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少華
關(guān)鍵詞康有為 梁啟超 君主立憲 革命
17世紀中后期,英國逐漸完成政治體制變革,君主立憲制得以確立,并由此“從一個文明邊緣的小國走向了世界的中心”。英國的成功模式,無疑對此后世界的政治文明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清末中國的知識精英面對內(nèi)憂外患的困局,為尋求國家變革與前途的進路,不斷向外尋求可供憑借的歷史經(jīng)驗和思想資源。誠如有時人觀察說:“外國史事,多可取法?!庇宫F(xiàn)出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實力,使當時國內(nèi)的知識群體開始思索英國富強的原由,英國君主立憲制及其歷史,即是清末最后十年問最受關(guān)注的一個焦點,并形成了數(shù)量可觀的文本??梢哉f,這一時期關(guān)于英國君主立憲史的書寫與挪用,是國內(nèi)早期研究、理解和接受英國歷史的一次高潮。
如所周知,清末西方史的著述或文本的研究,是近代思想文化史或史學(xué)史的重要議題。關(guān)于英國史文本,以往研究多集中在《大英國統(tǒng)志》《大英國志》等個別的英國史著,而對清末英國君主立憲史的文本,尚缺必要的探討。另外,學(xué)界對清末這類西史文本的解讀,較早已有一種稱為“致用”的共識。應(yīng)該注意到,以往研討西史文本的“致用”問題,一般是從代表性人物的言行或文本中,歸納、提煉、總結(jié)符合“致用”特征的具體觀念和思想。這樣的研究路徑,實則主要從“史學(xué)思想”“歷史觀”的角度,考察此類文本的“致用”特質(zhì)。這固然相當重要,但另一方面,既是“致用”色彩明顯的文本,或許還應(yīng)進一步探討其實現(xiàn)“致用”的機制。換言之,我們還應(yīng)追問的是,這些具有強烈現(xiàn)實關(guān)懷的文本,如何滲透于清末社會的機理,作用于政治文化的實踐,進而發(fā)揮其“致用”的思想效力。因此,本文擬在清末政治文化視野下,考察不同政治立場群體,如何通過敘事策略的設(shè)置和調(diào)整,構(gòu)造各自認可的英國君主立憲史,以此展露關(guān)于國家建設(shè)的不同方案和前景走向。
戊戌維新時期,日本與歐美諸國的變法興國事跡,是康有為重點援引的思想資源??涤袨樵暦Q編著并進呈多部外國“變政”的史著,其中即有《英國變政記》。這部《英國變政記》最終是否成書,又是否進呈,都尚存疑問。但康有為當時確曾有過構(gòu)想,且所謂的英國變政,很可能是指“培根變法”。他曾向光緒帝談道:“以新政言,則自英人培根變法至今五百年,政藝日新?!钡谖煨缱兎ㄊ『?,因國內(nèi)政治形勢的變化,“培根變法”已無法滿足康有為等人的政治訴求,英國君主立憲的內(nèi)容逐漸浮現(xiàn),成為他們關(guān)注的焦點。
1898年,康有為、梁啟超亡走海外,后者在日本接觸新思想而漸趨激進,二人的政治理念亦漸趨疏離。應(yīng)該注意到,梁啟超關(guān)于英國君主立憲的敘事變化,也是他政治思想轉(zhuǎn)變的具體表征。在1899年初的《各國憲法異同論》中,梁啟超還頗為認可英國政治的“次第進步”模式。該文描述,“至西歷十七世紀之末(即距今百年前也),法國民變大起,摧毀王室,而行共和之政,其后更為拿破侖之帝政,又為王國,屢次轉(zhuǎn)變,糜爛不堪。其余各國,亦相繼騷亂,政體頻變”,但英國則不然,“自近古以來,非如各國之有大騷動,故能次第進步,繼長增高”。相比于法國大革命這種政治激變模式,當時的梁啟超更認同由“次第進步,繼長增高”的英國君主立憲制。
