辭。對這種拜年的形式,文征明在《賀年》詩中描述:“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蔽廬;我亦隨人投數(shù)紙,世憎嫌簡不嫌虛。”上世紀八十年代,通訊還不發(fā)達,對于遠方親友的拜年,除了書信,我們用的最多的是名信片。九十年代,手機普及,電話短信拜年是主流。現(xiàn)如今,微信拜年成了最便捷的一種方式。形式也多樣,文字、圖片、視頻等。但對于師尊、至親的長輩,雖路途遙遠,還是上門拜年的居多。拜年不僅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tǒng)風俗,其真正的意義還是一種文化的傳承,是對天地君親師的崇敬,是人與人之間感情的溝聯(lián),也是對新的一年美好生活的祝愿。
中鋼是廣大書友交流的平臺,中鋼也是連接書友的紐帶,通過中鋼我們結(jié)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們祝愿全國的書友們在新的一年里書藝進步,身體健康,生活美滿。
在此,中鋼向全國的書友們拜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