但到1899年底,梁啟超開始在《清議報》連載《自由書》,宣揚“自主”與“破壞主義”等主張,并公開贊揚法國大革命。他表示:“昔法蘭西之民,自放棄其自由,于是國王侵之,貴族侵之,教徒侵之。當十八世紀之末,黯慘不復(fù)睹天日。法人一旦自悟其罪,自悔其罪,大革命起,而法民之自由權(quán)完全無缺以至今日,誰復(fù)能侵之者?”隨后,他專作《破壞主義》,為武裝暴力辯護,并進一步強調(diào)“近世各國之興,未有不先以破壞時代者”,這是必經(jīng)階段,“無可逃避者也”。這里雖然沒有直接提及英國君主立憲的問題,但對比上揭1899年初的文字,不難推測,1899年末梁啟超的政治選項,應(yīng)已放棄“次第進步”的英國君主立憲,轉(zhuǎn)而推崇法國大革命。這是梁啟超轉(zhuǎn)向革命的一次具體表現(xiàn)。
值得注意的是,在發(fā)表《破壞主義》等文章的前后,梁啟超還特意作《俾士麥與格蘭斯頓》與《善變之豪杰》。這兩篇文章的創(chuàng)作,梁啟超預(yù)設(shè)有特定讀者。文章雖表面公開評論“俾士麥”與“格蘭斯頓”,實際卻是隔空對話康有為。俾士麥是康有為憧憬的理想型政治家,梁啟超借俾士麥暗指康有為,認為他“專持一主義,始終以之”,自己則以格蘭斯頓自況,“不專執(zhí)一主義,不固守一政見”。梁啟超在文中為格蘭斯頓政治理念多次轉(zhuǎn)變的辯護,實際也是為他自己政治轉(zhuǎn)向的辯白。在《善變之豪杰》中,他又強調(diào)行事方法“隨時與境而變”,又隨“腦識之發(fā)達而變”。梁啟超在倡言以“破壞主義”行“自由權(quán)”時,已準備應(yīng)對康有為的發(fā)難。
1900年初,對于梁啟超的革命傾向,康有為致信其弟子,興師問罪,并表達對所謂的“自由權(quán)”是“深惡而痛絕之”??涤袨槌庳?zé)的不只是梁啟超在《清議報》上關(guān)于革命的出格言論,還有一層是因其在勤王運動路線上的偏離。1900年4月12日,梁啟超曾在信中試探性地提問,若光緒帝遭遇意外則該如何行事:“然賊雖討,而上已不諱,則主此國者誰乎?先生近日深惡痛絕民主政體,然果萬一不諱,則所以處此之道,弟子亦欲聞之。今日危急哀痛之極,又當百事草創(chuàng)之時,不能不鰓鰓慮及也?!笨涤袨樽苑Q受衣帶詔,在他觀念里,以勤王營救光緒帝是不可偏移的目的。但梁啟超另有一層想法,試圖趁此機會以激進方式徹底變革政治體制。
面對康有為的怒火,1900年4月29日,梁啟超向其師表示,自己不應(yīng)動搖勤王目標,“已悟前非,正自厲改”,但也表示“除出諸自由不服罪外,余皆自知”,“弟子始終不欲棄此義”,表達自己對“自由權(quán)”等政治理念的堅守。梁啟超在這一番解釋中,仍肯定和認同法國大革命,并強調(diào)即便是英國君主立憲也得益于法國大革命的影響。他講道,英國君主立憲政體,“最久最完善”,“而其安危強弱之最大關(guān)鍵,實在一千八百三十二年之議院改革案;而此案之起,乃由法人影響所及(英民聞法人爭權(quán)之事而興起),此案之得成,亦由執(zhí)政者憚于法之慘禍,而降心遽許之”。這樣的說法,與1899年初梁啟超描述的英國君主立憲由“次第進步,繼長增高”,顯然并不一致。應(yīng)該說,1900年初的梁啟超主張“破壞主義”,并以革命元素改造原先的英國君主立憲史。當時服膺梁啟超的留日學(xué)生沈翔云發(fā)揮《自由書》內(nèi)容,進一步明確肯定英國君主立憲也經(jīng)歷革命,“列國之文明,皆從流血購來”:
至若不受壓制,甘心流血,固舍身救民之志士之所為,各國歷史數(shù)見不鮮矣。試取英國之史觀之,一千二百十五年之革命何如,一千四百八十五年之革命何如,一千八百三十二年之革命又何如,使英人甘心壓制而不流血,則今日之英民猶君主貴族之奴隸也。
沈翔云認為,英國君主立憲經(jīng)由三次革命而成。但這三次所謂的革命,實際分別指金雀花王朝約翰王被迫簽署《大憲章》,亨利七世奪取王位以及1832年議會改革。在沈翔云筆下,這些事件被視為與法國大革命相似的革命事件,并以“英、法革命”鼓動國內(nèi)的革命輿論。
1902年春夏問,康、梁的政治分歧更為嚴重。當年4月,清廷回鑾北京后,?;蕰簧俪蓡T紛紛主張革命和自立,梁啟超是其中“提倡最力的一位”。在致康有為的信中,他說:“先生懼破壞,弟子亦未始不懼,然以為破壞終不可得免,愈遲則愈慘,毋寧早耳?!彼终f:“此決非好與先生立異者,實覺此事為今日救國民之要著而已?!贝卧?,康有為連作《與同學(xué)諸子梁啟超等論印度亡國由于各省自立書》等公開信,試圖逆轉(zhuǎn)革命輿論。多年后,他仍忿忿不平,稱梁啟超是“愚妄無知之門人”,“離索既久,搖于時勢,不聽我言,謬倡新說以毒天下”,批評其“拾歐美唾余”,高談革命,“自以為知新得”,卻實是“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奇謬大愚,發(fā)憤以亡中國而已”。
在當時的公開信中,康有為極力否認西方世界的革命事件。他宣稱,歐美除法國外,“其余十余國,無非定憲法者,無有行革命者”。其中重點講到英國君主立憲史:
今歐美各國所以致強,人民所以得自主,窮其治法,不過行立憲法、定君民之權(quán)而止,為治法之極則矣。其先起者莫如強英,自崇禎十五年爭亂,至康熙二十年始立議院、予民權(quán),凡四十八年而后定,然尚未有選官之權(quán)。至道光十二年、二十八年,倫敦民黨大變兩次,大將軍威靈頓調(diào)兵二十萬,僅而獲成。故英國之民權(quán),二百年而后得。中間雖殺一君,流血無數(shù),然不過求民權(quán)、定立憲,英君主之世守如故,未嘗革命也。在康有為看來,“欲予民權(quán)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英國的政治發(fā)展模式,便是“無革命而成民主者,可以為鑒”??涤袨槿绱藦娬{(diào)英國君主立憲的過程“未嘗革命”,不難想見,當時以革命解說英國君主立憲,應(yīng)是不可忽視的一股輿論。這股革命輿論中,恐怕也有梁啟超的推波助瀾。
可以看到,1899年至1902年間,康有為、梁啟超關(guān)于如何敘述英國君主立憲史的微妙關(guān)系。“次第進步”很可能是康有為、梁啟超師徒最初的共識。到1899年底,梁啟超的政治立場轉(zhuǎn)為激進,逐漸偏向革命敘事。這與康有為堅稱的英國“未嘗革命”之間形成緊張的敘事沖突。因政治理念的分歧,康、梁二人對于如何理解和書寫英國君主立憲史,顯然各有策略和考量。這樣的敘事選擇和矛盾,并非僅是康、梁的個案。在清末最后十年間,知識精英因關(guān)懷和思考國家的進路,圍繞英國君主立憲史的構(gòu)建,展開了言說各自政治理念的輿論交鋒。
憲法是英國君主立憲制的核心之一,清末時人常以英國憲法的沿革與特點,構(gòu)建漸進說的英國君主立憲史。1902年,《譯書匯編》刊登《英國憲法》,介紹英國憲法由來。該文表示英國憲法“非由革命創(chuàng)定”,進而強調(diào)“蓋由國家文明之進步,漸次成立而漸次完備者也”,明確否定英國政治文明與革命的關(guān)聯(lián),提出“漸次成立”“漸次完備”的漸進說。這種觀點頗有市場,該文刊出不久,又被《新民叢報》第11號的“名家叢談”欄目轉(zhuǎn)載。
1907年,《政治官報》所載《英國憲法正文提要》《英國政治要覽提要》,亦持此說。前者認為,英國憲法萌芽于12世紀以前,昌明于18世紀末,其特點是“本乎歷史”,具有“歷史性”。這種“歷史性”也可說是歷時性,強調(diào)漸進演化的特征。后者指出,英國作為君主立憲政體的“先進國”,“承用不成文憲法,漸昌漸熾,以迄于今”,并強調(diào)“英國政體實由歷史之代嬗與人民之習(xí)慣而來”。又有《英國憲法略述》同樣表示:“英國憲法,乃數(shù)百年逐漸發(fā)生?!?/p>
除報刊文章外,清廷官員的文書也有相應(yīng)表述。1905年,出洋考察的載澤,在向清廷匯報英國君主立憲特點時,表示自己曾特意“延彼國政治專家、博士,分門講說,以深求其原理”。經(jīng)所謂英國“專家、博士”講解后,載澤得出的結(jié)論,實際與當時國內(nèi)的漸進說別無二致。他表示,“英國憲法,數(shù)百年來,逐漸發(fā)達,已成今日之治”,英國“政治之法,實經(jīng)數(shù)百年逐漸修改”。1906年7月29日,內(nèi)閣中書劉坦上奏條陳,主張應(yīng)循序漸進地推進君主立憲,并舉英國為例,認為“其憲法經(jīng)數(shù)百年之遷移嬗變”,而后成今日之君主立憲政體。同年9月6日,出使俄國大臣胡惟德也談道,作為君主立憲國之濫觴,英國“自一千八百三十二年發(fā)布大憲章以前,民間久行自治,合群進化,歷世相沿,法令所頒,不期而舉”。他同樣反對急切無序的政治變革,認為應(yīng)學(xué)習(xí)英國,“善政流風(fēng)有自來”。不難看到,在這類漸進說中,英國憲法特點作為有效的敘事元素,被借以強調(diào)英國憲法及其表征的君主立憲制,是漸進演化,或積久成習(xí),而非以革命劇烈方式所致。
同時應(yīng)該注意到,如何描述及安置17世紀英國革命及英王查理一世被送上斷頭臺的這段歷史,也是塑造漸進說的關(guān)鍵。1902年10月,康有為建言歸政光緒并立定憲法。他認為,歐美諸國能“法至美密”且“勢至富強”,原因在于“民權(quán)為國”。他表示,君主立憲因乎公理,順乎人心,但若“反其理,逆其勢”,則必定不能“立于方今之地上”。他舉例說:“二百年來,英王查理士、法王路易則以不與民權(quán)不肯立憲而殺矣?!笨涤袨榈臄⑹觯婕?7世紀英國革命的重要當事人查理一世。但這樣的描述邏輯,康有為顯然只是借英王被殺的事例,以作警醒之用。正如他強調(diào)說:“民權(quán)之義,既亙于天地公理之必然,實立國所不能無而時勢所不得已者也。橫覽大地,百年之間,得失順逆存亡之故,亦可鑒矣?!倍⑼醪槔硪皇?,“驕橫怙恃,以為壓制者”,“終至于身弒國亡而已”。
在康有為的敘述邏輯中,英王查理一世被殺是壓制民權(quán)后爆發(fā)的亡國慘禍,而非變革政治必要的推動因素。在《歐東阿連五國游記》中,康有為擬構(gòu)了一場突厥君臣談話,仍重復(fù)這一觀點,其中的突厥大臣談道:“萬國皆行立憲,惟突厥立而后廢,故民積怒;今者全國兵心盡變,臣等不知死所,臣等無他術(shù),惟陛下鑒于法路易十六、英揸理第一之禍,決自圣心。”應(yīng)該說,通過對英王查理一世被殺原因的解釋,康有為成功消解了17世紀英國革命對英國政治所起的關(guān)鍵作用,并由此確立一種排除革命的英國君主立憲史。在《意大利游記》和《英國游記》中,康有為再次強調(diào)這種沒有革命參與的漸進說,“至西一千二百六十五年約翰王時,遂定大憲章,日益光大,以至今日,而推行于天下”,并將這一過程解釋為“自然積化”。他說:“英之政法、學(xué)俗、民權(quán)、議院皆成于自然,非有意更張、有所響慕而為之。以其出于自然,故施之民情至順,措之事勢至當,較之列國有意更張或不適宜者,自為事善也?!?/p>
1903年,作新社將《英國革命戰(zhàn)史》重新編譯出版,并改名《英國維新史》。江保原作名為《英國革命戰(zhàn)史》,作新社對此書更名,并非在革命態(tài)度上有所轉(zhuǎn)折。新版的編譯本同樣是為17世紀英國革命正名,編譯者在序文中談道,“一千六百四十二年英國之革命”是“一未決之大問題”,“贊之者日此義舉;謗之者日此暴舉。至其名義,甲則日革命;乙則日叛逆”。關(guān)于“革命原動力格朗瓦克倫維耳等人物”,更是人人各異所見,議論紛如,“有譽以憂國之志士,自由之恩人者;有罵以奸雄暴徒,亂臣賊子者”。這些說法改編自日文本原序內(nèi)容。不同的是,編譯者刪去了原序語境中的“英國歷史學(xué)家”和“法國歷史學(xué)家”,將這一表述改置為中國國內(nèi)的語境。針對當時國內(nèi)輿論關(guān)于改革和革命的問題,編譯者強調(diào)英國這場革命有“大生機”,“立英國立憲政治之基礎(chǔ)”,所謂“英國維新”實由革命而來,以此宣揚、鼓動革命。
應(yīng)該說,《英國革命戰(zhàn)史》《英國維新史》的敘述策略,意在說明英國君主立憲與革命的關(guān)聯(lián),英國的政治變革關(guān)鍵在于革命,英國的維新史就是革命史。這種敘述策略也確實在讀者中產(chǎn)生了效果。譬如,沈兆神在其《新學(xué)書目提要》中說:“英吉利當二百年以前虐政繁興,民不堪命,眾議院起而抗命,先逐權(quán)臣,后弒君主,中間以總統(tǒng)當國者凡十數(shù)年,英國郅治之機實肇于此役,當時諸人回黃轉(zhuǎn)綠,誠為希世之功。”他表示名為維新,“蓋即革命之事也”。關(guān)于如何書寫英國君主立憲史及如何安置17世紀英國革命,在清末一些編譯的史著中存在明顯沖突。與《英國革命戰(zhàn)史》《英國維新史》不同,《英民史記》就持漸進說,被端方贊為和平立憲的救時良藥、絕妙藍本。這場關(guān)于英國君主立憲史的書寫爭斗,不僅體現(xiàn)于這類史著的敘事中,在時論文章中表現(xiàn)得更為明顯,政治用意也更為顯露。
1902年春夏之際,康有為致美洲華商等公開信被合印為《南海先生最近政見書》,引起不小輿論波瀾。1903年6月,章太炎發(fā)表《駁康有為論革命書》,正面駁斥康有為否認歐洲除法國外存在革命的說法。章太炎批評說,“與南北美洲諸華商書,謂中國只可立憲,不能革命,援引今古,灑灑萬言”,實為“遷就其說以自文”。他反問道:“長素以為革命之慘,流血成河,死人如麻,而其事卒不可就。然則立憲可不以兵刃得之耶?”他進一步強調(diào),歐洲并不僅有法國因革命而政治革新,包括英國在內(nèi)的其他國家亦然,“英、奧、德、意諸國,數(shù)經(jīng)民變,始得自由議政之權(quán)”,而民變不徒以口舌變,是“以長戟勁弩,飛丸發(fā)旖變”。他表示,“故知流血成河,死人如麻,為立憲所無可幸免者”,主張即便君主立憲也是經(jīng)由革命而來。
1903年6月初,《中外日報》刊登了一篇《革命駁議》,頗為革命黨不滿,“篇中所書,無非如康有為《辨革命書》之口吻,言不成理,持之無故”?!短K報》隨即刊登署名“漢種之中一漢種”的《駁(革命駁議)》,予以辯駁。文章詰問:“彼所以侈陳維新、諱言革命者,非謂革命之舉,必伏尸百萬、流血千里、大蹂大搏、以與兇頑爭命,而維新可從容晏坐以得之耶?”文章同樣強調(diào)歐洲不是僅有法國大革命,“夫各國新政無不從革命而成”,并重點引述英國歷史。其中講道,英國作為君主立憲之“祖國”,“然一千二百十五年之革命何如?一千四百八十五年之革命何如?一千八百三十二年之革命又何如?使英人而不革命,則一土耳其耳”。
應(yīng)該說,清末國內(nèi)雖有不少世界史或國別史著述,但對英國革命確指哪一歷史事件,當時知識界尚沒有清晰的認識。1215年英國大憲章頒布、1485年都鐸王朝建立與1832年議會改革,常被認為英國革命,而非后世通常所說的17世紀革命。譬如,上文揭示沈翔云和“漢種之中一漢種”的表述,即是如此。再如,1906年《民報》登載的一篇文章,曾直接批評所謂“英之憲法,非以革命而得之”的觀點,并認為“考諸歷史,英之憲法,實大革命之產(chǎn)物也”。文中舉例英國三次革命:“第一革命在一千二百十五年,第二革命在一千四百八十五年,第三革命在一千八百三十二年。”
當然,17世紀英國革命,也是時人重點敘述的對象,張繼就將之類比為法國大革命:
十八世紀十九世紀之熱血男兒,以筆與舌日日呼號于眾曰:君主為人生之公敵,君主為社會之最大罪惡。一時殺盡天下君主,流血滿地球之聲,勢如河決,不可止遏……查理士第二、路易十六種種絕大暴主,由是焉斃命。自由憲法、共和政府等等善美事業(yè),由是焉告成。
張繼的描述存在不少訛誤,“查理第二”實為查理一世,且時間“十八世紀十九世紀”也不確切。這種情況也是西方歷史知識早期本土化的一種表現(xiàn),精確的歷史表述并不是重點,如何契合政治理念的宣揚,才是時人關(guān)心的焦點。政治立場激進者只是借此表達“維新終未可從容晏坐以得之”,只有革命才能致新政的觀念。
大約1900年前后,國內(nèi)政治逐漸進入革命主題。誠如梁啟超于1902年觀察到,“中國數(shù)年以前,仁人志士之所奔走所呼號,則日改革而已”,但“比年外患日益劇,內(nèi)腐日益甚”,則呼之日革命。革命二字“幾成了口頭禪”,不僅“騰于士夫之口”,“下至販夫走卒,莫不口談革命”。作為強勢話語,“革命”滲透于政治生活的各類言說與表達,英國君主立憲史的書寫亦被牽涉其中,形成一種革命說的英國君主立憲史。這種敘事否認英國政治演進中歷時性因素的漸進積累,強調(diào)暴力革命的突變效果,“以英國論之,內(nèi)亂有年,卒以摧絕專主,實行共和主義,千六百八十八年又有起軍與王為敵者”,“革命之彰彰者也”。這種認識與漸進說的英國君主立憲史,可謂爭鋒相對,背后自然是“君憲”與“革命”兩股政治訴求的角力。
當時主張“君憲”的群體,以英國漸進模式為準繩,否定革命的必要性。有言論講道,“英之變法也以和平”;“英之憲法,非以革命而得之”;英國“治化之所日進者”,不過出于改革,“倘日非革命則國不能保,殆一偏之論也”。其中康有為的觀點更為典型,他認為“欲予民權(quán)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強調(diào)“無革命而成民主者”。在他們看來,如果仿效英國走君主立憲的道路,那么即使沒有革命發(fā)生,亦可實現(xiàn)國家政治的改良。為消解這種觀念,政治立場激進的群體,堅持革命說的英國君主立憲史,認為革命是必經(jīng)之途。革命派喉舌《民報》發(fā)文宣稱,“世界各國無論民權(quán)立憲政體、君權(quán)立憲政體,要其所以能立憲之故,莫不由于革命”,“中國茍欲立憲,舍革命外,更無他策。革命者,建立憲制之唯一手段也。知非革命無以立憲,則惟當奮起而實行革命”。他們認為,“政府怵于國民之革命,而讓步焉,君權(quán)、民權(quán)相與調(diào)劑,乃為君主立憲”。因此,他們指出,“革命者,即所以求此政體之具也”,“各國立憲政體,然孰非成之于革命者”,英國的君主立憲史,“其殺人流血之數(shù),殆不減于中國列朝一姓之鼎革,猶皆斑斑可考也”。在革命派觀念里,革命勢在必行,即使最后實行君主立憲政體,革命也是必備手段。
需要指出的是,革命派偏執(zhí)于即使君主立憲也應(yīng)先革命,還含有一層明顯的排滿革命意圖。秦力山就曾談道,“吾國革命之生,其中所含之原質(zhì)較他國猶為復(fù)雜,即于政治問題之外,別有一種族問題是也”,“吾人可勿望滿人之改革矣。及早回頭,引登彼岸,彼岸為何?日:惟革命”。朱執(zhí)信也表示,“歐美孰有不革命而能立憲者”,且本國情況“不可同于歐美”,更應(yīng)以革命先行。他從排滿革命的角度強調(diào),“今之滿洲,不能立憲者也”,“彼滿洲即欲立憲,亦非其所能也”。他解釋說:“滿洲縱欲而不能行之者,民族實為之也。夫立憲者,非其條文是尚也。其民協(xié)同而能自治,然后憲法生。故能憲治者,惟民族之同。今之滿洲與我漢族,其相視為何如乎?而謂其能同立于一憲法之下乎?其不能,憲從何以立焉。”因此,他總結(jié)說:“能立憲者,惟我漢人。漢人欲立憲,則必革命?!?906年《復(fù)報》刊登的《立憲駁議》也鼓吹實行君主立憲需先革命,“必經(jīng)無數(shù)之沖突之風(fēng)潮之困厄之荊棘,乃得慶成”,“日本立憲以前,尚有傾復(fù)幕府諸大危難,英則尤甚”。且中國情形更艱難,“滿漢不并立一語”乃清廷世傳家法,“彼肯退讓其固有之權(quán)利,舉而還授諸吾,嗚呼將誰欺”??梢姡诟锩芍鲝堄髁椨筛锩傻倪壿嬂?,還隱含了排滿革命的政治訴求。
革命派宣揚君主立憲也應(yīng)先行革命的說法,本意在于針對康有為等改革派,但值得注意的是,他們的這套說辭還被當時清廷更為保守士紳群體利用。對于清廷的“仿行憲政”,舉人褚子臨等上書條陳八大錯,其中談道:“憲政之起,激于君權(quán)之太盛,而挾民力以削之,一事之不合,則環(huán)視而爭,未有不釀成大患者也。如英巴力門之叛,法改革諸黨之變,王殲國滅,宗社為屋,以及君兇得志,恣意殺戮,兵禍相尋,至于百數(shù)十年而未有已也?!边@樣的敘事,實際也是革命說的英國君主立憲史,只是褚子臨等人將革命視為禍端,而非政治變革的正當方式。綜合而言,這種革命化敘事背后主要存在三種明顯的政治意涵,一是解構(gòu)以漸進說為基礎(chǔ)的“無革命而成民主者”的觀點,二是鼓吹排滿革命,三是以革命禍害為由反對清廷“仿行憲政”。
20世紀初,面對內(nèi)外交迫的困局,清末有識之士努力嘗試打造各類政治文化工程。書寫他國歷史,塑造不同的政治典范,以期國人攬鏡自省,即是一種常見的策略。英國建立君主立憲制,既有傳統(tǒng)政治基因的積累,同時17世紀革命也是關(guān)鍵因素。這為清末“君憲”與“革命”兩股政治思潮下書寫英國君主立憲史,提供了互相牽扯與爭論的空間,并形成了兩種主要敘事:漸進與革命說。英國君主立憲史的漸進與革命說,因各自背后“君憲”與“革命”的不同政治訴求,自是針尖與麥芒。漸進說強調(diào)歷時性,否認17世紀革命的作用;革命說則與之相反,強調(diào)革命的突變效果。二者又都有當時備受推崇的法國大革命的敘事投射,前者是以對抗的立場,塑造“無革命而成民主者”;后者則是被卷入法國大革命式的敘事之中。由君主專制走向民主政體,基本是當時知識精英的共識,但以何種途徑達成此政治目標,卻分歧嚴重。英國君主立憲史的兩種主要書寫模式,既是這種政治情狀的具體表征,又作為輿論斗爭的要素參與這場政治角力中。
《英國維新史》書前“小引”談到該書的寫作旨趣:“論斷其是非,推原其真?zhèn)?,否則黑白難分?!毖约簽槭?,言他為非,呈現(xiàn)或黑或白的意義,正如漸進與革命說之間的緊張、撕裂的敘事狀態(tài)。事實上,史事客觀與否,自是應(yīng)考索深究,但除此之外,我們還應(yīng)觀察到,知識的選擇、組織和陳述,不是中立和無價值觀念的過程,而是由經(jīng)濟和社會及政治制度所支持的一個世界觀的表現(xiàn)。英國君主立憲史的漸進與革命說,以情節(jié)編織、隱喻設(shè)置等方式被清末知識精英挪用,作為理解世界,認知過去、現(xiàn)在、未來的“敘述實體”,以供檢討和思索國家的發(fā)展道路及前景走向。